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蕾
人的一生中,有70%的時間,都在與人溝通。進入職場,更是如此。人們需要和領導匯報、和同事交流、與客戶溝通。如何在常見的溝通場景中,輕松應對?職場中人需要掌握五大交際溝通小技巧。
當我們在開始社交時,在彼此打完招呼以后,常常會陷入沉默之中,也就是“無話可說”。
破解這一尷尬局面的唯一方法就是讓這段對話繼續(xù)下去。為了化解初時的尷尬,大多數(shù)人會找話題擴展交流,然而,大多數(shù)人找話題都是以提問為主,“你的老家在哪”“你做什么工作的”……這些問題看似尋常,但某種角度來說也是在刺探別人的隱私,顯得不禮貌。英國人愛聊天氣,中國人適合聊吃的。無論是和陌生人聊天攀談,還是在辦公室與熟人寒暄,在這些私下的社交場合,聊一聊美食也許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談美食的時候也要注意社交并不僅僅是為了展示自己,還要和對方溝通,讓話題延續(xù)下去。比如在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美食的同時,也要問一問對方家鄉(xiāng)有何特產(chǎn),有沒有印象深刻的美食體驗,用故事打動對方。
做一個“捧哏人”,鼓勵對方把話說下去。當別人在聊天的時候,對方說了一個你早已聽過的笑話或是猜到結(jié)局的故事,這時千萬不要插話、搶話,而是要滿足對方的傾訴欲?!霸瓉硎沁@樣”“真有道理”,抑或哈哈大笑作出回應,都會讓對方產(chǎn)生遇到知己的感覺,加深對方的傾訴欲。
眼神接觸是基礎,更需動作表情的輔助。當我們和他人交流時,眼神交流已經(jīng)成為了溝通的一個必備,但是往往會忽視了表情和動作。事實上,足夠多的肢體表情才能讓對方收獲更多注意力,例如對方憤憤不平地說了一段經(jīng)歷,這時候可以恰當表現(xiàn)出生氣的樣子,來展現(xiàn)你的重視。
最核心的,還是在于如何提問,而問得越具體,對方回答越省力。例如簡單問對方“你喜歡什么顏色”,對方不一定能直接反應過來,但是加上一個前景,“現(xiàn)在很多女生都喜歡粉色,你喜歡嗎?”對方往往就能立刻反應作答。
在大型會議上做報告,整個會場的人盯著你看,不自覺地聲音發(fā)抖、結(jié)結(jié)巴巴,像這樣緊張的時刻在溝通交流時并不少見。
仔細分析為何緊張,一部分人是出于沒有實力的不自信,這種情況只能通過先提升自我再去調(diào)整。另一部分人則是實力充沛但卻心態(tài)失衡。其實,多練習公眾演講可以有效地調(diào)整心態(tài)。這里的公眾演講并非對著一群陌生人說話,而是從熟悉的人、身邊的人開始,甚至可以是父母。請觀眾坐著,自己站著,從一個3—5 分鐘的小故事開始,就能越練越多、越練越久,一周練一次,一個月后就能大大改善現(xiàn)狀。
生活處處是社交,從三五分鐘的小故事起步,可以逐漸發(fā)展到上百人的合唱演講,這一成長過程中也不必害羞,在一場重要匯報前可以大方邀請同事們聽一聽你的初稿,提前演習,熟能生巧。
每天抽出10 分鐘進行一場語言訓練,不要用主語“我”來和別人交流,也許能夠改善這一情況。所有人都想聊自己的事,迫不及待向社會展示自己的同時應注意不要搶奪別人的舞臺。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主語“我”去掉,用案例、數(shù)據(j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既能減少日常生活中的沖突,用數(shù)據(jù)和其他案例的可靠信息還能增加大家對你的可信度。
語言是基礎,適當?shù)谋砬閯幼骺梢宰寣Ψ嚼斫獾酶羁?,牢記兩個小技巧能顯得更可靠。第一,說話的時候保持眼神接觸,從5 秒開始慢慢訓練,逐漸增加;第二,每天練習微笑,對著鏡子練習不露齒的微笑,用微笑待人,讓對方在見面伊始就有一個好體驗。
“如何拒絕別人”被稱為職場小白第一課,明明不是自己的工作,卻因為同事一句請求就心軟幫忙,結(jié)果求助于你成為了對方的習慣。然而,懂得拒絕才能贏得對自己時間的掌握權(quán)。
首先需要調(diào)整心態(tài),職場小白不善于拒絕的原因大多可歸結(jié)為“不好意思”,初入職場,想做好每一份手里的工作是正常心態(tài),但是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總是幫助別人就不得不犧牲自己的時間。還有一些職場人士隱藏在身上的“討好型人格”,這類人總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滿意,即使代價是自己的自身利益。
學會拒絕并不難,如果實在難以開口,可以試試把所有的錯都攬在自己身上,這樣即使這次沒有幫上忙,你們之間的社交流動性依然是延續(xù)的。例如同事找你幫忙做個PPT 時,可以采用“太不好意思了,我自己的報告上午還要重新返工,明天就要交。”既充分保留了自己的時間,也讓這份拒絕在面上不那么難堪。
我們在社交場合里常常會遇到一些社交大牛,大家常常稱他們“會做人”,這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會拒絕、總是在幫助別人,而是因為他們懂得感恩。
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批評,也會遇到夸獎,在這些被夸獎的大量場合,千萬不要沉默不語。感恩老板、感恩領導、感恩同事,一定要適時地說一些表達感恩的話。并且要努力發(fā)現(xiàn)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并適時地表達感恩,加上一些具體的事例。
社交并不是一門只靠筆記學習閱讀就能學會的課程,它更需要每時每刻的實踐和一次又一次的反饋演練,開口社交,友善待人,便已邁出“社交達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