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和糖都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都有益于人,終生不食者不多。但過量食用鹽和糖也都有害于人,不可不知。
鹽是人類生存和延續(xù)所不能缺少的物質(zhì),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鹽在其中。糖也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是生命過程中能量的主要來源。吃鹽為求咸,吃糖為得甜,這是人們的基本需求。但咸、甜適度,才能物為所用,才能對健康有益,這是需要研究的問題和掌握的分寸。
一個體重70 千克的人,身上就有150 克鹽。人的血液中含有59‰左右的鹽,在淋巴液、脊髓和汗液中,鹽的含量也很高。心臟離開鹽,就會影響正常搏動;肌肉缺乏鹽,就會發(fā)生抽搐拘攣;胃里少了鹽,就會引起消化不良;機體長期缺乏鹽,就會感到渾身無力。這是因為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直接影響著人體細胞內(nèi)外水分的流通,關系著體內(nèi)的水液是否能正常分布。鈉的含量適中,人體就能維持酸堿平衡狀態(tài);鈉的含量不足或因大汗而造成過多損失,人體內(nèi)的酸堿平衡就會被打破,使人出現(xiàn)嚴重的衰竭狀態(tài)。通常醫(yī)生通過靜脈給患者輸入生理鹽水以挽救危亡,這生理鹽水就是經(jīng)過提純的鹽溶液。中醫(yī)書籍上說,鹽有“和脾胃,消宿食,助腎臟,明目,解食毒”的作用。清晨起床喝1 杯鹽開水,可治大便干燥;夏天適當喝些鹽水,可以防止中暑;用鹽水洗發(fā),可減少頭發(fā)脫落;用鹽水洗凍瘡,可消炎止癢;寒冷引起的腹痛,把鹽炒熱敷腹部可緩解疼痛;皮炎燙傷、蟲蜇傷,用鹽水搽洗能消腫解毒。鹽水還有防腐殺菌的作用,以用于水果和外科的消毒。
鹽雖然對人體有用,但所需要的數(sh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只要吃5~8 克的鹽就可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了,國家的建議標準為每天6 克。俗話說:“不吃鹽不發(fā)渴?!背喳}太多,勢必會引起口渴引飲,喝水太多又會加重心和腎臟的負擔,進而導致許多疾病的發(fā)生。如高血壓的發(fā)生就與過多食鹽有關,日本北部居民每天用食鹽量達20 克左右,高血壓發(fā)病率達40%。我國西藏拉薩地區(qū)的藏民長年累月喝鹽茶,高血壓發(fā)病率也高達17%。華北和東北人喜吃咸食,這兩個地區(qū)也成了我國高血壓的高發(fā)病區(qū),人群發(fā)病率達9%以上。相反地,南美亞馬遜河流域一些原始部落歷來不吃鹽,這里的人從來未患過高血壓。生活在北極圈里的阿拉斯加人每天僅吃5 克左右的鹽,基本上也無人患高血壓。我國南方人食鹽較少,廣東省的高血壓僅占3.5%。許多國家都把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作為防止高血壓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提出高血壓患者每日食鹽量應控制在4 克左右的建議,一些國家和地區(qū)還掀起了“低鹽飲食”的熱潮。要重復說明一下的是,我們在提倡限鹽的時候,不要忘了前面說的人離不開鹽的前提,長期低鹽或突然驟減食鹽量,將會使人產(chǎn)生無力、疲倦、惡心、嘔吐、喪失食欲等不良反應。因此,減少鹽的攝入也要適度,萬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據(jù)測定,糖供給人體的能量占人體活動所需全部能量的大約70%。有人把糖稱為人體的主要“燃料”,足見糖在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嬰兒出世后首先就要接觸糖,因為母親的乳汁里就含有乳糖。人要吃飯,而飯的原料糧食中也含有人體需要的大部分糖。
糖可以分為三個類型:第一類叫單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第二類叫雙糖,包括蔗糖(平時吃的白糖、紅糖、糖塊都屬此種)、麥芽糖、乳糖;第三類叫多糖,包括淀粉、纖維素、糖元。平時吃的糖,除葡萄糖之外,大都是不能直接被身體利用的,必須經(jīng)過氧化,使它們轉(zhuǎn)化為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同時放出熱量供機體利用。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都離不開葡萄糖:腦要思索,需要葡萄糖供給動力;心要跳動,需要葡萄糖補充能量;腎臟、肝臟正常功能的發(fā)揮,也需要葡萄糖的供應。這不等于說葡萄糖吃得越多越好,更不需要刻意去增加葡萄糖的攝入。正常情況下,人類攝取的其他糖類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成的葡萄糖,已能夠滿足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如額外增加葡萄糖攝入量,很可能會造成一些組織器官的機能衰退,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懶人一樣,不去做必要的勞動,更容易造成“缺糧(糖)”現(xiàn)象,導致許多疾病的發(fā)生。
生活中的食用糖,也同時是治病的藥物。如紅糖具有益氣、緩中、化食作用,能治療婦女月經(jīng)后期、經(jīng)行不利、經(jīng)血色黯紅有血塊。白糖和冰糖能清熱降火,消炎解毒,以治療咽喉腫痛、口唇赤爛、肺熱咳嗽、瘡瘍潰爛。葡萄糖能強心、解毒、利尿,口服以滋養(yǎng)身體,針劑能挽救危亡。飴糖(麥芽糖)能補虛冷、健脾胃、潤肺止咳,以治療虛寒胃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和咳嗽喉痛。
同鹽具有兩重性一樣,糖也具有兩重性,有益又有害,能治病又能致病。食糖過多,會造成胃酸分泌過多、腹脹,影響食欲,這是一般所見。重者或可能造成脂肪沉積,引起肥胖的發(fā)生;或不能充分利用,從尿中排出而成為糖尿??;或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誘發(fā)脂肪肝。少年兒童過量食糖,或傷其齒,發(fā)為齲??;或影響鈣質(zhì)合成,發(fā)為佝僂?。换蛟斐删S生素B1缺乏,誘發(fā)近視眼;或為膿球菌繁殖創(chuàng)造條件,造成瘡瘍不斷。
一句話,“吃鹽莫過咸,吃糖只求甜”的諺語,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jié)出的經(jīng)驗之談,是符合科學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