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敏
Q
也許是因為正處青春期吧,孩子越來越不愿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F(xiàn)在我們的親子關(guān)系緊張,家庭氛圍不和,擔心這樣下去對孩子成長也不利。請問我該如何跟青春期孩子融洽相處,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長?
A
孩子青春期以后,很多家長會反映“孩子處處跟我對著干”的各種窘境,比如,進家就關(guān)上房門;日常對話只用最簡短的“嗯、啊、不用了”等應(yīng)付;小時候黏著要跟家人去赴各種宴、逛各種店的熱情,變成了長輩懇求一起去還不見得愿意的“高冷”;跟同學(xué)朋友可以網(wǎng)聊一小時,跟父母的對話框里卻只有一個手勢表情……孩子為什么像變了一個人?是孩子不需要我們、翅膀硬了想飛走了?這是青春期孩子家長常常有的煩惱。
既然是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那一定是有共性原因的。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從身體到心理都在急劇發(fā)生變化,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自主意識。但是很多父母關(guān)心孩子的方式卻一直沒有變,不能從孩子那里獲取更多信息,則難以心安,甚至?xí)軠y揣摩孩子的各種行為動機,于是誤解、爭吵開始產(chǎn)生,親子關(guān)系越來越緊張。其實,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dǎo),但如果指導(dǎo)不當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傷害。
學(xué)會和青春期孩子輕松有愛地相處,是家長的一門必修課。家長不妨嘗試一種新的親子交往方式:路伴。即孩子路途中的伙伴。利用接送孩子上下學(xué)的機會,營造一個有愛的親子共度環(huán)境,從而實現(xiàn)對孩子的高質(zhì)量陪伴。
如何做好接送孩子途中的路伴呢?
很多時候,孩子不愿和你交流,跟你說話的方式有很大關(guān)系。我們可以試著回想跟孩子說話的方式,是不是有以下特點:只談學(xué)習(xí)、嘮叨、說教、否定、情緒失控。這就是為什么青春期孩子不跟你說話的原因,在日常相處中我們自己關(guān)上了與孩子溝通的大門。因此,跟青春期孩子相處的第一步,就是改變以往我們跟孩子的對話方式。
當我們接到孩子,可以試著找到能跟孩子搭訕的話題。比如:今天好冷啊,你冷不冷?我一聞路邊烤紅薯的味道就好餓,要不我們一人吃一個?我來的路上看到一只小花狗,毛茸茸的非常可愛,你想不想養(yǎng)一只?看上去似乎沒話找話說,但會給孩子營造一種輕松溫馨的氛圍,孩子會更愿意跟你交流。
青少年看似叛逆,特立獨行,對父母的指導(dǎo)不屑一顧,但事實上他們很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重視。尊重孩子、重視孩子的想法,這是拉近與孩子距離的有效方式。因此我們可以找到合適的時機和孩子溝通,走進孩子內(nèi)心,拉近彼此距離。
早晨出門送孩子上學(xué),可以問問今天會不會有體育課,穿的是否合適;上學(xué)的路上,可以問問有沒有不喜歡的老師或不喜歡的課程,引導(dǎo)他“吐槽”,對孩子表示理解,和孩子形成共情,然后再適當開導(dǎo),切忌搬出那句“老師畢竟是老師,總歸是你表現(xiàn)不好老師才會……”父母和青春期孩子之間的溝通最好是一個雙向的過程,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和孩子共情,我們說出來的話,孩子才愿意搭理。
另外,青春期孩子正處在初高中學(xué)習(xí)階段,學(xué)習(xí)生活比較辛苦,心理壓力比較大,父母和孩子溝通時,語氣盡量平穩(wěn),不指責(zé),不批判,即使發(fā)現(xiàn)孩子有些觀點不對,也不立刻下判斷,而是在以后的生活情境中逐漸表達自己的看法,用和孩子交流討論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是非曲直。
接送孩子上下學(xué),可以讓這一路流淌親情。我們可以牽一牽手,也可以摟肩。在家里,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有意疏遠父母的身體接觸,但在行人來往的室外,這些接觸都是很自然的行為,時間久了孩子也會享受這份溫暖。
做孩子的路伴,和孩子一起前行,走著走著,我們與孩子的心也越靠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