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KBS《Homo Academicus》制作團隊
東方人通過背誦來學習,西方人則通過包含了提問的對話與討論來學習,以上不同的學習方法給世人留下了無數(shù)的成就和文化遺產。
這兩種學習方法各有優(yōu)勢與局限性,但都對人類文明發(fā)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不能簡單地說哪一種學習方法是正確的,也不能簡單地說哪一種學習方法是好的,現(xiàn)在世界上很多著名大學和無數(shù)精英都開始關注“提問式學習”。
我們發(fā)現(xiàn),東西方的課堂截然不同,總的來說,東方的課堂比較安靜,而西方的課堂則非常吵鬧。在東方國家,學生的嘴巴閉得非常緊,安安靜靜地坐著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解。與此相反,在西方國家,學生與老師之間不斷地提問與回答,是一種討論式的上課方式。
從東西方學生上課方式的不同,可以發(fā)現(xiàn)東西方孩子所提問題的“質”的不同。東方國家的孩子們不會隨便提問、回答,雖然他們的雙眼中滿是好奇,但是他們絕對不會輕易開口提問。大部分孩子都會先在我們周圍轉來轉去,然后才會羞澀地向我們提問。而且他們提的問題都非?;A,且千篇一律。
西方的孩子恰恰相反,他們已經習慣了隨時提問的學習方式,不會因為提問而感到羞澀,只要對事物產生了好奇心就會毫不猶豫地提問,提問的水平要比東方的孩子高很多,提問的內容也十分豐富。有時候,他們還會提出一些我們完全想不到的奇怪問題,讓我們不禁感慨萬千。
東西方課堂上如此鮮明的對比,是因為東方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種不善于表達自己想法、不會積極地對某一內容進行提問的環(huán)境中,而西方的孩子則生活在與此相反的環(huán)境中。
那么,為什么東方國家的孩子在表達自我或者是提問時比較被動,而西方國家的孩子比較積極呢?因為東方人與西方人有著不同的思維習慣、文化等,也就是說,東西方文化上的差異造成了以上不同。
在非常重視“團體、關系”的東方社會中,最受歡迎的人通常會給人一種端莊的印象,而且能夠與他人和諧相處。所以,就算是自己的能力比其他人突出,也絕對不會輕易表現(xiàn)出來。東方人思想中普遍存在一種觀念,那就是夸耀自己是一種驕傲的行為,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有可能打破與其他人之間的和諧。
而在異常重視“個體性”的西方社會里,人們普遍認為個人的滿足與幸福是第一位的,所以總是想把自己看作有能力的聰明人。加拿大心理學家史蒂文·海涅曾經分別以東西方人為對象,進行過與積極、消極反饋有關的動機賦予實驗,結論是:東方人認為他們取得了比較差的成績是因為自己的努力與實力不足,而西方人則認為是實驗本身存在問題。
西方人追求個人的滿足與幸福,非常討厭自尊與自信受到損害。所以,他們傾向于夸耀自己、盡量表現(xiàn)自己,還認為那是一種能證明自己能力的方法。
東西方人表達想法和感情的方式有著天壤之別,提問的角度也明顯不同。東方人認為對某一內容進行批判式的提問、討論是不合適的,西方人卻正好與此相反,他們在教育孩子時不會讓孩子原封不動地接受學來的知識,而是引導他們帶著疑問思考。
莉莉的爸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總是引導女兒不停地提問。莉莉從小就很喜歡和爸爸一起玩“為什么”的問答游戲,這是她爸爸為了培養(yǎng)她提問的習慣而想出來的辦法。
這一游戲非常簡單。如果莉莉對某一內容十分好奇而進行提問,她爸爸就會非常親切地進行說明。而莉莉并不會直接接受這個答案,而是會不停地問“為什么”。莉莉說她非常喜歡這一游戲,有時候把她爸爸都問煩了。
莉莉的爸爸認為,單方面向孩子傳授知識與信息的話,他們很快就會忘記,他們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也會消失。他也堅信,正是因為猶太人懷著好奇心不停地提問,猶太文化才得以繁榮起來。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在養(yǎng)育孩子方面也很明顯:東方重視的是“以聽為中心”的教育,而西方重視的是“以說為中心”的教育。在東方,大人總是告訴孩子要聽話,而不是教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情。但是在西方,大人一直鼓勵孩子積極地表達,還要毫不猶豫地提出疑問。
東西方的教育方式截然不同,課堂上的風景自然不會相同,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啊。
古希臘人把“戰(zhàn)斗能力”和“辯論能力”作為評價一個男人能力的指標,偏愛討論與辯論的學習方式。他們相信知識存在于自己心中,要通過提問把它們尋找出來。
史蒂文·海涅說:“古希臘的代表性學者蘇格拉底教育學生的方式就是提問。學生提出問題之后,他會引導學生自己尋找答案。他相信知識早已存在于學生的心中。”
東方有著重視“集體、關系”的文化,所以東方人思考、做事的標準都與集體和關系有關,連“我”也要放在與他人的關系中進行認識。要了解一個東方人是什么樣子,就要先觀察一下他的家庭、朋友和周圍的人,以及他所從事的工作、所屬的集體等。
在東方社會,被稱為“我”的自我只是社會整體的一部分,東方人很少把個人當成獨立的個體,人們對個人的價值也不是十分關注。人們普遍認為知識存在于世界中,需要通過最大限度地獲得知識來謀求自我更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