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艷 傅傳國
摘要:為研究超高層、超大空間建筑的抗震性能,以超高層立式交聯(lián)電纜的高壓立塔為研究對象,以基底剪力、最大層間位移角和最大位移為分析參數(shù),采用剪力墻結構體系對塔樓結構進行研究。利用midas?Building軟件進行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的基底剪力約為多遇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的3.34~3.95倍;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橫向位移最大值為54.054?mm,層間位移角最大值為1/134,滿足規(guī)范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框架柱和框架梁均處于帶裂縫或屈服前狀態(tài),說明塔樓結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剪性能。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該塔樓剪力墻結構整體受力性能良好,能夠滿足罕遇地震下的抗震性能要求。
關鍵詞:剪力墻;抗震性能;彈塑性;時程分析;屈服狀態(tài);塑性鉸
中圖分類號:TP391.99;TU31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6-0871(2021)03-0006-06
DOI:10.13340/j.cae.2021.03.002
Abstract:To?study?the?seismic?performance?of?super?high?and?super?large?span?buildings,?taking?the?high?voltage?tower?of?the?super?high?vertical?xlpe?cables?as?the?research?object,?taking?the?base?shear,?the?maximum?story?drift?ratio?and?the?maximum?displacement?as?the?analysis?parameters,?the?tower?structure?is?studied?using?the?shear?wall?structure?system.?The?seismic?performances?under?different?earthquakes?are?analyzed?by?the?software?midas?Building.?The?results?show?that?the?base?shear?under?the?rarely?occurred?earthquake?is?approximately?3.34~3.95?times?as?big?as?that?of?the?frequently?occurred?earthquake.?The?maximum?displacement?in?horizontal?direction?under?the?rarely?occurred?earthquake?is?54.054?mm,?and?the?maximum?story?drift?ratio?is?1/134,?which?meets?the?code?requirements.?The?frame?columns?and?the?frame?beams?are?in?the?cracked?state?or?in?the?pre-yield?state?under?the?rarely?occurred?earthquake,?and?it?shows?that?the?energy?dissipation?capacity?and?the?shear?resistance?performance?of?the?structure?are?well.?Under?the?rarely?occurred?earthquake,?the?mechanical?performance?of?the?tower?shear?wall?structure?is?satisfactory,?and?the?seismic?performance?under?rarely?occurred?earthquake?meets?the?requiement.
Key?words:shear?wall;seismic?performance;elasto-plastic;time?history?analysis;yield?state;plastic?hinge
0?引?言
建筑結構向高層和超高層發(fā)展是建筑設計的發(fā)展趨勢[1-3],超高層建筑設計面臨更高的要求和挑戰(zhàn)。如何協(xié)調(diào)超高層建筑在安全、適用、耐久和經(jīng)濟等方面的特性,如何使建筑結構更好地滿足抗震性能要求[4-5],需要對具體工程進行分析與評估,才能得出相應的結論。本文結合工程實例,研究超高層、超大空間建筑抗震性能設計的思路和方法。
1?工程概況
1.1?工程簡介
以某超限高層立式交聯(lián)電纜的高壓立塔為研究對象,該塔樓地下1層、地上21層(第21層為機房層),標準層高為7.0~8.0?m,建筑結構總高度為148.8?m,高度等級為B級,平面尺寸為25.5?m×25.5?m。該建筑結構特點為層高較高,樓層內(nèi)未設置分區(qū)而形成超大空間結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建筑抗震設防分類為標準設防類。
1.2?結構方案設置
采用剪力墻結構體系對立塔結構進行抗震研究,塔樓四周為4個矩形筒體剪力墻,四周中線位置為4個L形剪力墻,隨著層高增加,剪力墻厚度逐漸減小。該結構層高較大,為提高豎向承載力,以結構中心為原點,在y向中軸線上距x向中心3.6?m處設有2根方形變截面柱,柱底層邊長為1.3?m??蚣苤图袅ι显O有框架梁,兩端剪力墻上設有連梁。立塔第3層為外伸懸挑結構,主次梁樓蓋體系采用鋼筋混凝土,地基采用筏板基礎。剪力墻標準層布置示意見圖1。
1.3?抗震性能目標確定
根據(jù)《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附件1“超限高層建筑工程主要范圍參照簡表”[6],逐項對項目規(guī)則性進行判定。由判定結果可知:該立塔平面規(guī)則,豎向剛度逐層變化均勻,高度接近B級超限,不存在其他不規(guī)則情況。綜合考慮結構的抗震設防類別、場地條件、設防烈度、結構特殊性、震后損失,以及修復難易程度等多種因素進行評判,參照《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7]提供的設計方法,選擇C級抗震性能目標。
1.4?分析軟件和計算假定
主要采用midas?Building分析軟件進行計算,結構材料為鋼筋混凝土,采用剛性樓板假定。在風載荷分析時,設置地面粗糙度為B類,承載力為1.1倍基本風壓,考慮扭轉風振。設計2個地震分組,場地類別為Ⅲ類,整體計算時考慮偶然偏心,振型組合形式為完全二次項組合(complete?quadratic?combination,CQC)方法。根據(jù)“高規(guī)、抗規(guī)從嚴”的要求調(diào)整薄弱層地震內(nèi)力,不考慮重力2階效應,考慮活載荷不利分布,采用蘭佐斯法進行特征值分析控制。分析參數(shù)設置見表1。
2?多遇地震和設防地震作用下塔樓抗震性能分析
2.1?多遇地震作用下塔樓抗震分析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8]在YJK和midas?Building軟件中計算塔樓的抗震性能,采用彈性時程分析法[9]進行補充。計算結果顯示:塔樓樓層質量分布相對均勻,未出現(xiàn)異常突變;考慮前21階振型時,有效質量因數(shù)在x和y向均大于90%;前2階模態(tài)均為平動,第1扭轉模態(tài)出現(xiàn)在第3階模態(tài);2個軟件計算得到的扭轉周期比分別為0.464和0.470,二者差值在允許范圍內(nèi);結構位移比和位移角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最大層間位移比曲線與最大層間位移角曲線無明顯突變,結構基本處于彈性受力狀態(tài)。結構側向剛度比計算結果在限定范圍內(nèi),表明該結構不存在剛度突變與明顯薄弱層;樓層剪力與傾覆彎矩的計算結果表明該結構具有良好的受剪承載力與抗傾覆能力;立塔剪重比與剛重比的驗算結果表明該結構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利用midas?Building軟件,采用5條天然地震波和2條人工地震波進行彈性時程補充分析,每條時程曲線計算得到的結構底部剪力和平均地震影響因數(shù)均滿足在統(tǒng)計意義上相符的要求。利用CQC方法與時程分析法得到的樓層最大層間位移角和層剪力分別相近,說明平均地震響應趨勢相似,結構整體符合要求。彈性時程分析法得到的位移和剪力平均值均小于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的計算結果,說明時程分析對結構抗震設計不具有控制作用,相應樓層的最大剪力因數(shù)不需要放大。
綜上所述,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結構的抗傾覆剛度、抗扭剛度和樓層承載力均達到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的各項指標,表明該立塔結構滿足彈性設計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2.2?設防地震作用下塔樓抗震分析
在設防地震作用下,層間位移角滿足設計要求,結構具有較好的承載力和抗傾覆能力??蚣苤休d力和剪力墻承載力驗算表明框架柱和剪力墻均滿足剪壓比要求,各層框架柱和剪力墻均能滿足“中震彈性、中震不屈服”的性能目標[10]。
對塔樓所有樓層剪力墻進行設防地震作用下的偏拉驗算,除底部墻肢外其他剪力墻未出現(xiàn)拉應力,墻肢沒有出現(xiàn)水平裂縫,抗傾覆剛度沒有發(fā)生嚴重退化,說明剪力墻具有良好的抗剪承載力。針對底部加強區(qū)超出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的剪力墻,可以提高其縱向配筋率或設置型鋼,加強結構的抗震性能。
根據(jù)YJK軟件計算結果可知,耗能構件未產(chǎn)生壓彎屈服,剪壓比未超過限值,結構構件均能滿足性能設計要求,可根據(jù)設防地震作用下結構構件的配筋進行包絡設計。
3?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抗震性能分析
3.1?分析方法選擇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地震響應一般是非線性的,結構材料進入彈塑性狀態(tài),結構側移效應更明顯,傳統(tǒng)的線性分析方法難以適用,需要進行非線性分析[11-12]。采用非線性分析方法研究罕遇地震下構件損傷和剩余變形,分析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結構是否滿足抗震性能目標。
3.2?材料本構關系和單元選擇
利用midas?Building軟件進行動力彈塑性分析。采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13]中的混凝土單軸應力-應變曲線,不考慮混凝土材料的受拉特性,僅鋼筋承受拉力。鋼材本構模型采用雙折線模型,鋼筋屈服后使用折減剛度,采用彈性剛度進行卸載和重新加載。剪力墻單元采用剪切本構模型。滯回模型是動力彈塑性分析的基本參數(shù),本文采用修正武田三折線滯回模型。
梁、柱和支撐定義為彎矩-旋轉單元(集中鉸),其中梁定義為彎矩鉸,柱定義為軸力鉸、彎矩鉸和剪力鉸,支撐定義為軸力鉸。采用Newmark-β直接積分法
根據(jù)恢復力模型獲得構件內(nèi)力,隨時間步更新構件剛度。
3.3?基底剪力分析
依據(jù)《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14]相關要求,根據(jù)建筑場地類別和地震分組等因素,選擇2組實際記錄的罕遇地震天然地震波和1組人工模擬罕遇地震波進行分析。地震波采用雙向輸入,主、次方向的加速度峰值比為1.00∶0.85,主方向峰值加速度取2.20?m/s2。地震波分析步長均取0.02?s,持續(xù)時間均為30?s。罕遇地震波作用下塔樓x向最大樓層剪力曲線見圖2。
在各地震波作用下塔樓x向最大樓層剪力曲線比較平滑,僅在7層發(fā)生小幅度轉折,因此立塔結構在7層或其相鄰層可能存在薄弱處。根據(jù)動力彈塑性分析,得到該塔樓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將其與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進行對比,見表2。
由此可知,罕遇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約為多遇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的3.34~3.95倍。
3.4?最大層間位移角分析
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的最大層間位移角與最大位移見表3。
由此可知:塔樓x和y向最大層間位移角出現(xiàn)在天然地震波作用下,分別為1/134和1/148,均小于限值1/100;x和y向最大層間位移分別為52.239和54.054?mm,說明該立塔結構x和y向未出現(xiàn)較大差別,結構平面布置合理。
3.5?構件出鉸順序和損傷破壞情況分析
如果僅對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結構彈塑性層間位移角進行控制,不能保證結構一直保持直立狀態(tài),因此還需要根據(jù)彈塑性變形和強度退化程度,衡量結構構件的破壞情況。前文分析可知,在天然波1的x向作用下結構響應最大,因此本文僅對天然波1的x向作用下的塔樓出鉸結果、出鉸順序和構件損傷破壞情況進行分析與評估。
根據(jù)應變與基準應變的比值設置纖維應變等級為1~6級,以此判斷混凝土和鋼筋纖維的損傷程度。在天然波1的x向作用下,剪力墻混凝土的剪切應變等級見圖3。
結構處于彈性狀態(tài)(1級應變)的占比為42.3%,處于混凝土開裂至初始屈服狀態(tài)(2級應變)的占比約為12.9%,處于混凝土屈服至屈服后狀態(tài)(3級和4級應變)的占比約為19.6%,處于屈服后破壞狀態(tài)(5級應變)的占比約為9.2%,處于開裂帶裂縫狀態(tài)(6級應變)的占比約為15.9%,極少部分剪力墻發(fā)生重度破壞。
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應變等級分布分別見圖4和5,水平和豎向鋼筋的應變分別見圖6和7。在天然波1的x向作用下,剪力墻水平應變和水平鋼筋的應變較小,而剪力墻豎向應變和豎向鋼筋的應變相對較大,在各個等級狀態(tài)均有分布。由此可知,水平剪力對剪力墻沒有控制作用,剪力墻主要由地震作用產(chǎn)生的傾覆力矩控制。剪力墻豎向壓應變在x向僅有0.2%處于嚴重破壞狀態(tài),剪力墻豎向鋼筋約有3.8%處于受拉屈服狀態(tài)。
由圖5和7可知,剪切屈服變形主要位于剪力墻連梁、框架梁和底部剪力墻,且隨著高度增加,破壞程度逐漸減弱。底部剪力墻四周損毀較為嚴重,因此需要加強該區(qū)域,以提高結構抗震性能,實現(xiàn)預期設定“關鍵構件輕度損壞、普通豎向構件部分中度損壞、耗能構件中度損壞或部分比較嚴重損壞”的抗震性能目標。
在天然波1的x向作用下,梁、柱和塔樓整體屈服狀態(tài)塑性鉸分布見圖8~10,其中第1階為開裂狀態(tài)、第2階為屈服狀態(tài)和第3階為極限狀態(tài)。塔樓整體塑性鉸處于第1階開裂狀態(tài)的比例為34.3%,處于第2階屈服狀態(tài)的比例為60.4%,未出現(xiàn)第3階極限狀態(tài)。由梁和柱損傷狀況可知:連梁發(fā)生破壞并出現(xiàn)塑性鉸,連梁和框架梁有67.3%的鉸處于第2階屈服狀態(tài),連梁和框架梁未發(fā)生完全破壞;柱有73.6%鉸處于第1階開裂狀態(tài),無柱鉸處于第2階屈服狀態(tài),框架柱處于輕微損壞狀態(tài)。
連梁、框架梁和框架柱的塑性鉸在各分析步驟下的發(fā)展過程為:在0~5.0?s時,框架梁、連梁和框架柱基本沒有第2階塑性鉸;在5.0~10.0?s(第1個地震波峰)時,框架梁和連梁大量出現(xiàn)第2階塑性鉸,框架柱未出現(xiàn)第2階塑性鉸;在10.0?s后,塑性鉸的數(shù)量和發(fā)展深度未出現(xiàn)較大變化。
假設D為結構實際發(fā)生的總變形值,D2為結構第2屈服狀態(tài)值,D/D2即為結構延性因數(shù)。塔樓整體延性因數(shù)計算結果見圖11。塔樓整體有68.9%的區(qū)域延性因數(shù)小于1,表明該塔樓結構大部分區(qū)域實際變形位移小于屈服時位移。
塔樓總體上滿足抗震概念設計中的“強墻肢弱連梁”要求,連梁和框架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先進入屈服狀態(tài),耗散后續(xù)地震波能量,因此剪力墻等構件塑性鉸的數(shù)量和發(fā)展深度相應減少。連梁和框架梁先進入塑性階段對保證整體結構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倒塌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連梁進入塑性階段的比例明顯高于框架梁。
4?結?論
采用剪力墻結構體系對某超限高層立式塔樓的抗震性能進行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該塔樓橫向最大位移較均衡,層間位移角最大值為1/134,滿足《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14]中不大于1/133(90%塑性變形)的限值要求,能夠達到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設防目標。
(2)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雙向基底剪力約為多遇地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的3.34~3.95倍,說明地震波選用準確,結構耗能合理。
(3)在地震波雙向作用下,除底部個別墻垛處剪力墻進入剪力屈服狀態(tài)外,其余底部剪力墻均為剪切屈服前狀態(tài)或帶裂縫工作狀態(tài)。應適當加強底部剪力墻的配筋,以增強其抗剪能力。
(4)框架柱和框架梁均處于帶裂縫或屈服前狀態(tài),仍有一定安全裕度,能夠確保結構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剪性能。
(5)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塔樓整體受力性能良好,能夠滿足抗震性能目標。
參考文獻:
[1]?胡玉銀.?超高層建筑的起源、發(fā)展與未來(一)[J].?建筑施工,?2006,?28(11):938-941.?DOI:10.3969/j.issn.1004-1001.2006.11.031.
[2]?羅福午.?高層建筑的歷史發(fā)展[J].?建筑技術,?2002,?33(1):55-57.?DOI:10.3969/j.issn.1000-4726.2002.01.025.
[3]?汪大綏,?包聯(lián)進.?我國超高層建筑結構發(fā)展與展望[J].?建筑結構,?2019,?49(19):11-24.?DOI:10.19701/j.jzjg.2019.19.003.
[4]?方鄂華,?錢稼茹.?我國高層建筑抗震設計的若干問題[J].?土木工程學報,?1999,?32(1):3-8.?DOI:10.3321/j.issn:1000-131X.1999.01.001.
[5]?王亞勇.?我國2000年抗震設計模式規(guī)范展望[J].?建筑結構,?1999(6):32-36.?DOI:10.19701/j.jzjg.1999.06.011.
[6]?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關于印發(fā)《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專項審查技術要點》的通知[EB/OL].?(2015-05-21)[2021-05-01].?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505/t201?50528_220992.html.
[7]?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S].
[8]?李曉路.?淺析多自由度體系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及其應用[J].?四川水泥,?2016(9):115.?DOI:10.3969/j.issn.1007-6344.2016.09.106.
[9]?周佳林.?YJK與Etabs彈性時程分析的對比[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5(5):719-722.?DOI:10.3969/j.issn.?1008-1402.2017.05.003.
[10]?楊杰.?某框架-核心筒結構超高層建筑基于彈性和彈塑性計算的中震抗震性能對比分析[J].?建筑結構,?2019,?49(13):77-83.?DOI:10.19701/j.jzjg.2019.13.012.
[11]?王燕燕,?莫海鴻.?基于midas?Building的某超限高層建筑靜力彈塑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38(6):181-185.?DOI:10.3969/j.issn.1008-1933.2012.06.048.
[12]?周小燕.?某超限高層建筑抗震設計與分析[D].?南京:東南大學,?2018.
[13]?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S].
[14]?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S].
(編輯?武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