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麗
兒童讀物在我國擁有長期的發(fā)展歷史,對于兒童而言,最早接觸到的書籍就是兒童讀物,因此其內部的插圖形式應該符合兒童的特點,滿足兒童的需求,表現形式應該淺顯易懂。另外,兒童讀物插圖對兒童的教育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培養(yǎng)兒童的獨立思考能力與語言能力,甚至還能豐富兒童的想象力,促進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提高。繪畫師在繪制兒童讀物插圖時應該從造型、色彩、構圖上著手,以激發(fā)兒童的童趣心、童真心為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的兒童讀物插圖藝術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比較深刻,早在1919 年,我國的兒童文學就已正式形成規(guī)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涌現出了一批畫家兼職編輯的專業(yè)美術隊伍,這些專業(yè)人才專職創(chuàng)作兒童插圖,使得兒童插圖藝術開始正式步入正軌。不同的藝術家所展現出來的藝術風格是不一樣的,正如漫畫《三毛流浪記》與《哪吒鬧海》不同的繪畫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兒童插圖藝術家大多繪畫功底極深,依靠傳統的兒童插圖方式進行插圖制作,帶領我國的兒童插圖藝術邁向了新的時期,為兒童讀物插圖的日后發(fā)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0 世紀70 年代,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我國進入新的歷史時期,經濟發(fā)展也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發(fā)展,我國的兒童讀物插圖開始進入發(fā)展時期,一批年輕的文學家看到了兒童文學對兒童性格塑造的重要影響和作用,因此,他們在進行兒童讀物插圖藝術創(chuàng)作時,更多地去培養(yǎng)兒童的民族性格與愛國熱情。這一時期的兒童文學重視尊重兒童的個性觀與發(fā)展觀,兒童插圖藝術家更是以專業(yè)的眼光來進行插圖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出來的兒童插圖更為貼近兒童的心理和兒童的日常生活,能夠引起兒童的共鳴,同時能培養(yǎng)兒童的民族氣節(jié)與民族精神,呈現出豐富多樣的藝術風格。
20 世紀80 年代初期,美術領域出現了一種嚴謹工整的創(chuàng)作特點,往往采用黃金分割法的方式進行繪畫。80 年代中期,先進的中國青年開始探索新的出路,他們用西方的現代藝術理念和繪畫手法在兒童插圖上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兒童讀物插圖的藝術風格發(fā)生轉變,藝術回歸于藝術本身。這次改革讓我國的兒童讀物插圖藝術向著新的文化方向出發(fā),從而迸發(fā)出一種新的生機與活力。
20 世紀90 年代以后,兒童讀物的出版量隨著市場份額的增加以及民眾對兒童教育的重視也在逐步增加。但是這一時期卻是我國兒童插圖藝術領域發(fā)展的苦難期,原因在于大批的兒童插圖藝術家逐漸退出插圖領域,因此,出版社不得不面向市場尋找一批年輕的兒童插圖家。這一青黃不接的時期,讓兒童插圖藝術領域處于一段時間的困難期。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一些年輕創(chuàng)作家的大膽創(chuàng)新,兒童插圖藝術呈現出新的多樣化的藝術風格,有幽默的漫畫風格,也有抒情的寫實風格。90 年代,日本的動畫大量傳入國內,對我國的兒童讀物插圖藝術形式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一些插圖的藝術風格開始朝卡通藝術風格發(fā)展,以往的傳統中國水墨繪畫風格開始逐漸退出市場。90 年代的科學技術也在快速發(fā)展過程中,對文學藝術領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一批年輕的兒童插圖藝術家借助科學技術開始拋棄傳統的手繪設計,轉而向著電腦藝術設計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催生了一批電腦插圖、卡通畫藝術家。90 年代初期的兒童插圖家總體呈現出一種良莠不齊的狀態(tài),整體的發(fā)展速度緩慢,文化品位有所下降。
20 世紀末,我國的兒童讀物插圖藝術受到市場經濟的沖擊,波動性比較大,除此之外,西方的文化對于我國文化的影響也非常大,兒童文學整體呈現出一種多元文化的狀態(tài)。一些出版社和出版商為了競爭市場份額和提高經濟利潤,并不注重兒童讀物的插圖藝術質量,單純地對西方的電腦技術兒童插圖進行模仿和仿制,市場上涌現出大量風格類似的電腦插圖技術,使得整個兒童插圖藝術領域喪失了生機與活力,也缺乏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的加持。20 世紀末的兒童插圖藝術領域受到西方動畫片以及電子游戲影響非常大,因此這個年齡階段的兒童,缺乏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積累。后來隨著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經濟交流越來越深入,20 世紀末我國的兒童文學市場也引進了一批國外的兒童圖畫書。國外的兒童圖畫書占據了我國的市場,很容易吸引兒童的興趣。雖然我國的圖畫書很早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是受到西方兒童圖畫書形式的影響,我國的兒童圖畫書也開始有了西化的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兒童圖畫書,主要是以插圖的形式來對文章內容進行輔助說明,20 世紀末的兒童圖畫書更多的是以圖畫的形式來傳達整個故事的內容,更容易引發(fā)兒童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進入21 世紀以后,兒童讀物的插圖藝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特別是受到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插圖藝術影響后,我國傳統的插圖形式被新的插圖風格所代替,這種新的插圖形式瞬間侵襲了絕大部分的兒童讀物,這嚴重打擊了我國傳統的兒童讀物創(chuàng)作形式,使得兒童讀物的發(fā)展在一段時間內深受阻礙。但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兒童讀物插圖還始終保持自身清晰的創(chuàng)作風格,并呈現出與國外各種風格相互融合、影響的局面。
科幻類的兒童讀物插圖一出現后就受到讀者的喜愛并快速發(fā)展。這一類的兒童讀物插圖題材新、內容充實,其中的太空冒險、機器人大戰(zhàn)等題材尤為受歡迎。科幻類兒童讀物插圖風格的寫實性較強,因為受西方國家文化的影響,在創(chuàng)作時注重對畫面線條、色彩、明暗及虛實關系的處理,重視塑造逼真的場景和造型。在畫面構圖中很少用到平視構圖,大多以俯視、仰視為主,使畫面更具震撼感。
與此同時,國畫風也被重新喚起生機,這一發(fā)展對我國傳統文化和本土藝術的保護傳承具有重大的意義。受中國傳統美學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喜歡這一類風格的插圖。國畫風格的兒童讀物插圖中注重韻味的表達和意境的營造,重視畫面的構圖,在藝術表現手法上多以筆墨暈染的形式烘托。當然國畫風格的兒童讀物插圖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一些西方的構圖模式,加入了日本的創(chuàng)作形式,使畫面更加飽滿,整體性更強。
綜上所述,通過對中國兒童讀物插圖的三個主要時期進行研究,掌握了各個時期兒童讀物插圖的發(fā)展歷程及所表現出來的藝術魅力。伴隨著全球化的飛速發(fā)展,在傳承、發(fā)展、弘揚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藝術文化的同時,也應積極吸收優(yōu)秀的外國文化,以推動兒童讀物插圖藝術在未來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