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軍祖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100038)
非線性電子線路是信息通信技術方向的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重要課程,這在學生今后從事相關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學習完本課程后,了解掌握電子線路中組成模塊電路的原理,可以更好地深入學習其他專業(yè)知識。
當前,高等院校對非線性電子線路課程主要是課堂上進行理論授課,然后實驗室安排實驗實訓,而且實驗方面電路及參數(shù)也主要以書本為主,造成學生缺少機會自主設計通信電路。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中,往往是重教輕學,著重注意對學生的灌輸引導,而忽視了學生在實驗中的動手能力和設計能力,所以學生學習起來普遍感覺缺乏興趣,難度較大。其次,當前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之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參差不齊,分析開放性、理論性問題的能力普遍不強;雖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但對于學習的鉆研性不強;對于實驗等重要學習環(huán)節(jié)缺少自主設計,無法將理論和實驗設計相結合起來[1]。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當中的優(yōu)勢,更新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鼓勵學生學習新技能,掌握新知識,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2]。
目前,我國一直有著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但是課程總體上以理論為主,實踐少,與前面基礎知識聯(lián)系性不強,使學生逐漸會喪失學習興趣。在傳統(tǒng)的電子線路的教學中,一般都是采用課堂進行理論推導,電路形式、概念多,而且分析方法多,教師授課時雖然講解得面面俱到,但是容易造成課程內容分不清主次,學生們一頭霧水。雖然這樣可以使學生易于理解理論知識,但是對于提升學生的電路連接設計能力是不夠的[3]。學生通過電腦軟件Multisim進行模擬,按照實驗步驟連接、調試參數(shù)就可以得到實驗結果,但不能理解電路原理,也不能將學習的理論知識和實驗電路連接起來,更加造成了學生對于此項課程的抵制心理,實驗也是以一種應付的心理,將實驗設計當成了一項工作,從而弱化了實驗的效果。
非線性電子線路課程教學知識點較多,且是承上總結的一章,其中的理論性、工程性和實踐性都很強。而且需要足夠的實踐設計來鞏固學生的掌握情況,但在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因課時較少,導致課程教學內容減少,更是削減了實驗設計的時間,導致學生對于實驗設計方面的缺失。
現(xiàn)在的教學課堂上偏重教師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點,注重課上內容的講解,缺乏對于電路原理概念與實際應用方面的講解,使之逐漸變成了一門理論和計算的數(shù)學課,學生對此失去興趣。而且教師在授課時可能會存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例如,單純地依靠板書教學或多媒體課件進行講解,教學方式單一的情況更加嚴重,這樣也會影響教學的效果,難以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
實踐環(huán)節(ji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學生實踐和綜合能力非常重要,實驗環(huán)節(jié)一般應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很多情況下只保留課程實驗環(huán)節(jié),課程設計因種種原因未安排,從而造成學生動手能力的缺失,達不到課程中各個實驗想要達到的效果。由于實踐少使學生對各模塊電路缺乏全局認識,從而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
現(xiàn)在課程普遍采用仿真實驗,這樣簡化了實驗,也使每一個實驗更加具有可行性,減少了電路事故的發(fā)生,但其中大多都是以課本中的電路為基礎,學生的任務是將原理圖連接到計算機軟件上,配置輸入和輸出,并根據示波器等上的波形顯示和變化來驗證學習理論。但是,在電路設計、連接和調試方面沒有試驗環(huán)節(jié)來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4],學生感覺實驗沒什么意義,也不清楚實際電路可能會存在的系統(tǒng)誤差,對實驗也只是敷衍了事,不能實現(xiàn)預期效果[3]。
本課程主要是以不同通信信號的基本特性、理論知識、公式推導、實驗電路講解和設計為主,教學過程中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尤為重要,教師應根據自己的經驗減少傳統(tǒng)方式的教育,采用其他形式的啟發(fā)式教育。學生應是學習的核心,提高其對于知識的自學能力,可以獲益終生。根據電子線路教育內容的特點,通過計算機多媒體、投影和板書在課堂上的結合,改變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使枯燥的內容變得豐富多彩,賦予電路動感,使電路的學習過程更加有趣,還提高了教學效果。學生上課需要集中精神在課堂上,用眼去看,用耳去聽,增強學生記憶。在課堂上也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對本章節(jié)學習有幫助的課外輔導書,如杜武林主編的《高頻電路原理與分析》、沈偉慈主編的《通信電路》、胡宴如主編的《高頻電子線路》等[5],通過向圖書館借閱這些書籍加深學生對本章節(jié)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本章節(jié)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多了解課堂上講解不到的關于本章內容的知識,使學生對于學習產生更大的興趣,也方便了學生在課堂上更好的學習本章內容。
課前預習很重要,應在每堂課結束后要求學生對下一部分內容進行預習和對本節(jié)課講授內容進行復習,并布置課后作業(yè),使學生對于上課所學內容進行更深印象的學習。
2.2.1 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的過程是很重要的,但是每星期的課程并不是連在一起進行的,中間一般會存在較長時間的間隔,如果學生沒有課前預習和課后的復習習慣,那么每節(jié)課與每節(jié)課之間聯(lián)系的程度就不會太緊,會對學生課程的整體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可以跟學生建立一個微信群,在微信群里每天分享一個相關內容的知識點或者一個課后的例題,讓學生在微信群中進行討論,鞏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知識,還可以對下一節(jié)課內容進行預習。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對課程進行展開講解,也可以減少上課過程中對學生的二次講解復習的時間,這樣既可以縮減課堂上講解重復內容的時間,充分利用了學生的瑣碎的時間,還提高了他們對本門課程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本課程的內容。
2.2.2 課后作業(yè)習題及答案
課后作業(yè)和測驗是學習的重點內容之一,學生通過做題可以將相關內容聯(lián)系緊密,并促進學生對于本章知識點的理解和連接。課后習題可以設置幾個部分,分為選擇、計算,這樣可以全方位地使學生更好地復習內容,也可以從各個方面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在課后給學生布置下內容相關的課后習題,在下次上課時將作業(yè)進行及時的收取,并及時進行批閱,了解學生在學習本章內容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在下次上課時可以利用幾分鐘的時間進行講解,使學生不留問題再開始新的內容的講解,這樣也有利于開展下面的內容,還增強了課程的連貫性[5]。
在學習完相關理論知識后,實驗的設計與實踐也是很重要的,現(xiàn)在學校實驗主要使用電腦軟件Multisim進行仿真實驗,這樣有著幾個好處:(1)可以減小系統(tǒng)誤差,更好地完成實驗[6];(2)簡化實驗過程,更好的觀察各個數(shù)據變化帶來的信號變化;(3)減少了由于電路連接錯誤或者設備老化而可能產生的安全問題。但是這樣也有著幾點壞處:(1)簡化了學生親自動手連接電路的過程,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從而減少了實驗的效果;(2)電路大多都是書本上或者實驗指導書上已經連接好的電路和參數(shù)調節(jié),不能吸引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實際操作。實驗過程當中,大多都是按照電路原理圖連接好電路就認為已經做好這次實驗了,從而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因此實驗環(huán)節(jié)應通過仿真實驗理解電路原理,通過開展設計性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電路設計能力,后續(xù)還要通過課程設計把實際的電路設計環(huán)節(jié)補齊,真正把學生的知識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出來。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為輔助學生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在課后可以為學生制作一個微信公眾號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本章內容的學習,一方面增加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渠道;另一方面利用了學生瑣碎的時間來對本門課程進行學習。其中可以設計這幾個方面的內容:
(1)知識點總結,其中主要推送內容為近考試時所需要復習的內容,包括課堂學習理論知識的重難點內容總結,公式推導過程和學生所需要的學習資料。這樣減少了學生在復習時候的不清楚重點、復習效率不高的情況。
(2)難點問題反饋,主要是一個學生進行反饋的功能,這樣在課下就可以了解到學生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然后了解到學生的困難問題后,就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回復功能或者私信給學生,并向學生進行答疑。遇到普遍存在的問題,可以在課上專門拿出部分時間進行整體的講解,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困難。
(3)課外知識介紹,主要是向學生推薦一些小元件、小設計的實際操作組裝過程,比如像簡易式收音機的制作過程之類的文章。這樣有條件、有興趣搞一些小設計但卻不清楚如何制作的同學可以通過這類文章的介紹來制作自己感興趣的電路實驗。這樣將學過的知識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件聯(lián)系到了一起,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在課上還可將學生動手制作的小設計進行展示并整體介紹這個小設計的原理,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進行這種小實驗,這樣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實驗課時少、學生動手能力較差的情況。
(1)每日知識點,每天介紹一個或幾個學過的或者沒有學過的知識點,既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了復習和總結,還可以對沒有學過的知識點進行介紹,方便學生進行預習。每天一個或者幾個知識點對學生來說不算很繁重,學生在課后的瑣碎的時間就可以進行知識點的學習,還可以幫助他們培養(yǎng)自學能力,可以讓學生每天都可以接觸到本門課程,增強了每節(jié)課之間的聯(lián)系度。
(2)預習內容,主要是告知學生下節(jié)課要講述的重點內容,提醒學生對下節(jié)內容進行復習,防止每節(jié)課與每節(jié)課時間間隔過長而導致的學生忘記預習或者在課堂前進行匆忙的預習而造成的課程講授不順利。
(3)每日一題,每天通過公眾號向學生推送一道或幾道習題,學生做完習題后將答案發(fā)到公眾號中,可以通過公眾號后臺對學生的答案進行評判,統(tǒng)計學生在做題中存在的問題,在下節(jié)課上進行講解。這樣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認識,增加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興趣。
通過系統(tǒng)地規(guī)劃各章講解內容和重難點,在課堂介紹時不能只介紹課堂上的知識,還要聯(lián)系原先知識和后面知識的相關介紹,通過總體性的知識點介紹,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相關內容,通過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對于本門課程有更深的理解。通過測試來考驗學生課程的學習情況,最后將期末考試的成績、平時課后作業(yè)、實驗實踐與設計環(huán)節(jié)形成的成績進行整合,綜合形成總評成績。將理論傳授與實驗設計實踐結合起來,使抽象知識可視化,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加強了學生對于實驗設計這一短板的鍛煉,有助于今后學生工作中對專業(yè)知識的運用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