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方回詩論中的“晚唐詩”*

2021-11-29 00:21:03查洪德王飛鏡
關(guān)鍵詞:賈島唐詩詩人

查洪德,王飛鏡

(南開大學(xué)文學(xué)院,天津300110)

方回的詩論著作甚多,其唐宋律詩學(xué)主張,在《瀛奎律髓》中有較為集中的體現(xiàn),《桐江集》《桐江續(xù)集》中也有大量論詩的篇幅。關(guān)于方回《瀛奎律髓》所體現(xiàn)的詩歌觀念的研究成果甚多,如莫礪鋒先生有《從〈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宋詩觀》一文,對《瀛奎律髓》所選宋詩情況進行了分析;查洪德、羅海燕《從〈瀛奎律髓〉看方回的唐詩觀》一文指出方回論詩通達唐宋。然而關(guān)于方回在《瀛奎律髓》所選晚唐詩和方回的晚唐詩觀,尚需考察。

一、方回的“晚唐詩”概念

“晚唐詩”這一概念,今人普遍認為是“初盛中晚”四唐中晚唐時期的詩歌,時間斷限大致是自文宗開成元年至哀帝天祐三年(836—907)①對晚唐起訖的劃分存在分歧,上限有穆宗長慶(元和以后)、寶歷初、大和、開成初、咸通幾種,對下限的劃分則有唐亡和五代末兩種。嚴羽《滄浪詩話》把“晚唐體”置于“元和體”之后,則晚唐為元和以后即長慶至唐亡。高棅《唐詩品匯》以“元和之際”為“晚唐之變”,“開成以后”為“晚唐變態(tài)之極”。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以“自文宗開成初至五季為晚唐”。冒春榮《葚原詩說》卷三言“晚唐自文宗開成元年丙辰歲至哀帝天祐三年丙寅歲,凡七十一年”。程千帆在《唐詩鑒賞辭典·前言》劃為文宗大和至唐亡。羅宗強《唐詩小史》劃為大和至唐亡,《隋唐五代文學(xué)思想史》將上限劃至寶歷初。吳在慶主編的《唐五代文編年史·晚唐卷》為敬宗寶歷三年(即文宗大和元年)至唐亡。郭預(yù)衡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長編》則將晚唐界定為咸通元年至唐亡。,而將杜牧、李商隱、溫庭筠、許渾視為晚唐詩人之代表。但在方回詩論中,“晚唐詩”并不等于晚唐時期的詩。在方回之前,宋人對“晚唐詩”的討論已不少,他們所謂的“晚唐詩”“晚唐體”等,多就風(fēng)格立論。宋佚名《雪浪齋日記》言“晚唐氣象衰薾”[1]12,用“晚唐氣象”來形容一種衰弱的風(fēng)格。宋人蔡居厚《詩史》認為“晚唐詩句尚切對,然氣韻甚卑”,“晚唐人詩多小巧無風(fēng)騷氣味”,[1]441并舉鄭棨“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崔魯“一林寒雨吹巢冷,半朵山花咽觜香”這樣切對而小巧的詩為例。吳可《藏海詩話》說:“晚唐詩失之太巧,只務(wù)外華,而氣弱格卑?!保?]331俞文豹《吹劍錄》對“近世詩人好為晚唐體”一事評論說,晚唐詩“局促于一題,拘攣于律切,風(fēng)容色澤,清淺纖微,無復(fù)渾涵氣象……故體成而唐祚亦盡”[3]32。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晚唐詩人”一條曰“晚唐詩綺靡乏風(fēng)骨”[4]226。大致可以將宋人認為的晚唐詩風(fēng)概括為“巧”“切對”“氣弱格卑”。不論“晚唐詩”還是“晚唐體”,歸類標準偏向依據(jù)風(fēng)格,而略參照時代以為名。

方回生活的時代,是“晚唐詩”概念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他使用的“晚唐詩”概念,反映那個時代人們對“晚唐詩”的一般理解。《瀛奎律髓》中“晚唐”一詞常作為盛唐詩的相對概念使用,如卷十五陳子昂《晚次樂鄉(xiāng)縣》詩后批“盛唐律詩體渾大,格高語壯,晚唐下細工夫,作小結(jié)裹,所以異也”[5]529,卷四十二李白《贈昇州王使君忠臣》后批“盛唐人詩氣魄廣大,晚唐人詩工夫纖細”[5]1485??梢娡硖圃妳^(qū)別于盛唐的最重要特點是功夫纖細。方回在對一些詩歌作批點時,更是直接使用了“晚唐”一詞來點破此種風(fēng)格,這些批語是辨析其“晚唐”概念的重要依據(jù)。如在李頻《送鳳翔范書記》后批“晚唐詩鮮壯健,頻卻有此五六一聯(lián)”。[5]1040“詩雖晚唐,卻多壯句”[5]1039,聲明晚唐詩非壯健,是氣弱的、纖細的。又言“晚唐人非風(fēng)花雪月禽鳥蟲魚竹樹,則一字不能作”[5]1500,批評姚合作詩“所用料,不過花、竹、鶴、僧、琴、藥、茶、酒,于此幾物,一步不可離,而氣象小矣”[5]340,因為使用的意象總是局限在這幾種,所以寫成的詩境也細小,正合于《吹劍錄》所說“局促于一題”。姚合《客游旅懷》后方回所批“晚唐詩句法字面多一同,即太爛”[5]1276,也是指此弊。且晚唐詩鍛煉集中在中間二聯(lián),“晚唐詩多先鍛景聯(lián)、頷聯(lián),乃成首尾以足之”(賈島《雪晴晚望》后批)[5]475。方回批評許渾時說的“不過砌迭形模,而晚唐家以為句法……太偶而不活耳”[5]40,也可看作其觀念里“晚唐”詩的特點?!捌龅文!笔俏锵蠖哑銮易非笮嗡?,故缺少神韻,所以“不活”,在方回看來,晚唐詩家皆有此通病。以上種種造成“平熟但頗近套”(李遠《聽人話叢臺》后批)、“熟套而格卑”(許渾《凌歊臺》后批)。所以方回對晚唐詩的評價多“格卑語率”“格弱”“其格不能甚高”之語。

方回所使用的“晚唐詩”概念,與其表彰的“盛唐詩”相對,更偏重風(fēng)格概念,不純屬時限概念,既不同于之前的嚴羽,也不同于其后的高棅。這是我們應(yīng)該明確的。

二、方回觀念中的“晚唐詩人”

方回觀念中的“晚唐詩”不同于一般文學(xué)史意義上的晚唐時期詩歌,那么方回所謂的“晚唐詩人”自然也不能理解為一般文學(xué)史意義上的晚唐時期詩人。根據(jù)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后附《作者篇目匯檢》,方回所選唐代詩人163人①《作者篇目匯檢》標明唐者163人,但將“劉賓客(夢得)”與“劉禹錫”算作二人,將一般認為是宋人的徐鉉(916-991)“徐鼎臣”算作唐人,將五代孫魴、李中、江蒍、伍喬、李建勛也都算作唐人。將這幾人去除,實際唐代詩人共156人。,其中63位生活在晚唐②參考生平世次,這63人分別是:于武陵、方玄英(809-888?)、司空圖(837-908)、皮日休(834-883)、朱慶馀、吳融(850?-903)、李洞、李郢、李遠、李頻(?-876)、李昌符、李咸用、李商隱(813-858)、李群玉(?-862)、杜牧(804-853)、杜荀鶴(846-904)、邢群(800-849)、周賀、周繇、林寬、姚合(779-854)、姚鵠、秦韜玉、唐彥謙(?-893)、馬戴、張祜(792-853?)、張喬、張蠙、崔魯、崔塗(850-?)、曹松(830?-902?)、曹鄴、曹唐、章孝標(791?-?)、許渾(791?-858?)、許棠(822-?)、魚玄機(844?-868)、喻鳧、項斯、黃滔(840?-?)、溫飛卿(812-870)、賈島(779-843)、雍陶、裴說、趙嘏(806-852)、劉滄、劉得仁、鄭谷(851-?)、韓偓、儲嗣宗、羅隱(833-910)、羅鄴、顧非熊(?-854)、僧子蘭、僧尚顏、僧修睦(?-918)、僧虛中、僧清尚、僧處默、僧景云、僧貫休(832-912)、僧無可、僧齊己(864-943?)。,這些人中,有許多并不屬于他批評的“晚唐詩人”。那么,方回所謂的“晚唐詩人”都包括哪些人呢?

有些方回明確表示為晚唐詩人,也有一些雖然沒有明說,但據(jù)其所評,可判斷為晚唐詩人。有些詩人生活時代或稍前或稍后于晚唐時期,詩風(fēng)被視為晚唐詩;也有些詩人生活于晚唐,詩卻“不可以晚唐詩一例看”。哪些人是方回認定的“晚唐詩人”,哪些人雖生活于“晚唐”卻不屬“晚唐詩人”,這需要依據(jù)方回的評價加以辨析。

李商隱、杜牧、溫庭筠,別各有體,皆不屬方回觀念中的“晚唐詩人”。方回在李商隱《鄭州獻從叔舍人》后批“三四善用事,義山體喜如此”[5]1791。表明李商隱詩被視為“義山體”,具有善用事、組織工的特點,且“入宋流為昆體”[5]752,不屬于晚唐詩。溫庭筠和李群玉之詩被視為李商隱一流。溫庭筠“詩多麗而淡者少”(《題盧處士山居》后批)[5]954,“‘甲帳’‘丁年’甚工,亦近義山體”(《蘇武廟》后批)[5]1238。李群玉《登蒲澗寺后二巖》“‘堯時韭’‘禹日糧’之對工……必拘此式,又為昆體”[5]11。杜牧“詩才高”[5]751,“輕快俊逸”[5]162,方回以為其詩與“晚唐”迥異,“頗能用老杜句律,不卑于晚唐之酸楚湊砌也”(《長安雜題》后批),[5]192“倒裝一字,便極高妙,晚唐無此句也”(《早秋》后批)。[5]427

賈島雖然被晚唐詩家取法學(xué)習(xí),但在方回的觀念中,他的詩不屬“晚唐詩”。方回以為“浪仙詩得老杜之瘦而用意苦”(《病蟬》后批)[5]1157,賈島詩苦瘦,是得自老杜的,與晚唐詩有別?!跺伤琛分蟹交貙Z島詩的批語,提及“晚唐”的兩處,皆是與晚唐詩作對比:《雪晴晚望》后批“晚唐詩多先鍛景聯(lián)、頷聯(lián),乃成首尾以足之。此作似乎一句唱起,直說至底者”,[5]475《訪李甘原居》后批“二詩皆以平聲起句,而末句平倒。在老杜集,‘四更山吐月’,平起平倒者甚少。晚唐必欲如此,而其終擲前六句不顧,別出一意繳。此二句亦一格也”。[5]942“平起平倒”者,晚唐“必欲如此”,老杜集“甚少”,賈島的情況則居中?!跺伤琛烦ヒ皇字爻龅脑姡策x賈島66首詩,其中33首平起,33首仄起。在賈島詩和晚唐詩、杜甫詩的對比中,有老杜——賈島——晚唐的脈絡(luò)顯現(xiàn)出來。賈島是開晚唐派的詩人,但與姚合及以下的晚唐詩人相比,賈島有更多可取處。所以他將賈島與姚合、許渾等“晚唐”詩人明確區(qū)別。

從上節(jié)所摘方回對晚唐詩直接的論斷中可知,姚合(779—854)、許渾(791?—858?)是其眼中“晚唐詩”的代表。和他們同時代的李商隱(813—858)、杜牧(803—853)、溫庭筠(812—870)、賈島(779—843),一般被認為是晚唐詩人的代表,但在方回看來,他們不同于“晚唐”詩人,詩風(fēng)有別于“晚唐”。同樣大部分時間生活在開成元年之前的詩人,有的是“晚唐”詩人,有的不是。后者如邢群(800—849),方回賞其“經(jīng)冬野菜青青色,未臘山梅樹樹花”二句,并言此詩入《樊川集》[5]191,可見也不為晚唐詩風(fēng)。前者如朱慶馀(寶歷二年進士)、章孝標(元和十四年進士)、劉得仁(生卒年不詳)①劉得仁生卒年不詳,參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十八,劉得仁“長慶中以詩名”。、李遠(大和五年進士)、喻鳧(開成五年進士)②喻鳧生卒年不詳,參見彭定求等:《全唐詩》卷二十四,方干《哭喻鳧先輩》。方干生于809年,稱“喻鳧先輩”,喻鳧生年當比方干早,詩云“先生下世未中年”,又據(jù)喻鳧840年進士及第,卒年當在840年稍后。、張祜(792—853)、趙嘏(806?—852?)、顧非熊(?—854)。他們的詩共同特點是“工”,工是晚唐詩的一大特色。方回評朱慶馀《和劉補闕秋園五首》“多工語”,與評雍陶的同題和詩《和劉補闕秋園行寓興六首》“工而可觀”是類似的,前者之句如“蟲絲交影細,藤子墜聲幽”,后者如“晚花開為雨,殘果落因風(fēng)”,兩組詩本身的詩風(fēng)也是一致的。方回在朱慶馀《早梅》詩的批語里,將元和以后的詩分為兩派,朱慶馀、任蕃、陳標、章孝標、司空圖、項斯,為張籍之派③此說本于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四十九“項斯”條之說:“始張本部籍為格律詩,惟朱慶馀親授其旨,沿流而下,有任蕃、陳標、章孝標、司空圖,咸及門焉。寶歷、開成之際,斯尤為水部所知,故其詩格與之相類?!蔽宕鷱堜俄椝乖娂颉罚ㄒ姟短莆氖斑z》卷四七)最早有此說,但稍有不同,“沿流而下”者為“任蕃、陳標、章孝標、倪勝、司空圖等”。,姚合、李洞、方干而下為賈島之派。[5]754考其選詩和批語,除任蕃、陳標、方回未選入,此處所提諸人都是晚唐詩人。

韓偓(842—914)、吳融(850?—903)亦非晚唐詩人。方回在韓偓《幽窗》后批“唐之將亡,與吳融詩律皆不全似晚唐”[5]279,《殘春旅舍》后批“致堯詩無句不工,唐季之冠也”[5]364,吳融《寄貫休》后批“吳融、韓偓在晚唐之晚,乃頗參老杜”[5]1664。方回言他們的詩不似晚唐,可見方回認為唐亡前后存在一種和“晚唐”詩不同的詩風(fēng),稱“唐季”④唐季,與晚唐稍不同,考宋元之間此詞使用,指唐末戰(zhàn)亂之際?!疤萍局畞y,危于漢末”(夏竦《文莊集》卷三十一);“唐季以來,戰(zhàn)斗不息”(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一);“唐季亂離,中原多故,儒雅之風(fēng)幾將墜地”(程俱《麟臺故事》卷一)。、“晚唐之晚”。這不單是因為他們生活時代在唐季,更多是因為他們的詩經(jīng)唐末世亂后,帶有較少的晚唐風(fēng)氣,如韓偓《故都》《亂后春日途經(jīng)野塘》,吳融《金樓感事》,皆是有感而發(fā)。韓偓《亂后春日途經(jīng)野塘》“季重舊游多喪逝,子山新賦亦悲哀”。方回評“致堯之交,有為朱全忠所殺者。引庾信子山賦事,可謂極悲哀矣”,悲感深切,不得不發(fā)。吳融《金樓感事》中四句“飲馬早聞臨渭北,射雕今欲過山東。百年徒有伊川嘆,五利寧無魏絳功”,方回評“慨嘆兵戈之間,詩律精切,皆善用事。如此中四句,微而顯也”[5]1367,與晚唐詩風(fēng)有明顯差別。

杜荀鶴(846—904)、司空圖(837—908)、秦韜玉(中和二年進士)、鄭谷(851—909?)、黃滔(840?—911?)、裴說(天祐三年進士)①裴說生卒年不詳,參見查克弘:《晚唐詩鈔》卷二十一,《裴說》條:“唐末登進士第,終禮部員外郎,遭亂多游江湖間。”、曹松(生卒年不詳)②曹松生平,參見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曹松》條:“早未達,嘗避亂來棲洪都西山?!?、唐求(生卒年不詳)③唐求生平,參見黃休復(fù):《茅亭客話》卷三,《味江山人》條:“唐末蜀州青城縣味江山人唐求”;李頎:《古今詩話》,“唐末蜀川有唐求”。同樣皆經(jīng)唐末亂離,但因為其詩風(fēng)未變,方回認為是晚唐詩人。杜荀鶴《山中寡婦》后方回評三四句“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更征苗”,“格卑語率,學(xué)晚唐者以為式”;評秦韜玉《春雪》三四句“片才著地輕輕陷,力不禁風(fēng)旋旋消”,“頗切于春雪,但詩格稍弱”[5]878;在鄭谷《燕》后評其詩格不高[5]1183,因為詩格弱,故屬晚唐詩。曹松學(xué)賈島,其詩《山中寒夜呈許棠》“煎茶取折冰”[5]538,《山中言事》“云濕煎茶火,冰封汲井繩”,方回以“奇”賞之[5]959,言《鐘陵野步》“野火風(fēng)吹闊,春冰鶴啄穿”“工”[5]958,紀昀也認為此句乃“晚唐人習(xí)徑”。評司空圖《華下送文涓》“川明虹照雨,樹密鳥沖人”,“其實工密”[5]1671,李咸用《春日》三四句“危城三面水,古木一邊春”[5]328,裴說《題岳州僧舍》三四句“鷺銜魚入寺,鴉接飯隨船”[5]1688,或評新異、或評工切,表明方回將其詩視為晚唐詩。

此外還存在一些入五代的詩人,身為五代人,詩帶有較濃的晚唐風(fēng)氣。《瀛奎律髓》中所選五代詩人,有李中④李中生平,參見查克弘:《晚唐詩鈔》卷二十四,“仕南唐,登仕郎守新淦縣”。、伍喬、孫魴、江蒍⑤“江蒍”在《唐才子傳》《晚唐詩鈔》中為“江為”?!跺伤鑵R評》卷二十九,江蒍《送客》后批“江蒍處士,江南人。楊徽、元徽之有吊江蒍詩”。此處當為“楊徽之”之誤。楊徽之是后周進士入宋,《晚唐詩鈔》云江為“避亂家建陽,游廬山,師處士陳貺”。、李建勛、徐鼎臣、李后主。前四人由唐入五代,方回的選詩和批語都顯示將其與晚唐詩一例看。李中《春日野望》“第三句(暖風(fēng)醫(yī)病草)新異,第四句(甘雨洗荒村)淡而有味”。[5]332伍喬《游西禪》“三四(碧松影里地長潤,白藕花中水亦香)自然工美,末句(盛暑樓臺早有涼)猶有味”。[5]1744江蒍《送客》方回批“三、四(天形圍澤國,秋色露人家)眼工,‘露’字尤妙”。[5]1279孫魴于唐末從鄭谷學(xué)詩,方回將其《金山寺》詩與晚唐張祜《金山寺》詩對比,認為孫魴“努力繼之”[5]13?!跺伤琛匪x孫魴《甘露寺》一詩中四句“地拱千尋崄,天垂四面青。晝燈籠雁塔,夜磬徹漁汀”,確為晚唐習(xí)氣。其余三位五代詩人,則不為“晚唐”詩人。李建勛(872—952),所選《梅花寄所親》一詩,詩風(fēng)與“晚唐”有異。[5]783徐鼎臣,五代入宋,一般被視為宋人,詩被方回評為“有白樂天之風(fēng)”。[5]625李后主,所入選兩首詩皆“病詩”,“衰颯憔悴”而“有味”,詩風(fēng)與晚唐有別。[5]1583-1591

而另外一些詩人,雖然生活時代屬晚唐,詩卻不為晚唐詩。這一類有羅隱、崔塗、崔魯、唐彥謙、曹鄴、曹唐、魚玄機。羅隱乃“善用事者”,多感慨,頗顯哀音,晚唐習(xí)氣幾無。崔塗,善用事,方回多處評其“似老杜”“近老杜”,雖不及,亦全非晚唐。[5]1049-1050崔魯也“善用事”[5]781,其“詩律無斧鑿痕”[5]363。唐彥謙詩亦多用事,詩如“煙橫博望乘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題溝津河亭》),“詩體如李義山”。[5]1234曹鄴詩如“赤水夢沉迷象罔,翠華恩斷泣芙蓉”(《題濮廟》),“詩體似李義山”。[5]1236幾人皆別有所學(xué),不似晚唐。曹唐專寫游仙詩,“專借古仙會聚離別之事,以寓寫情之妙”。[5]1793魚玄機,方回評其詩“淺近”,也與晚唐詩不同。[5]1680

直接指明是晚唐詩人者,除姚合、許渾、李頻之外,還有以下幾人。方干《中路寄喻鳧》后批“三四(送我樽前酒,典君身上衣)見晚唐人其貧若此”[5]1496;評周賀認為,“但晚唐人七言律,其格不能甚高”[5]1743;杜荀鶴《山中寡婦》后批“學(xué)晚唐者以為式”[5]1362。大部分詩人是沒有直接被指明為晚唐的,但觀所選詩歌和批語,應(yīng)該被定性為晚唐詩人。如評張祜《孤山寺》“可謂細潤,然太工、太偶”[5]1660;評李遠“平熟但頗近套”[5]1115;評顧非熊“其詩工甚”[5]952。評張蠙《送董卿知臺州》五六句“夜蚌侵燈影,春禽雜櫓聲”,“第五句極新”[5]167;姚鵠《曉發(fā)》五六句“殘星螢共失,落葉鳥和飛”,“第五句妙”[5]511;羅鄴《送張逸人》“石井晴垂青葛葉,竹籬荒映白茅花”“新異”[5]1793。批語所指,都是晚唐詩特點。此外像李昌符《傷春》“曙分林影外,春盡雨聲中”,儲嗣宗《經(jīng)故人舊居》“宿草風(fēng)悲夜,荒村月吊人”,張喬《游歙州興唐寺》“鳥歸殘照出,鐘斷細泉來”,林寬《少年行》“柳煙侵御道,門映夾城開”,這些詩句,都具有鮮明的晚唐風(fēng)味。

晚唐詩人還有一個特殊群體——詩僧,有僧無可、僧貫休、僧齊己、僧處默、僧修睦、僧景云①僧景云,世次不詳,《唐詩紀事》卷七十六言與岑參同時,《絸齋詩談》卷八言其《畫松》詩“此晚唐終不落宋調(diào)”,《瀛奎律髓》卷四十七釋梵類將景云詩《老僧》收于僧修睦和僧子蘭之間,可推知方回將景云視為晚唐詩人。、僧子蘭、僧尚顏、僧虛中、僧清尚10人。方回評齊己、貫休“二僧詩,唐之尤晚者”。[5]473齊己詩清麗凈潔,“己詩如‘夜過秋竹寺,醉打老僧門’,最佳”[5]473;貫休詩奇,如“雪水淹門閫,春雷折樹枝”(《懷智體道人》),方回評新奇。[5]1692無可是賈島從弟,詩句如“絕塵苔積地,棲竹鳥驚燈”(《寒夜過叡川師院》)[5]435,“聽雨寒更盡,開門落葉深”(《秋寄賈島》)[5]540,方回評其奇、淡。景云詩新,方回評其《老僧》“三四已新,五六亦新”[5]1695。僧修睦詩“風(fēng)逆沉漁唱,松疏露鶴身”(《宿岳陽開元寺》)[5]1695,子蘭詩“疏鐘搖雨腳,積雨浸云容”(《華巖寺望樊川》)[5]1696,皆具明顯的晚唐風(fēng)味。處默、虛中、清尚詩也是此種風(fēng)格。唯有尚顏詩和前文韓偓、吳融之詩同屬唐季別類,其《夷陵即事》,“避世嫌身晚,思家乞夢多。暑衣經(jīng)雪著,凍硯向陽呵”是遭逢戰(zhàn)亂避世所感,有切膚之痛,與“晚唐”不同。方回感慨其窮困,批“尚顏詩,唐之季也。此恐是僖宗幸蜀時詩。五句其窮已甚”。[5]1696

方回認定的“晚唐”詩人,大部分主要活動于大中、咸通年間。但沒有嚴格的時間斷限,是否為“晚唐詩”取決于詩風(fēng),而非生卒年。如前所述,有人雖生活于晚唐,但詩不為“晚唐詩”,也有詩人雖比晚唐稍早,但詩為“晚唐詩”者。

依據(jù)方回批語,《瀛奎律髓》所選可歸入“晚唐”者有52位:于武陵(于鄴)、方玄英(方干)、司空圖、皮日休、朱慶馀、伍喬、江蒍、李中、李洞、李郢、李遠、李頻、李昌符、李咸用、杜荀鶴、周賀、周繇、林寬、姚合、姚鵠、秦韜玉、唐彥謙、孫魴、馬戴、張祜、張喬、張蠙、曹松、章孝標、許渾、許棠、喻鳧、項斯、黃滔、雍陶、裴說、趙嘏、劉滄、劉得仁、鄭谷、儲嗣宗、羅鄴、顧非熊、僧齊己、僧貫休、僧處默、僧修睦、僧子蘭、僧虛中、僧清尚、僧景云、僧無可。其中4人屬五代,10人處中晚唐之交,38人為嚴格的時代意義上的晚唐及唐末人,這些詩人有著一致的寫作風(fēng)格,具備共同的風(fēng)格傾向,這種風(fēng)格就是晚唐詩風(fēng)。

三、方回對“晚唐詩”風(fēng)格特點之揭示

方回認為晚唐詩用字重復(fù),句法、章法熟套,追求“工”“切”而語率格卑,氣象小,等等。這些都體現(xiàn)在《瀛奎律髓》對晚唐詩人詩作的評點中。

姚合、許渾是“晚唐”詩人的代表,在方回對姚合42首、許渾17首詩的評價中,最突出的特點是“工”“切”?!肮ぁ保缭u姚合“雖有氣格卑弱者……(然)細潤而甚工者,亦不可泯沒”[5]1054,讀姚合詩句“曉來山鳥散,雨過杏花稀”“山春煙樹眾,江晚遠帆疏”,確是清新細潤,自然工巧。又如批許渾《歲莫自廣江至新興往復(fù)中題峽山寺》,“詩句句工,但太工則形勝于神”[5]1657,試摘句如“水曲巖千疊,云重樹百層”“海鰌潮上見,江鵠霧中聞”,的確非常工整,著力錘煉字句,于水、云景物的形貌情狀可以說是寫盡了,但稍嫌用力,故神致略少。所以方回評其“工有余而味不足”“工則工矣,而病太工”。[5]338可見“工”是晚唐詩的一大特色,晚唐詩許多妙處正賴于作者精心錘煉而致的工巧,但工不可過,“太工則拘,拘則狹”[5]1414。觀其所評“工”之處,都是摹寫景物出色的地方,如評張祜《孤山寺》“不雨山常潤,無云水自陰。斷橋荒蘚合,空院落花深”,“可謂細潤,然太工、太偶”[5]1660;評劉得仁《冬日題邵公院》三四句“勁風(fēng)吹雪聚,渴鳥啄冰開”,“用工至矣”[5]1666;評喻鳧《寺居秋日對雨有懷》三聯(lián)“鴿寒棲樹定,螢濕在窗微”,“見雨意而工”。[5]654所以可以說,晚唐詩的一大特點就是善于寫景,而且是清潤小景,細潤工巧,不顯雄大之力量。[5]1389遍翻《瀛奎律髓》所選晚唐詩,沒有一句雄大壯闊之批語。

“切”則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含義是對偶精工之切,佳處稱“切對”,求切太過則成病。方回評姚合不及賈島之處,其中一點即姚詩“對偶切”而格不高。[5]962我們可以看姚合的詩,《武功縣中》“秋燈照樹色,寒雨落池聲”,《縣中秋宿》“露垂庭際草,螢照竹間禽”,一字一對,嚴格按照詞性相同、詞意相對進行對偶,太刻板而不超脫。所以方回批評許渾時直言“《登凌歊臺》‘湘潭云凈莫山出,巴蜀雪消春水來?!贿^砌迭形模,而晚唐家以為句法……太偶而不活耳”[5]40,“湘潭”對“巴蜀”,“云凈”對“雪消”,“莫山出”對“春水來”,對偶非常嚴格工整,但顯得雕琢太過而缺少神韻,所以說“太偶而不活”?!安换睢边€有近似表述,即“無味”。許渾《早發(fā)天臺中巖寺度關(guān)嶺次天姥岑》批語是:“此詩三、四(星河半落巖前寺,云霧初開嶺上關(guān))于早行自工,但苦對偶太甚,所謂方得一句便拏捉一句為聯(lián),而無自然真味?!保?]520太過重視對偶也是造成晚唐詩體格卑下的原因之一,方回批許渾《曉發(fā)鄞江北渡寄崔韓二先輩》時就言“體格太卑,對偶太切”[5]509,《洛東蘭若夜歸》“詩格頗卑,句太偶”[5]1660?!扒小钡牡诙睾x是詩意表述精準之切。評許渾《金陵懷古》“五六切于江上之景”[5]112,評杜荀鶴《旅泊遇郡中叛亂示同志》“不經(jīng)世亂不知此詩切”[5]1363,《山中寡婦》“似諢卻切”[5]1362,都是從詩歌描摹自然景物或社會現(xiàn)實十分貼切的角度來評價的?!督鹆陸压拧肺辶錇椤笆喾髟魄缫嘤?,江豚吹浪夜還風(fēng)”,的確是既偶對又切景。

新、奇是晚唐詩的又一重要特點。方回批鄭谷《和路見海棠》中二聯(lián)“亦新美”[5]1181,批項斯《早春題湖上顧氏新居》“亦新美可喜”[5]951,《華頂?shù)勒摺肺辶洹梆B(yǎng)龍于淺水,寄鶴在高枝”,批“五六新異,第六句尤奇”[5]1777。周繇《送人尉黔中》中四句為“峽漲三川雪,園開四季花。公庭飛白鳥,官俸請丹砂”,方回評“四六新而俊逸”。[5]167皮日休《游西霞寺》第三聯(lián)“泉泠無三伏,松枯有六朝”,方回評“五六忽然出奇”。[5]1685姚鵠《送賀知章入道》“六句(卻捧玄珠向翠微)忽然出奇而不測”[5]1787。新美、出奇有時走向怪異、新譎,馬戴《蠻家》中四句“看兒調(diào)小象,打鼓戲新船。醉后眠神樹,耕時語瘴煙”,方回評“雖粗,極其新譎”[5]163;李洞學(xué)賈島為詩,《題維摩暢上人房朽枿》“鯨吞洗缽水,犀觸點燈船”“越講迎騎象,蕃齋懺射雕”,工而怪異[5]1684;李郢《暮春山行田家歇馬》三四句為“青蛇上竹一種色,黃蝶隔溪無限情”,方回評“言言新美,三句尤奇譎”[5]365。

方回論詩,強調(diào)詩人修養(yǎng):“人品高,胸次大,學(xué)問深,筆力健?!保ň砣秾O元京詩集序》)[6]卷三十二這幾方面,方回對晚唐詩人都給予負面評價:人品、心胸、學(xué)問,淺薄低下,故詩筆弱。他對晚唐詩人不讀書、無學(xué)問深致不滿,對后人效尤,更予抨擊,如其《送胡植蕓北行序》批評:“近世詩學(xué)許渾、姚合,雖不讀書之人皆能為五七言?!保?]卷一《恢大山西山小稿序》說:“嘉定中,忽有祖許渾、姚合為派者,五七言古體并不能為,不讀書亦作詩,曰學(xué)四靈、江湖,晚生皆是也?!保?]卷三十三方回將一部分晚唐人之詩與“晚唐詩”區(qū)別開,就在于他們善用事。評韓偓與吳融“善用事,極忠憤”“詩律精切,皆善用事”,所以“詩律皆不全似晚唐”。[5]279在羅隱《封禪寺居》后又批,說詩“豈可全不用事?善用事者不冗”。[5]1687學(xué)問淺,難用事,于是晚唐詩也就“諱用事”,這也是方回批評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方回也稱少數(shù)晚唐詩的句子“有味”。皮日休《游西霞寺》“三四(白蓮吟次缺,青靄坐來銷)細看有味”[5]1685,李頻《送德清喻明府》“尾句(但如詩思苦,為政即超群)清而有余味”[5]1039,羅隱《經(jīng)故友所居》“五六(病來未忍言閑事,老去唯知覓醉鄉(xiāng))淡而有味”[5]120,顧非熊《題馬儒又石門山居》“六句(苔惹取泉瓶)小巧中有味”[5]952,黃滔《游東林寺》“此詩三四(已到終嫌晚,重游欲作期),舉唐人無此淡而有味之作”[5]1678。許棠《早發(fā)洛中》“云增中岳大,樹隱上陽遙”,“極有味……與許渾全不同”[5]511,周賀《宿杼山晝公禪堂》“試于山寺夜宿……而思此句(積靄沉斜月,孤燈照落泉),則見其有味”[5]1674,張蠙《雨》“尾句(唯應(yīng)孤鏡里,明日長愁顏)有味”[5]658,于武陵《友人南游不回》“尾句(一別無消息,水南車跡?。┯形丁保?]1267??梢钥吹?,評“有味”之處與晚唐詩總體風(fēng)格有差,方回雖然認為這些詩句極佳、有味,但并不改變對“晚唐詩”的整體評價。

在對學(xué)晚唐的四靈、江湖詩“晚唐體”的評價里,也包含著方回對晚唐詩的認識。四靈是學(xué)晚唐詩的,“四靈詩,趙紫芝為冠”[5]1601,方回對趙紫芝的評價諸如“小巧”“弱格,不高致”“中四句鍛煉磨瑩為工”,同于晚唐詩的特點,紀昀以為能“切中四靈、九僧之病,并切中晚唐人之病”。但趙紫芝有的詩句,如《秋夜偶書》三四句“輔嗣易行無漢學(xué),玄暉詩變有唐風(fēng)”,卻和晚唐詩風(fēng)味不同,方回批為“三四有議論,卻不可以晚唐詩一例,若如此推去盡高”。[5]562

總之,方回眼中的晚唐詩,其特點是工——鍛煉字句、細潤工巧,切——重視對偶、描摹精切,新奇;以姚合、許渾為師,善于寫景,不著議論、不讀書,諱用事,少詩味,格卑語率。

四、方回對“晚唐詩”的態(tài)度

方回在《瀛奎律髓》中所選163位唐代詩人中,有52位是“晚唐詩人”,占比超30%。方回選了如此多的晚唐詩人和晚唐詩,足以表明他認為晚唐詩自有可取之處:“晚唐諸人,賈島開一別派,姚合繼之,沿而下,亦非無作者,亦不容不取之?!保?]338他所深惡痛絕的,是晚唐時期某些詩人詩作表現(xiàn)的衰世詩風(fēng)。

他對大部分晚唐詩人的評價是公允的,佳處輒贊“極佳”,評價李頻“詩雖晚唐,卻多壯句”,對杜荀鶴“粗厲”之處的態(tài)度也是“亦可取”,對張祜、趙嘏、顧非熊、項斯等人詩之佳處也是不吝贊美之辭的。即使對姚合、許渾詩也不是全然否定,只是集中地在二人詩的批語里表達了過于求工的不滿:“大抵工有余而味不足,即如人之為人,形有余而韻不足?!保?]338他對晚唐詩的批評指向,是晚唐詩人共同存在的問題和后學(xué)者的效法,目的是指出其病,戒后人勿學(xué)。比如評杜荀鶴《山中寡婦》,“俗甚,而三四格卑語率。學(xué)晚唐者以為式”[5]1362,言下之意是后學(xué)者不當學(xué)此語率處。又評姚合“有氣格卑弱者,如‘瘦馬寒來死,羸童餓得癡’‘馬為賒來貴,童因借得頑’,皆晚輩之所不當學(xué)”[5]658,都是從告誡后學(xué)的角度立論。

晚唐之后學(xué)晚唐詩者,方回特標出九僧、四靈諸人,“賈島、姚合以下得晚唐之一體,葉水心獎四靈,亦宋初九僧體耳,即晚唐體也,寇萊公亦此體也”。而宋末學(xué)晚唐詩者,更是只知取法四靈而不知溯源,繼而批評道,“近世學(xué)者不深求其源,以四靈為祖,曰倡唐風(fēng)自我始,豈其然乎”?[7]卷四“永嘉四靈,復(fù)為九僧舊,晩唐體非始于此四人也。后生晩進,不知顛末,靡然宗之,涉其波而不究其源,日淺日下”。[6]卷三十二這個“源”非九僧,也非姚合、賈島,而應(yīng)該是杜甫。

在方回觀念里,杜甫詩與晚唐詩的關(guān)系是“源”與“流”的關(guān)系。方回認為,晚唐詩也祖述杜甫,得杜詩之一體。晚唐詩人若選對進路,進進不已,也可上達杜甫。方回在張祜《金山寺》后批:“大歷十才子以前,詩格壯麗悲感,元和以后,漸尚細潤,愈出愈新,而至晚唐,以老杜為祖,而又參此細潤者,時出用之,則詩之法盡矣?!保?]14直接聲明晚唐詩以老杜為祖。一般認為方回的詩學(xué)觀里,杜甫是江西詩派之祖,杜甫詩和晚唐詩何以構(gòu)成源與流的關(guān)系?方回在對杜甫詩的批點里,曾點出杜甫某些詩是“似晚唐者”。如《瀛奎律髓》所選杜甫《秋清》一詩:“高秋蘇肺氣,白發(fā)自能梳。藥餌憎加減,門庭悶掃除。杖藜還客拜,愛竹遣兒書。十月江平穩(wěn),輕舟進所如?!狈交卦u“此老杜詩之似晚唐者”。[5]422杜甫《早起》一詩:“春來常早起,幽事頗相關(guān)。帖石防頹岸,開林出遠山。一丘藏曲折,緩步有躋攀。僮仆來城市,瓶中得酒還?!狈交嘏按四死隙偶硖圃娨病薄#?]503并從詩法角度詳細分析了杜詩似晚唐之處:“起句平入,晚唐也。三、四著上‘帖’‘防’‘開’‘出’字為眼,則不特晚也。五、六意足,不必拘對而有味,則不止晚唐矣。尾句別用一意,亦晚唐所必然也”,更直觀地展現(xiàn)了方回心中何為晚唐詩。平聲起句,尾句別用一意,這些都是晚唐詩常有的特點,卻在杜甫詩中表現(xiàn)出來。正因為杜甫詩中已經(jīng)具有的這種風(fēng)格和寫法被晚唐詩人繼承,所以方回在《跋許萬松詩》中所說“晚唐者特老杜之一端。老杜之作包晚唐于中”[7]卷四。賈島、姚合等晚唐詩人和學(xué)晚唐者都在這一端中,“姚合、李洞、方干而下,賈島之派也”(朱慶馀《早梅》后批)[5]754,“姚之詩專在小結(jié)裹,故‘四靈’學(xué)之……是故學(xué)詩者必以老杜為祖,乃無偏僻之病云”(姚合《游春》后批)[5]340。方回認為,“晚唐”詩也是唐以后學(xué)杜詩形成的詩派之一,這一派由老杜而賈島,由賈島而姚合而許渾。因此,他為晚唐詩設(shè)計了逆向的進路:由姚合而賈島,由賈島而老杜,階階而進,追尋杜詩的高度。在姚合《題李頻新居》的批語里,他為后學(xué)規(guī)劃了這一進路:“予謂學(xué)姚合詩,如此亦可到也。必進而至于賈島,斯可矣;又進而至老杜,斯無可無不可矣”,繼而說,“或曰:老杜如何可學(xué)?曰:自賈島幽微入,而參以岑參之壯,王維之潔,沈佺期、宋之問之整”。[5]960又因為杜甫詩是“集大成”者(杜甫《螢火》后批)[5]1155,所以學(xué)老杜不僅是學(xué)杜甫本人,更是學(xué)老杜之所學(xué)。于是,把盛唐、老杜、晚唐之詩統(tǒng)攝在一個整體的詩歌觀念下。方回把晚唐詩當做其詩歌理想系統(tǒng)的一部分去看待,形成了對晚唐詩較為客觀的評價,明白這一點后,我們就更能體會方回詩論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是故可以說,方回在《瀛奎律髓》中選取如此多晚唐詩和晚唐詩人,一方面是要借以指出詩病,講傳詩法,矯正詩壇卑弱之風(fēng),另一方面,晚唐詩不止有氣格卑弱之病,也有工切新奇的妙處,方回明批晚唐,實也有暗許,甚至將晚唐詩當作到達詩之至境的一條進路。

方回詩論中的“晚唐詩”,是與“晚唐體”相關(guān)的風(fēng)格概念,是一個詩學(xué)批評概念。在宋元之際詩論家的觀念中,“晚唐”詩與“盛唐”詩相對,與“江西”詩對立。隨著初盛中晚“四唐”概念的定型,“晚唐詩”的含義逐漸演變?yōu)樵娛犯拍睿靡灾阜Q晚唐時期的詩。

猜你喜歡
賈島唐詩詩人
“推敲”一詞的由來
賈島尋醫(yī)記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唐詩賞讀
賈島推敲
漾濞| 常德市| 益阳市| 乡城县| 崇文区| 容城县| 德化县| 丹东市| 抚宁县| 天气| 和硕县| 那曲县| 绥宁县| 凌源市| 广州市| 鸡西市| 中卫市| 宝丰县| 定兴县| 朝阳市| 黄冈市| 延长县| 榆树市| 太仓市| 桐城市| 怀集县| 余庆县| 改则县| 新田县| 贺州市| 宣恩县| 高淳县| 碌曲县| 昌黎县| 富源县| 上饶县| 舞钢市| 尼木县| 汾西县| 顺昌县| 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