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一張珍貴合影談?wù)勎宜私獾闹袊茖W社

2021-12-01 10:49姚韌九
科學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祖父編輯部科學

姚韌九

家里有一張我祖父珍藏的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科學社西遷前同仁合影照片,沒有公開發(fā)表過。我從小就和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略微知道祖父往年的一些經(jīng)歷。祖父姚國珣(1902—1981),字次仲,安徽貴池人,曾任中國科學社《科學》雜志助理編輯、編輯佐理達13年。

在那個是非顛倒、人人自危的年代里,祖父很少談及過往。記得上小學時,家里的許多古籍、照片等喪失殆盡。社會漸趨穩(wěn)定后,有一天當著我的面,祖父神神秘秘地從枕芯里拿出一個用幾層馬糞紙包裹著的東西。我以為是什么寶物,層層拆開,原來是一張照片。大概是為了縮小面積便于保藏,照片底板邊緣四邊都向內(nèi)折疊。祖父對著照片默默看了許久,對我說起照片上的人物和故事。當時我年紀小,似聽非聽、似懂非懂,后來在和祖父共同生活的歲月中,聽了祖父的述說,腦海中才逐漸對中國科學社的人和事有所了解。

前兩年,我找出這張祖父珍藏的折痕明顯的歷史照片,它勾起我探究的欲望,想要了解照片上的人是誰,當時拍照片的背景情況。通過查詢多方面的資料,對當年中國科學社的情況也慢慢熟悉起來。

祖父1924年南京高師數(shù)理化部畢業(yè),翌年修滿學分從東南大學化學系畢業(yè),獲理學士學位。幾年后,應(yīng)中國科學社《科學》編輯部主任王琎介紹,擔任《科學》雜志助理編輯,并連續(xù)工作達13年之久。①王琎(1888—1966),字季梁,我國化學史研究和近代分析化學的開拓者之一。1909年首屆庚款留美生,1915年獲里海大學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17年加入中國科學社,1921年當選董事(1922年后改稱理事),1921—1934年擔任《科學》編輯部主任。王琎是祖父的恩師和引導者,祖父就讀東南大學時,他是化學系主任,對祖父很了解。

《科學》雜志的編輯人員

《科學》雜志創(chuàng)刊于1915年1月,是我國較早一本向國人傳播科學知識、介紹西方文明和科技進步的雜志?!犊茖W》編輯部成員都是兼職,雜志內(nèi)容與事務(wù)往往成為中國科學社年會討論重點,最終形成按學科選舉編輯負責每年文稿的制度,這些當選編輯皆為各學科領(lǐng)域的大師或佼佼者。如在祖父剛進編輯部的1929年,9月15日出版的第14卷第1期時,編輯部成員為主任王琎,編輯丁緒寶、朱物華、竺可楨、董時、翁文灝、錢天鶴、錢寶琮、錢崇澍;10月10日出版的第2期時,編輯部已大改組,編輯為吳有訓、翁文灝、任鴻雋、莊長恭、艾偉、楊銓(楊杏佛)、錢天鶴、楊克念、薩本棟、蔡堡。1930年年會后,編輯部繼續(xù)改組,1930年8月出版的第14卷第12期時,編輯部成員為主任王琎,專任編輯路敏行,編輯蔡元培、姜立夫、曾昭掄、吳有訓、王崇植、胡先骕、趙元任、秉志、任鴻雋、錢崇澍、周仁、翁文灝。

與現(xiàn)在不同,當時《科學》雜志的編輯其實相當于“編委”,并不負責具體的稿件加工工作,編輯部一應(yīng)事項大多落在祖父這個唯一的助理編輯身上(此前,柳大綱先生于1928—1929年曾任助理編輯一職)。1929—1942年,祖父在《科學》雜志編輯部任助理編輯、編輯佐理期間,翻譯和撰寫了大量介紹西方先進科技、知識及國內(nèi)科技動態(tài)的文章和新聞,為《科學》的發(fā)刊與中國科學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1934年出版的第18卷第 1期為例,“雜俎”欄《1932年洛氏基金團之工作》《諾貝爾誕生百周年》,“國內(nèi)科學”欄《中國科學社第十八屆年會紀事》和“科學新聞”欄19篇中的17篇都是祖父撰述或編譯的。這13年間,雖然工作量很大,卻是祖父工作最為舒暢、工作最著成效的時期。以下根據(jù)祖父生前的講述及部分史料,還原一些當年編輯部的人和事。

盡管不少編輯平時不在社里辦公,但是他們對《科學》的按時出版是十分關(guān)心的。如王琎1929年自北平歐美同學會寄信給初入編輯部的祖父。信上除談些業(yè)務(wù)事務(wù),還關(guān)照祖父:“編輯部事仍偏勞,積極進行。”對初入職的祖父殷殷關(guān)切之情躍然紙上。

又如中國科學社理事孫洪芬曾于1932年10月7日自北平寄函給祖父:次仲學兄大鑒:

頃奉惠示,誦悉一一,承贈之《科學》雜志十五卷總索引一冊,賅括詳明,允稱佳作。敬為季訥②先生及足下致賀。洪芬曩日濫竽理事,愧無建白,本屆又謬膺選舉,自當努力,藉贖前愆,惟年內(nèi)須赴歐洲一行,俟回國方能效力耳。為此申謝,順頌撰秋。

孫洪芬拜上

廿一、十、七

王甸平兄尚未有信來,附及。

關(guān)于《科學》主編劉咸主持編選“科學文庫”收入孫洪芬《改進吾國制紙工業(yè)之商榷》一文,孫洪芬與祖父也有書信往還。1940年5月8日,孫洪芬致函祖父:

承示科學文庫選輯制紙論文,并附示目錄,賢勞足念。惟此項論文中,對于機械、木漿、牛皮紙之制法似未論及,系一缺點。鄙意劉仲熙③先生最好即征集此等稿件,登之《科學》,同時即列入文庫,以成完【之畢】璧。是否有當,請與劉先生便中一商為幸。

對于所收論文的校樣,孫洪芬5月14日致函祖父說:“前校舊拙著紙業(yè)論文一篇,誦悉一一。左右校對極細,以如此拙作,累及清神,真真慚感萬狀?!毙胖幸矊κ置裾`植予以指出,并對自己論文寫于五年前,“而吾國紙業(yè)狀況仍未改進,不禁感嘆系之,惟一大半要請鄰居負責而已”。他與祖父的信件反映出,其對學術(shù)的嚴謹謙遜作風和尊重下屬的真摯態(tài)度。

銀幕初識華羅庚

在祖父提及的《科學》雜志編輯時期的種種往事中,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有發(fā)現(xiàn)華羅庚的故事。

記得在文革時期,祖父和我一起去家附近的電影院看電影。當時電影正片之前往往先放映《新聞簡報》,介紹祖國在科技、工農(nóng)業(yè)戰(zhàn)線取得的成就。當銀幕上出現(xiàn)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介紹他將數(shù)學理論應(yīng)用于生產(chǎn)實踐中,發(fā)明了“優(yōu)選法”和“統(tǒng)籌法”等成果時,祖父很激動,說華羅庚的確是個人才,從年輕時就可以看出來,聽口氣好像還認識他似的。原來當華羅庚十六七歲在家鄉(xiāng)江蘇金壇雜貨鋪做小店員時,向《科學》雜志社投稿。祖父記憶猶新,說他寄來的稿子都是寫在雜貨鋪包南北貨的那種黃草紙上的。當時,王琎叮囑大家多關(guān)注華羅庚的投稿。華寫的那篇著名論文《蘇家駒之代數(shù)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就刊登在《科學》1930年12月出版的第15卷第2期上。華羅庚后被數(shù)學泰斗熊慶來賞識,最終成為一代數(shù)學宗師。祖父時常自鳴得意地說,是他們發(fā)現(xiàn)了華羅庚這個人才。

正氣凜然的楊杏佛

關(guān)于楊杏佛遇難,祖父也常掛在嘴邊。當時祖父住在位于亞爾培路(今陜西南路)、福履理路(今建國西路)口的步高里,走去社里上班也就五分鐘路程。楊杏佛是中國科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是《科學》編輯部首任部長并擔任該職長達七年,實際負責《科學》的編輯和領(lǐng)導工作。也曾任東南大學教授,祖父在大學求學時經(jīng)常聽他的課。他家就住在明復圖書館旁邊的一幢小樓里。因為住在社里,每有空暇,他便會在圖書館樓里轉(zhuǎn)轉(zhuǎn)看看,也經(jīng)常到《科學》編輯部看看同仁。他為人隨和,有時候還和大家開開玩笑,全無大人物的架子。見到祖父埋頭在攤滿文稿的桌前審稿時,他拍拍祖父的肩膀親切囑咐,要注意身體,鍛煉鍛煉。為此,祖父及同事們都很開心。楊有個愛好,早晨時常喜歡騎馬在亞爾培路一帶溜達,當時馬路清靜,人跡稀少。有時候也會帶著兒子楊小佛坐車出去。

除對中國科學發(fā)展有重大貢獻,楊杏佛還積極投身民主革命。他因與國民黨政權(quán)政見相左,受到忌恨,被列入暗殺名單。據(jù)祖父講,1933年6月18日是禮拜天,正好他值班。上午約8點,祖父像往常一樣出弄堂口,往北朝社里的方向走去。走到離明復圖書館門口不到幾十米的地方,楊的汽車剛馳出大門,準備右轉(zhuǎn)往北,只見幾個黑衣持槍人飛奔到汽車旁朝著車內(nèi)開槍,“砰!砰!砰!”一陣槍響,楊本能地撲向身邊的兒子,用身體擋住了罪惡的子彈。楊杏佛與司機被送到一條馬路之隔的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上的廣慈醫(yī)院(今瑞金醫(yī)院)搶救,終因傷勢過重不治。親眼目睹這一慘景,祖父驚呆了。每每談及此事,祖父悲從中來。楊遇難后,宋慶齡、魯迅等極度悲傷,紛紛寫文章和悼詞懷念。

楊杏佛為人達觀正氣,對待生命樂觀灑脫。其實他遇難前并非不知道國民黨當局對他的仇視和威脅,但是他毫不理會,早將生死置之度外。祖父說早年一次紀念會上,楊杏佛在演說中就談到了生命的意義,大致意思是,中國人太愛命,做事情又怕這怕那的,結(jié)果卻是一事無成。死不可怕,要死得有價值。后來我在家藏的《社友》第2號上看到全文,這是楊杏佛在慶祝中國科學社十五周年上海社友慶祝會上的發(fā)言,擇要摘錄如下:

中國人每不知游戲精神,常言“慷慨捐軀易,從容就義難”,這就是悲觀太認真,太愛惜生命,做事常怕人家說是非,……這都是看得太認真。只要心存游戲,然后遇事無所規(guī)避即有時失敗,不但不懊喪,反增加了精神。如騎馬游水,這兩種是準備死的游戲,不必因怕死而不做?!蝗私圆幻庖凰?,一人之失,眾人之得,不過是歷史上進化的結(jié)果?!?/p>

楊杏佛的演講透露出他對死無懼的生死觀、人生觀。他的一生真正體現(xiàn)了“一人之失,眾人之得”。

成為中國科學社社員

祖父在中國科學社的任職期間,才華得以充分展現(xiàn)。孫洪芬對祖父關(guān)愛有加,介紹他入社成為中國科學社社員。

孫洪芬(1889—1953),安徽歙縣人,16歲就考中秀才,1915年留學美國,先后就學于科羅拉多礦業(yè)學院、芝加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化學碩士學位?;貒螅鴵文暇└叩葞煼秾W校及東南大學理科主任、化學教授。孫是中國科學社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于1917年當選司選委員,次年當選理事,長期任職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中基會),曾任執(zhí)行秘書、干事長兼董事等。

1934年11月23日,孫洪芬致函祖父告知介紹入社事宜等:

奉十一月十九日手教,拜悉一一。附來之足下入社愿書,茲遵囑填具介紹字樣,隨函寄復,請查收。關(guān)于社中圖書館及編輯部事務(wù),就洪芬所聞,自明秋起擬統(tǒng)由一位職員管理,不識將來有無變動。今日致函季納先生時,洪芬已提及此點矣。

1935年7月10日出版的《社友》第49期刊登消息:據(jù)1935年6月26日中國科學社第125次常務(wù)理事會議,通過姚國珣為新社員。

祖父生前經(jīng)常談起孫洪芬,說他全無名人的架子,非常隨和。1936年夏,祖父赴北平參加在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舉辦的中國科學社第21次年會,年會舉辦時間是8月17日至21日。祖父在開會前一天乘火車去北平報到,想不到孫洪芬竟親自到車站月臺接他,一路上噓寒問暖,并且送到燕京大學住宿處安頓妥當。祖父甚為激動,會議秘書長親自去車站迎接一個普通的與會代表實屬罕事。

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照片

從1927年到1937年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之前,中國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步入了新時期。在這段時間里,中國科學社同仁積極抓住機會,自覺將自身發(fā)展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利用所積累的科技知識為國家發(fā)展出謀劃策?!犊茖W》編輯部也從其專業(yè)立場出發(fā),奏出了屬于自己的和弦。祖父辛勤耕耘、弘揚科學,樂此其間。他按月編輯出版《科學》雜志第14卷至第25卷,共計144期,編譯《廣宇宙開辟論》《正子發(fā)現(xiàn)史》《物質(zhì)之轉(zhuǎn)變》等眾多文章,向國人介紹當時世界最新的科技發(fā)展,如刊登在《科學》第21卷第9—10期的《航空母艦之現(xiàn)勢》,是國內(nèi)最早介紹西方航母狀況及發(fā)展趨勢的文章,詳細介紹和分析了當年美、英、日、法、德五國的17艘航母,及另13艘在建的航母。

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上?!肮聧u”不存,中國科學社迫于無奈西遷重慶,《科學》在完成第25卷后被迫宣告停刊??茖W社同仁們在西遷之前的1942年4月9日拍攝了這張具有特殊紀念意義的照片。照片底版右下角標識“皇家照相”指的是離中國科學社社址亞爾倍路最近的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上的皇家照相館。照片上的人物經(jīng)過努力考證,弄清了幾位:

前排中間的長者是秉志(1886—1965),字農(nóng)山,是中國生物學開創(chuàng)者、近代動物學奠基人之一,首屆中央研究院院士。1909年首屆庚款留美,1918年獲康奈爾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15年中國科學社在美國正式成立,秉志是五位董事之一,是最重要的領(lǐng)導人之一。1922年中國科學社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個生物研究機構(gòu)——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他自始至終擔任所長。

前排左二是楊孝述(1889—1974),字允中,中國科學社第1號社員,1911年第三屆庚款留美,畢業(yè)于康奈爾大學電工系。中國科學社主要領(lǐng)導人之一,1929年2月?lián)慰偢墒?,長期主持日常事務(wù),1931年當選理事。他創(chuàng)辦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任常務(wù)董事兼總經(jīng)理;創(chuàng)刊《科學畫報》,擔任總編輯。

前排右二是曹恵群(1885—1957),字梁廈,教育家、化學家。1905年江蘇官費留英,1910年獲伯明翰大學學士學位。中國科學社骨干成員,長期擔任上海社友會會長,1947年當選理事?!犊茖W畫報》創(chuàng)刊之初,他擔任常務(wù)編輯,并與楊孝述等共同創(chuàng)辦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

后排左一是祖父姚國珣。

在探究這張照片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目前現(xiàn)存記錄早期有關(guān)中國科學社人和事的照片很少,這張照片顯得彌足珍貴。遺憾的是,上面的人沒有全部認出,希望今后的研究能補全其余幾位的信息。

由于《科學》雜志??娓傅木庉嬌慕Y(jié)束。隨后幾年,生活日益艱難,為了生存,祖父代課、教書,四處奔波。1947年進入中華自然科學社,任《科學世界》雜志編輯直到上海解放。

① 1930年5月1日出版的《科學》第14卷第5期發(fā)表有姚國珣翻譯的《廣宇宙開辟論》;1931年6月12日中國科學社理事會決議《科學》助理編輯月薪由80元加到90元。

② 路敏行(1889—1984),字季訥,化學家、實業(yè)家。1926年開始擔任中國科學社總干事,后兼任明復圖書館館長。

③ 劉咸(1901—1987),字重熙,又作仲熙,人類學家。1928年江西官費留英,1932年獲牛津大學科學碩士學位。1935年擔任《科學》雜志專職主編和明復圖書館館長,是中國科學社重要骨干成員和領(lǐng)導人之一,1940年當選理事。曾任復旦大學社會學系主任、人類學教授。 ■

猜你喜歡
祖父編輯部科學
祖父瓷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編輯部的春天日常
瘋狂編輯部之鴨腿飯(四)
科學拔牙
瘋狂編輯部之快遞也瘋狂
雞犬不寧
衰落的科學
安平县| 西充县| 彭阳县| 合山市| 许昌县| 新晃| 望江县| 南江县| 普兰县| 苍南县| 安庆市| 栖霞市| 正阳县| 灵山县| 小金县| 白沙| 观塘区| 宝鸡市| 马龙县| 威远县| 诸暨市| 清水河县| 永修县| 台中县| 清新县| 江城| 龙口市| 定日县| 舒城县| 墨竹工卡县| 郓城县| 岫岩| 厦门市| 盐津县| 吉林省| 阳春市| 湄潭县| 三穗县| 潜江市| 景德镇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