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健健 孫召華 賈漯昭 邢 康 吳亞峰
(中國鄭州 450016 河南省地震局)
以往震例總結表明,地震活動往往在大震發(fā)生前出現(xiàn)非隨機性增強現(xiàn)象,可用地震應變釋放曲線呈加速形態(tài)、某一時間段內小震次數(shù)增多、斷層總面積及地震活動性增強度等來表述,如:茂木清夫(1969)指出,在淺源大震發(fā)生前的一段時間內,震源區(qū)周圍廣大區(qū)域的地震活動明顯增強;梅世蓉(1960)指出,我國歷史大震,如1668 年7 月25日山東郯城級和1679 年9 月2 日河北三河平谷8 級大震前,有感地震頻度具有先增加后減弱的變化趨勢;張肇誠等(1990)指出,1976 年7 月28 日河北唐山7.8 級大震前,燕山地震帶東區(qū)1974 年ML≥4.0 地震高達6 次(以往年均1 次),京津唐渤張東區(qū)1973年7 月ML≥3.0 地震頻度顯著增高,唐山至五原1976 年3 月ML≥2.7 地震高達45 次,均呈現(xiàn)高頻次異常;謝智等(1998,2001,2007)分析發(fā)現(xiàn),在1983 年11 月7 日山東菏澤6.0 級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區(qū)于1981 年12 月—1982 年7 月先后發(fā)生4 次ML4.0—4.8地震。
中原地區(qū)(31°—37°N,110°—117°E)大致包括河南省、河北省南部、山東省西部、安徽省西北部、湖北省北部及山西省中、南部地區(qū),面積約50 萬km2。該地區(qū)地質構造上跨越華北地塊、秦嶺大別造山帶和揚子地塊3 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該區(qū)地震活動相對較弱,1970 年至今發(fā)生1 次6.0 級地震(1983 年11 月7 日山東菏澤MS6.0 地震)、2 次MS5.1地震(即1979 年5 月22 日和2013 年12 月16 日湖北巴東2 次MS5.1 地震)、46 次ML4.5—5.3 地震。對于少震弱震地區(qū),中等地震前是否存在ML≥3.0 地震頻次相對增強的異?,F(xiàn)象,文中通過統(tǒng)計中原地區(qū)1970 年以來發(fā)生的3.0 級以上地震,與該區(qū)ML4.5 以上地震進行映震分析,以期得出二者時空對應關系。
采用全國統(tǒng)一地震編目,選取1970 年1 月—2020 年6 月中原地區(qū)發(fā)生的983 次ML≥3.0 地震目錄,按季度(3 個月)、半年(6 個月)和全年(12 個月),統(tǒng)計地震發(fā)生頻次(圖1),并選取該區(qū)同期發(fā)生的ML≥4.5 地震,回溯檢驗各時段ML≥3.0 地震高頻次異常與ML4.5 地震的對應關系。
圖1 中原地區(qū)1970 年以來ML ≥3.0 地震N—t 圖(a)季頻次;(b)半年頻次;(c)年頻次Fig.1 The N-t diagram of earthquakes with ML ≥3.0 since 1970 in Central China
設各時段3 級地震頻次初始數(shù)據(jù)為Xi(i=1,2,…),計算得到平均值,求取一倍中誤差σ(Xi),剔除平均值正負一倍中誤差數(shù)據(jù),剩余數(shù)據(jù)為Yi(i=1,2,…,j;j≤i),求得平均值,取大于的整數(shù),作為各時段ML≥3.0 高頻次定量指標。對于中原地區(qū)983 次ML≥3.0 地震,采用上述方法,統(tǒng)計得到季度、半年、年度ML≥3.0 高頻次定量指標,結果見表1。
表1 中原地區(qū)各時段3 級地震高頻次異常定量指標Table 1 The quantitative indexes of high-frequency anomalie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3.0 in Central China for each statistic period
中原地區(qū)1970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共發(fā)生ML≥4.5 地震43 次(同一地震序列只計1次最大地震),統(tǒng)計結果見表2,地震分布見圖2。
圖2 中原地區(qū)1970 年以來ML ≥4.5 地震分布Fig.2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s with ML ≥4.5 since 1970 in Central China
表2 1970 年以來中原地區(qū)ML ≥4.5 地震參數(shù)Table 2 The basic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4.5 since 1970 in Central China
受資料所限,表2 中序號為1 和2,即在1970 年發(fā)生的2 次地震,不計入映震分析統(tǒng)計結果。因此,在以下分析中,ML≥4.5 地震指序號3—43 的41 次地震。
根據(jù)表1 所示結果,當ML≥3.0 地震季頻次≥5、半年頻次≥9、年頻次≥18 時,定為ML≥3.0 地震高頻次異常,分析高頻異常出現(xiàn)后1年內,與研究區(qū)所發(fā)生的ML≥4.5地震的映震關系,并據(jù)許紹燮(1989)提出的預報效能評分標準,計算R值。受篇幅所限,文中僅列出中原地區(qū)1970 年以來ML≥3.0 地震半年高頻次異常與ML≥4.5 地震的對應關系,結果見表3,并統(tǒng)計3 級地震高頻次在不同時段與ML≥4.5 地震的對應關系,結果見表4。
表3 中原地區(qū)1970 年以來ML ≥3.0 地震半年高頻次異常與ML ≥4.5 地震對應關系Table 3 The relation statistics between high-frequency anomalie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3.0 and earthquakes with ML ≥4.5 since 1970 in Central China
續(xù)表3
表4 中原地區(qū)1970—2020 年各時段3 級地震高頻次異常與ML ≥4.5 地震對應關系統(tǒng)計Table 4 The parameters of relation statistics between the high-frequency anomalie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3.0 and earthquakes with ML ≥4.5 since 1970 in Central China for each statistic period
由表4 可知:①中原地區(qū)ML3.0 地震高頻次與其后1 年內ML4.5 以上地震有一定相關性;②ML3.0 地震不同時段高頻異常后1 年內發(fā)生ML4.5 地震的映震率分別為0.65、0.63、0.64,表明異常時段不同,映震率差別不大;③映震率隨異常時段增大而減小,漏報率則相反;④地震預測效能評分R值分別為0.192、0.318、0.332,均大于97.5%的置信度對應的R0值,表明該指標具有一定預測價值;⑤一次3 級地震高頻次異常現(xiàn)象出現(xiàn)后,一般只對應1 次ML≥4.5 地震,少數(shù)異常對應2 次ML≥4.5 地震,偶爾對應3—4 次ML≥4.5地震,統(tǒng)計結果詳見表5;⑥ML3.0 地震不同時段高頻異常識別中,若前幾個月之和已達到各自高頻定量指標,則可提前預警,有可能減少地震漏報現(xiàn)象。
表5 1 次異常后對應ML ≥4.5 地震統(tǒng)計Table 5 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with ML ≥4.5 after an anomaly
綜上可知,在不同時段,中原地區(qū)ML≥3.0 地震高頻次異常與ML≥4.5 地震的發(fā)生,在時間上具有相關性,表明該高頻次異常對該區(qū)其后1 年內ML≥4.5 地震的發(fā)生具有一定預測價值。
一次具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測,要求地震三要素有較明確的表述。據(jù)梅世蓉等(1993)的場源統(tǒng)一觀,震源及附近地區(qū)是應力區(qū),且應力、應變隨時間而增長,較大地震發(fā)生前,中小地震在空間上的集中分布現(xiàn)象是一種具有意義的地震前兆,而中小地震在空間上的集中,可反映單位面積地震頻次的高低。將中原地區(qū)(31°—37°N,110°—117°E)按不同形式分割,如以34°N 線為界,將研究區(qū)分為N(北)半?yún)^(qū)和S(南)半?yún)^(qū),或以113.5°E線為界,將研究區(qū)分為E(東)半?yún)^(qū)和W(西)半?yún)^(qū),研究不同分區(qū)內地震頻次與ML≥4.5地震的位置關系。
以河南省內地震震級ML≥4.5、外圍地震震級ML≥5.0 為原則,從表3 中選取19 次ML≥4.5 地震作為震例,進行分區(qū)研究。也就是說,若分區(qū)中某一小區(qū)地震頻次較另一小區(qū)高,且表2 所列與此異常對應的地震震中恰好位于頻次較高的小區(qū),則認為二者的空間相關性較好。如圖3 所示進行分區(qū),統(tǒng)計并繪制各小區(qū)3 級地震高頻次異常與ML≥4.5地震分布關系,結果見表6 和圖3。
圖3 ML 3.0 地震高頻異常與ML ≥4.5 地震空間對應關系Fig.3 The relation statistics between the high-frequency anomalie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3.0 and epicenter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4.5
表6 顯示,在19 次震例中,N(北)半?yún)^(qū)3 級地震高頻次與ML≥4.5 地震震中所在區(qū)域一致的有12 次,占比63.2%;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在19 次震例中,除序號30 的震例,其他18 次均可預估未來ML≥4.5 地震發(fā)震區(qū)域。盡管該研究結果仍不盡人意,但相對研究區(qū)(31°—37°N,110°—117°E)42 平方度(6°×7°)面積而言,預測區(qū)域將減小到21 平方度。若表6 中預測區(qū)域能縮小到WN、EN、ES 和WS 等4 個分區(qū)中某一個小分區(qū)時,預測區(qū)域可縮小到10.5 平方度,雖然19 次震例中僅有6 次震例滿足異常分布。
表6 ML ≥3.0 高頻異常與ML ≥4.5 地震空間相關統(tǒng)計Table 6 The spatial relation statistics between the high-frequency anomalies of earthquakes with ML ≥3.0 and earthquakes with ML ≥4.5
如圖3 中序號為22 的震例,1991 年1 月—6 月ML≥3.0 地震頻次為9 次,滿足半年高頻次異常判定指標(≥9 次)。依時序分析,其后1 年內在研究區(qū)(31°—37°N,110°—117°E)可能發(fā)生ML≥4.5 地震,實際情況是,達到異常指標7 個月后,即1992年1 月14 日,河南登封(34.98°N,113.28°E)發(fā)生ML4.7 地震。
由于1991 年1 月—6 月ML3.0 地震半年頻次達9 次,此后可將研究區(qū)以34°N 為界分為N(北)、S(南)區(qū),由圖3(a)可知,N、S 分區(qū)分別發(fā)生7 次和2 次3 級地震,比較兩分區(qū)異常頻次高低,可判斷N 分區(qū)未來發(fā)生ML≥4.5 地震的可能較大。以113.5°E 為界,將研究區(qū)分為E(東)和W(西)區(qū),由圖3(b)可知,E 和W 區(qū)分別發(fā)生0 次和9 次3級地震,對比兩區(qū)異常頻次高低,可推斷W 分區(qū)未來發(fā)生ML≥4.5 地震的可能較大。將研究區(qū)以34°N 和113.5°E 劃分為4 個小區(qū)(即WN 小區(qū)、EN 小區(qū)、ES 小區(qū)和WS 小區(qū)),由圖3(c)可見,4 個小區(qū)3 級地震依次發(fā)生7 次、0 次、0 次和2 次,4 個小區(qū)比較,西北小區(qū)為3 級地震集中區(qū),頻次為7 次,較其他3 個小區(qū)高,由此可預估未來ML≥4.5 地震發(fā)生在WN 小區(qū)的可能性較大,實際上,1992 年1 月14 日河南登封ML4.7 地震震中即位于該研究區(qū)的WN 小區(qū)。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①中原地區(qū)ML3.0 地震高頻次異常與其后ML4.5 以上地震有一定相關性;②ML3.0 地震季、半年和全年高頻次異常定量指標分別為:5 次、9次和18 次;③高頻次異常后1 年內發(fā)生ML≥4.5 地震,映震率分別為0.65、0.63 和0.64;④地震預測效能評分R值分別為0.192、0.318、0.332,均大于97.5%的置信度對應的R0值,表明該指標具有一定預測價值;⑤3 級地震3 個月、半年和年時段內,若前幾個月之和已達各自高頻次定量指標,則可提前預警,有可能減少地震漏報現(xiàn)象;⑥依據(jù)不同形式,將研究區(qū)劃分為多種小區(qū),探討3 級地震高頻次與ML≥4.5 地震震中位置的關系,在19 次震例中,有18 次可將ML≥4.5 地震的預測區(qū)域從42 平方度減小到21 平方度,在少震弱震地區(qū)地震預測預報日常工作中,具有一定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