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 建
轉(zhuǎn)瞬之間,季羨林先生已離開我們十年了。其間,往事不斷浮上心頭,總覺得先生沒有遠去。隨著歲月的流逝,先生的形象越來越清晰,而我對他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能夠承蒙先生教澤,追隨先生治學31 年,實乃人生幸事。
1978 年10 月,我在未名湖畔見到了仰慕已久的季先生。他穿一身藏藍色的中山裝,操一口鄉(xiāng)音濃厚的山東腔,慈眉善目,平易樸實。先生甫一開學即給我們研究生上了一課,主講如何治學。在談到學術規(guī)范時,他強調(diào),做研究必須老老實實,凡引用別人的東西,哪怕只是一句話,亦應注明出處,不可掠人之美。在談到寫文章時,他推崇“板凳須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的嚴謹治學精神。先生語言平實,卻給我們留下難忘的印象,讓我們受益終身。
我入學之時,先生已近古稀之年。我收到先生親賜的《朗潤集》與《天竺心影》。先生隨后陸續(xù)出版的多卷本譯著《羅摩衍那》以及專著《〈羅摩衍那〉初探》,震動了當時的學術界。我意識到,先生進入了著述的井噴階段。隨后數(shù)十年間,他新著迭出,令人目不暇接。人到了耄耋之年,反倒健筆凌云,意氣縱橫。從《牛棚雜憶》到《糖史》,無論是散文還是學術著作,均成傳世經(jīng)典。他終身奮進,以自己對學術的熱忱追求和勤苦耕耘行不言之教。
我在第二學年確定了自己的畢業(yè)論文選題,準備探討泰戈爾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先生將他1961 年5 月15 日發(fā)表于《光明日報》的《泰戈爾短篇小說的藝術風格》一文復印件贈予我。在開始醞釀論文時,我到先生家中求教。先生對泰翁的作品和生平很有研究并寫過多篇論文,但他卻對我說:“那篇文章是多年前寫的,泰戈爾的短篇小說也有好久不看了。對你的論文,我恐怕難以給予十分具體的指導。我建議你多看外國人寫的有關論著,同時要看他的作品的原文,英文的和孟加拉文的,也要看有關小說創(chuàng)作的理論。一定要自己挖掘,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1981 年5 月,我將畢業(yè)論文初稿呈送先生審閱。大約一周后,先生將論文返還我并提出指導意見,上面有他添加的字句。先生認為我的論文偏長,建議將第一部分生平研究刪除,并大力壓縮其余部分。同年7月,在北大六院舉行論文答辯會。當時,天氣異常燠熱。我雖然沒有汗出如漿,但內(nèi)心確實忐忑不安。不過,答辯委員會的各位先生,尤其是季先生,對我十分寬厚,沒有提任何難題,于是答辯順利通過。
1999年6月8日,王樹英先生與我相約去朗潤園看望先生。那天,他興致頗高,我們停留和交談的時間也就長了些。談了先生的散文創(chuàng)作,因為我剛為他的米壽寫了一篇長文《郁郁詩人意 悠悠赤子情》,所以趁機討教。先生對拙文是滿意的,這使我感到欣慰。臨別之際,先生拿出一套新版四卷本《季羨林散文全編》,在扉頁上題字簽名后贈我,稱我為“老弟”。這種稱謂,如今想起,依然透著體己、親切與慈愛。
1999 年7 月5 日上午,印度文學院授予先生名譽院士學銜儀式在北大臨湖軒舉行。羅特院長首先宣讀了印度文學院授予先生名譽院士學銜的決定,隨后發(fā)表演說,盛贊先生畢生為文化事業(yè)和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所作出的重大貢獻。接著,先生用英語致答詞。他在深情地提到中印之間長達兩千余年的文化交流史之后說:“明年,我們將迎來一個新的世紀,乃至一個新的千紀。萬象都將更新。可惜,我行年已經(jīng)八十有八,不能再繼續(xù)做很多有意義的工作了。然而,我一點也不心灰意冷。”他先后用中英雙語吟誦“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詩句,并幽默地表示自己雖非烈士,卻仍要為中印兩國文化交流多作貢獻。這種老而彌堅的精神令人敬佩。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身體力行,始終保持了一個純粹學人的本色。
先生生活簡樸,也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由于藏書甚多,更由于珍惜時間,居無求安,他的家始終沒有裝修過。他的飲食無非粗茶淡飯。我們研究生在有機緣與先生聚餐時,都會點先生愛吃的一些家常菜,如豆苗、花生米之類。先生所以能夠長壽,與他心靈純凈、勤于著述和生活儉樸都有關系。
大師雖遷,遺風俱在。2009年7月先生逝世。我于同年8 月退休。在先生精神的感召下,我一直堅持正常工作,出版及再版著譯六七部,參與了兩卷本《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書》的撰稿、翻譯和編輯工作。先生從不言老,從未擱筆。我們作為學生,應當自覺繼承他的這種精神。2015 年,新世界出版社精心推出12 卷本《季羨林學術著作選集》,6 位編選者都是他的門生。我參與了其中兩本書的編選工作,糾正了此前版本中存在的少量文字錄入錯誤。能為出版和弘傳先生的著述略盡綿薄,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奔玖w林先生是一個純粹的學人,卻以扎實的行動影響了無數(shù)后學。他永遠是莘莘學子的光輝楷模。
鑒賞空間
本文作者深情地回憶了一代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季羨林先生。作為季羨林先生的學生,作者深感自豪。他用人物動作、語言等描寫手法,細致地刻畫了先生對自己學業(yè)上的指教,以及先生老而彌堅、堅持學術研究的狀態(tài),為讀者清晰地展現(xiàn)了一位慈眉善目、平易樸實、勤于著述、終身奮進、心靈純凈的學者形象。季羨林和鄧稼先這些大人物,都以自己對學術的熱忱追求和勤苦耕耘為國家和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讀有所思
1.“那篇文章是多年前寫的,泰戈爾的短篇小說也有好久不看了。對你的論文,我恐怕難以給予十分具體的指導?!边@句話體現(xiàn)出季羨林先生什么樣的品質(zhì)?
2.讀了這篇文章,你能從季羨林先生身上學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