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一蓉 許慕竹
(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國際教育系,湖南 常德 415000)
漢語學習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中國進行學習,漢語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專業(yè)技能。不管是在國內的高校還是在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都開設有漢語教學課程。然而由于漢語本身的語言特性以及文化氛圍的不同,外國留學生常在學習漢語時困難重重。對于習慣使用26 個字母進行拼寫的外國留學生來說,一個個方塊字不僅難以書寫,理解更是困難。尤其是中國漢字經過數千年的演變和流傳,許多漢字從古到今的意義也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和擴展[1]。許多古文中漢字的意義,甚至中國學生都很難完全弄明白。另外,和其他語言相比,漢語更加抽象化,用法也更加靈活多變。例如說,在特殊的情況下,名詞可以做動詞,動詞可以做名詞,名詞可以做形容詞等。復雜的用法以及多變的含義,再加上漢語中存在著大量的同音字詞,使得外國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往往需要以年為時間單位起步,進一步加大了漢語學習的困難。而對于從小就生活在中國的學生來說,漢字的使用則就像是呼吸空氣一樣正常簡單,這種情況歸根結底來看,是因為中國學生從小就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對漢字的內在含義產生了某種文化上的默契,所以即便是多音詞,同義詞在使用時也不會出現困難。由此可見文化對語言學習的重要意義,不管學習任何語言,要想利用這門語言與當地人進行交談,那么了解其文化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只有對當地人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夠掌握當地人熟知的常用詞匯,與當地人交流時才能夠顯得更加自然,表意更加明確。
前文探討了在漢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雖然很多高校開設的對外漢語教學課程中,都會自覺不自覺的融入一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講解,但這些內容缺乏體系性和目的性,不能夠完全發(fā)揮其真正的效用,因此,本文再次總結出以下幾點把漢語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具體途徑,為更好的促進對外漢語教學的發(fā)展以及宣傳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做貢獻。
與其他文字最大的區(qū)別,漢語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象形文字。漢語的演化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體系,從最早的甲骨文到今天的整體字,是經過了一步步的演變和再發(fā)展形成的。要想更好的理解當前階段廣泛使用的簡體字,那么最好最便捷的辦法就是結合漢字起源,去探討文字背后的象形含義。尤其是對于非漢語母語的學生來說,缺乏長久的文化熏陶和積淀,你要想在短時間內對漢字形成一個深刻的認識,更好的把握漢字的內在含義,那么就要從漢字背后的象形含義開始學習漢字。一個小小的漢字,不僅僅承載著傳遞信息的作用,更是中華民族勞動與智慧的結晶,一個簡單的象形方塊字中蘊含的不僅包括了中國先民對于自然的感知與認識,更傳達了中華民族的宗教,哲學,民俗等古代社會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2]。因此,學生在學習漢字背后的象形文化是不僅僅只是從文字學的角度進行學習,更是從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的角度進行切入。學習漢字背后的象形含義,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和記憶漢字,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中華民族有一個更加深刻和全面的了解。
古典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大瑰寶和藝術寶庫,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手法,無數歷代文人墨客運用詩詞的表現手法來抒發(fā)自己的家國情懷以及個人感慨,對于表現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風俗民俗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融入古典詩詞鑒賞,不僅有利于外國學生進一步學習中華文化,了解中國文學,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獲得別樣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的理解中國人的行為日常。另外,由于詩詞格律和精準性的要求,許多漢字在詩詞句式中都有別樣的用法,例如說最常見的名詞、作動詞名詞作形容詞,在詩詞作品中大都有所體現。通過讓留學生接觸和鑒賞這類作品,能夠幫助學生來理解漢字的特殊用法。不同的國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情感認知和文化基礎,語言僅僅是一種溝通的工具,要想真正的與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人進行有效溝通,那么就必須要充分了解對方的文化背景。例如說許多英語中的俚語,翻譯成漢語往往會失去其本身的含義,這時候就需要英語學習者去充分了解英語文化中的民俗背景以及文化知識,同理,在中國文化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況,例如說中國人在舉例子時習慣以“張三”為例,這里的張三并不是作為某種特指,但如果不熟悉中國文化就很有可能會產生誤解。另外,古典詩詞不僅有利于外國學生學習漢字的用法,同時也有利于外國學生體驗中國的歷史。詩詞作為一種表達情感的文學載體,除了具有藝術價值以外,同樣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詩詞中常常會用到許多典故來表述中國產生的一些歷史事件,通過對詩詞的鑒賞,可以充分了解中國歷史上所發(fā)生的一些較有代表性的事件以及人物,可以更好的理解中華文明的發(fā)展[3]。
民俗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體現部分。我國俗語講,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信仰之間更是如此。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民俗,不僅有利于更好地體會這個國家和民族的人的情感,更有利于架起不同文明之間溝通的橋梁。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只有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之上,才是和平交流,了解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民俗文化,可以更好的幫助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之間的人減少隔閡,更好地促進二者之間的和平交流。例如說中國人最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春節(jié),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團圓之情,故鄉(xiāng)之情等一系列復雜情感都在這個節(jié)日有所體現,而外國民族則鮮有團聚、落葉歸根等情懷,外國漢語學習者只有充分了解中華民族的這些內在情感本質才能夠更好的與漢語民族相處。另外,單純的語言學習是枯燥和乏味的,只有將民俗文化等一系列文化內容融入到其中,才能夠進一步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長期居住和工作在中國的外國人來說,充分了解中國的民俗文化,可以更好的幫助這些外國學生安排自己的生活。
民俗技法與民俗是相輔相成的。我國具有5000 年的文化傳承,歷史悠久,在這其中不僅形成了許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更是產生了一些具有民族特點的民族技法,例如說書畫,打鐵花等。一方面,這些非物質文化傳承內容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更是世界民族的文化瑰寶,值得不同民族和國家的人共同學習和傳承。另一方面,這些民俗技法并非憑空產生的,其背后所蘊含的是中華民族這個古老的民族千年來的精神傳承。例如說太極愛好者在學習太極時,絕不僅僅只是對一些動作的學習和重復,更重要的是太極背后更深層次的哲學辯證思維,而這些恰恰是中華民族背后哲學思想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漢字中,有許多文字無法直接翻譯成其他文字,例如說“道”“君子”等。單純的將這些字詞翻譯成外國語言會令其不同程度的失去內在含義,而依靠講解又很難使沒有受過中華文化熏陶的外國人講明白,因此,這些文字背后的民俗技法則成了講解這些文字最好的載體。
綜上所述,語言和文字的學習絕不僅僅只是語言學的范疇,更是對一個民族背后深層次文化的學習。中華文化作為四大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點在漢字學習中更是深有體驗。要想進一步優(yōu)化我國對外漢字教學,那么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了解一個民族背后的文化背景,才能夠理解這個民族的特殊情感,才能夠真正的發(fā)揮語言溝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