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宇
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對有效培養(yǎng)和引導學生發(fā)展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需要各層級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開展中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實現(xiàn)各種先進教育思想、理論、技術以及方法等的融入,切實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文章以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為切入點,分別從教學資源建設、教學活動建設以及教學評價建設等三個層面,分析了小學英語課堂中學生高階思維培養(yǎng)的策略,期待能夠對廣大教師同仁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小學英語;高階思維; 培養(yǎng)
引言
在時代發(fā)展的推動下,人們逐漸認識到學科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在新課標的引導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逐漸完成了,由知識到能力,由形式到思維的轉變過程。期待能夠通過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英語課程學習中,可以更加有效的感知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逐漸實現(xiàn)課程學習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以滿足當前社會背景下國家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一、基于興趣驅動,引導學生思考
教學資源是課程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也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的主要依據(jù),基于學生實際發(fā)展水平的考慮,教師在課程教學資源建設時,必須要深刻的認識到學生學習興趣對于課程教學效果的影響,并通過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實現(xiàn)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讓學生可以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到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各項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有效的建設與發(fā)展。以人教版六年級英語上冊PEP教材課程“How can I get there”為例,在進行課程教學的資源建設時。教師必須站在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對各種教材教學資源、生活教學資源以及網(wǎng)絡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更加具有趣味性的方式,將學生導入到課程教學活動中。如在教材第3頁的對話練習中,小學英語教師可以考慮將該段對話內容的兩個主體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再借助視頻的方式進行演繹,這樣不僅可以實現(xiàn)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而且也能更好的將學生導入到課堂教學中,為課程教學實效的提升打下基礎。
二、基于問題引領,激發(fā)高階思維
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學生在課程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對各種教學問題進行探索和思考,才能有效地實現(xiàn)自身思維品質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借助學生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階思維培養(yǎng)時,教師需要打開教學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事實性或者理解性問題中,而是要站在運用、分析以及評價的角度引導學生。依舊以人教版六年級英語上冊PEP教材課程“How can I get there”為例,教師除了可以在教材第4頁let’s talk板塊教學內容結束后,讓學生基于板塊中的對話句型展開討論,如“ Where is the museum shop? ”,“It's near the door,”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機會,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對單元中的句型和語法進行運用,逐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之外,也可以從情景創(chuàng)設的角度入手,讓學生在情景中對語法內容進行運用。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本內容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以演繹的方式進行表達。同時教師也可以從評價的角度入手,讓學生評價學生,提升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這樣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也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的提升英語課程的教學實效,真正滿足當前小學生課程學習的實際需求。
三、基于賞識評價,增添學習動力
小學是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其本身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較低,在英語課程內容學習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力。而且英語語言本不是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所運用的第一語言,在課程學習中更是無法有效地理解英語課程的教學內容,其學習成績始終無法得到有效提升。而長時期的落敗感,則會對小學生造成較大的影響,讓小學生失去對英語課程學習的信心和熱情,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幫助學生實現(xiàn)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難性。賞識教育作為一種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發(fā)展的育人方式,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信心的培養(yǎng),重新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為充分提升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英語教師必須將教學評價的建設重視起來,及時融入賞識教育的內容,完成對小學生的有效引導。如在課程“how can I get there”教學中,部分學生因為自身英語學習水平較差,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和交流時,通常都處于面面相覷、呆若木雞狀態(tài),限制了學生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此時教師可降低課程教學的難度,當學生能夠標準的完成課程內容的對話練習,如學生A:“ Where is the cinema?”,學生B:“ It's next to the bookstore”。此時教師需要及時對學生A和學生B進行肯定和鼓勵,引導其繼續(xù)加油和努力,逐漸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先為學生高級思維的培養(yǎng)打下學習的基礎,在逐漸引導學生進行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
四、總結
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可以有效的幫助小學英語課程實現(xiàn)課程教學實效的提升,小學英語教師在實習課程教學的工作中,必須將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工作重視起來,從教學資源,教學活動以及教學評價等多個角度入手,構建起全方面、立體化的高階思維培養(yǎng)工作體系,實現(xiàn)對學生的有效引導。真正滿足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體現(xiàn)出英語課程在育人工作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莫曉瑩. 基于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自主互助課堂探究[J]. 英語教師,2019,19(10):67-68.
[2]蘭春壽. 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定與思維品質培養(yǎng)[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9):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