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宇,閆鑫磊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29)
美育實質上是對審美價值的一種轉化,使其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教育資源,之后再對這些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以此做到教書育人。我國是一個擁有多年文化積淀的文明古國,從古代開始,便源源不斷地涌現出許多審美教育資源,從本質上看,這又何嘗不是對傳統(tǒng)美育思想的一種沉淀呢?通過此也能夠展現出我國自古以來便極為重視審美教育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
眾所周知,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來看,先秦文化尤為重要,起到基礎性作用,而先秦美育思想同樣重要,其是中國傳統(tǒng)美育的基礎。所以,就傳統(tǒng)美育自身而言,其中包含的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便是先秦諸子百家思想中所蘊含的審美教育內涵,在這其中起到支柱作用的有兩種思想,其一為儒家美育思想,其二便是道家美育思想,它們共同構建起傳統(tǒng)美育框架,通過它們能看到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光芒,其不但是傳統(tǒng)美育思想一種極為明顯的體現,也能夠進一步彰顯審美教育傳統(tǒng)。
通過對美育內容進行分析可知,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輩們便擁有極其獨到的眼光,能夠感知美、審視美。他們能夠借助主體本身所擁有的創(chuàng)造性進一步滿足人生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審美化要求。從藝術形式的角度看,有些先輩們選擇從該角度出發(fā),尋找審美空間。如孔子就非常重視“詩教”、“樂教”,認為聞韶樂能“三月不知肉味”,傳統(tǒng)美育以“詩”、“樂”等藝術形式為主,逐漸正式開始。但是對“樂”的追求不僅僅體現在詩歌、音樂等的形式上,也應適當地對這些藝術形成的過程進行觀察和學習,以此使自己的心情更為愉悅,真正做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另外,他們又從自然角度延伸美和人之間所存在的關系,以回歸自然的方式,對存在于世上的世俗的人進行提升,讓他們成為具有審美眼光的人。莊子是這一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他認為宇宙生命就是最高的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人類之所以想要去認識自然,是希望能夠從其中找到可以滿足人類天性的自然美,認識其并對其進行欣賞,以此進一步體會自然之道,進一步感受自然所擁有的美,這也是莊子所提出的審美要求。也正因此,其較為注重“游”的審美狀態(tài),希望能夠借助“逍遙”感受審美給自身帶來的快樂。除此之外,孔子也極為重視自然,其提出自然中有取之不盡的審美資源。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對美與人的贊譽,“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是人們一直以來對美好生活的一種追求。無論是孔子還是莊子,他們所提出的美學思想都體現出應注重以美的形式為主體,從中提取和美存在一定關聯的內容,借助主體本身所擁有的創(chuàng)造性進一步體現個人生命所應該具有的審美化特點。
中國教育一直都以學問為重,所謂書呆子,大概就是源于此。就教育而言,美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
美育實質上是對審美價值進行轉換,使其成為一種資源之后,再對這種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以此做到“育”。從古代開始,便源源不斷地涌現出許多審美教育資源,從本質上看,這又何嘗不是對傳統(tǒng)美育思想的一種沉淀呢?以此也能夠展現出我國自古以來便極為重視審美教育這一優(yōu)良傳統(tǒng)。在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這樣的美育不斷地改革、進步、變化,一點點積累下來,形成中國特有的審美。
美育不但會擴展人們的眼界,也會讓人們的心靈得到前所未有的凈化,使心靈一點點地得到升華。筆者小的時候,老師經常會在教室的最后面畫板報,每次我都會看好久,那時候老師發(fā)現了我對畫畫很感興趣,就與父母商量,對我進行繪畫方面的教育啟蒙。在接觸藝術這么久的時間里,藝術不但教會了我做事靜心、不浮躁,也教會了我凡事持之以恒。要從藝術形式中尋找審美空間,儒家的孔子都非??粗卦娊獭方?,就更別提現代的美育了。
但是對于中國教育而言,美育似乎沒那么重要,更不要說鄉(xiāng)村美育了。美育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漸漸變成了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中國教育肩負著改變美育這一現狀的重要使命。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提倡素質教育,要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如今人們對美育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很多家長也開始注重孩子的美育教育。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還處于幼年時期,便讓他們接受各類藝術教育的熏陶。
自“十八大”起,我國學校美育便一直在加快成長的速度,提高自身的品質,針對此,國家出臺了包括《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在內的多項政策,各項研究成果也紛紛出現。但鄉(xiāng)村中小學校美育工作基礎差、力量弱、經驗缺,美育辦學思路相對固化、視野不夠開闊,美育常常被邊緣化,需要專業(yè)師范院校進行幫扶。
在進行幫扶時,師范學校需要推動鄉(xiāng)村學校的進步,使其認識到美育工作所具有的價值,明確美育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如立德樹人、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求等。
因鄉(xiāng)村學校條件有限,所以其美育課程配套的設施也較為有限,無論是資源還是條件,都和城市學校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師范院校應該將研究的重點放在怎樣才能帶領鄉(xiāng)村學校更高質高效地運用當地資源上,以此提升美育課堂教學質量,使美育教學內容和情景更為豐富,擁有更多資源。
首先需要對鄉(xiāng)村自然環(huán)境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以此展開美育課堂教學。可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當地的美麗山水等天然條件,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美。其次是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藝術資源開展美育課堂教學。對學生們進行引導,讓他們對不同的民俗民風、鄉(xiāng)土文化等進行觀察,從中進一步感受藝術美。
鄉(xiāng)村學校美育師資力量較為薄弱,而且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也有待提升,甚至有些學校當前還并未配備該方面的教師,美育課程教學一般都是由其他老師頂替。師資問題一直以來都嚴重阻礙了鄉(xiāng)村學校美育教育的發(fā)展,所以師范院校應對鄉(xiāng)村學校進行幫助,使其當前存在的問題得以改善。
首先是以“送教下鄉(xiāng)”“幫扶助學”等方式緩解鄉(xiāng)村學校“缺師少教”的問題。師范院??蓴U大藝術教育專業(yè)學生教育實習、教育見習、暑期志愿下鄉(xiāng)活動的范圍,以及藝術學科教師的中學輪崗范圍,對美育薄弱的學校予以重視,向他們輸送部分學生和教師。其次是可通過專業(yè)培訓增強當地師資力量,需要培訓鄉(xiāng)村學校當前在職的美育教師,著力提升美育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所起到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有可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在潛移默化中教化學生。老師在教育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在學習和生活中,教師不僅給我們“授業(yè)”,更多的是為我們“傳道”,這些人生道理能使我們受益終身,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就是這個道理。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的世界,他們的世界非常簡單,對于自己喜歡什么、討厭什么極為清楚,此時教師所能起到的作用便尤為顯著了。
陶冶情操應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教師一方面要認真?zhèn)湔n,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傳授,因人而異,運用獨特的教學方法,增強自我修養(yǎng),提高自我素質,使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活躍,也促使學生與老師進一步交流。
作為美育的教學信息來源,多媒體無疑是學生們進步的一大重要途徑。傳統(tǒng)的書本、錄音不能很好地提高效率,缺乏靈活性和豐富性。隨著多媒體的開發(fā)和普及,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這種智能的方式去制作和編輯圖片、音頻、視頻。這樣一來,一方面教學資料具有了創(chuàng)新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學生印象也能更加深刻,查閱范圍也變得更加廣泛。
鄉(xiāng)村多媒體的普及是國家一大重要責任,也是我們不斷為之努力與付出的重要事情。創(chuàng)建一個與時代相符的教學環(huán)境,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求知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對于目標和理想的實現都起著重要作用。
古代美育注重微妙的情感問題,但卻缺失了個性。而現代教育的重任則是發(fā)掘學生的潛能,百花齊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通過對傳統(tǒng)美育進行分析可知,首先其較為注重本身所蘊含的陶冶情操的作用。美育是無形的,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在潛移默化中對人的情操進行不斷的陶冶。其次,就傳統(tǒng)美育本身而言,也較為強調主體所具有的作用,提出要想將審美所具有的價值體現出來,無需借助任何外在手段,主要是以個體內心體驗為依托,通過生存的價值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因時代存在一定的限制,所以一般情況下傳統(tǒng)關育都會通過“預設”的方式在“陶冶”和“體驗”中完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無論是人們的價值觀還是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許多極為明顯的變化,人們逐漸認識到美育也需要不斷進行陶冶、不斷進行體驗,但需在美的感染下進行,所進行的陶冶必須是無束縛的,所進行的體驗也必須是無拘束的。
美育中的陶冶不僅僅是對美的體悟或者說是對心靈的啟發(fā),實質上也是對精神的升華,就現實情況而言,美育中的體驗需要建立在能最大限度調動主體能動性這一重要基礎上,以此有效挖掘人內在的潛能,將其所擁有的自由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揮出來?,F代美育需要認識到陶冶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是主客體在交融、滲透、契合中發(fā)揮體驗效應,所共同構成的一種較為特殊的審美認知,其具有一定的審美知覺性,既能夠凈化心靈,也能夠升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