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相逢一笑
1918 年,馮玉祥在湖南省常德市出任鎮(zhèn)守使。一天他出門辦事,看到兩名士兵在路上閑逛。馮玉祥立即從車上走了下來,他來到其中一個士兵面前,朝著對方深深鞠躬。
兩名士兵看清是馮玉祥后,嚇得不輕。特別是那位無緣無故受了馮玉祥一大拜的士兵,更是嚇得面色發(fā)白。鞠躬之后,馮玉祥挺直身子,表情嚴(yán)肅地說道:“別害怕,我不是給你行禮,我只是給你穿的那雙鞋行禮!”那位士兵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發(fā)現(xiàn)和平常并沒有什么異常,露出不解的神情。
馮玉祥一本正經(jīng)地解釋道:“你腳上穿的鞋子是緞子面料做成的,很是高級,想來價錢一定不菲。而我穿的這雙鞋則是粗布做成的,與你的緞子鞋相比,我的布鞋難免相形見絀。所以,我特地要給你的緞子鞋行個大禮?!?/p>
聽了馮玉祥的話后,那位士兵滿臉通紅。馮玉祥接著正言道:“當(dāng)一名士兵,一個月能掙多少錢?穿一雙布鞋就蠻好了,何必要花那么多錢,去買一雙緞面鞋呢?有這些閑錢,為何不能寄回家去,給父母買一些東西呢?”
那位士兵結(jié)結(jié)巴巴地表示,自己立馬將緞鞋脫下來扔掉。馮玉祥喝止了對方的行為,說道:“這雙鞋既然已經(jīng)買了,那就安安心心地穿著吧。但是一定要比布鞋多穿幾個月才行?!?/p>
最后,馮玉祥扭頭對另外一名士兵發(fā)話:“我命令你監(jiān)督他穿完這雙緞鞋,待穿到不能穿時,拿來給我看看,待我批準(zhǔn)后才允許扔掉,能做到嗎?”兩名士兵大聲回答道:“能!”直到這時,馮玉祥才滿意地上車離去。
孔子《論語·子路篇》里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馮玉祥用切身行動,很好地詮釋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