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外國語學(xué)校 楊文玫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保ā对娊?jīng)·豳風(fēng)·七月》)“剝棗”即打棗,“獲稻”即割稻。打棗、割稻是為冬釀春酒,以祝賀長壽。這種具有極強(qiáng)儀式感的生產(chǎn)活動,說明上古時期谷物已經(jīng)是人們?nèi)粘I钪兄匾氖称吩稀,F(xiàn)在我們雖然還無法確切地知道我國到底從什么時候開始栽培水稻,從什么時候開始以“稻”為原料釀酒,但從目前出土的文物和有關(guān)文獻(xiàn)來看,先民們從商代開始就制作各式各樣的酒具??梢?,當(dāng)時貴族階層釀酒、飲酒已然成風(fēng)。我國大面積地種植水稻,無疑也是在商代之前。
關(guān)于“稻”字,許慎《說文解字》中有兩條解釋:①“稻,稌也。從禾,舀聲?!雹凇岸暎疽?。從禾,余聲?!痹谠S慎看來,“稌”就是“稻”,“稻”就是“稌”,“稻”“稌”異名同體。《爾雅》《廣韻》等典籍上也都有類似的解釋。但是,后人卻認(rèn)為“稌”是指有黏性的糯稻,“稻”是指不黏的秈稻、粳稻。比如:
“稌,稬(nuò,同‘糯’)稻也,今俗尚稌糜酒?!保ㄋ巍ざ《鹊热司幾氲摹都崱て铰暋罚?/p>
“·稻·稌天所生,曲糵人所制。釀之命為酒,飲之可成醉。剛者使之柔,懦者使之毅。善移造物權(quán),其功亦不細(xì)。”(宋·邵雍《秋懷三十六首(其十五)》)
從《集韻》對“稌”字的解釋來看,一方面說明北宋時人們對糯稻已經(jīng)有比較清晰的認(rèn)知,另一方面也說明在當(dāng)時人們已經(jīng)拿糯米來釀酒。邵雍詩中那用于釀酒的“稻稌”,應(yīng)該就是指糯稻之米。又如:
“下隰種·秔·稌,東原蒔棗栗?!保ㄋ巍ぬK軾《東坡八首(其二)》)
蘇軾把“秔”“稌”和“棗”“栗”兩兩相對,“秔”同“粳”,本指“粳稻”,“稌”自然就是指“糯稻”。當(dāng)然,這里“秔稌”“棗栗”也可以視為泛指糧食和果蔬。
盡管如此,但是從目前考古發(fā)掘來看,我國早期稻種只有秈稻和粳稻,并沒有糯稻。所以,“稌”所謂“糯稻”,都是后來在糯稻出現(xiàn)之后,人們對“稌”的詞義衍生的解釋。“稌”的本義,可能就像許慎所說的那樣,是“稻”的異名。
所以,有人認(rèn)為“稻”是水稻的通稱,“稌”屬于水稻的方言別稱或古稱。但是,從字形發(fā)展來看,“稌”字最早的字體是小篆。到目前為止,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沒有發(fā)現(xiàn)“稌”的身影,所謂“古稱”這一說法,恐怕也不成立,“稌”最大可能就是水稻的方言別稱。
“稻”字則相當(dāng)古老,它既見于甲骨文,也見于金文。徐中舒先生主編的《甲骨文字典》把、這兩個符號解釋為“稻”字,從(米)從,像米放在容器里。這種說法有爭議,但也不無道理。是“米”字的初形,意思是指已去殼的谷實,這個符號中的只是借它來表示谷粒,意思是把稻谷儲存在瘦長的容器中。古人確實有用陶質(zhì)、銅質(zhì)的容器儲存谷物的習(xí)慣。有時是用于祭祀,有時是為了儲存種子。比如,曾伯黍簠(fǔ,古代祭祀時盛谷物的器具)銘文中就有“用盛稻粱”(見左上圖)之句,意思是說此“簠”用于盛放祭祀時用的稻和粱。金文字就是出自此“簠”。
但也有人認(rèn)為,“稻”以“舀”為偏旁,可能與水稻種植必須要有“水”有關(guān),這種說法太牽強(qiáng),不可靠。且不說稻種中還有旱稻,就拿其他以“舀”為偏旁的字來比較,便一目了然。比如,“慆、韜、轁、嫍、幍、槄、瑫、蹈、滔”等字,均以“舀”為偏旁,但是只有以“氵”為形符的“滔”字與水有關(guān),其余字的意義和水沒有絲毫關(guān)系?!耙ā弊钟米鳌耙ㄋ薄耙ň啤薄耙ㄗ印倍紝儆诤笃鹬x,以此來推斷“稻”和“水”有關(guān)是沒有道理的。
其實,“稻”字更值得關(guān)注的是偏旁“禾”字?!昂獭弊謴募坠俏牡阶?,形態(tài)一直比較穩(wěn)定,就像一株獨立的成熟稻禾,穗、葉、莖、根,一應(yīng)俱全。《說文解字》:“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時之中,故謂之禾。”“禾”與“和”同音,許慎用“得時之中”來解釋“禾”字,顯然是用“音訓(xùn)”(取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解釋字義。又稱“聲訓(xùn)”)的方式來解釋“禾”字。意思就是說“禾”得天地中和之氣,應(yīng)時而生,應(yīng)季而熟,所以,稱之為“嘉谷”。這樣解釋,頗具儒家“道中庸”和道家“法自然”的味道,也十分契合中國人的文化心理。但仔細(xì)想想,這些都是基本常識,自然萬物中又有何物不是“應(yīng)時而生,應(yīng)季而熟”?除非是“奇葩”或“怪物”,或是現(xiàn)代科技強(qiáng)行干預(yù)的產(chǎn)物。許慎為什么用這種方式解釋“禾”字,并譽(yù)之為“嘉谷”?
相傳周成王同母異父的弟弟唐叔,在他的采邑之地獲得一株奇異之“禾”,“異母同穎”(一作“異畝同穎”),也就是說兩莖共生一串稻穗。古人認(rèn)為,這是“天下和同之象”,是吉祥的征兆。唐叔把這株神奇之“禾”獻(xiàn)給周成王,周成王命令唐叔把它贈送給正在東征的周公,并附贈《饋禾》一詩;周公接受了欽賜的“禾”,和詩一首,題為《嘉禾》。此事《史記·魯周公世家》和被疑為偽作的《尚書·微子之命》均有記載。班固也曾借此典故創(chuàng)作過《嘉禾歌》:
“后土化育兮四時行。修靈液養(yǎng)兮元氣覆。
冬同云兮春霡霂(mài mù,微雨飄灑的樣子)。膏澤洽兮殖·嘉·谷?!?/p>
歌詞明顯帶有頌圣的味道。許慎可能就是從“唐叔得禾”的傳說和班固的歌詩中獲得靈感,順勢做出這般玄乎而奇妙的解釋。同時,不經(jīng)意間透露了先民們對“稻禾”的原始崇拜,對“天下和同”的期待。
“稻”因“禾”而得“嘉谷”“嘉禾”之名,后人亦多以“嘉禾”命名人和物,表達(dá)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在漢語詞匯中“神禾、珍禾、祥禾、命禾、瑞禾”等詞語,其詞義也都指向“嘉禾”。據(jù)明朝崇禎年間刊刻的《嘉興縣志》記載,浙江省嘉興市在秦時叫“由拳縣”,三國時曾因“野稻自生”而改名為“禾興”“嘉禾”,后又因避諱太子孫和之名,遂改名為“嘉興”。凡此總總,可見“唐叔得禾”的傳說影響之深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