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姜喜峰,楊航,顧軍,許長林,楊成忠·一汽鍛造(吉林)有限公司
C70S6非調(diào)質(zhì)鋼連桿生產(chǎn)過程中易出現(xiàn)脫碳現(xiàn)象,脫碳層嚴重的連桿,大幅度降低了連桿的力學性能和使用壽命。本文通過對連桿生產(chǎn)過程的跟蹤、試驗、檢測、分析和驗證,得出脫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棒料溫度過高、加熱時間過長、高溫料箱內(nèi)堆積、爐內(nèi)長時間保溫、多次加熱,以及電加熱爐急劇升溫等。通過多措并舉,同時改進,解決了長時間困擾我司的連桿脫碳問題。
連桿是汽車發(fā)動機的核心零件之一,其失效形式是疲勞斷裂和變形。連桿要求具有較高的強度、抗疲勞性能、足夠的剛性和韌性。鍛造連桿材料主要是非調(diào)質(zhì)鋼,常見的鍛造缺陷有脫碳、折紋、錯差、切邊拉痕、脹斷掉渣等。本文僅針對鍛造連桿的脫碳問題及解決方法進行闡述。脫碳大大降低了鋼材的表面硬度、抗拉強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因此,客戶對連桿半脫碳有嚴格的限制,不允許存在全脫碳缺陷,超出脫碳標準的連桿將被拒絕接收,脫碳嚴重的連桿易發(fā)生疲勞斷裂。
模鍛生產(chǎn)連桿的工藝流程為:下料→加熱→輥鍛→預鍛→終鍛→切邊→校正→控溫冷卻→清理。不同的連桿脫碳要求不同。用戶A檢測1004021A81D連桿的最大脫碳量為0.31mm,如圖1所示,不符合≤0.3mm的技術(shù)要求。用戶B檢測1004021-77W連桿的最大脫碳量為0.30mm,參見圖2,剛剛滿足技術(shù)要求不大于0.3mm,可能有較大風險。按照用戶要求整改。臨時挽救措施是連桿全部經(jīng)過拋光、強力噴丸,復檢后合格。預防措施是控制生產(chǎn)過程,杜絕脫碳不合格。
圖1 用戶A檢測81D連桿脫碳0.31毫米
圖2 用戶B檢測77W連桿脫碳0.30毫米
⑴試驗1。甩出的C70S6材質(zhì)、φ78mm高溫棒料直接堆積在料箱內(nèi),參見圖3。自然冷卻后棒料表面脫碳嚴重,堆積在心部冷卻最慢的棒料,經(jīng)檢測脫碳層高達到0.39~0.55mm,且存在全脫碳,如圖4所示。
圖3 高溫棒料堆積在料箱內(nèi)
圖4 C70S6棒料脫碳0.49毫米
⑵試驗2。將φ78mm棒料反復加熱4次,每次加熱前冷卻至室溫,不拋丸,則棒料脫碳層可以達到0.4毫米;每次加熱前噴丸,則棒料脫碳0.2~0.25mm;隨著加熱次數(shù)增多,脫碳層深度變大。
⑶試驗3。加熱爐內(nèi)棒料不推空,高溫區(qū)棒料隨爐冷卻,第一次悶料后,φ78mm棒料脫碳深度為0.15~0.18毫米,每次悶料出現(xiàn)脫碳加劇,且存在全脫碳。
⑷試驗4。經(jīng)多次取樣,檢測連桿不同位置脫碳情況,凸起筋部脫碳層最深,見圖5。
圖5 工字梁凸起筋部脫碳層最深
⑸試驗5。檢測原材料脫碳,不同爐批號材料原始脫碳層深度不同,范圍在0.05~0.35mm之間。
⑹試驗6。表面無脫碳的削皮料在編號514電加熱爐加熱,經(jīng)過一次加熱后,φ78mm棒料脫碳層深度在0.13~0.30mm之間。采用表面無脫碳削皮料在該設(shè)備生產(chǎn)的連桿,脫碳層最深0.18mm。
⑺棒料加熱參數(shù)。爐長4.0米,棒料每段長202mm,節(jié)拍19秒,爐內(nèi)保溫時間375秒,時間較長。加熱升溫急劇,棒料在爐內(nèi)經(jīng)過1.0米后,表面溫度已超過1000℃,實際出料溫度在1130~1150℃之間。
針對表1中的缺陷原因,制定好了改進措施,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缺陷原因和制定措施
改進前后對比,參見表2。
表2 改進前后對比
重點是新購置了棒料電加熱爐,新爐體中間接縫密封完好,阻絕了空氣進入,同時優(yōu)化了加熱參數(shù),如圖6所示。避免加熱時間過長,避免棒料急劇升溫,減少脫碳。連桿切邊后迅速進入控溫冷卻輸送帶,參見圖7,速冷區(qū)小于3分鐘,迅速降溫到700℃以下,減少高溫脫碳時間。
圖6 加熱爐加熱曲線
圖7 控溫冷卻輸送帶
以上措施完美地解決了困擾企業(yè)多年的連桿脫碳問題,對其他鍛件的脫碳問題有很大借鑒作用,參見表3。
表3 連桿脫碳問題的解決
控制連桿用C70S6原材料的脫碳層不大于0.15mm,棒料選用削皮料。避免C70S6棒料溫度過高,出料溫度在1120~1150℃之間,1000℃加熱時間不超過4分鐘,杜絕甩出的高溫棒料在箱內(nèi)堆積,甩出高溫棒料必須被迅速冷卻。任何情況停工,爐內(nèi)料全部清空,棒料經(jīng)甩料傳送帶冷卻。高溫加熱后的棒料在使用前經(jīng)拋丸處理,加熱三次的棒料應削皮后使用。采用新結(jié)構(gòu)電加熱爐,優(yōu)化加熱曲線,避免電加熱爐急劇升溫。連桿脫碳被徹底解決,滿足連桿脫碳要求。
圖8 M01連桿脫碳0.16毫米
圖9 81D連桿脫碳0.1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