安會茹
仁是孔子哲學思想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并且在《論語》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也最多?!叭省边@一概念雖然在孔子以前的古文獻中已經出現(xiàn),但孔子卻是第一個賦予了它以豐厚的道德倫理內涵。在《論語》中孔子多次談到仁,弟子也多次問到仁,但是孔子從未正面回答什么是仁??鬃佣际且虿氖┙?、對癥下藥,告訴弟子“仁之方”,即實現(xiàn)仁的方式、方法。如在《論語·顏淵》中,就有顏淵、仲弓、司馬牛問仁,孔子對三者的回答卻各不相同。對顏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對仲弓,孔子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司馬牛,孔子曰:“其言也訒”。如是等等,每次回答都是針對不同人提供不同實現(xiàn)仁的方法。至于仁本身,正如《論語·子罕》中所說,“子罕言利與命與仁”,孔子很少談及??鬃与m不常言,但是從仁之方做起,經過下學而上達的工夫,卻也可以達仁。程頤有言:“仁至難言,故止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钊缡怯^仁,可以得仁之體?!薄?〕《論語》中關于仁之方的論述,可以說比比皆是。在孔子與其弟子的談話中,可以看到實現(xiàn)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愛入仁、從敬入仁、從孝入仁、從忠入仁、從恕入仁、從禮入仁等等。這些都是針對不同人,孔子給予的不同的、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方法。但總的講來,如何實現(xiàn)仁呢?通過對孔子這些論述的歸納總結,“仁之方”的進路大致表現(xiàn)為以下四種方式。
關于“仁”,《說文解字》的解釋是:“親也。從人從二。”段玉裁先引《中庸》:“仁者,人也?!庇忠嵭Υ司涞淖ⅲ骸叭艘玻x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問之言?!比缓笤僖洞笊鋬x》中的“揖以耦”及注:“言以者,耦之事成于此,意相人耦也。”“耦”,《說文解字》:“耒廣五寸為伐,二伐為耦?!彼?,“偶(耦)”與“奇”相對,有“對”“合”“配”等義,都強調彼此雙方。兩人見面相揖為禮,彼此互致敬意與問候,便是“相人偶”。其后,段玉裁釋:“按人耦,猶言爾我親密之辭。獨則無耦,耦則相親,故其字從人二?!庇纱艘饪梢?,仁,就是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即你與我,也就是自己與對方,這兩者之間要親密,要互敬互愛。
關于“恕”,《說文》:“恕,仁也。從心,如聲。”孔穎達疏又有:“于文,如心為恕?!标P于如字,《說文解字》:“如,從隨也。從女從口?!标P于女,《白虎通》曰:“女者,如也。引申之凡相似曰如。凡有所往曰如。皆從隨之引申也。”可見,如字有“相似”之意,如心,就是如其心,即以己心慮人心,要時時用自己的心去體會和感受他人的心??梢?,“恕”與“仁”從本義來講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所以孔子在教導弟子為仁之時,特別強調恕道。如前面提到的仲弓問仁,孔子的回答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奔礊槿手溃煌夂醮嫘?;存心之要,莫過于敬恕。出外辦事如同會見賓客,自然不敢有所疏忽;役使百姓如同舉行重大祭祀,自然不敢有所怠慢。時時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人以非禮待我,我不樂意,因此,自己也不可以非禮待人,能如此行事,私意自然不能藏其中,人與人之間自然能和諧相處。此意即是由恕入仁。另外,孟子更明言:“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盡心上》)劉寶楠在《論語正義》則直說:“恕即為仁。”〔2〕恕即是仁,是從心上而言。己之所惡,即是人之所惡,不可強加于人。開始雖不能安然有如此之行,但是努力這樣去作,私欲就會日漸而少,天理則會日漸而明。天理已明,則知“萬物皆備于我”,于是仁體可得矣。
由恕道入仁,是從根本上求仁。仁就是人與自身以外的人事物的統(tǒng)一,就是說想到自己的同時也要想到他人,所以實現(xiàn)仁的根本還在于自己的那顆心?!墩撜Z·雍也》中記載,有一次,子貢問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孔子回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集解》引孔安國語:“君能廣施恩惠濟民于患難,堯、舜至圣,猶病其難也。”〔3〕意思是說,如果從事功論仁,認為如能夠廣施恩惠于天下之民,能濟萬民于苦難之中,使其各得其所,這等為人才是仁,那么即使像堯、舜那樣既有德又有位的圣賢人也很難做到。因為仁者的心是沒有窮盡的,但是力量卻是有限的。如果博施濟眾才算是仁,堯、舜也不能完全避免黎民有饑餒之憂,其心也會歉然而不樂!又何況他人呢?概子貢的求仁之方是從事入手,是舍本而逐末。而所謂的仁者,是純乎公理,沒有絲毫私利摻于心。所以,看普天下之人,都與己休戚與共、息息相關。如果自己有所成立,便不忍他人處于顛危,必思以引掖,使其同有所建樹;如果自己顯達,便不忍他人處于窮困,必思以扶持,使其同歸于通達。此等立心,是天地一家、萬物一體的氣象,雖不能遍物而濟之而無一遺漏,但其心已契仁之體,故曰為仁??鬃又?,是從心上求仁,此為求之本,所以至簡而至易;子貢之論,是從事上求仁,此為求之末,所以至繁而難成。堯、舜之所以為圣為賢,也是基于其在心體上求仁,其事功雖不能遍物而愛之,但是其心卻常在安民?!度簳我ふf苑》有曰:“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猶一堂之上也,有一人不得其所者,則孝子不敢以其物薦進也?!奔慈手倔w,全在一顆公心而已,所以圣人求仁,絕不遠求,只是將己之心比人之心,圣人治天下,也是推此心以安民。由此也不難理解孟子的王道之治,其實質亦是推此不忍之心以安民?!耙圆蝗倘酥?,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保ā睹献印す珜O丑上》)趙歧注曰:“先王推不忍害人之心,以行不忍傷民之政,以是治天下,易于轉丸于掌上也?!薄?〕即天下雖大,治理雖難,但其理卻簡,就是一顆不忍人之心而矣。此不忍人之心,即是孟子講的“四端”。此四端依孟子看來,如人之有身一樣,乃人之本有。因為是人之本有,所以擴充此四端也是人人皆能的事情,若將此一念不忍人之心擴而充之,則如始燃之火,不可撲滅;又如剛涌之泉,不可壅塞。用之家則家和、用于國則國安、用于天下則天下太平。其勢雖浩大不可擋,但起源只是一念不忍人之心而已。
求仁要從心入手,同時求仁也須依靠學??鬃犹貏e重視學,《論語》開篇就是《學而》。關于“學”,《說文解字》釋:“學,覺悟也。”另外,《白虎通·辟雍篇》有“學之為言覺也,以覺悟所未知也”。以覺釋學,似無疑義,但關鍵是要覺悟什么呢?孔子曰:“下學而上達?!保ā墩撜Z·憲問》)“達,通也。上達,謂通于天道而畏威”?!?〕即要通過形而下的人倫日用之學以通達形而上的本體之道。另外,《論語·子張》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顯而易見,學的主要目的不是掌握某種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達形而上之道。
另外,熊十力在談到中西哲學差異時也談到這一問題。對于中西哲學的差異,一般人的印象是西方哲學重在求知,中國哲學重在求善,所以中國哲學以倫理道德見長,西方哲學以科學見長。熊十力認為,這只是對哲學表相上的理解,哲學與科學不同,哲學所求之真,“乃日常經驗的宇宙所以形成的原理,或實相之真。此所謂真,是絕對的,是無垢的,是從本已來,自性清凈,故即真即善”?!?〕即倫理道德在本體上是與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故熊十力接著說道:“中人底修養(yǎng)是從其自本白根,自明自了,灼然天理流行,即實相顯現(xiàn)。而五常百行,一切皆是真實。散殊的即是本原的,日用的即是真常的。如此,則所謂人與人相與之際,有其妥當?shù)姆▌t者,這個法則底本身,元是真真實實,淪洽于事物之間的?!薄?〕這一法則就是實相,即是真理,即是道。平常的人倫日用方面的修養(yǎng)與實踐就是為了達到這一實相之真,為仁自然也是為了達到這一實相之真。因此,為仁要達到這一目的必然要通過學習,因為“好學近乎智”,不學習就沒有智慧。
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晝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終日就所學以思而不達,則不如須臾之所學而有益。因為所學的圣賢之道猶如日月之光,能頓開諸智而破諸障。故學是費時少,而益處多,行仁自然不能離于學。離乎學,脫乎智,則可能耳不辨音、目不識途,對仁的認識可能就失之偏頗,不知如何行仁。宰我有志于仁,但不明為仁之道,所以有“井有仁焉,其從之也?”(《論語·雍也》)之問。由此,孔子向其闡述為仁也要有智的道理:濟人愛人本是仁之心,賦之于行動,則是智是事。仁人行仁有愛心也要有智慧,有智以行仁,則仁無流蔽,無智以行仁,則可能會害仁。可見,行仁必須有智,無智難以有仁?!墩撜Z·公冶長》記載: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痹唬骸叭室雍??”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于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之。何如?”子曰:“清矣?!痹唬骸叭室雍酰俊痹唬骸拔粗?。焉得仁?”
劉寶楠在《論語正義》引多家之言釋“知”為“智”。令尹子文在任職方面能做到“進無喜色,退無怨色,公家之事,知無不為”,〔8〕顯然他已經做到了忠,然而他薦子玉代己為帥,喪軍敗國,不能稱之為智,所以更不能稱之為仁。陳文子雖能“避惡逆,去無道”,以保自身之潔,但他上不能諫君以止昏,下不能阻崔子以止惡,徒自潔其身不能有濟于世,所以不能稱為有智,故也不可稱之為仁。
可見,智為仁之先導,無智便不可為仁?!抖Y記·中庸》有“好學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人雖非生而知之,但若篤志好學,不肯自安于無知,則自然能對事物之理有一定認知,從而達乎智。但是僅僅是知之,由愚變?yōu)榱酥?,如果不能付諸行動,還不能稱之為仁,必須將所知踐行于生活,知行合一,才能稱之為仁。《禮記·學記》所說“記問之學不足為人師”即是此理,僅僅明了道理,徒能為人言說,還不能為人師,更不是仁,還要把這些道理納入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才能為仁。而如何納入、如何實踐,則要知恥,即是要常懷愧恥之心,永不言棄,勇于改正自己的過失,從而自立自強。這種勇于改正過失的精神就是勇??梢姡菫槿手葘?,為仁必須先由學以明理,因為不明道理便不知如何為仁。另外,《論語·子罕》中有:“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也是以智開頭。朱子釋:“明足以燭理,故不惑;理足以勝私,故不憂;氣足以配道義,故不懼。此學之序也?!薄?〕因為有智慧的人,才能明白事物之間的原理原則,才不會疑惑,才能對行為的方向與目標非常明確,義無反顧,進而付諸行動,既不會有憂慮,也不會有所畏懼。智是仁的基礎,有了智才能知道如何行仁,所以班固根據(jù)人的修養(yǎng)把人分為三等,從高到低,依次是“圣人、仁人、智人”,仁人是比智人更為高的一個標準,有智不一定有仁,但有仁必然有智,智是我們成為仁人的基礎,有了智慧,我們才能知道什么是仁,能不能成仁,如何成仁等問題。所以,《論語·陽貨》有“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仁主于愛,本為人之美德,但如不好學以明理,則心可能為愛所蔽而陷于愚。即愛心也要用智作引導,使其適中而行,否則可能徒具一顆愛習卻鑄就大錯。
故《論語·子張》有“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學務在求仁,然而仁不會自至,必先由學以明理,并且要篤信好學,堅定志向,如有一理不明,則必勤問慎思,如此仁德自然就在其中了??梢姡笕手?,不外于存心,存心之功,不外于務學,學在是,則心在是,心在是,則仁在是。
“仁”的本義就是關于人與他人的關系的學問。他人的延伸義也并不完全指人,而是指與自己相對的,其他的一切人事物。所以自己與自己以外的一切人事物合二為一就是“仁”。程顥在《識仁篇》中又明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奔慈试诒倔w論意義上,與世間萬物是一個整體。那么,如何回到仁這一本體呢?《論語》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從愛自己的親人開始,擴充開去,進而愛世間的一切人和物。
墨子提倡“兼愛”,認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并且,他還主張愛無差別等級,不分厚薄親疏。有些人就此而厚墨薄儒,認為儒家愛有差等,不及墨家高一層次。實際上不然,儒家也主張“泛愛眾”,孔子在《論語·學而》中說道:“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泛愛眾”就是博愛一切人事物,這是儒家的最高理想,就這一理想來講,儒家的愛是沒有差等的。另外,孔子有大同理想,此理想不比墨子的“兼愛”有絲毫遜色,所追求的也是“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但大同理想的實現(xiàn)也要從“親親”開始。大同世界追求的是仁之體,但大同世界的實現(xiàn)卻要通過“仁之方”?!叭手w”與“仁之方”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不可混為一談。作為二程弟子的楊時,也極力闡明“仁之體”與“仁之方”的區(qū)別,并反復教導學者依“仁之方”以求仁,而避免直言仁體。楊時強調:“蓋為仁必自孝悌推之,然后能為仁也。其曰為仁,與體仁者異矣。體仁則無本末之別矣?!薄?0〕既仁在體上是萬物一體,無本末之別,但是仁之現(xiàn)實表現(xiàn)并不如此,人與人之間有尊卑貴賤之別,要達仁之體,豈能無視此差別。并且楊時認為,如果只強調仁之體,忽略仁之方,則有墨子“兼愛”之流弊。孟子曾言:“墨氏兼愛,是無父也”(《孟子·滕文公下》)墨子主于“兼愛”,視天下之人遠近親疏無差等,此理想固然甚好,但卻忽視現(xiàn)實之差別,則會使人置至親而不顧,所以說是無父也。所以,儒家不僅講體也講用,不僅有理想,還有實現(xiàn)理想的方法,這一方法就是“愛自親始”,就是“推己及人”。就這一方法來講,可以說儒家是“愛有差等”的。
《論語·學而》:“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奔慈f事有本有末,若徒務其末,則徒勞而無功,所以做事當在切要處用力,根本既立,則道理自然發(fā)生。孝、悌則為行仁之本,人能孝、悌,親吾之親,則可及人之親,敬吾之長,則可及人之長,至于安撫萬民,養(yǎng)育萬物,皆從此孝悌之心擴充而來?!缎⒔洝ぬ熳诱隆丰屘熳又⒃唬骸皭塾H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彼^“愛敬”,是天子自身躬行愛敬之道?!安桓覑河谌恕薄安桓衣谌恕笔翘熳邮┗煜?,使人皆行愛敬,不敢有惡親之行??讉髟唬骸熬軔劬醇河H則能推己及物,謂有天下者愛敬天下之人,有一國者愛敬一國之人也。”〔11〕即為君者,要行博愛、廣敬之道。然此道也要從愛親、敬親開始,然后推己及物,行博愛、廣敬之道。
另外,《孝經·圣治章》中有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毙槿f善之本,百德之源。父母對子女的養(yǎng)育教育之恩德,可比天地,對己之父母若無愛敬之心,對他人也難以升起真正的愛與敬,往往是在利益的驅動下的偽裝造作,自己不去體察而已。識得此理,所以仁愛大道的實現(xiàn),自然要從親親開始。孟子有言:“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此句把仁之體與仁之方的關系詮釋得最為透徹。親親、仁民、愛物,統(tǒng)而言之,均歸于仁,并且親、民、物三者在體是上合而為一,但是在實現(xiàn)方式上要從親親開始,進而推親親之愛以仁其民,再推仁民之心而愛乎物,從而最終達到“民胞物與”之境界。可見,“推己及人以達仁”是儒家“仁之方”根本體現(xiàn)之一。
仁雖為人人本具之德,但由于人受外物所誘,其心而有失于仁。要達于仁,實質就是導其心。導其心除了上述所言之外,還要通過禮的外在約束。
顏淵曾問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顏回是孔子的入室弟子,對顏回的回答也是最深刻的回答,學者往往從此句中窺見孔門弟子難以得聞的“性與天道”。朱注曰:“仁者,本心之全德??耍瑒僖?。己,謂身之私欲也。復,反也。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也。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蓋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壞于人欲。故為仁者必有以勝私欲而復于禮,則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復全于我矣?!薄?2〕明德、仁慈是人們本自具有的?,F(xiàn)在人們失于仁,并非真正丟失,只是由于后天習欲的影響,使其不得顯而已,所以只要把這些貪欲、習氣等去除,本具仁德自然顯現(xiàn)。那如何去除呢?就是“克己”,即克制自己的習氣,讓自己復歸、復返于仁。
克己之所以需要禮的教化,究其根本則在于禮乃緣情而制。既人有財、色、名、食之欲蘊于內,就有喜、怒、哀、樂之情現(xiàn)于外,如無節(jié)制,人必離道日遠,所以人要節(jié)其欲,即使其欲望有所節(jié)制,但不是要滅人欲,而是使人的欲望控制在一定限度內?!盾髯印ざY論》有言:“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yǎng)人之欲、給人之求”。儒家特別重視倫理,因為人無倫外之人,人總是處在一定倫理關系之中。馬克思認為,人的本質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傊總€人都處在一定的關系之中,任何人的活動,都要憑借一定的社會關系,都要借助社會的力量。而每個人在作為一個社會人的同時,他首先還是一個自然人,每一個人總是本能地追求著自我欲望的滿足,在追求自身滿足的同時,勢必造成對他人有利或不利的影響。如果人的欲望沒有節(jié)制,不斷受外界刺激而膨脹的話,那么人與人之間就不可避免地要產生沖突,不穩(wěn)定的因素也必然會產生。如何使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和諧?這是禮應運而生的緣由。禮并非隨意而設,其本質是“天之節(jié)文”。《春秋左氏傳》:“夫禮,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即禮是按照天地之常道所設,與道相通,是人們行事的依據(jù)。如果人時時均依禮行事,其心雖不能立刻達于道,但如從此行持開始慢慢內化,也會逐漸達于道。
進而,顏淵又問孔子行持方法,孔子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即只要不合乎禮的,眼不看,耳不聽,口不言,心不為之動,如此時時依禮,自然能歸于仁。在這里,禮屬于一種外在的約束,這種外在的約束實際上是非常重要的,這與孟子所言“徒善不足以為政”的道理實質是一樣的。人雖有向仁之心,但也需要外在規(guī)矩的約束。《孟子·離婁上》:“圣人既竭目力焉,繼之以規(guī)矩準繩,以為方圓平直,不可勝用也;既竭耳力焉,繼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勝用也;既竭心思焉,繼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比私弑M目力,再接著用圓規(guī)、墨線等器具制作方圓平直,制器之法就不可勝用;人竭盡耳力,再繼之以六律來校正五音,作樂之法就不可勝用;人竭盡仁心,再接著施行仁政,仁德就會遍布天下。禮之用與此同,人有仁心存于內,外有禮法束于外,其離仁就會越來越近。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涖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涖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保ā墩撜Z·衛(wèi)靈公》)即人有聰明之資質,又有資深之學問,實為難得,但若沒有仁愛之心守之于內,以至于私欲膨脹,此智始有但終究必亡,此智又何益之有?如若智及之,又能以仁守之,其德可謂全矣,然處事臨民之際,不謹其容,自褻其體,不依禮教行事,則不能感民之敬,只能啟民之慢,雖有智與德,但不能化人。禮的作用能啟發(fā)人內心的恭敬,如舉行祭祀大典,必須配有莊嚴肅穆的祭祀之樂,人的舉手投足也要合乎禮儀,如此才能啟發(fā)人的恭敬之心??梢?,禮雖屬外在,但卻能啟發(fā)人的內在感情,如此兼本末,合內外,則道愈全、仁日近、道日隆。
在《論語》中,孔子“仁之方”的體現(xiàn)是多方面的,以上四種進路是對孔子“仁之方”的歸納總結。做到了這四方面,也就做到了“愛”“敬”“孝”“敬”“忠”等美德。但如果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這四種進路也是相通的,彼此之間沒有絕對分明的界限。恕道本身就包含著推己及人,包含著要依禮而行,而這一切又都不能離開學。這四者之所以相通,就涉及了儒家更具有一般性的概念,就是“道”??鬃釉裕骸俺劦溃λ揽梢?。”(《論語·里仁》)“道”在儒家思想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仁之方”的四種進路之所以相貫相通,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依道而行”??鬃釉v:“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論語·述而》)“道”“德”“仁”“藝”四者從“道”與“器”的關系來看,是一個由“道”到“器”的形而上成分逐漸降低的過程,學習的根本在于“志于道”,“游藝”“依仁”“據(jù)德”的目的都是為了“達道”,所以真正做到“依道而行”,也就掌握了實現(xiàn)“仁”的方式方法。所以孔子的“仁之方”可以不僅僅是上述四種進路,也可以歸納出其他的方法,只是這四種方法更具代表性?!吨芤住は缔o下》云:“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蓖蹂鲎⒃唬骸巴倦m殊,其歸則同;慮雖百,其致不二。茍識其要,不在博求;一以貫之,不慮而盡矣。”〔13〕天下大道,至真至簡,如果真正做到“依道而行”,在通往“仁”的道路上就會通權達變,游刃有余,不拘泥于一種方法,一種途徑。這也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因,正因為如此才有了所謂的“仁之方”,“仁之方”才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