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洲 譚暢
中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如今是世界四大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之一。而三幅出土于西漢馬王堆三號墓的古代地圖顯示,中國人運用北斗七星“導航”的歷史,超過2100年。
長沙城中的湖南省博物館,珍藏著1973年從西漢馬王堆三號墓中出土的三幅地圖——《駐軍圖》《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城邑圖》。據考證,西漢高后末年,割據嶺南的南越王趙佗向長沙國南部發(fā)起進攻,朝廷及長沙國隨即派兵征剿,《駐軍圖》等可能是此次征戰(zhàn)使用的軍事地圖。
《駐軍圖》《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城邑圖》繪在絲帛之上,十分精美,其制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三幅地圖一個突出的特征,在于準確區(qū)分方向——圖所示的方位都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學界普遍認為,三幅地圖是世界地圖學史上罕見的瑰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古人是怎么“找著北”的?從目前考古成果來看,古人繪制地圖,區(qū)分南北主要利用日光和“北斗”。由于地球自轉軸向兩側無限延伸,其中一側的延長線會從位于北斗七星“勺子柄”端位置的北極星附近經過。四季輪回、斗轉星移,古人運用肉眼或專用測量工具“望筒”等,很早就注意到“北極星位置基本不變”這一現象,并將其運用于方位分辨和地圖繪制。
漢代甚至漢以前的華夏先民,已經有能力比較準確地測量地理信息。先秦時期,古人運用“北斗”等星象與地理信息的對應關系判斷方位;到了漢代,人們對于“北斗導航”的認識已經更加全面,例如在《淮南子》中,就記載有“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的說法。這說明在古人日常生活中,依靠“北斗”判斷方向已經成為通識。
古人對“北斗導航”這類天文現象的觀察、運用,以及規(guī)(測定單位距離,并畫圓畫?。?、矩(測定直角)、準(水準儀,測水平面)、繩(鉛垂線,測定垂直)、記里鼓車等工具的發(fā)明和使用,使得中國古代繪制的很多地圖已經有了比較高的準確性。
長53厘米、寬52厘米的《城邑圖》,圖上繪有城墻,用藍色畫出城門上的亭閣,紅色表示街坊和庭院,按正方形畫出街道等;長100厘米、寬78厘米的《駐軍圖》采用紅、黑、青三色繪畫,圖中所繪主區(qū)位于今湖南南部寧遠九嶷山與南嶺之間,繪有山脈、河流、居民點,著重標出9支軍隊的駐地、軍隊番號、防區(qū)界線、軍事設施和行動路線;《長沙國南部地形圖》所繪主區(qū),為漢初長沙國南部8縣(道),即今湖南南部瀟水流域、南嶺、九嶷山及附近地區(qū)。
(據新華社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