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蟲創(chuàng)意
純粹的愛,絕對的自由,是我們向往的,但并不存在于這個世界。
年輕學(xué)生來問我:“討厭自己的媽媽/爸爸/奶奶/爺爺,是可以的嗎?”
一次又一次,他們的理由不完全一樣。
媽媽不僅看我的QQ空間,還截圖發(fā)到朋友圈當(dāng)笑話。她想過我的感受嗎?
我爸長年累月不回家,一回家就嫌我這,嫌我那,他有什么資格管我?
奶奶的態(tài)度是典型的重男輕女,總是把好東西藏起來留給大伯家的孫子,還經(jīng)常冤枉我,我一反駁,她就說我沒大沒小……
如果我等得夠久,這些故事有時候還會發(fā)生反轉(zhuǎn)——
媽媽向我道歉了,她說她不是笑話我,只是以我為榮。我看她這樣,又覺得很內(nèi)疚……
我爸其實很顧家的,要不是這么多年他在外面打拼,我家也不可能像現(xiàn)在這樣殷實。有一位長輩甚至跟我說:“如果你爸那時沒有去做生意,你們家早就撐不下去了……”
奶奶其實也很可憐,她是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里長大的,很小就被送人了。后來,她生了我大姑、二姑,在月子里就被我爺爺家暴……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有罪,如果沒有我,或者我是個男孩,也許家里就沒這么多事兒了……
而我,靜靜地聽完所有抱怨、訴說與懺悔,然后說:“接受吧。”
接受你最愛的人不完美、不完整、有缺點,他們都是普通人,不是你渴望的那種理想型親人,更不是至圣先賢。
你也許會很難過:“不是說,生兒育女是家長的第二次進(jìn)化嗎?為什么他們絲毫沒有進(jìn)步?”
那好,這次我們就從一個人的成長與進(jìn)化說起。
心理學(xué)上,把“說謊”當(dāng)作幼兒成長的一個標(biāo)志。幼兒會本能地認(rèn)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自己想什么,母親就在想什么,當(dāng)他們開始對母親說謊時,就意味著他們已經(jīng)知道:自己與母親是兩個獨立的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母親可能是不知道的。
成長還在繼續(xù)——孩童時你對長輩無限崇拜、言聽計從,漸漸地,你有了與他們不一樣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你會產(chǎn)生質(zhì)疑:他們有什么資格?長大了的你,已經(jīng)不認(rèn)為一個人可以單憑長輩這種身份,就對你擁有任何權(quán)利了。這是成長與進(jìn)化的重要一步,你看到了自己的存在。
那么,也許下一步的成長與進(jìn)化,就在于你能看清他們的存在,看清生活的真相。
有個成語叫“推己及人”,要想真正看清他們,首先你要看清自己。你會看到自己軟弱膽怯、害怕改變、懶惰陰暗的一面,也會看到自己堅定勇敢、渴望成長、積極陽光的另一面。它們?nèi)绻夂陀埃且惑w兩面、同時存在的。如果你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就會知道,愛里有恨,破碎中有重生,最低潮往往是下一次漲潮的開始。
對長輩,我們要學(xué)會寬容——不一定要接受,但起碼要去理解。他們是不以你的意志為轉(zhuǎn)移的客觀存在,他們有自己的愛恨情仇,同樣受限于遺傳、教養(yǎng)與際遇,幾十年的風(fēng)雨路鑄就了他們堅不可摧的人生觀。時代日新月異,他們跟得跌跌撞撞,原有的觀念可能早已僵化落伍。有一碗雞湯叫“在路邊鼓掌的人”,說“如果孩子不想賽跑,只想在路邊鼓掌,也很好”,那如果父母不想賽跑,又何錯之有?
剛開始,你可能會痛恨父母的頑固不化,到后來,你可能會明白:為什么要改變父母?
為人子女者,必將接受父母的不接受,包容父母的不包容。因為失去他們,你不舍,傷害他們,你不忍。在人類的所有感情中,親情是最特殊的,因為,它是一種可以邊討厭邊愛的感情。你對父母的感情里,有愛也有恨,有不滿也有感激,有憤怒也有憐憫,有不原諒的心,也有想和解的心,這才是人之常情。
我們所處的世界,從來沒有一天完美過。我們自己也是如此。
純粹的愛,絕對的自由,是我們向往的,但并不存在于這個世界。
所以,寬容比自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