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妮 張向陽
陜西耀州黃芩人工栽培已有1 300年,是耀州道地藥材,2015年7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耀州黃芩在唐宋時期起即久負盛名,在唐代為御用貢品,唐太宗令耀州種植黃芩并賜予“藥王千金黃芩”的稱號。2015年耀州黃芩種植面積1 660以上,年產量3 734.5 t左右,銷售收入1.04億元;2020年,耀州黃芩面積1 815.3 hm2,產量(干重)6 807.5 t,產值2.03億元。種植區(qū)域分布在耀州區(qū)錦陽路街道辦、天寶街道辦、董家河鎮(zhèn)、石柱鎮(zhèn)、關莊鎮(zhèn)、小丘鎮(zhèn)、廟灣鎮(zhèn)、照金鎮(zhèn)、瑤曲鎮(zhèn)、孫塬鎮(zhèn)等。
耀州全年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春季易旱,秋季多雨,與黃芩喜溫、耐寒、耐旱、怕澇等生物學特性吻合度高,有利于黃芩苷、浸出物等有效成分積累。獨特的小地區(qū)氣候和土壤條件,生產的黃芩具有很強的竟爭力,以條長、粗壯、質硬、內含物豐富(黃芩苷≥14.5%、浸出物≥48%)而著稱。
1.1 黃芩物候期 播種當年物候期普遍推遲,2年生黃芩返青期較早,各個物候期也提前,返青后45天開始分枝,進入快速生長期,顯蕾后8~10天開花,20~25天種子成熟。耀州黃芩花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開花盛期在7月;種子成熟期在7月中旬到9月中旬。種子采收以2年生的黃芩為宜。春播4月20日播種,5月30日出苗,7月23日開花,11月5日枯黃,生長天數159天;2年生黃芩,4月6日返青(發(fā)芽),6月24日開花,11月8日枯黃,生長天數216天。
1.2 黃芩地上地下生長動態(tài)
1.2.1 地上生長情況 黃芩返青后地上生長出現2個高峰期。4月6日至6月20日,返青初期葉面積的迅速增加,生長加快,干重、鮮重急劇增加;8月20日至9月20日,莖稈高度不再增加,莖稈粗度增加,地上部營養(yǎng)物質迅速向根部轉移,直至枯黃。
1.2.2 地下生長情況 黃芩根系生長2個高峰期。4月20日至5月20日,葉面積的迅速增加,根部干物質的積累出現了一個小的高峰;8月20日至10月20日,生殖生長期過后,地上部分光合面積穩(wěn)定,根系的生長主要用于自身的生長需要,葉片和莖稈中的營養(yǎng)也向根部轉移,10月下旬根系基本停止生長。
1.3 產量 為了保證品質,增加產量,采收3年生黃芩最好。3年生黃芩鮮重900~1 200 kg/畝,折干率35%;2年生黃芩鮮重400~500 kg/畝,折干率36%;1年生黃芩鮮重110~130 kg/畝,折干率38%,主要用于育苗移栽、繁殖種子。
2.1 選地整地 耀州黃芩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不耐澇,選擇排水性好,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酸堿度適中、有機質含量1.2%以上,達到土壤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 15618二級以上,水質達到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 5084二級以上的地塊。每畝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3~4 t、45%氮磷鉀復合肥30~40 kg作基肥,深翻30~45 cm,耙細整平,等待播種。
2.2 播種
2.2.1 種子直播 耀州黃芩種植以種子直播為主,它好處是黃芩根直、長、分叉少,商品性好,價格高,省工。
1)品種選擇。選擇“耀芩1號”、銅川當地野生種或2~3年生黃芩上采的農家種。
2)播種時間。6—8月趁墑播種,黃芩苷含量高。耀州春季易旱,影響出苗率,經多年生產實踐改春播為夏播,保證出苗率。
3)播種量。1.5~2.0 kg/畝。耀州黃芩種子質量:千粒重1.89 g、飽滿度97%以上、含水量6.8%以下、發(fā)芽率53%以上。
4)播種方法。機械寬幅條播和機械等行距條播。機械寬幅播種行距30 cm,播幅15~18 cm,機械開溝播種,劃1 cm淺溝下種,覆土0.5 cm,前面長滾筒輕震壓平,中部播種淺覆土,后面6個震壓輪震壓,株距8~15 cm。機械等行距條播,行距15 cm,播幅5 cm,12行,機械作業(yè)幅寬1.8 m,劃1 cm淺溝下種,覆土0.5 cm,前面螺旋平土,中部播種淺覆土,后面長滾筒輕震壓平,株距10~15 cm。
2.2.2 育苗移栽 選溫暖、陽光充足的地方作苗床,施足基肥,深刨細耬,整平播種,按行距12 cm開0.5 cm深的溝,將種子拌細沙撒播溝內,覆土摟平,稍加鎮(zhèn)壓,上邊蓋一層薄土或麥草,保持表土濕潤。第1年春季育苗,第2年春季移栽,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苗子,發(fā)芽前采用行距30 cm機械開溝,株距16~18 cm人工栽植。
2.3 田間管理
2.3.1 出苗前管理 播種后,保持地面濕潤,利于幼苗出土,保持地面疏松,利于根向下伸長。10天左右出苗。
2.3.2 出苗后管理 幼苗長到5 cm高時淺鋤1次,分2~3次間掉過密、瘦弱及有病的小苗,保持株距8~10 cm。苗高8~10 cm時,按株距8~15 cm進行定苗,留苗密度3萬株/畝。缺苗及時補苗,帶土移栽,可用過密的苗移來補苗,栽后澆水,補苗時間應避開中午,下午3:00后或陰天進行。
2.3.3 除草
1)化學除草。第1年播種后,需除草2~3次,出苗前1次,出苗后1次。雜草2~4葉、黃芩3葉以上,雜草多時進行化除,選用專用除草劑。第2年3月下旬,雜草多黃芩沒有發(fā)芽前,可以選用草甘膦除草。
2)人工除草。第2年5月后,雜草大、雜草少時,采用人工拔草,及時松土除草,1年3~4次。
2.3.4 追肥灌水 播種當年不追肥,第2年苗高10~15 cm時,追肥1次,畝施尿素5 kg。6月底至7月初,每畝追施二銨10 kg、硫酸鉀10 kg,下雨時撒施。第3年返青后,每畝追施12%過磷酸鈣20 kg、尿素5 kg、硫酸鉀5 kg。黃芩耐旱怕澇,雨季需注意排水,防止爛根。遇嚴重干旱時或追肥后,可適當澆水。
2.3.5 摘除花蕾 如果不需要采種子,在抽出花序前,將花梗摘掉,可減少養(yǎng)分消耗,促使根系生長,提高產量。
2.4 種子繁育
2.4.1 繁種田管理 黃芩繁種適宜在山區(qū),選擇土壤肥沃、透氣的地塊作為繁種田。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苗,在發(fā)芽前,采用行距30 cm機械開溝,株距16~18 cm人工栽植。繁種田與藥材生產田管理基本一致,但需加強花期管理。開花前澆透水1次,結合澆水追肥,每畝追施過磷酸鈣30~40 kg、硫酸鉀6~10 kg,或在開花期葉面噴施0.1%~0.3%磷酸二氫鉀2次,同時葉面噴施0.1%~0.3%硼肥2次,間隔7~10天。
2.4.2 種子采收 黃芩果期在7—9月,果實呈淡棕色、掰開后種子呈黑色時采收。黃芩結果期長,種子陸續(xù)成熟,且極易脫落,結實期間應隨熟隨采。地上部全部枯萎后集中收割曬干,采收剩余種子,除去雜質,置于干燥陰涼處保存。畝采種子2~3 kg。
2.5 病蟲防治
2.5.1 葉枯病 病源為半知菌,主要危害葉片。冬季將感染病菌的病殘株連根撥出燒掉,以消滅越冬病菌。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百菌清800倍液噴霧,每7~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或1∶1∶15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噴霧,間隔15天。
2.5.2 根腐病 注意排水,實行輪作,及早拔除病株燒毀,病株處土壤用石灰消毒。50%托布津1 000倍液澆灌病株。
2.5.3 白粉病25%粉銹寧或三唑酮1 000倍液噴霧。
2.5.4 黃芩舞蛾25%滅幼脲懸浮劑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脂2 000~3 000倍液噴霧或用90%敵百蟲防治。
2.6 采收加工
2.6.1 采收 播種后第3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霜降前后),晴天時用“農樂牌4UD-180型”藥材收獲機械收獲(用1604以上四驅大動力拖拉機裝上專業(yè)刨藥機械勻速前進)。在晾曬過程中,防止水濕雨淋,以免見水變綠,最后變質發(fā)黑,影響質量。
2.6.2 加工 刨掉莖葉及泥土,晾曬到半干時,放入麻袋或用撞皮機撞去外皮,然后迅速曬干或烘干,干后去凈根須,即可供藥用。折干率35%~38%,一般每畝可收獲干貨200~350 kg。
耀州獨特的小氣候和土壤條件,滿足了黃芩生長的需要,為優(yōu)質黃芩生產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據測定耀州野生黃芩黃芩苷15.3%、浸出物57.3%。
耀州黃芩花期長,種子成熟期不一致,非常容易脫落,需隨熟隨采;非采種田,剪除花序,促進黃芩根的生長,能夠提高黃芩的產量和品質。
播種前,施足基肥,深松40 cm以上或深耕35 cm,耙細磨平,待播;大田生產,采用種子直播,機械寬幅播種或機械等行距播種,畝播種1.5~2.0 kg;苗高5 cm間苗,苗高10 cm定苗,畝留苗3萬株;播種當年不追肥,第2年開始,每年追肥1~2次,控氮增磷補鉀,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增加產量。
耀州黃芩10月下旬根停止生長,此期降雨少,有利于采收,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黃芩的適宜采收期。采用機械采收,避免雨淋和暴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