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經貿大學 劉沖沖
“無訟”一詞在歷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孔子在對他最得意的弟子顏淵表達他希望社會可以達到“必也使無訟乎”的理想狀態(tài)。儒家將“無訟”作為其理想追求,希望統(tǒng)治者接受其“禮治”“明德慎刑”的思想,通過對人民進行道德教化及統(tǒng)治者為政以德并行,達到“無訟”的理想境界。
但對于“無訟”的追求卻不是儒家所獨享的,道、法兩家不僅認同而且還積極提倡這一主張,“無訟”理念的確立也得到了道、法兩家提供的豐富的理論支持。與儒家提倡的以德化去刑不同的是,法家更傾向于采用嚴刑峻法的方式來使社會達到“無訟”的狀態(tài)。法家的標桿式的代表人物商鞅和韓非子都倡導在社會管理中要“以刑去刑”。按照法家的思想,社會只有通過嚴刑峻法、輕罪重刑的方式使老百姓不敢訴、不能訴,才達到“定分止爭”的無訟狀態(tài),從而使社會穩(wěn)定。中國諸子百家中重要學派之一的道家也有其獨有的讓社會達到“無訟”狀態(tài)的思想。道家創(chuàng)始人老子鄙棄學習法律,他主張清靜無為和順其自然的治國方略,抨擊一切禮治和法治。
“無訟”思想的形成是由產生它的特定的經濟基礎決定的。我國經歷了長達兩千多年的,以家庭為單位,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作為生產方式的封建社會。人們依血緣和地緣聚族居住,戶與戶之間雞犬相聞,彼此之間十分熟識,與宗法制度一起形成了十分穩(wěn)定的熟人社會。生活在小農社會中的每個家庭既是生產單位,又是生活單位,人們之間的交往大多集中在本宗族之內,每個家族的內部一般有比較穩(wěn)定的家族內部管理體系,家族內部的糾紛往往通過家法解決,官府對人們生活的干預較少。其次,由于小農社會中,家族內部甚至一村內部的人們聯系密切,彼此熟識,人們本著“家丑不可外揚”的心態(tài)和對父權社會家長制的維護,在發(fā)生糾紛時,更愿意采取調解的方式解決糾紛而非訴諸官府。
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中,“無訟”思想植根于具有著濃厚的“人情觀”的宗法社會的土壤之中,有著普遍而堅固的社會基礎。生活在物質生產水平低下、個人力量又頗為有限的小農經濟社會的勞動人民,一方面要依賴自然、敬畏自然,另一方面又要重視群體的力量從而增強同惡劣自然條件進行抗爭的能力,這就決定了人們以血緣為基礎聚居生產的生活方式。人們基于父權血緣關系的家庭關系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基礎,國家與君臣關系只是家庭關系和父子關系的延伸。調解可以維持家庭內部的穩(wěn)定性,從而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方面具有特殊意義。在封建專制國家,秩序和穩(wěn)定是統(tǒng)治者始終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無訟”為經世的價值取向,突出反映了這一點。
在華夏文明形成之初,調解就是解決糾紛的重要手段,銘文記載在堯舜時代就出現了調解解決糾紛的辦法。人民調解委員會以國家目前的法令和國家的方針為基準,進行調解,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場上對當事人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使糾紛雙方互相讓步,從而解決矛盾紛爭。長期以來,人民調解制度在維護社會安定、實現人民群眾自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建設和法治建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摩擦不可避免地增多了,在當今社會大環(huán)境下,調解解決民商事糾紛不僅沒有被塵封,反而大有蓬勃發(fā)展之勢。面對不斷增多且愈加復雜的多種新型社會矛盾,將傳統(tǒng)的做法加以完善,可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盡管當今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經濟體制和法律管理制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民調解制度仍然受古代“無訟”思想的影響,現代人民調解制度對古代傳統(tǒng)調解制度的承繼具有必然性。
傳統(tǒng)的調解制度是熟人社會中解決糾紛的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這種低成本不僅表現在解決糾紛所需付出的實際費用低,更重要的是調解不會以損害人際關系為代價,甚至還可以挽救面臨破裂的和睦關系。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城市社會中人們生存不再像農村社會那樣需要互相幫助,且人們更多地追求個人權利,遇到糾紛時,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們更傾向于通過訴訟解決。但是在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qū)仍保留了傳統(tǒng)的熟人社會,以保持血緣親情。在我國廣大的農村社會,調解依然是解決問題、平息糾紛的重要方式。
受儒家“和為貴”思想影響的中國古代社會,調解導向的目標就是平息事端,而不是為了判斷當事人的是非曲直。而且封建社會等級色彩嚴重,作為調解人的一般就是在一個家族中具有很高地位和威望的“大家長”,為了平息糾紛,大家長往往會動用權力迫使當事人接受調解結果,從而息事寧人,恢復秩序的穩(wěn)定。而現代調解民事糾紛,完全看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而不像古代調解制度中的變相強制性調解,利用權力迫使當事人接受結果。而且在當代,即使是糾紛方自愿達成或接受調解協議也不影響當事人訴訟權的行使。與傳統(tǒng)調解制度中依據封建禮教古老的原則進行調解不同的是,現代人民調解制度依據的是規(guī)定著人們平等的權利與義務的法律。人民調解組織調解民事糾紛問題必須依照我們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guī)。只有當沒有法律根據的時候,社會主義公序良俗才可以用來兜底。而在我國古代文化傳統(tǒng)的調解工作制度中由于其調解的原動力就在于維護封建等級秩序和封建的宗族倫理思想道德教育觀念,所以在古時候人們調解糾紛的時候,并不是將當事人之間的是非曲直與權利義務勞動關系放在中心位置,而是勸導當事人忍讓息訟,使老百姓只知道封建道德義務而不知道維護其權利。
中國的調解制度綿延2000多年而不衰,恰恰是由于它很好地適應了中國的法律文化、政治制度和社會環(huán)境,調解制度隨著社會制度的變化而改變。人民調解制度植根于古代“無訟”思想,與當今經濟、政治、文化思想有一定的適應性,不斷煥發(fā)著新的生命力,成為當今中國解決民事糾紛的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