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芳
(瀘州市江陽區(qū)藍田幼兒園,四川 瀘州 646000)
幼兒園要利用好園內的活動區(qū)域,可根據籃球運動中所包含的基本運動技能,將活動場地劃分成拍球區(qū)、滾球區(qū)、投球區(qū)與合作玩球區(qū)等。并根據天氣與季節(jié)的不同,設置室內活動場所,當室外環(huán)境不適合開展籃球運動時,也能夠讓幼兒在室內隨時隨地的做籃球運動,使幼兒產生“我與籃球天天游戲”的意識,從而強化幼兒對籃球運動的行為與意識。
若想有效地激發(fā)幼兒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就要為幼兒建立起一定的籃球運動知識結構。教師可利用與籃球運動相關的閱讀繪本、書籍和動畫等多種方式,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為幼兒講解籃球運動的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為幼兒制作籃球玩具,促進幼兒的心理認識,讓幼兒在玩耍中萌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幼 兒園可與幼兒家長聯(lián)手開展籃球游戲,使幼兒在家長和幼兒園雙方的影響下,逐漸產生籃球興趣。如,幼兒園教師可采取廢物利用的形式組織親子游戲,使用廢棄的報紙、布料、易拉罐和塑料袋等制作籃球寶寶,并開展親子制作球寶寶的比賽活動。讓幼兒在各式各樣的親子籃球游戲中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從而逐漸形成想要玩籃球的意識。
中班幼兒的年齡普遍在4~5 歲的區(qū)間內,比起小班幼兒他們的認知水平和身體協(xié)調能力會更好。因此,幼兒園教師在培養(yǎng)中班幼兒籃球興趣時,要針對中班兒童的年齡特征,為他們設計和組織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籃球游戲,激發(fā)中班幼兒參加籃球游戲活動的積極性,使中班幼兒能夠在參與多樣化且具有趣味性的籃球運動中強化自身的身體素質,并獲得一定的籃球運動技能。教師在中班幼兒設置籃球運動教學目標時,要堅持籃球運動與游戲活動相結合的原則,為幼兒構建一個輕松愉快的籃球運動教學環(huán)境,讓幼兒在接受籃球運動教學的同時獲得基本的籃球技能訓練和情感培育。
由于幼兒園體育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僅在幼兒園體育課中培養(yǎng)幼兒的籃球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幼兒園教師可將籃球活動融入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可利用幼兒園早、午間操時間以游戲活動的形式為中班幼兒開展“拍一拍、玩一玩”等基本籃球運動技能的練習,并要保證每天的籃球技能運動至少要在30 分鐘以上,這樣才能夠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強化幼兒對籃球技能的記憶。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采用編創(chuàng)兒歌的形式,將原本枯燥乏味的籃球運動要點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傳達給幼兒,使幼兒不再覺得籃球運動是一件單調、重復的運動,從而更好地掌握籃球運動的基本知識和技巧。
如,在教授幼兒拍球技巧時,需要幼兒掌握基本要點:五指要分開放在球上,掌心要空出,并且手腕要配合手臂拍球。對于這種過于書面化的語言,很少有幼兒能夠對拍球技巧形成全面的理解與記憶。這時,幼兒園教師便可采用編兒歌的形式將拍球技巧的要點進行簡化“小手小手拿出來、變成小傘彎起來,小傘放在籃球上,籃球寶寶跳起來”,將這種拍球技巧兒歌與教師的示范指導結合起來,這樣一來,幼兒便不會對籃球運動產生抗拒、排斥的心理。
幼兒園教師可針對中班幼兒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偏好,為他們編創(chuàng)生動有趣的籃球韻律操,讓每個幼兒都能夠積極參與到籃球操活動中,便使他們在活動中能夠獲得快樂、從而產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中班幼兒園教師可以“與籃球做朋友”為主題,為幼兒創(chuàng)建籃球情景教學游戲活動。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根據中班幼兒的發(fā)育特點,將幼兒感興趣的故事融入游戲活動中,使幼兒感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
如,幼兒園教師可在培養(yǎng)中班幼兒行進運球技能時,設置穿越森林的游戲情境,將籃球視為“寶物”,幼兒扮演“勇士”,教師扮演“惡龍”,籃球場地作為“森林”,籃球框是“寶箱”,為了不讓惡龍偷走寶物,勇士就必須帶著寶物穿越森林,放在寶箱內。這樣一來,幼兒便能夠在快樂的籃球游戲活動中,鍛煉自身的行進運球技能。
籃球運動是一項促進幼兒體能發(fā)育、強化幼兒身體素質的運動形式,作為幼兒園教師要積極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籃球興趣,充分利用幼兒園的教學資源,為幼兒構建一個良好運動環(huán)境;針對中班幼兒的特點,組織和開展籃球運動;開展多樣化的籃球游戲,使幼兒感受到籃球運動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