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睿
聽著節(jié)奏勁爆的音樂在跑步機上揮汗如雨,開著空調在功率自行車上練到筋疲力盡,為彌補平時缺失的運動量而選擇周末大量訓練……在疫情形勢依舊復雜的當下,居家健身逐漸成為備受大眾追捧的鍛煉方式。然而由于大多數人缺乏科學指導,居家健身效果不僅大打折扣,甚至會引起運動損傷。運動康復專家建議,居家健身應在準確評估自身條件的前提下安全進行,不要踩雷區(qū)。
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劉曉蕾表示,當前大眾在選擇居家健身指導方法時,大部分信息來自網絡的一些短視頻平臺,這些內容良莠不齊。在缺少專業(yè)指導的情況下,一些健身愛好者很容易走進誤區(qū)。
“目前常見的誤區(qū)是許多人習慣在運動時戴著耳機聽音樂,認為這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運動節(jié)奏,消除運動疲勞感,其實這種行為會給運動者帶來安全隱患?!眲岳俳榻B,在進行較為激烈的運動時,如果戴著耳機或者雙眼緊盯較小的屏幕,會造成運動者對外部環(huán)境的感知能力減弱,對自身的疲勞程度、呼吸節(jié)奏等無法客觀把握,很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除此之外,劉曉蕾還指出,由于居家健身是一種處于封閉狀態(tài)的活動,健身愛好者在鍛煉時切忌運動過量,超過自身強度的鍛煉不僅不能達到健身的目的,反而會造成健身者免疫力下降、肌肉拉傷、骨折等嚴重后果。
劉曉蕾建議,判斷一項運動是否適合自己,應根據幾個標準進行考量。
首先,一次科學有效的健身,應該是運動結束時不會使健身者的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明顯改變,而是使其趨于健康。比如一次鍛煉結束后,你覺得食欲不振或者胃口大開,覺得精神亢奮或者低迷消沉,那說明這次的運動內容不適合你。但如果本來習慣熬夜的人在運動完后主動恢復規(guī)律作息,運動目的就達到了。
其次,造成體重暴增或者暴減的運動,都是不適合的鍛煉項目。劉曉蕾表示,目前上班族在辦公室久坐,為了改變身材,想在周末把缺失的運動量“及時”彌補回來而進行超量運動,這樣也是不健康的?!霸谵k公室或者家中,所有人都可以進行高抬腿、活動肩頸等運動,只要能夠規(guī)律進行,這些看似較小的運動同樣能夠起到鍛煉的作用?!?/p>
劉曉蕾指出,居家健身最重要的前提是合理認識自身運動能力,起居有時,飲食有節(jié),科學制定自己的運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