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 搗蛋兒
最近,和幾個作者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有個共同的感慨——時常感覺自己“江郎才盡”。寫著寫著,突然就不會寫了,或者重復(fù)寫著一篇篇相似的文章,實在是味同嚼蠟。
這可能就是寫作的瓶頸期吧!不幸的是,每個作者都會遇到;更不幸的是,在寫作的生涯中會遇到無數(shù)次。
怎么才能突破靈感枯竭的瓶頸呢?古人早就告訴了我們答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更容易做到。
會閱讀的人才更會寫作
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常常覺得,閱讀和寫作的關(guān)系,就像奶牛吃草和擠奶。閱讀是輸入,是牛吃進去的草,經(jīng)過復(fù)雜的消化吸收,青草變成了牛奶,閱讀進去的文字最終變成了你自己寫出來的文字。
一般來說,只有經(jīng)過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有可能寫出好文章來。
作家們都是這么干的
閱讀到底有多重要,看看這些大作家們是怎么閱讀的,就知道了。
——魯迅:他非常愛買書,愛看書,有人根據(jù)他二十多年從未中斷的“年終書賬”中發(fā)現(xiàn),他將畢生收入的一半都用來買書??梢哉f買書看書是他一生最強烈最持久的嗜好。
——嚴歌苓:寫了《少女小漁》《小姨多鶴》《芳華》的嚴歌苓,每天的作息有著軍事化的標(biāo)準(zhǔn),上午寫作,下午的時間全部用來閱讀。
——老舍:老舍在寫長篇小說《二馬》時,列出了一個計劃,先打聽了近30年世界上第一流作家的代表作,要求自己至少要讀一位作家的一本代表作。
作家們嗜好閱讀的例子,不勝枚舉。
他們的經(jīng)驗全都在告訴我們:要多閱讀。
閱讀避坑指南
錯誤的做法一:閱讀是為了尋開心
這樣的閱讀和看綜藝節(jié)目差不多,就是圖一樂呵,看完之后啥也沒留下。閱讀和吃飯一樣,得“挑食”,否則花費了很多時間,卻看了不少沒營養(yǎng)的東西,這是不可能提高寫作水平的。
錯誤的做法二:一邊閱讀一邊做筆記
雖說閱讀做筆記是個好習(xí)慣,但一定不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做筆記、摘抄、寫感想之類的。這樣很快會耗干你閱讀的興趣和熱情。
試想一下,當(dāng)你追劇正嗨的時候,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劇情里,剛要跟著掉眼淚,你媽把遙控器一暫停,說:“這句話說得特別好,寫在本上?!斌@不驚喜,意不意外,掃不掃興!
要讀就沉浸其中,讀下去,最多拿枝筆畫畫波浪線。
錯誤的做法三:有目的地閱讀
偶爾有目的地閱讀沒問題,比如,在寫作時你不會塑造人物了、情節(jié)設(shè)置不夠跌宕起伏了……你可以去看看一些技巧類的文章。但總是這么目的明確、像搜目錄似的閱讀,只能讓自己的視野越來越窄。
這就像大數(shù)據(jù)給你推送的淘寶產(chǎn)品一樣,總推送你點擊過的那幾類東西,其實總看手賬、手辦的你,也挺喜歡美食、美妝的。但目的性太強的大數(shù)據(jù)推送,是發(fā)現(xiàn)不了你其他的愛好的。
同樣的,目的性強的閱讀把你的視野局限在一個小范圍內(nèi),無法帶你去看更大、更廣闊的世界。
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