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涵
受新冠疫情影響,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2021年會繼續(xù)以線上方式于11月13 日至11月15 日召開。會議發(fā)布了一系列的最新臨床試驗結(jié)果,其中AVATAR 試驗就無癥狀重度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stenosis,AS)患者應積極行主動脈瓣置換還是繼續(xù)觀察這一臨床難題進行了探討,受到了廣泛關注[1]。
歐洲和北美的現(xiàn)行指南建議對無癥狀的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繼續(xù)觀察,在出現(xiàn)臨床癥狀或左室功能不全時再考慮手術。而AVATAR 試驗決心挑戰(zhàn)這一限制,其提出的主要假設是,與指南推薦的保守策略相比,早期主動脈瓣置換將減少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或意外心力衰竭(下稱心衰)住院的主要復合終點。
AVATAR 試驗由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大學醫(yī)學院的Banovic 教授發(fā)起,在歐洲7 國(主要來自東歐)的9 個中心進行,入選無癥狀的重度AS 伴左心功能正?;颊?,隨機分配至早期外科主動脈瓣置換(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或保守治療組。該試驗排除了呼吸困難、暈厥、暈厥前兆、心絞痛或左心室功能障礙以及任何有心房顫動或嚴重心臟、腎臟或肺部疾病病史的患者。所有患者入選時必須為心臟負荷試驗陰性。重度AS 的定義為主動脈瓣口面積≤1 cm2,主動脈瓣前向血流速度>4 m/s 或平均跨瓣壓差≥40 mmHg,左心功能正常定義為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
試驗入選了157 例患者,女性占43%,平均67歲。78 例患者被分至早期手術組,79 例患者被分至保守治療組。該隊列的平均STS-PROM 評分為1.7%。接受保守治療的患者如果出現(xiàn)癥狀、LVEF<50%,或者在隨訪時發(fā)現(xiàn)主動脈前向血流峰值速度增加超過0.3 m/s,則隨后被轉(zhuǎn)診接受手術。最終保守治療組的25 例患者在隨訪過程中接受了手術。試驗總體中位隨訪時間為32 個月:早期手術組為28 個月,保守治療組為35 個月。在早期手術組中,72 例(92.3%)接受了SAVR,手術死亡率為1.4%。早期手術組的主要復合終點事件(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或意外心衰住院)為16.6%,保守治療組中為32.9%。意向治療分析(intention-to-treat,ITT)顯示,隨機接受早期手術的患者主要復合終點發(fā)生率、全因死亡或意外心衰住院發(fā)生率低于保守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R=0.46,95%CI:0.23~0.90,P=0.02;HR=0.40,95% CI:0.19 ~0.84;P=0.01)。兩組次要終點(包括死亡、首次心衰住院、血栓栓塞并發(fā)癥大或出血)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趨勢與主要終點一致。
臨床上定義“無癥狀”重度AS 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話題,從回顧性研究也可發(fā)現(xiàn),有些“無癥狀” 患者可能在短期內(nèi)就可以出現(xiàn)癥狀并發(fā)生事件。盡管這只是一個小規(guī)模的探索性研究,AVATAR試驗確實表明,與保守治療相比,射血分數(shù)保留的無癥狀重度AS 患者進行早期手術的結(jié)果似乎更好。盡管本研究只探討了SAVR 這一經(jīng)典手術方案,近年來經(jīng)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迅猛發(fā)展和其對低?;颊叩奶接懚际沟萌藗儾唤裤絼?chuàng)傷更小耐受性更好的TAVR 是否在這一人群也能獲得良好效果。也許在不遠的將來,TAVR 將如同今日的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一樣,成為心血管介入的常規(guī)操作,安全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