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楊夢楚 編輯:黎悅瓣 美編:丁卯卯
這位屢獲殊榮的自然攝影師和我們聊了聊自然的質樸、說唱歌手 Snoop Dogg、死亡金屬和地球的糟糕處境。
INTERVIEW
Marsel van Oosten
自然攝影師
Marsel 是一位荷蘭自然攝影師。他目前與制片人兼攝像師Daniella Sibbing 居住在南非,一起經營自然攝影旅拍平臺Squiver(www.squiver.com),提供專業(yè)的野生動物和風光攝影之旅。
Marsel 憑借作品《金童玉女》贏得了 2018 年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的稱號。所獲其他獎項包括兩度獲得年度國際風景攝影師以及年度旅游攝影師。
Marsel 的攝影作品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畫廊展出過,還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奧杜邦》雜志和德國《Geo視界》雜志上刊登過。他是尼康大使和新五大洲項目的自然攝影師之一。他最近在 YouTube 上發(fā)布了一部簡短的紀錄片《龍血樹:一個攝影師在也門索科特拉島的旅程》。
攝影師Instagram:
@marselvanoosten
攝影師網站:www.mother-book.com
在Marsel van Oosten 為期 15 年的攝影生涯中充滿了諸多亮點,他跨越了從納米比亞到挪威再到也門的多個國家,創(chuàng)造性地捕捉了自然界之美,拍攝主題包括金絲猴、獅子、北極熊、層疊的巖石構造和龍血樹。一路走來,他成了全世界目前唯一贏得了“自然攝影大滿貫”的攝影師: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年度國際風景攝影師大賽和年度旅行攝影師大賽。
Marsel van Oosten 在過去 15 年拍攝了許多偉大作品,從著名的照片到之前從未發(fā)表過的作品,都被收集于他的新書《萬物之母:獻給地球母親》中。這本書是他對地球母親的至深禮贊。不過在與這位現年52歲的荷蘭攝影師交談時,他坦誠有些后悔自己沒能更早開啟攝影生涯。Marsel 最初畢業(yè)于鹿特丹皇家藝術學院,獲得了藝術指導和平面設計學士學位,并在一家國際性的廣告公司擔任藝術總監(jiān)達 15 年時間,他還在戛納國際廣告節(jié)上獲得過金獅獎等獎項。他的藝術和設計背景體現在他的照片中,這些照片可以引用一句格言來概括:至繁歸于至簡。
回顧 15 年來的探索旅程和拍攝的照片是種什么樣的感覺?
感覺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而且當我回憶起往昔,我在想:“我應該早點開始拍照的?!?/p>
與此同時,我認為所有這些經歷最終促使我下決心成為一名自然攝影師。要不是在之前的職業(yè)生涯中經歷過這些,我可能永遠也不會決定做這件事。
右圖:《犯困的大熊貓》,中國Marsel 說:“大熊貓幼崽出生時皮膚是粉紅色的,睜不開眼睛,也沒有牙齒,體重只有 90-130克。按比例來說,這是所有胎生哺乳動物中最小的。出生一兩周后,幼崽的皮膚會變成灰色,而毛發(fā)最終會變成黑色。出生一個月后,大熊貓幼崽皮毛的顏色圖案就會完全成形?!?/p>
對頁上圖:《高塔》,博茨瓦納“我在一個大風的清晨拍攝了這張照片,空氣中有很多塵埃,這能制造極為出彩的日出和日落。這只長頸鹿被騷擾它的紅嘴牛椋鳥惹惱了。”
上圖:《更新Facebook》,日本“當一名游客靠近獼猴,想用 iPhone 近距離拍特寫時,那只獼猴從她手中搶過 iPhone 在溫泉里玩了起來?!?/p>
鑒于你在攝影方面成績斐然,有些人可能聽到你說后悔沒早點拍照會感到有些奇怪。
是的。但這與成就無關,更重要的是體驗。我現在過的生活比我以前的生活更有價值。以前我從事的是廣告業(yè),節(jié)奏飛快,對我來說,那種生活顯得不真實。而我現在的生活則正好相反,這種生活并不虛幻,自然是真實的。這是實話,我想我現在的所作所為是對我之前經歷的一種反向作用。
你的新書《萬物之母》是對地球的贊頌,你認為地球現在的情況如何?
它現在的狀況一點都不好,而且這已經持續(xù)很長時間了。這是令人沮喪的部分。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目睹這種情況:污染、氣候變化、森林砍伐、人口增長……
你認為攝影能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我在保護意識方面看到了積極的結果,這是環(huán)境保護的第一步。我把它當做我的目標,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人們不知道某個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甚至不知道這個物種的存在,你就不能指望為這個物種做很多的保護工作。這是我的首要目標。
你那張日本獼猴拿著 iPhone 的照片迅速傳播開了,甚至被說唱歌手 Snoop Dogg 分享了。你見過Snoop Dogg 本人或者收到過他的消息嗎?
Snoop Dogg 確實分享了,其實還好。但另一個名人也分享了這張照片,他刪掉了我的授權署名,換上了他自己的名字。
這真是一種迷惑行為。
你對此感到不快嗎?
不高興。但我很高興這張照片(在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賽上)贏得了人氣獎,因為它是由龐大的評委團和很多不同的觀眾選出來的。
當一張照片在網上瘋傳,或者當你獲得了一個重大獎項,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你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嗎?
我不會被這種關注所困擾,也不會主動尋求這種關注。我根本不在乎。我的確參加了很多攝影比賽,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攝影師。在那之后,我決定將其作為一種讓更多出版商關注我的方式,其次是為我的履歷添彩,并為我的公共關系和旅拍計劃推廣做出貢獻。
上圖:《國際老虎日》,南非“老虎和人類一樣有著不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這么多年來,我花了很多時間拍攝畫面中的一只獨特雌虎,因為它不僅非常漂亮,而且非常放松?!?/p>
你迄今為止工作過的最具挑戰(zhàn)性的地方是哪里?
在我職業(yè)生涯開始時,我在哥斯達黎加的雨林里待了兩周,但我沒有留存一張照片。我真的很想去熱帶雨林,但我準備不足。那時我的知識儲備太少,而現在我懂得很多。
我恨透了雜亂的構圖,在森林里拍攝過于雜亂了。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在我職業(yè)生涯的頭 11 年到 12年里,照片里沒出現森林或雨林。風景里有樹,但不是枯死的就是只有寥寥幾棵。在森林里,一切都是相互連接的,雜亂無章。在哥斯達黎加的那次旅行中,我很掙扎。我完全沒有靈感,只看到了干擾。于是我心想:“我在這里該做什么?”
你說過“至繁歸于至簡”,你認為簡潔能創(chuàng)造出更有效的圖像嗎?
我并不認為簡潔能讓圖片更有效,但我確信它能讓我更享受拍攝作品的過程。我非常專注于攝影中圖形設計的部分。我喜歡給紛亂畫面添加層級。我讓形體在畫面中四處游走,并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樂趣。
我是一個很講條理的人。在我的房子里,所有東西都有著特定的形體,并且擺放得很有條理,沒有任何視覺上的混亂感。這就是我,這就是我喜歡的工作方式。從視覺的角度來看,簡潔是我最欣賞的方式。不管是我買的車還是我拍的照片,我使用的標準都是一樣的。
你形容自己是死亡金屬鑒賞家,死亡金屬在你的創(chuàng)作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聽死亡金屬很重要,這是一件能激發(fā)我思考的事情。我其實是個很內向的人,我很安靜,身體語言表達能力不強,我不喜歡跳舞。但在我的腦海里,一切都很瘋狂。如果我在處理照片,這本身并不需要更高層次的思考,我只是在研究色彩之類的東西。我發(fā)現在讓大腦專注于其他工作時聽些什么是件好事,死亡金屬就是其中之一。
“你必須確認的第一件事在于,你認為自然攝影屬于藝術攝影還是紀實攝影?!?/p>
我看到你在網上討論后期制作,包括“自然歷史vs藝術”的辯論以及人們在自然攝影中運用的規(guī)則。你在這場辯論中的立場是什么?
上圖:《睡前小飲》,博茨瓦納“在博茨瓦納偏遠的東部角落,我們在一個水坑旁邊的隱蔽處待了一整個漫長的下午,天變暗了,沒法拍照。當我收拾東西時,一只豹子過來喝水,我又把相機拿了出來。”
左圖:《分心》,芬蘭“我喜歡拍攝年幼的哺乳動物,因為它們經常充滿活力,頑皮而好奇——尤其是在氣溫較低的時候。當這只小棕熊走過我的藏身點時,它開始和旁邊的小樹玩耍。然后,它突然用后腿站起來伸頭去看一只飛過的海鷗,結果失去了平衡,向后跌倒了。”
我發(fā)現這場辯論非常令人沮喪。你必須確認的第一件事在于,你認為自然攝影屬于藝術攝影還是紀實攝影。如果你認為自然攝影應該像紀實攝影、新聞攝影、科學研究或科學證據,那么我理解你為什么在后期處理上非常保守。但是當你把自然攝影和其他形式的攝影歸為一類的時候,你應該更加寬容,對后期處理更加開放。這并不意味著我不受任何規(guī)則的約束,事實上,我在工作中有一大堆原則。但這些規(guī)則是自己強加的。我決定我只能走這么遠,不能再遠了。
你在工作時有哪些規(guī)則?
如果你審視我的作品,會發(fā)現它們看起來十分自然和逼真。這正是我喜歡的風格。我不會在處理過程中走極端。但同時,我認為人們應該完全自由地進行處理,因為自然攝影是一種藝術形式。
我認為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者沒有必要去解釋他們是如何或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的。這不應該成為問題。沒有人會在看到一張車的照片時問:“車真的長這個樣子嗎?”我們應該反問為什么這個問題經常出現在自然攝影界。
你在中國拍攝的瀕危野生動物川金絲猴的照片《金童玉女》贏得了2018年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師大獎。拍這張照片有多不容易?
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出發(fā)前進行研究,找出這個物種生活的確切地點,然后決定什么地方能給我最好的機會。
我設法與當地的研究人員取得聯(lián)系,并得以冒險深入自然保護區(qū)。川金絲猴的蹤跡并不難尋,因為他們研究川金絲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那里幾乎就如同旅游名勝般有知名度,但我一心只想拍出一張獨特的照片。
在我的攝影中,我關注的是棲息地。如果我看到一個物種,我的第一反應是問:“它的棲息環(huán)境是怎樣的?”通常情況下,我如果不喜歡這個環(huán)境,我的首要目的就會變?yōu)椤拔胰绾卧诟玫臈h(huán)境中拍攝這個物種?”在這種情況下,關鍵是要追蹤它們。這些動物住在陡峭的山上,移動十分迅速,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而我只靠行走要跟上它們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
最大的挑戰(zhàn)是拍一張像《金童玉女》那樣的照片。前景中雄性的背上長著非常漂亮的長披毛,這是我想拍的東西。但問題是,如果從動物背后拍攝,就看不到它的臉了,因為它是背對著我的。我想找個四分之三的角度,這樣我就能看到后背的毛發(fā)和臉。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一個美麗的環(huán)境中。我總是希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fā)生,因為動物并不會真正聆聽你的心聲。但最終它們端坐在那里,朝正確的方向看了,于是我拍到了這張照片。
看著相機屏上自己拍到的照片是什么感覺?
我甚至不需要看回看。當我透過取景器觀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將是非常好的作品了。
右圖:《冬季之門》,冰島“冰川洞穴是最鼓舞人心的攝影地點之一。每年它們都不一樣,但總是有著令人著迷和令人驚嘆的美麗——它們是難以摧垮的自然建筑。”
右下圖:《金童玉女》,中國“雄性川金絲猴的背上有著長長的金色長披毛,我想創(chuàng)作一幅環(huán)境肖像來展示它們有多么神奇?!?/p>
“我認為任何藝術創(chuàng)作者沒有必要去解釋他們是如何或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的。”
上圖:《勁敵來襲》,日本“虎頭海雕是世界上最重的猛禽,重約 5 千克至 9 千克。它們主要以魚為食,但偶爾也捕食紅狐或小型家犬?!?/p>
有沒有什么物種或地方是你從未拍過卻想去研究的?
有的,我有一長串清單。但我不可能造訪其中的每一個。
這份清單上最重要的物種是什么?
我就知道你會這么問,但我不打算說。一旦我說出自己真的很想去某個地方,就相當于告訴了很多人這個地方可能是十分有趣的造訪地。他們會因此受到誘惑前往,但那對我來說可不是什么幸事,對這個地方而言大概也不是幸事。我能說的是,我以前去過很多地方,我現在很想再去一次。我想回到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想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還有我只去過一次乍得,那里有很多我想做的事情。我只是在等一切秩序恢復正常。
在你的紀錄片《龍血樹》中,你造訪了也門。你現在對像也門這種沒有攝影師充分記錄的地方更感興趣了嗎?
是的,有相當多的物種和地點,我想在遠離常規(guī)的軌道上拍攝。對于野生動物來說,這很難。有很多國家沒有有趣的野生動物可供拍攝,但是風景無處不在。
對于一個風光攝影師來說,很容易找到一個沒有人真正去過的地方。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爬幾座山,很快你就進入了未知領域。對于動物攝影來說就困難多了,尤其是那些比較有名的物種,只有那么些地方可以去拍照。
你的攝影生涯已經有 15 年了,接下來的15年你有什么計劃?
我想繼續(xù)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并不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雖然現在我在這本書上花了很多時間,但我對第二本書有個想法。3~4 年后,我可能會再制作一本書,所以我可能會拍攝更多的攝影作品來配合這個概念。
下圖:Marsel van Oosten 拍攝現場。Awi Rabelista 攝影。
Marsel van Oosten 的《萬物之母:獻給地球母親》,由生物學家兼進化理論家 Bret Weinstein作序,teNeues 出版。
詳情參見:www.teneu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