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玉穎
吉木薩爾縣北庭鎮(zhèn)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站,新疆昌吉 834400
籽用西葫蘆市場前景好,產(chǎn)量高,效益好。本地氣候濕潤,土地肥沃,適宜籽用西葫蘆生長,種植籽用西葫蘆面積逐年擴大,主要栽培技術(shù)的科學規(guī)范推廣有助于廣大種植戶依靠提高產(chǎn)品產(chǎn)量,推廣適宜品種。
選用適合本地生長的,抗病性好,高產(chǎn)的中、早熟品種,最好是包衣種,減少病害發(fā)生。本地多種植瑞豐9號、粒豐19、金蘋果系列。
籽用西葫蘆怕澇,應(yīng)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土層厚,保水保肥的土壤為佳。以小麥、玉米茬口為宜,忌與同科、同屬植物重茬種植。
前茬作物秋收后及時深翻,秋翻深度大于30cm,施農(nóng)家肥2.5t/666.7m2,磷酸二銨10kg/666.7m2,鉀肥5kg/666.7m2。隨犁地翻入耕作層。
春季冰雪融化后,及時靶地保墑,精細整地達到“精、細、平、凈、墑、碎”的待播狀態(tài)。
播前精選種子并進行種子處理,選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4h,浸種后撈出,將種子放在向陽地面上曬種1~2d。
3.3.1 適期早播
一般在地溫達到10℃即可播種,提倡適期早播,下種量在600g左右,品種不同下種量有差異,如推遲播種應(yīng)增加播種量。
3.3.2 播種方法
本地實行干播濕出,采用2膜4行或3膜6行播種機播種,施肥、鋪膜、鋪滴灌帶、播種一次完成,磷酸二銨5kg/666.7m2、尿素10kg/666.7m2作種肥,株距40cm,行距(溝心對溝心)60cm,保苗2500株/666.7m2。
3.3.3 播種質(zhì)量
播種深度應(yīng)在3cm左右,下籽均勻,行距一致。膜面平整,邊緣覆蓋良好,光照良好。
播后3d及時滴出苗水,確保苗齊、苗全。種子出芽后,破除土壤板結(jié),對不能正常出苗的摸下苗放苗,并及時覆蓋土壤,封住孔洞。田間苗齊后要及時定苗,每穴留苗一株,去劣留壯,對于出苗不全但出苗率在85%以上的地塊一般不提倡補苗,出苗率在85%以下缺苗地塊應(yīng)及時補苗。
在苗齊后進行一次中耕,在6月中旬進行第二次中耕。中耕深度12~18cm,達到增溫保墑和除草松土的作用,要求不壓苗,土壤松散。
苗期要適當控水,培育壯苗。一般在6月上旬灌頭水,要適當蹲苗,促進根系生長。后可視苗情和天氣情況而定,每隔10~15d灌水1次,全生育期灌水6次左右。坐瓜后40d,應(yīng)少滴水,下雨后要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免濕度過大,發(fā)生病害或腐爛,影響產(chǎn)量。
在苗期隨水施尿素3kg,促進根系發(fā)育和地上部生長。開花座果期隨水施尿素3kg、磷酸二氫鉀1.5kg,增施磷肥有利于花數(shù),提高產(chǎn)量。果實膨大期隨水施尿素3kg、磷酸二氫鉀1.5kg,促進果實膨大,籽粒充實。在苗期、開花座果期、果實膨大期噴施葉面肥1~2次,有利于籽用西葫蘆健壯生長和提高產(chǎn)量。
籽用西葫蘆是雌雄異花植物,要靠蜜蜂等昆蟲來授粉。在盛花期集中放蜂,以提高授粉結(jié)實率。也可人工授粉,在上午10時前,直接用雄花花藥向雌花柱頭上涂抹。
籽用西葫蘆第一個瓜應(yīng)該打掉,盡量保留第二個和第三個瓜,及時清除發(fā)育不良,膨大速度慢等畸形瓜。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即7月中、下旬把覆蓋在瓜上的瓜葉折斷,露出瓜,以便通風透光,促使其早熟。在瓜籽半成熟期,即8月初,如果低溫多雨,要給瓜翻個,防止陰面腐爛,促進瓜籽早熟。
籽用西葫蘆不耐高溫,要做到小水勤滴,降低地溫,防止病毒病的發(fā)生。植株生長后期,如遇高溫,土壤要見干見濕,滴水做到適時適量,防治白粉病的發(fā)生。病毒病主要防治方法50%惡霉靈1200倍液,農(nóng)用鏈霉素3000倍液。白粉病主要防治方法阿米西達1200倍液噴霧,代森錳鋅600倍液防治。
主要蟲害為蚜蟲,可噴20%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3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利用天敵七星瓢蟲防治蚜蟲。
病蟲防治要采用“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法。發(fā)生病害要及時噴藥,清理病枝。藥劑每隔7~10d噴1次,連續(xù)噴2~3次。藥劑選用2種以上,交替使用,以免植株對藥劑產(chǎn)生抗藥性。
兩次中耕后除不盡的雜草,可人工拔除,也可用12.5%拿捕凈乳劑1.5 kg/666.7m2,兌水225kg噴霧,或精穩(wěn)殺得乳油1.5kg/666.7m2,兌水225kg噴霧。
植株變黃、枝蔓干枯即可采收,將其堆放在陰涼干燥處,后熟20d,可增加產(chǎn)量。應(yīng)在霜凍前完成采收,以免造成凍片,影響品質(zhì)。選晴好天氣用籽粒分離機進行籽粒分離。用清水漂洗,在席子或布單上晾曬,水分降至13%以下,方可出售或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