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夾江木版年畫“文化個性”研究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文創(chuàng)基地建設的基礎研究

2021-12-15 13:41陳艷莉王興全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1期
關鍵詞:木版門神年畫

陳艷莉,王興全

(樂山師范學院 a.圖書館、檔案館;b.科研部(學報編輯部),四川 樂山 614000)

對于任何一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既可能有在國家或國際范圍內(nèi)的共性,也會有表現(xiàn)其所在地域文化特征的個性。只有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這種“文化個性”,才能在相關的文創(chuàng)、旅游、公共文化服務等活動中,更好地保護、傳承文化遺產(chǎn),有利于社會的文化發(fā)展與人類的精神需求。夾江木版年畫,作為蜀中三大年畫之一,是中國傳統(tǒng)木版年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系列中,一個重要的區(qū)域木版年畫種類。夾江年畫與中國其他的木版年畫有共同的源頭,在題材、內(nèi)容、價值取向與表現(xiàn)方式等方面都有相通之處。但同時,夾江年畫又有自己鮮明的地域風格與獨特的藝術價值。本文通過比較研究,來探尋夾江年畫的“文化個性”,從而為進一步研究夾江年畫文創(chuàng)、旅游開發(fā)、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路徑與方法奠定基礎。

一、夾江年畫的歷史起源與興衰

(一)夾江年畫的源頭

人類自原始社會早期的穴居,到建立房屋以供居住,雖然居住與生活環(huán)境不斷得到改善,但求得安全與庇護的心理,以及避禍祛災趨福的祈愿,不但沒有減弱,反而不斷加強。因此,以各種與建筑有關的藝術形式來表達這種心理和祈愿,逐漸形成一種傳統(tǒng)和民俗。例如歷史上,古埃及神廟以及法老陵墓前面的法老以及人獸合一的圖騰雕塑;古希臘神廟前的諸神雕塑;中國古代建筑門前成對的各種石獸;建筑屋脊以及瓦當、滴水槽等構件上鎮(zhèn)邪驅(qū)魔的各種神獸雕塑。

門戶是房宅出入的要處,它更是被當作各種祈愿藝術品的承載體。除了門楣上的相關雕塑,還有各種神獸形象的鋪首及門環(huán)。《山海經(jīng)》中,已有“門戶畫神荼、郁壘……,以御兇魅”的記載。自漢至唐,在門扇上畫神,或掛桃符(畫著門神或?qū)懼竦拿值奶夷景寤蚣垼尅鞍俟砦分?,已逐漸成為習俗。到了宋代,雖然尚無“年畫”之稱,但以“紙畫兒”“紙馬(甲馬)”為名,在年歲之時祈福求平安的年畫藝術卻已成型。而且發(fā)明于唐代的雕版印刷術,在宋代得到普遍應用,從而使“紙畫兒”“紙馬”成為可以大規(guī)模制作的木版年畫,并出現(xiàn)專門銷售木版年畫的紙馬鋪。北宋的《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迎歲節(jié),市井皆印賣門神,鐘馗、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天行貼子”。

木版年畫興于宋,但真正繁盛是在明清,特別是有清一代。明清出現(xiàn)的彩色套印木版年畫,替代宋代的單色木版年畫而成為主流。中國著名的木版年畫產(chǎn)地中,河南朱仙鎮(zhèn)、河北武強的歷史可追溯到宋末元初,可能因其靠近年畫的主要發(fā)源地汴京——開封。其他年畫產(chǎn)地皆始于明代。四川盆地的夾江、綿竹、梁平等年畫,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間(1522—1566 年),晚于可追溯到明代永樂年間至正德年間(1403—1521年)的天津楊柳青、廣東佛山、陜西鳳翔、江蘇桃花塢等地,這反映出木版年畫產(chǎn)地由中原向外擴展的過程。不過這種傳播路徑也有特殊情形。例如明洪武年間(1368—1398 年),四川梓潼有楊氏木刻畫師遷居山東濰坊,開創(chuàng)了后來著名的楊家埠年畫。

夾江年畫的肇始,據(jù)民間老藝人相傳,與明嘉靖年間的“張?zhí)旃佟币M彩繪門神像有關。民間所稱“張?zhí)旃佟闭?,即明嘉靖二年進士張庭,夾江牛仙里人(今馬村鄉(xiāng)、中興鎮(zhèn)一帶),曾任吏部文選司郎中,后歸故里,創(chuàng)辦“五兀書院”,多有著述,在夾江千佛巖亦留下多幅題刻。但史書中尚無張庭與夾江年畫的詳細記載。因此,夾江年畫的起源史事,還需要深入考究。

(二)夾江年畫的興衰

從地域來看,一方面,四川盆地的夾江、綿竹、梁平三大年畫,構成了中國木版年畫的巴蜀年畫圈;另一方面,夾江、綿竹、梁平三大年畫產(chǎn)地分別位于川西南丘陵、川西平原、川東平行嶺谷等三個不同的地理區(qū)域,三地連線構成一個三角形,既孕育出代表四川盆地內(nèi)不同地域文化的年畫特色,也成為在四川盆地均衡分布的年畫產(chǎn)銷中心。而夾江年畫產(chǎn)地,因緊鄰三江匯流的川西南水陸交通樞紐——嘉州,具有便利的文化輻射條件,所以成為三足鼎立的巴蜀年畫之一。

清末鼎盛時期,夾江年畫年產(chǎn)量可達1000萬份。在縣城近郊的焉江鄉(xiāng)楊柳村、謝灘村、張村一帶有大小作坊二十多家,在縣城的今北街、西街一帶,就有“董大興榮”“董大興發(fā)”“陳源順”“干長泰”“楊漢章發(fā)”“李宏發(fā)號”“非曰能”等著名畫店。僅董大興榮一家,年印銷的年畫就有幾十萬份。

夾江年畫的興衰和其他地方的年畫一樣,在一段歷史時期,傳統(tǒng)木版年畫被當作封建迷信品對待,畫店紛紛關門,年畫古版被毀,傳統(tǒng)技藝失傳。中國改革開放以后,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傳承受到重視。以張榮強為首的藝人,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始,遍訪原夾江年畫工坊最集中的楊柳村、謝灘村、張村等地,尋訪尚在世的年畫老藝人,四處搜集現(xiàn)存的古版老畫,探索恢復傳統(tǒng)的夾江木版年畫制作工藝,根據(jù)現(xiàn)存古畫復刻制版。夾江縣于2010 年成立了“夾江年畫研究所”,以此為依托,培訓年輕藝人,創(chuàng)作新年畫,開發(fā)與夾江年畫相關的文創(chuàng)商品,開展研學旅游、公共文化服務等各種活動,使夾江年畫這一幾近失傳的文化遺產(chǎn),重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與巴蜀境內(nèi)的綿竹年畫、梁平年畫比較,夾江在清代的年畫生產(chǎn)規(guī)模并不遜色,但現(xiàn)存?zhèn)鹘y(tǒng)年畫卻大大少于綿竹、梁平兩地,以至于集中國木版年畫之大成的22 冊《中國木版年畫集成》中,有綿竹、梁平年畫專冊,卻無夾江年畫專冊。這使夾江年畫的研究受到一定限制,夾江年畫的傳統(tǒng)作品還需要更廣泛深入地去發(fā)掘整理。

二、夾江年畫的題材與內(nèi)容特色

(一)夾江年畫的題材特色

中國木版年畫的題材可大致包括:鎮(zhèn)邪避災、祈愿求福的門神及其多樣神祇;具有文化傳播、倫理教化功能的戲劇、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寄意寓情的風景花鳥等。這些題材的表現(xiàn)形式,除了各種門神的畫對,還有大量的“畫條子”(單幅畫),用來張貼于影壁、堂屋或中堂、內(nèi)屋、窗戶、水缸、米囤糧倉、畜棚禽圈等處。

夾江年畫雖然存世的古版畫不多,但仍然可以看到它包括了中國傳統(tǒng)年畫的幾乎所有題材,具有中國木版年畫的共性,同時在題材選擇上也表現(xiàn)出自己的特色。尤其在風景畫的題材方面,各地年畫多以本地的名勝或市鎮(zhèn)風俗為對象。例如,蘇州桃花塢年畫中的《姑蘇萬年橋》《姑蘇閶門圖》《三百六十行》等;梁平年畫中的《雙桂堂》《石馬山》《盤龍洞》等。夾江年畫這類題材的代表作有《峨眉山景》。

夾江年畫在戲劇題材方面的代表作《趕潘》,鮮見于其他地方的年畫,它正是通過對川劇傳統(tǒng)劇目《陳姑趕潘》的演繹,體現(xiàn)出地方特色。《陳姑趕潘》也即《秋江》,它是從昆曲《玉簪記》中《追別》一出發(fā)展成川劇的獨出戲,并成為地方化的川劇熱門劇目。

民國時期,也是中國木版年畫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谷諔?zhàn)爭期間,四川作為抗戰(zhàn)的大后方,為激勵同胞抗日救國,重新演繹的武門神以及歷史上的民族英雄,也成了巴蜀年畫的重要題材。例如梁平年畫創(chuàng)作了《鐘馗斬妖圖》,畫面為鐘馗怒目圓睜,追斬日本軍閥和漢奸。此一時期的夾江年畫,也采用戚繼光、史可法、文天祥等來作門神,以此來彰顯抗戰(zhàn)大后方的意志與精神。

(二)夾江年畫的內(nèi)容特色

門神是中國木版年畫最重要的內(nèi)容,神荼、郁壘可能是中國最古老的門神。在各地木版年畫中,它一直是重要的角色。唐代以來,又流行用秦叔寶、尉遲恭,以及鐘馗作門神。自清代以來,門神形象更加多樣化,并呈現(xiàn)出地域特色。

夾江年畫的門神中,常見的有神荼與郁壘,秦叔寶與尉遲恭,以及手持大刀的鎮(zhèn)殿將軍、手持金爪的武門神等。沒有像朱仙鎮(zhèn)、楊柳青等地年畫門神中常見的鐘馗,這一點和桃花塢、楊家埠、梁平、綿竹等年畫類似,這也反映了門神審美以及文化背景的一種地域差異。

此外,夾江年畫還用明末著名女將、川人秦良玉作門神(圖1),這在其他年畫中未見。秦良玉雖為女將,但文武雙全,驍勇善戰(zhàn),在京畿、遼東抗擊清兵,以及在四川進剿張獻忠等諸多戰(zhàn)役中,屢立戰(zhàn)功,是二十四史唯一單獨作傳的女子。這種地域特色鮮明的門神,其他地方也有,如岳飛與楊再興門神之于河南朱仙鎮(zhèn)年畫,方相與方弼門神之于陜西鳳翔年畫,呼家將門神之于河北武強年畫,趙云抱阿斗門神之于絳州年畫,等等。

圖1 夾江年畫 女將門神(秦良玉)(35 cmX35 cm )

朱仙鎮(zhèn)、武強、楊柳青等北方年畫的門神,多有騎馬的造型,這在夾江年畫的門神中未見,可能也與四川盆地的地理環(huán)境中,日常生活較少使用馬匹有關。

夾江年畫以加官晉爵為題材的門神,是手執(zhí)麻雀的清代武官,麻雀穿“進”胸前佩帶的佛珠。因古代“爵“與“雀”同音,“進”音同“晉”。此造型為夾江年畫獨有。而其他地方以“加官進爵”“加官進祿”為題材的年畫中,多是人物手捧官帽、如意、小鹿等。中國傳統(tǒng)年畫,諧音圖像是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例如:雞與吉,蝠與福,魚與余,猴與候、鹿與祿等等。夾江年畫加官晉爵的諧音圖像造型,體現(xiàn)了本地創(chuàng)作者獨特而又巧妙的藝術構思。

花瓶是中國年畫常見的題材,其寓意為“平安”。其他地方的花瓶畫,一般僅用插花造型,用牡丹、蓮花、菊花等,來表達富貴平安吉祥。夾江年畫的花瓶畫獨辟蹊徑,瓶口花枝上有造型夸張的雙雞對立,寓意大吉大利。但雞的造型與其他年畫中常見的家雞迥異,頭頂無冠,羽毛花紋奇特,更像是野生的雉類,這是否說明當時四川丘陵地區(qū)常見雉雞呢?花瓶不僅插有花枝,還插有果枝,果枝上有桃、蘋果、石榴等果實,花朵及果實上有小鳥挺立,花果之間有多只蝴蝶飛舞。兩只“雉雞”,分別口銜石榴和桃,寓意多子長壽?!暗币敉梆?,瓞指小瓜,喻指綿綿瓜瓞,子孫昌盛。在四川話中,“蝴”音同“?!?,用蝴蝶來代替蝙蝠寓“福”,似乎也說得通。花瓶瓶身有桃的圖案,似含桃符之意,上書“元亨利貞”與“?!薄#▓D2)

圖2 夾江年畫 元亨利貞 (47 cmx140 cm)

“元亨利貞”出自《易經(jīng)·上經(jīng)·乾卦》:“乾:元亨利貞”?!兑捉?jīng)》之后,戰(zhàn)國時期對《易經(jīng)》進行詮釋的《易傳·文言傳》稱:“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夾江年畫將一般的花瓶畫賦予君子四德——元亨利貞的主旨,還同時用多種物體表現(xiàn)了吉利、富貴、多子、多福等豐富的寓意,實屬罕見。

三、夾江年畫的藝術特色

(一)制作的工藝特色

廣義的年畫包括手繪年畫和木版年畫,最早的年畫都是手繪,木版年畫出現(xiàn)后,手繪年畫仍然存在。本文討論的對象是木版年畫。但木版年畫又分為完全木版套印和木版套印加手繪兩種類型。在木版套印加手繪中,又有部分套印加手繪,以及僅用木版印制輪廓線,完全靠手繪填色的不同方法。此外,還有單色拓印的木版年畫,例如綿竹年畫中的用煙墨或朱砂拓印線版的“黑貨”。

夾江木版年畫屬于完全木版套印,因此具有典型木刻版畫的工藝特點。

夾江年畫選擇優(yōu)質(zhì)梨木作雕版,基本制作工藝和一般木版年畫類同,即手繪畫稿,將畫稿貼于雕版,雕成墨線版和不同顏色的色版,逐次套印。

因為是完全木版套印,夾江年畫的木刻雕版以及多色套印下功夫尤深,有專門的制作口訣:“細描精刻,田平溝深。色是肉、線是骨,色線相依不分離。蘭綠是葉片,黃丹是花朵,葉襯花朵更精神。先色后墨,由淺入深?!币詮涂痰膫鹘y(tǒng)作品《鯉魚跳龍門》為例,套印流程為:紫紅色版→黃色版→紅色版→青色版→群青色版→墨色版。墨色版局部壓蓋紫紅色版的線條和色塊(圖3)。

圖3 夾江年畫 鯉魚跳龍門(45 cmX31 cm)

傳統(tǒng)木版年畫的制印,采用土法生產(chǎn)的書畫紙。夾江和四川盆地以及中國南方的其他年畫產(chǎn)地一樣,氣候暖濕,竹子生長茂盛,傳統(tǒng)造紙業(yè)十分發(fā)達,為年畫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紙源。夾江紙更有特別之處,其制作始于唐,興盛于明清,清康熙時即被欽定為皇室與科舉試卷專用的“貢紙”。夾江紙浸潤吸水性能好,保留墨色效果佳,具有“肌細、油嫩(手感潤柔)、鐵板(紙質(zhì)棉韌)、潔白、做手(整選,切邊整齊潔凈,紙面無瑕疵)”五大特點,俗稱“五皮齊”。20 世紀40 年代,國畫大師張大千曾在夾江配料定制書畫紙,一時以“大千紙”聞名。夾江現(xiàn)仍有造紙作坊數(shù)百家,少數(shù)作坊還保留了72 道全手工工序的傳統(tǒng)工藝。夾江紙2006 年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12年被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夾江年畫與夾江紙,成為珠連璧合的中國非物質(zhì)文化雙遺產(chǎn),這在中國傳統(tǒng)木版年畫中是少見的。

夾江紙在印制年畫前,還需將其處理成粉箋,即用石膏和夾江本地的一種粘土——貝子泥(高嶺土,俗稱觀音土)一起煅燒后,洗凈雜質(zhì),然后加膠涂刷在紙張印畫的一面,使印畫時顏色易于附著而凝重,不易滲化。粉箋的制作有些類似生宣加刷膠礬劑制成熟宣的效果。梁平、綿竹等地的年畫都有這道工序。但所用紙張和粘土因產(chǎn)地不同導致質(zhì)地上的差異,在著色上也會呈現(xiàn)些微不同的藝術效果。

中國木版年畫,向來都用天然植物和礦物加工成為顏料,具有色澤鮮艷,不褪色的特點。沿海地區(qū)近代受外來繪畫影響,年畫也逐漸使用一些化學顏料,但夾江年畫一直使用天然顏料。其中植物顏料主要有槐黃,蘇木紅、藍靛,礦物顏料主要有黃丹、朱砂、石綠、石青。

由于天然顏料是手工調(diào)制,不像化學顏料有非常精準的比例,而且不同的年畫產(chǎn)地,以及同一產(chǎn)地不同的年畫作坊,使用同一種顏料都會有濃淡明暗的偏好,由此呈現(xiàn)出獨特的手作地域風格。因此,后人按古畫復刻重印,要和原來的色彩效果完全一致,也是比較困難的。

(二)藝術表現(xiàn)特色

1.線條的處理

畫稿與雕版的線條處理,是木版年畫藝術表現(xiàn)的最重要一環(huán)。用同樣題材的“神荼郁壘”門神年畫來進行比較,以夾江年畫代表性的陳源順、董大興榮、干長泰、楊漢章等傳統(tǒng)作坊的作品來看,對服飾細部、人物五官面容的線條刻畫都十分簡潔、流暢;而楊柳青、桃花塢、梁平、佛山等地對線條的處理更為精細,它們對人物的頭冠、盔甲、鞋的細部,都有較繁復和華麗的處理,因此更具“畫”風;而夾江的“刻”風更鮮明。雖然刻印一般較規(guī)整、固化,但夾江年畫的線條處理較為靈動和富于變化,風格介于木刻和手繪之間,是它的一個特點。(圖4)

圖4 夾江年畫 鎮(zhèn)店將軍(42 cmx140 cm)

2.用色

各地木版年畫的用色都十分豐富,呈現(xiàn)絢麗多彩的面貌。但不同的產(chǎn)地,其實都有偏好的主色調(diào)和典型的色彩組合。主色調(diào)是可以明顯識別出該產(chǎn)地年畫的常用色調(diào),也可稱之為“地域色調(diào)”或“個性色調(diào)”。例如:

河南朱仙鎮(zhèn)年畫的主色調(diào)是紫色,尤其罕見地將紫色運用于人物的面部,主要見于鐘馗。同時也普遍將紫色運用于人物的頭發(fā)、須眉、衣飾、坐騎,以及其他各種物體。最常見的色彩組合是“紫+紅+黃+綠”,具有威猛質(zhì)樸的效果。

河北武強年畫的主色調(diào)是青色或湖藍色,多用于人物服飾和冠帽的點染,以及人物或動物須眉、體毛的刻畫。常用色彩組合是“青+黃+紅”,有明快精巧的特點。

山東楊家埠年畫的主色調(diào)是比武強年畫更深的群青或?qū)毸{,最常見的色彩組合是“群青+紫+黃+紅”,特點是沉凝細膩。

桃花塢年畫的主色調(diào)是紫紅色,最常見的色彩組合是“紫紅+紫+紅+土黃+草綠或灰綠”。特點是一般不使用強烈的對比色,而是多用過渡色組合,顯示出溫婉柔和的地域風格。

楊柳青年畫的門神畫,多用綠色等為底色的花紋圖案作底紋,不像大多數(shù)年畫以紙的本色為底,因此楊柳青的門神畫具有華麗斑斕的特色。楊柳青年畫多在木刻線版的基礎上手工彩繪為主,且具有工筆畫的風格,總體上并無突出的主色調(diào),只是不同的工坊在用色上有一些各自的偏好。

佛山年畫慣用紅色作整幅年畫的底色,一眼大紅,十分醒目。但畫中的物體,在色彩上就不如其他年畫那樣突出。因此,常用黃色、綠色來加強對比效果,或只用黑色線條勾畫出圖形。

梁平年畫一般喜歡用綠色來點染人物的服飾,甚至花箋的大字和花卉也習用綠色。色彩組合習慣于“紅配綠”,并間以藍色、黃色,有華貴絢麗的特點。

綿竹年畫手繪的比重更大,用色變化更多,單一的主色調(diào)并不突出,這和楊柳青年畫類似。但綿竹年畫的手繪是“寫意派”,以所謂“填水腳”畫法為代表,色彩多有暈染和飄逸感,與楊柳青的“工筆派”不同。

以本文討論的主角——夾江年畫來看,黃丹無疑是夾江年畫的主色調(diào),多用于武門神,例如神荼郁壘、秦叔寶尉遲恭、鎮(zhèn)殿將軍等人物面部、手臂等,以及服飾的點染,使得門神形象格外鮮明,因此夾江年畫又以“黃丹門神”著稱(圖5)。即使是人臉及手臂留白的作品,例如加官晉爵、狀元及第、秦良玉、三官堂、土地、奏善堂等,也必定用黃丹來渲染人物的服飾。這種用色習慣,未見于其他年畫,因此地域特色鮮明。

圖5 夾江年畫 雙揚鞭(40 cmx140 cm)

黃丹,是用鉛丹(四氧化三鉛)碾磨制作而成的天然礦物顏料,不僅不易褪色,而且在四川盆地常見的陰雨天氣中,黃丹色會更顯鮮明,滿足了本地人的審美與心理需求。雖然黃丹色十分亮麗,但夾江年畫的色彩組合并不常用強烈的對比色,而是用草綠或暗綠、土黃、紫色或灰色,與黃丹相配,呈現(xiàn)雅致和諧的效果。例如古版年畫中的秦良玉、雙揚鞭、鎮(zhèn)殿將軍等。

四、夾江年畫的地域文化價值

(一)本土文化的歷史繁衍

夾江所在的青衣江-大渡河下游、岷江中游地區(qū),水碧山青,人慧物豐,古有“天下山水之觀在蜀,蜀之勝曰嘉州”之稱,既有仙山貌難匹的峨眉山,也有樂山大佛的勝跡。歷史上更有如蘇東坡、郭沫若等文豪輩出。

與綿竹為古蜀重鎮(zhèn)、梁平為川東之門戶要地不同,夾江一帶是川西南水路交通要沖,沿岷江而下可至宜賓、瀘州、重慶,轉(zhuǎn)陸路可至西昌或貴州、云南。此外,青衣江因史前時期為身著牦牛毛編織的褐色衣(青衣)的青衣羌居住地而得名。南北朝至宋,青衣羌的勢力曾擴展到整個青衣江流域以及岷江中游。明清時期,青衣江上游又成為著名的嘉絨藏族十八土司之一的穆坪董卜韓胡土司管轄地。因此,夾江一帶歷史上也是蜀地漢族文化與西部橫斷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文化的交匯融合之地,從而形成有別于四川其他地區(qū)的獨特的地域文化。

夾江境內(nèi)的青衣江上有名為涇口之峽口,自唐代以來在此刻石造像,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千佛巖石窟。在涇口,自明代始建自流引水堰,從明代的八小堰,到清代的龍頭堰,再到現(xiàn)代的東風堰,經(jīng)歷代整修,可灌溉涇口以下7 萬余畝耕地,旁證了這一地區(qū)古老的農(nóng)業(yè)文明與灌溉史,2014 年成為中國首批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chǎn)名錄之地。

夾江所在區(qū)域,從漢代大量崖墓中的精美石刻,到唐代以夾江千佛巖、樂山大佛為代表的摩崖造像,再到明清時期盛極一時的木版年畫,可以窺見歷史文化與民俗文化發(fā)展傳承的脈絡與軌跡。而且在明清至民國時期,夾江年畫發(fā)祥、繁盛的同時,它還與眾多的民間文化藝術構成了一個龐大群落,成為了具有獨特印記和價值的區(qū)域文化地標,如夾江一帶的堂燈、花燈、彩會、燈舞、山歌、竹麻號子、紙扎、刺繡、印染、川劇、評書、金錢板等。而夾江年畫,無疑是這一地域文化群落中,最為普及、影響力最廣的“旗艦物種”,也是這一地域的人文意識、族群心理、民俗風情的集中體現(xiàn)。

(二)本土文化的現(xiàn)代傳承

在歷史上的繁盛和衰落之后,夾江年畫隨著現(xiàn)代社會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又迎來了它的一個復興時期。而文化的發(fā)展與進步,既要與社會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相互適應與促進,同時又要以本土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與發(fā)揚為基礎。夾江年畫作為曾經(jīng)最為普及的民間藝術形式,它在本土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中,無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F(xiàn)代的文化旅游、研學旅游、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發(fā)、公共文化服務,給夾江年畫為代表的本土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提供了全新的傳承、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空間與機遇。深刻認識夾江年畫在題材內(nèi)容、制作工藝、藝術表現(xiàn)等方面的地域特色與文化個性,以及它所蘊含的獨特的地域文化價值,將會為本土文化的繼往開來、承前啟后,打下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木版門神年畫
梅縣區(qū)客家門神畫展
“大美民間 匠心風韻”
———山西木版年畫展在山西美術館成功舉辦
門神想吃立夏飯
牛年畫牛
小小的家
年畫
缸魚年畫之旅
侯琪版畫作品選
絳州木版年畫:追憶民俗味道
牛年畫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