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蓮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泗城鎮(zhèn)明德幼兒園
幼兒自主選擇游戲活動給幼兒帶來了極大的樂趣和成就感。它不僅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發(fā)展,還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作為幼兒自主游戲的支持者和引導者,教師應知道自主游戲對幼兒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有重要意義,因此,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引導。
要想有效提高幼兒自主游戲的能力,我們還須在游戲中充分尊重幼兒的個人意愿,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例如,中大班孩子在玩桌面玩具時,有的孩子就選擇兩人一起玩,這樣他們搭的東西又快又好。這樣幼兒就會在自主游戲中主動與其他小朋友合作溝通,充分認識到合作力量大,培養(yǎng)其與同伴合作的能力,體現(xiàn)了團隊精神。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靠自己平時對知識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們教師提供環(huán)境和材料支持,教師的適時引導也十分重要。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慢慢形成的,老師應在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導,不能操之過急,應該循序漸進。首先,幼兒在游戲時,老師不能做旁觀者,而是參與者,要將自己當成幼兒的一分子,在為幼兒分配游戲角色的時候,要將老師本人也分配進去,縮短與幼兒之間的距離感。其次,老師不能與幼兒爭奪主角,要甘于給他們當配角。
在游戲之前,老師先說好游戲的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如在玩“袋鼠跳”游戲中,每個孩子站在自己的袋子里往前跳,開始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但玩幾分鐘后孩子們就沒興趣了,老師這時適時引導:“我們想想還有沒有別的玩法。”這時大家都在開動腦筋,有的孩子提出三個人一起用口袋抬著玩,兩個人推著玩,還有的說讓口袋飛起來玩,孩子們的積極性很快被調動起來了。如在“小小商店”游戲中,鼓勵不愛說話的孩子當營業(yè)員,培養(yǎng)孩子的說話溝通能力。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們積極主動的互換角色,對孩子們的個性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老師還必須了解班級里孩子的年齡性格特征,在游戲中根據(jù)幼兒不同的個性分配角色,這樣就能變消極為積極,極大提高幼兒游戲的積極性。
當幼兒自主游戲的習慣和興趣得到初步培養(yǎng)后,老師就應當盡可能地減少介入,放手讓他們自主游戲,教師在必要時方可介入。
當孩子們不能繼續(xù)進行自主游戲時,此時教師的介入、引導、提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大班幼兒在玩區(qū)角游戲“娃娃家”時,有個孩子就來告訴老師說寶寶生病了,媽媽去玩了,沒去照看生病的寶寶。這時老師到娃娃家里問問,寶寶生病了,媽媽要把小寶寶帶去看醫(yī)生,使孩子們的游戲可以繼續(xù)玩下去,重啟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當游戲秩序受到威脅時,教師可用游戲口吻自然地制止幼兒的干擾行為并提出活動的建議。例如:小班晨間活動跳圈、滾輪胎,有的孩子不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影響到其他小朋友玩游戲,老師這時應指導孩子在游戲時應學會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游戲活動時要和大家分享合作,這樣我們的游戲才更加的有意義。
這時老師幫助幼兒分析原因,增加游戲難度,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游戲興趣。例如,大班幼兒在利用編織袋玩“袋鼠跳”時,每人準備一個編織袋,玩一會就沒興趣了。這時老師及時介入并提問:“我們大家一起玩好不好?看誰跳得好?!痹诶蠋煹奶崾鞠?,孩子們有的兩個人拉著玩,有的三個人抬著玩,興趣很快便被帶動起來,并且增加了游戲的難度。
在每次游戲結束后,老師要問問:“你們覺得這次游戲玩得如何?開心嗎?為什么?”讓孩子們分享在游戲中的快樂,對于一些在游戲中表現(xiàn)特別突出的幼兒,老師要及時給幼兒鼓勵,同時也不能忘記對其他的幼兒給予肯定。
總之,自主游戲有利于孩子們身體智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對孩子們個性、社會性以及自主能力的發(fā)展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