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曉
(太原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山西 太原 030027)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jiān)測是農產品質量監(jiān)管的主要技術支撐。隨著人們對食品質量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農產品檢測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開始進入市場,由于農產品檢測實驗室有較多的危險化學品,且不同實驗室技術人員負責的環(huán)節(jié)不同,專業(yè)能力也參差不齊,實驗室會出現(xiàn)一些安全事故,包含火災性、漏電事故、爆炸性事故等。對實驗室各類人員開展相應的風險管理培訓,能減少事故的發(fā)生頻率。
目前,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等過程均可以進行實驗室檢測,風險因素較多,不同風險因素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決定檢測工作和檢驗數(shù)據的準確性。其中,實驗室設備、危險化學品等安全及環(huán)境因素直接影響實驗室人員及環(huán)境安全。另外,技術人員在檢測過程中容易受到心理狀態(tài)、情緒和外界因素等的干擾,其實操能力、工作態(tài)度等間接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在農產品檢測過程中,儀器設備、試劑耗材等都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也會影響到實驗室的安全。如檢測過程中儀器設備是否通過校準,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是否到位以及是否定期進行核查,試劑耗材是否滿足檢測的質量要求,標準溶液配制和保存是否規(guī)范等質量因素風險會間接影響實驗室人員或環(huán)境安全。
人為因素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人員業(yè)務素質、職業(yè)道德、法律意識等因素??梢酝ㄟ^提高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責任心和專業(yè)技術能力,降低檢測過程中由人為因素引起的偶然誤差和系統(tǒng)誤差。同時,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法制觀念參差不齊,如果不按規(guī)定的程序和方法公正、科學、客觀地進行評估,會直接影響檢測工作的質量。
2.3.1 危險化學品管理
一是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管理鏈長,風險點多。農產品檢測人員要檢測農產品中是否有抗生素、農藥、重金屬殘留等項目,檢測過程中用到的試劑可能會涉及到危險化學品,其采購、貯存、使用、廢液處理等環(huán)節(jié)分別存在不同的風險隱患,管理難度大。二是防護設施配備不全。由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涉及到的危險環(huán)節(jié)較多,如有害物質、危險品保存等,為了防止對人員及環(huán)境造成損傷,需要安置一定防護設施設備,在使用有害有毒試劑時做好防護等。三是實驗室設施設備不足,硬件條件有待提升。在農產品檢測實驗室對農產品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時,需要運用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聯(lián)用儀、氣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聯(lián)用儀、超高效液相-高分辨質譜聯(lián)用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光譜儀、氨基酸分析儀、原子熒光光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等各類大中型儀器設備。
2.3.2 實驗室建筑結構與布局
實驗室基礎設施是保障實驗室安全的首要條件。實驗室建筑結構需要符合一定的抗地震、抗臺風、抗水災能力,實驗室內部配套設施也需符合負荷要求。
3.1.1 配備安全防護設施,定期做好安全評估
農產品實驗室需做好安全規(guī)劃設計,配備相應的設施,保證所有人員的安全。第一,做好實驗室水系統(tǒng)管網設計,為實驗室加裝氣體泄漏報警裝置、消防栓、消防卷簾、自動滅火裝置、噴淋裝置等消防及報警設施。定期對安全設備進行檢查,及時解決問題。第二,安全用電。對電源插座進行檢查,確保不使用老化的電源線。需進行接地保護的,一定要配備齊全。第三,配備通風、排風設施。易揮發(fā)的有毒物質,在操作的過程中需安裝好排風裝置,避免影響到人體健康。第四,正確使用用氣設施。在農產品進行試驗檢測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氣體大都保存于液化鋼瓶,且有固定的支架,在放置時,最好用氣瓶將其分隔。第五,對每位工作人員配備好裝備。農產品檢測實驗室有嚴格限制進入實驗室的門禁措施,記錄進入人員的個人資料、進出時間、授權活動區(qū)域等信息;對與實驗室運行相關的關鍵區(qū)域有嚴格和可靠的安保措施,避免非授權的進入。第六,合理化設計。農產品檢測實驗室的建設重在設計。一體化設計,突出整體,兼顧特殊。特別是在水、電、通風等的負荷方面應有超前的考慮。
3.1.2 培養(yǎng)實驗室檢測人才,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應急規(guī)章
在實驗室檢測過程中,檢測結果是否準確與工作人員專業(yè)知識以及操作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加強相關人員理論知識與技術的培訓力度,提升工作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對其進行法律教育有極大的必要性。
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辦集中學習,利用各種工作會議,結合專家?guī)Ы萄不嘏嘤?、實驗室“大練兵”和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活動,大力宣貫實驗室安全運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梳理檢測過程中樣品采集、樣品預處理、設備操作應注意的事項;建立安全管理和應急體系,健全實驗室視頻監(jiān)控,確定相關責任負責人員和管理人員,安排專人檢查實驗室水、火、氣、電安全,并填寫記錄,確保實驗室人、物的安全。認真開展消防演練,不斷提高檢測人員安全意識、責任意識、防范能力。
3.1.3 強化對有害物質的規(guī)范管理,避免造成人身傷害和環(huán)境污染
首先,應通過建立危險化學品登記薄,加強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的日常管理。保持實驗環(huán)境整潔、儀器擺放有序、標識清晰明了。易制毒化學品有丙酮、甲苯、乙醚、三氯甲烷等,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有高氯酸、濃硝酸、高錳酸鉀、硼氫化鈉等危險化學品必須貼標簽,標清濃度、含量、有效期,確保在有效期內使用。其次,根據《易制毒化學品購銷和運輸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guī)定,對于強腐蝕性的物質如濃硫酸、濃硝酸等,進行適當儲存及運輸管理,避免不正確的使用或者排放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及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廢氣、廢水、廢物(簡稱“三廢”)嚴格按照環(huán)保要求進行處置。定期做好安全評估。建立儀器設備、標準物質、試劑耗材、樣品管理、檔案管理、辦公用品管理等專人管理機制,嚴格采購申報和準用領取及退回入庫的原始記錄臺賬。
實驗室應設立風險評估實驗站,承擔風險評估定點動態(tài)跟蹤監(jiān)測工作。通過引入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實驗室檢測人員、管理人員、保障人員、儀器設備的信息互動。在實驗室通過講座、座談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普及風險管理理論,大力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員風險管理意識,豐富各職能人員的風險管理實踐經驗。
風險管理獲得的效果具有滯后性和隱形性。目前,風險管理效果往往體現(xiàn)在“實驗室健康發(fā)展”等隱性效益上。根據風險分析,制定危機管理應急預案,以便在緊急情況采取有力措施緩減危機。實施風險管理,可提前發(fā)現(xiàn)事故隱患,降低風險,防患于未然,增強應對緊急事件能力。
近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逐漸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只有將農產品質量檢測和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和人民的健康。在農產品檢測工作中,檢驗數(shù)據的準確性和實驗室安全會受到儀器設備、試劑耗材因素、實驗室技術、管理人員素質因素、危險化學品管理因素、實驗室配置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為了確保農產品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yè)實力,嚴格遵守實驗室安全管理制度,保證所處環(huán)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