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孩問我:“你總說人要成長,那到底什么叫成長?”我說:“成長就是凡事想得開?!薄跋氲瞄_”這事兒說起來容易,做到其實很難。
有人說,想不開的時候,去醫(yī)院重癥病房走一圈,就什么都好了??吹搅怂?,你會覺得只要活著就是好的。這種“想得開”,比較低端,還是攀比心理作祟,屬于是在比自己慘的人面前找到活著的哲學意義。真想得開的人,是把自己沉入生活,理解它、愛它??梢哉f,沒什么病,是“好好生活”治愈不了的。
一個朋友的孩子今年高考,孩子幾次統(tǒng)考成績都不理想,我問她怎么一點都不著急。她說:“急有什么用?孩子學習不好,首先因為我們小時候培優(yōu)沒抓緊,總想給他一個快樂童年。所以我跟他說,你有個快樂童年,現(xiàn)在壓力大點,步子慢點,是情理之中。快樂都有代價,經(jīng)歷了這些,以后你再想選輕松的路,就要問問自己,我享受得起嗎?”
孩子平時住校,周末回家,她會在他桌上放幾枝花,堅持讓他自己做早點、洗碗。她希望孩子懂得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好好生活,天就塌不下來。她當然也希望兒子是學霸、考名校,但她想得開:你沒有得到那些,是因為付出的努力不夠,還有什么糾結(jié)和抱怨呢?
(摘自《新民晚報》 艾小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