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
見字如面。
仿佛一轉眼,2021年就將與我們揮手告別了。您還記得年初時訂下的新年計劃嗎?是不是都已經完成了?又或者,還有些遺憾,等待來年彌補?
現在的我們,無論做什么計劃,都不得不考慮疫情這個因素。也是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意識到,我們已經在習慣身處的這個“后疫情時代”了。
從2019年12月至今,疫情已暴發(fā)兩年了。這兩年,我們共同見證了人與疫、生與死的對壘,也見證了世界和中國發(fā)生的巨變,身為媒體,我們認為有必要在這樣的節(jié)點,對這樣的巨變做出反饋,于是在本期上半月刊的“獨家策劃”欄目,推出了《后疫情時代的中國新圖景》。在這組策劃中,我們努力去捕捉時代之“變”,去理解中國之“新”,最終,我們記錄下了“大變局下的自信中國”。我們相信,我們應答時代的努力,能夠被你們看到和共鳴。
本期下半月刊“獨唱團”欄目推出的則是《我們需要怎樣的文藝工作者》。毫無疑問,這組策劃也是應時而生的。當文娛領域亂象紛呈,直面和深刻討論這一現實命題是有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我們認為,一個合格的文藝工作者,比具備藝術才華更重要的,是崇德尚法、敬畏藝術、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當然,這一討論其實具有普適性,作為媒體工作者,我們同樣也要愛崗敬業(yè)、不斷精進,這樣才能不負時代,不負你們。
我們在11月份對雜志的微信公眾號進行了改版,每日提供有價值的觀點,記錄有光彩的人物,講述觸動人心的故事。大家可以直接在公眾號留言,有任何建議、意見或者其他一切想說的話,都可以更快捷地傳遞給我們。
當然,我們依然期盼著你們的來信,你們手寫的字跡,有著不可替代的溫度。一期一會的編讀往來,在這個忙碌的世界里,有一份讓我們安心的力量。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們的工作也會有一些變化,但不變的是誠意和堅持。傾聽和記錄我們的時代,關注“社會熱點、民生難點、時代焦點、人性痛點”,繼續(xù)做“有思想、有品質、有溫度”的雜志,是我們每一年計劃里最重要的部分。
親愛的讀者,感謝你們的陪伴,感謝你們的關注、批評和激勵。點點滴滴,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新的一年,我們繼續(xù)同行,好嗎?
祝福大家,新年心想事成。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