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娟 周 贇|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418
交流互鑒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識,更是文明發(fā)展的尺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1]468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只有善于通過文化交流互鑒促進自身文化發(fā)展并實現(xiàn)文化發(fā)揚光大者,才能不斷鑄就高度的文化自信。這是因為,文化自信必然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它必須經歷文化的自我塑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確信等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的形成都離不開與其它文化的比較、對照、交流、融合與借鑒。換句話說,交流互鑒是貫穿在文化自信形成過程始終的。沒有交流互鑒,就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文化自信。
眾所周知,任何文化體都有其區(qū)別于他者的特質,文化體在自身演進的漫長過程中逐漸形成自身體質的過程,也可稱之為文化塑形的過程。縱觀人類文明發(fā)展史,文化塑形是一個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交融借鑒的過程,并且是一個長期的動態(tài)過程。就拿中華文化來講,她就是眾多的微小文化體在不斷交融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整體。蘇秉琦提出的“區(qū)系類型”模式,嚴文明花心與花瓣之喻,張光直的“中國互相作用圈”等理論都能說明這個問題。[2]最耳熟能詳?shù)睦碚?,莫過于費孝通先生的“多元一體”說。
中華文化在融合形成前,文化體眾多,差異也相當之巨大,但是中華民族自古信奉“和而不同”原則,在創(chuàng)造文化的同時始終推動文化融合發(fā)展。新石器時代黃河沿岸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長江沿岸有大溪文化、屈家?guī)X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等,后來融合成了早期華夏文化;老子、屈原本是楚人,后來融入了漢文化;南北朝時,北方以匈奴、鮮卑、羯、羌、氐為主的少數(shù)民族國家,易儒服,改漢姓,最后成為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大唐盛世,儒、道、釋以及各少數(shù)民族文化互學互鑒,取長補短,成就了中國歷史上最值得驕傲的一段??梢哉f,沒有文化體間的彼此交流融合,賡續(xù)千年的中華文化是不可能形成的。
不僅中華文化整體形成是交流互鑒的結果,若從微觀的視角來看,即使區(qū)域文化的形成也離不開交流互鑒。比如廣東地方文化的形成,按照《廣東通志·風俗篇》記載,粵人受中原移民“風流遺韻,衣冠氣習,熏陶漸染”“故習氣漸變,而俗庶幾中州”。1906年,清廷為激發(fā)愛鄉(xiāng)愛土之情,鼓勵地方修“鄉(xiāng)土教科書”,其中《廣東鄉(xiāng)土史教科書》說:“南宋時,中原人避亂,多遷居南雄珠璣巷,故粵人多中國種?!睆V東是古來百越之地,原住民族為“瑤、僮、平鬃、狼、黎、歧、蛋諸族是也”。[3]至今,廣東人的種族構成主要以粵人、潮人與客家人為主??梢酝浦袢盏膹V東文化如此具有活力,與這些更微小的文化體之間的交融是不可分割的。[4]
放眼世界,中華文化的塑形和形成,不僅是原有內部各區(qū)域文化交流互鑒的結果,也是中華文化與許多外部文化之間交流互鑒的結果,“中華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開放體系”。[1]417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一直崇尚開放與包容。這個東方文明古國不僅發(fā)明創(chuàng)造并向西方國家傳去了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而且源源不斷地向外輸出其優(yōu)勢物產如絲綢、茶葉、瓷器等,中國產的姜、黃連、大黃、白銅等甚至取代了其他國家對同類物產的生產與使用。同時,中華文化還始終以寬廣的胸襟吸收借鑒各種文化,展現(xiàn)出海納百川、兼收并蓄的文化發(fā)展之路。絲綢之路、敦煌石窟以及玄奘印度取經、鑒真東渡日本都是文化交流、文明借鑒的歷史見證。中國的許多東西都來自其他文明,比如苜蓿,發(fā)源于古波斯國。晉代時,中國用苜蓿作馬的飼料?!段骶╇s記》記載:“樂游苑中自生玫瑰樹,下多苜蓿。”宋代有詩曰“苜??輹r霜雪深”“苜蓿堆盤莫笑貧”“未厭堆盤苜蓿餐”,苜蓿在中國早就是普遍而又廉價的東西了。此外,葡萄是出自亞洲西部與埃及的植物,由張騫引入中國;胡桃生產于地中海與波斯北部,漢代上林苑里已有種植;茉莉花原產波斯,《南方草木狀》稱其為“耶悉茗花”,而其波斯語正讀作ysamīn;胡椒、甘蔗、菠菜、蓖麻、無花果、水仙、西瓜等也是外來植物。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不少日用植物都是從西亞傳入的,而且扎根中國的歷史極為悠久。[5]
當一個文化體的獨特物產被另一個文化體吸收時,其對應的語言也會被吸納,從而豐富另一個文化體的語言。比如苜蓿的古波斯語讀作buksuk或buxsux,漢語早期寫作“目宿”,藏語讀作bug-sug。據(jù)阿布·滿速兒的名著《波斯藥物學》記載,大量的古波斯藥物來自印度,于是波斯語中吸收了許多梵語,比如sur(“米酒”),來自梵語sur;turunj(“香櫞”),來自梵語mtulunga;pipal(“長胡椒”),來自梵語pippalī;bang(“大麻籽制麻醉劑”),來自梵語bhang;dand/dend/dund(“巴豆”),出自梵語dantī;等等。毫無疑問,此類例子不勝枚舉,比如犍陀羅文明影響了歐洲與新疆地區(qū)的造像藝術;印度的佛教推動了中國的形而上學;中國的道教推進了日本的神道教??梢?,文化體之間的交流互鑒是早期文化塑形的最直接動力。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歷史上的佛教東傳、‘伊儒會通’,到近代以來的‘西學東漸’、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傳入中國,再到改革開放以來全方位對外開放,中華文明始終在兼收并蓄中歷久彌新?!盵1]417可以說,文明的塑形離不開交流互鑒,所有文明形式概莫能外。
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覺基礎上的?!拔幕杂X”的概念,最早由費孝通先生提出,意即對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歷史、形成過程及發(fā)展趨勢。[6]俞吾金先生進一步指出,“文化自覺”應具備“元批判”(meta-criticism)精神,即“自覺地反思并清醒地意識到文化自身的有限性及其適用范圍”[7]。這是因為,文化的自覺不是憑空產生的,它需要啟發(fā),需要對自身有基本的發(fā)現(xiàn)。文化是人的文化,或者說文化就是人本身,人作為對象性的存在,必須通過對象化才能認識自己、認同自己,文化亦然。通過文化交流互鑒,借助文化他者的存在,本民族能夠更為科學、理性、全面地認識自身文化,正確地對待自身文化。
回顧中華文化發(fā)展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反觀自身,對自身限度有所自覺的例子俯拾皆是。春秋時代,趙武靈王在與游牧民族的交互過程中意識到中原民族的軍事弱點,于是作出胡服騎射的決定;魏晉南北朝,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意識到專有名詞亟需本土化,于是大量吸收道家哲學概念;唐宋以降,三教互相激蕩,儒家發(fā)現(xiàn)自身形而上學理論嚴重不足,于是自覺援道入儒,終成獨尊之勢;晚明時代,歐洲科技涌入,開明士大夫如徐光啟者積極學習西方歷算,改進了東方歷法,彌補了傳統(tǒng)的不足。然而,以上種種對自身文化的自覺,尚不是觸及靈魂的。
近代以來,中西文化的劇烈碰撞,可謂更寬泛意義上的交流互鑒,引起了中華文明前所未有的深刻反思。但由于其具有被動性,于是,在中國人自我反思的初期產生了一定的消極作用,導致對待傳統(tǒng)文化兩條錯誤路線的出現(xiàn):一條是盲目自大,其代表是“西學中源說”;另一條是徹底絕望,其代表是“漢字拉丁化”“全盤否定說”等。
知識分子中較理性者如梁啟超,則攜蔣百里、丁文江、張君勱等一行七人主動前往歐洲一探究竟。結果遇到一名美國記者賽蒙氏,他告訴梁啟超:“西方文明已破產了?!薄拔一厝ゾ完P起大門老等,等你們把中國文明輸進來救拔我們?!盵8]22雖得此結論,但梁氏心里仍清楚,當時的歐洲深陷一戰(zhàn)泥淖,悲觀情緒遍地,可歐洲文明并非真的破產了。但此后,中國人開始認真反思本民族文化,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本民族文化的優(yōu)勢與不足、價值與邊界。如經歷歐洲之行后,梁啟超就發(fā)現(xiàn),歐洲的今世文明不同于古羅馬、古希臘,“是靠全社會一般人個個自覺日日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言以蔽之,萬事萬物,都是‘群眾化’”,他們思想解放,尊重個性,“自然會引出第二個時代來”[8]23。經過比較,他認定,“中國不亡”。因為歐洲的艱巨不比中國少,而歐洲的人力卻遠不及中國,且中國在激發(fā)民智上亦有足夠的思想資源。
后來學者們又發(fā)現(xiàn),原來《易經》在1658年時就被傳教士衛(wèi)匡國引入歐洲,萊布尼茨及其弟子沃爾夫則特別重視比利時人柏應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年)于1687年出版的《中國哲學家孔子》一書。德國哲學家康德,因其思想與中國哲學具有內在關聯(lián),被尼采稱為“哥尼斯堡的中國人”。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自由市場”概念主要來自魁奈的“放任自由”(laiiez-faire)一詞?!發(fā)aiiez-faire”一詞是當時新造的法語詞匯,而這一詞匯則是法國重農學派學者希盧艾特為了翻譯《論語·衛(wèi)靈公》中“無為而治”一詞創(chuàng)造的??螣嶂杂谥袊鴤鹘y(tǒng)思想是眾所周知的,他甚至被稱為“歐洲的孔夫子(儒家)”等。中國學者由此不斷地發(fā)現(xiàn)本民族文化的優(yōu)勢與價值,以及她對世界的貢獻。
與此同時,我們文化的不足也不斷被有良知的學者揭示出來,比如中國文化中的封建主義極其頑固[9]2,儒學講名教是異化了人的本質[10],這都是經過文化比較以后得出的客觀結論。所以,文化的自我發(fā)現(xiàn)是需要條件的,意即必須在文化他者之中找到自己,認清自己,交流互鑒是根本方法。
今天,在日益深化的文明交流互鑒中,我們更好地認識到中華文明具有的強大凝聚力、頑強生命力和獨特吸引力。正是這些獨特的價值和魅力,才使之成為人類歷史上從未曾中斷過的文明。同樣在交流互鑒中,我們更好地發(fā)現(xiàn)了古老文明的現(xiàn)代價值?!疤烊撕弦弧薄暗婪ㄗ匀弧钡墓湃酥腔?,可以為克服現(xiàn)代文明帶來的弊端、解決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價值借鑒?!昂投煌薄皡f(xié)和萬邦”的價值理念,可以為現(xiàn)代社會解決不同利益爭端、處理國際關系提供價值啟示。這些認識,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增添了強大底氣,可以說,在交流互鑒中確立的文化自信是更為堅定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國家、民族、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盵1]32縱觀人類歷史,一部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也是一部文化交流互鑒的歷史。任何一種文化,從形成到發(fā)展,從自覺到自信,都離不開與其他文化的交流與對話。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指出,一個人的全部特性,“超越地方的局限性還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決定于世界交往的發(fā)展,決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區(qū)在這種交往中所處的地位”[11]51,并且只有在普遍交往中[11]41,“單個人才能擺脫種種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個世界的生產(也同精神的生產)發(fā)生實際聯(lián)系,才能獲得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人們的創(chuàng)造)的能力”。這一理論所蘊含的內在邏輯同樣適用于文化的交流互鑒。文化只有通過廣泛而深刻的交流互鑒,才能得到更為廣泛的認知、認同和確信,而這些文化意識的確立,則是通往文化自信的必經之路。
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得以不斷發(fā)展進步。合作共贏是文化交流互鑒的核心價值。人類交往首先以物質交往為重,借助于優(yōu)勢物質的交流互助,大大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繁榮發(fā)展。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精神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凸顯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于是文化交流、文明對話成為了實現(xiàn)共同繁榮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998年,伊朗總統(tǒng)哈塔米(Khatami)向聯(lián)合國建議將2001年定為“聯(lián)合國文明對話年”,獲得聯(lián)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此后,有意識的文明對話活動逐漸頻繁起來。
對話,必有前提與原則,不是自說自話,亦非各行其是。全球文明對話的重要倡議者斯維德勒教授提出了“對話的—批判性的”深層對話模式[12]。他認為對話的前提應是,所有關于實在的,包括終極實在的斷言,都是被意識了有限性的存在。基于此,對話須確證兩個基本原則,即向不同思想的人開放,以及追求自我改變。其實,斯維德勒關于深層對話的前提與原則,許多學者在各種角度上亦有過發(fā)揮。杜維明先生指出:“文明對話預設了人類文明的多元性,它承認平等和差別。沒有平等,交流就缺乏共同繼承;沒有差別,那就沒有必要交流?!盵13]杜維明先生是最早一批呼吁文明對話的學者之一,他特別強調和而不同、和實共生。實踐一再證明,在意識到自身有限性的前提下,開展平等對話,開展文化交流,必然賦予文化發(fā)展以強大動力。任繼愈先生說:“文化發(fā)展,是不同地區(qū)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斷融合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分化的過程。停滯不動的文化,既不融合也不分化的文化,是考古的對象,不是活著的文化。”[9]51文化要保持鮮活,就必須不斷自我更新,文明對話就是吸收養(yǎng)分、共同成長的關鍵一步。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上強調了四點原則: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堅持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堅持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1]468-470這四點原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不僅為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提供了遵循,更為中華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堅定文化自信提供了指南。
文化在交流互鑒中得以日益凸顯自身價值。一個文化體只有在更大的共同體中發(fā)揮出積極影響力之后,才可能實現(xiàn)真正的自信。這是因為,值得一個人自信的,往往不在于他實力上的相對優(yōu)勢,而在于他在社群中承擔的責任與作出的貢獻。主體如果只是被給予的存在,脫離對對象世界的責任與貢獻,那么所謂的自信,不過是一種毫無價值的自娛自樂。文化亦然。在文化的自我塑形、自我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只有進一步承擔起維護多元文化繁榮發(fā)展的責任并作出貢獻,其文化之自信才可能真正養(yǎng)成。中華文化對世界最大的貢獻,就在于提供了豐富的合力共贏的價值觀?!秶Z》提出五行思想,雖主張五種基本元素,但五種元素卻是以生克的方式構成一個系統(tǒng),以整體呈現(xiàn)出來,強調了和而不同;《周易》推舉陰陽思想,雖主張陰陽兩種元素,但兩種元素仍是以消長變化的方式構成一個系統(tǒng),以整體呈現(xiàn);北宋的《西銘》,將萬物融于一體,主張“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的整體;二程提出“理一分殊”,強調“分立而推理一,以止私勝之流,仁之方也”;明代王守仁倡導“致良知”,提出“一體之仁”;晚明虞淳熙作《全孝圖》,提出“一體之孝”;孫中山先生呼告“天下為公”;毛澤東主席倡議“環(huán)球同此涼熱”;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共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古至今,中華文化對于推動天下一體、多元共存、合力共贏的努力從未止息。這一傳承千年的思想文化,正是中華文化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所以,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我們應該自信,因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價值。
更值得強調的是,伴隨著文化自信的確立,文明的交流互鑒必將被賦予更為堅實的底氣。杜維明先生帶著中華文化之自信,代表儒家文化投身“對話的文明”之構建;池田大作先生秉持佛教文化之自信,創(chuàng)立國際創(chuàng)價學會倡導“和平文化”等。今天的中國人民,因為重塑了文化自信,在人類文明對話的舞臺上,在文化交流互鑒的歷史潮流中,倡導者和引領者發(fā)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9年5月15日,在北京召開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就是其中一個典范。其目的就是倡導文化交流,促進深度對話,避免文明沖突。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講話中指出,中國愿同各國一起開展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行動,為更好地傳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撐;愿同有關國家一道,實施亞洲經典著作互譯計劃和亞洲影視交流合作計劃,幫助人們加深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和欣賞,為展示和傳播文明之美打造交流互鑒平臺;愿同各國加強各界交流,打造智庫交流合作網絡,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推動各種形式的合作走深走實,為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創(chuàng)造條件;愿同各國一起實施亞洲旅游促進計劃,為促進亞洲經濟發(fā)展、增進亞洲人民友誼貢獻更大力量。[1]469-470我們完全可以斷定,亞洲文明大會只是一個契機,但它所引領的今后的對話必將是深入的、全方位的、造福全人類的?!拔磥碇袊貙⒁愿娱_放的姿態(tài)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1]471
質言之,交流互鑒在文化的塑形、文化的自覺、與文明間的合力共贏中一以貫之,最終促成文化自信的實現(xiàn)與增強。文化自信的增強,又會反過來進一步推動文明間的深度交流、廣泛和解,直至促成人類文明的共同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