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東到?!分械呐孕蜗?/>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母親、革命者、“惡之花”
——《百川東到海》中的女性形象

2021-11-11 20:53◆熊
長江文藝評論 2021年6期

◆熊 均

《百川東到海》是一篇回顧百年黨史的長篇小說,小說以1919至1949這段時間為歷史背景,講述了北洋軍閥覆滅的大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建立前后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以及人生百態(tài),藝術地再現(xiàn)了一百年前中國的先進分子和熱血青年追求真理的燃情歲月。在對北洋軍閥、國民黨政權的興衰覆滅描寫中,深刻地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及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必然性。如果說今年播出后大火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主要表現(xiàn)了一群男性在建黨前夕成長壯大的拼搏、奮斗、付出,那么《百川東到?!愤@部小說里,女性形象比男性形象更為出色。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她們引導、幫助身邊的男性在選擇、進步、成長。小說中的敏之、羅丹、惠茗分別代表著那段歷史長河中極具典型的女性形象,大地般溫柔、堅強的母親——孟敏之,巾幗不讓須眉的革命女英雄——羅丹,以及被命運捉弄而誤入歧途的“惡之花”——顧惠茗,她們既是《百川東到?!防锏呐鹘?,同時也代表著那個時代千千萬萬與她們命運相似的女性。

一、溫暖堅強的“母親”形象

回顧眾多描寫建黨歷史的小說和影視作品,“母親”這一形象屢見不鮮,她們常常是凝結民族氣質、傳達深沉之美的代言人。作為“母親”,她們承載著家庭對于中國人的意義所在,也表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百川東到?!防?,設置了唐、孟兩個家庭來結構主要的人物關系,同時折射戰(zhàn)爭進程,也輻射戰(zhàn)爭對個人命運的影響。其中,孟敏之便是具有“母親”形象意義的角色。但她在小說中又絕不是單純提供家庭溫暖的慈母,唐家陷入政治旋渦以后,尤其是在唐氏三兄弟都難堪重任的艱難時期,她成為了唐、孟兩家的主心骨和支柱。她深明大義、忘我無私、睿智堅定,不僅是淳祐的精神支柱和伴侶,更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體現(xiàn)民族氣節(jié)和風范的人民形象代言人。

當然敏之身上依舊承載著中國女性的傳統(tǒng)美德,比如她對家人,尤其是對淳祐的等待、理解。淳祐數(shù)次離家,敏之作為唐家二少奶奶和孟家女兒要撐起兩個家庭的重擔,她從無怨言。淳祐訂婚即離家從軍,她給予無限理解;在身懷雙胎且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依然支持丈夫再次踏上從政之路,那次離去的情形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聽完淳祐表達無法坐視列強蠶食國家領土的慷慨激昂的言辭后,敏之報以微笑,這讓一貫優(yōu)柔和猶疑的淳祐大為吃驚,作者這樣寫到他的反應:“怎么,你現(xiàn)在生產在即,而且眼疾未愈,會放我出門嗎?若是留你一人在家,我又能如何放心呢?”敏之卻淡然一笑:“你心里想的,擔憂的,我都明白。人這一輩子,心里能有一次鴻鵠之志是很難得的,而由于家里的負擔不得不拔去這個志向,那就是生活最大的悲哀和不幸?!弊鳛樗煞虻拇镜v聽完后內心熱潮洶涌,而作為讀者和同為女性的我看完卻難掩心酸。

除了對家人的理解和對家庭的付出,她還天生慧眼,對時局和未來有著明晰、堅定的判斷。如果說《白鹿原》中的朱先生是白鹿原上的“先知”與“圣人”,那么柔弱的女性孟敏之,則是《百川東到?!分械摹爸钦摺迸c“先知”。年幼時與母親一起觀戲,她便有“世人只說黛玉單薄愛惱小性兒,其實我看她比寶釵、探春等人豁達透徹多了。那一次寶玉偷偷跑出去祭奠金釧兒,黛玉就說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哪里的水,舀一碗看著哭罷了??梢哉f,黛玉早就成就了一番慈悲心了?!边@既是她對黛玉的評價,其實也暗合了他們一行人最終的命運,更點明了小說的主題——百川東到海。在故事展開的過程中,不同的階層、個體宛如奔騰到海的千萬條支流,他們用盡全力逆流而上或者憑借著各種形式順流而行,看似來自四面八方,實際上卻因為歷史車輪的裹挾,最后都匯入同一個終點。在這個終點里,不同的個體又有著不同的生長趨勢和未來。他們會朝著什么樣的方向生長和發(fā)展,當然跟終點的滋養(yǎng)息息相關,但也與來時走過的路緊密相連。

在作者筆下,對于人的命運和歷史的走向,她分明比小說中任何一個人都看得更加清楚。如小說第二十三節(jié)講日本人進城后,宣武門的店關門了,奎栗每次過來都帶來些令人不安的消息,敏之依然可以微笑著聽他講述,這讓奎栗驚訝不已,她卻淡然地回答:“智小而謀大,日本必敗,這是道。但是血戰(zhàn)到底,才是至道之術?!边@不儼然另一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斷嗎?可為何她不自己去創(chuàng)造一番事業(yè),而要奉獻出全部的生命和精力給親人、丈夫、朋友呢?讀完小說我內心最大的感嘆莫過于此。而且,女人的識大體和大局觀如果只能換來獨自承擔一切,且還要為他人犧牲時,未免也太不公平了。我不太贊成對這種付出的歌頌和贊美,也許男人們應該成長起來,有所擔當起來了,不能像淳祐們,把一切辛苦、孤獨和危險留給女人。

敏之同無數(shù)戰(zhàn)爭小說中的女主人公一樣,不僅是另一半的后盾,也是整個家庭的支柱。實際上,她是十分依戀淳祐的,否則不會在戰(zhàn)火紛飛、軍閥混戰(zhàn)時排除萬難去戰(zhàn)場與他完婚。但卻不能束縛他想要飛走的翅膀,中華民族向來有大義當前,忠孝不能兩全則舍小家為國家的傳統(tǒng),因此,新婚第二天淳祐便因軍令而不得不提前結束休假隨軍離開時,她沒有一絲埋怨;懷著雙胞胎鼓勵淳祐離開,去追尋內心所想時,即便彼時雙目失明,她也未曾有半點猶豫;淳祐投奔張自忠失敗悄然歸來時,她又把自己與兩個女兒的照片給了淳祐,坦然目送他離開……淳祐告訴她決定不去臺灣時,她表現(xiàn)出超然與了然;內戰(zhàn)后,毅然捐出平林山莊這座花園式的宅子,等等。她表現(xiàn)出來的深明大義、無怨無悔、執(zhí)著忠貞,讓淳祐體會到的不是因時空阻隔、戰(zhàn)火無情而導致感情淡漠以致分離,而是她的牽掛、呵護和鼓勵,這讓淳祐既感到溫暖、愧疚又充滿歸屬感。小說中淳祐數(shù)次向敏之表白自己的心跡和感受,便是最好的例證。而敏之也因其睿智、豁達、堅強成為了黨史體裁作品中又一個鮮明的“母親”形象。

二、魅力十足的“巾幗英雄”

如果說敏之是《百川東到?!防锏摹澳赣H”代表,那么羅丹則是這一時期參與革命的女性典型。羅丹出場時,我沒有預料到她會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倒是敏之讓人覺得會是一個革命女性。但隨著故事展開,我越發(fā)感覺到羅丹不是一個只會寫小說的漂亮女人,她身上有作者未曾告訴我們的故事。她本人也因為沒有家庭的束縛而有著更多的可能性,加上她豪爽不羈的性格,勢必會成為小說里不同于敏之和惠茗的另一顆星星。果不其然,緊接著她便出現(xiàn)在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小組里,她還知道淳袏父親之死的真相……她認識的黎澤達、肖禾等人,個個都是小說中堅定的革命者。

關于羅丹的背景,作者沒有明確交代,只知道她最初跟敏之、惠茗一起就讀于女子中學,后來因為學業(yè)的枯燥轉而輟學開始寫小說了。我們不知道她有沒有父母兄弟,也不知道她的父母兄弟是干什么的……后來她受傷被捕投靠淳袏。當然,她投靠淳袏也顯得頗為突兀,畢竟她之前與淳袏并無過多交集,倒是與惠茗和敏之的交情似乎要更深一些,這些都讓人感到疑惑。她是《百川東到海》里的謎一樣的女子,也似乎隱喻著在中國共產黨最初建立的那段歷史上,無數(shù)個像羅丹一樣奮不顧身為革命而奔走的人,他們都為著一個美好的未來,不問出身、不管出身,一起奮斗著,在這無數(shù)不知出處的“英雄”們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共產黨才能在千難萬難的時代從一顆小小的火苗,最后形成燎原之勢,成為了抗戰(zhàn)的中流砥柱,帶領著千千萬萬的人從三座大山的壓迫下翻身起來做主人,將當時已病入膏肓的舊中國治愈并使之逐漸強大起來。

由于羅丹不像敏之那樣,她的出場和成長沒有“家庭”這一結構的影響,她自己本身就參與了戰(zhàn)爭的全部過程,她的成長和生命與黨的發(fā)展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由于作者并未將她置于“家庭”這一結構當中,因此,羅丹的整個生命歷程便不再以家庭生活為重心,她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在革命中的成長。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和危機四伏的地下黨組織,才是她活動和閃現(xiàn)身影的主要場景。歷經革命的硝煙和戰(zhàn)火的洗禮,羅丹們獲得了不同于敏之、惠茗們的生命財富,贏得了屬于她們的煥然一新的天空。

羅丹們是直接參與戰(zhàn)爭的英雄,傳統(tǒng)女性的賢惠和付出,不再是她們所追求的目標,她們已然和男人一樣,在革命和建黨的歷史上承載著屬于自己的重要使命,她們在戰(zhàn)斗中的成長、蛻變不是經由男性啟發(fā)而來,相反,從某種程度上說,她們還是某些男人的啟蒙者和領路人。比如,淳袏之所以由一個對共產主義和革命無甚興趣的人,到最后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者,無疑離不開羅丹的影響。革命女性的美好,以及她們對男性構成的吸引力不再來源于賢惠與美麗,更多的是思想上的獨立和自主;她有自己的事業(yè)、抱負,與男性人格平等。比如最后與陳爾留結為連理的“小鹿”,在淳祐心中她還是被投以“美好想象”的精靈般的化身,然而再次見面她卻早已脫胎換骨成為了主導戰(zhàn)爭局面的關鍵人物。她與淳祐的對話,顯示出一個革命者的成熟、自信和冷靜,這種成長帶來的變化令淳祐驚訝。反觀淳祐們,因為猶疑或者幼稚,最終被她們遠遠拋在了身后。

革命女性固然令人肅然起敬,但戰(zhàn)爭是殘酷、無情的,作為美好化身的女性,往往因其被戰(zhàn)爭所毀滅,而顯露出強烈的悲情意味。《百川東到?!防锪_丹的犧牲,是最扣動讀者心弦的場景之一。那個美如焰火的女子,她旋轉在舞池中的驚鴻身影,她追求愛情的熱烈主動,她參加革命的堅定不移……一幕幕反復在我的腦海中循環(huán)播放。就如開頭沒有料到她會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故事尚在發(fā)展,我完全不知道她會這么突然離開。首尾皆始料未及,這個如煙火般絢麗而又純粹的女子就這么離開了。但更多像她一樣的女性也成長了起來。

羅丹之所以堅定地參加革命,離不開黎澤達所描述的那個美好的世界對她產生的難以磨滅的影響,她從心底有著對這一美好未來的期待和想象,因此在與日本人短兵相接時,選擇了自殺——悲壯犧牲。小說中,羅丹和梅箏等幾個女性為了給躲避搜捕的人們尋找吃食,不小心被日本人遇到,從而深陷困境。面對當時孤立無援的絕境,羅丹在指導其他幾位女性逃生(雖最終失敗)的同時,殺死了一個敵人再自殺,表現(xiàn)出了她強大的內心力量。且此前多次被捕從未叛變退縮,也體現(xiàn)了她堅定的革命意志。她的“美好”與敏之不同,如果說敏之給予淳祐的是守護和溫暖,那么羅丹給予淳袏的更多是激勵和力量。她的犧牲既使得崇高的信仰獲得了更為悲壯的體現(xiàn),同時也更堅定了淳袏加入共產黨,成為一名戰(zhàn)士的決心。

羅丹們的犧牲和選擇,為革命的繼續(xù)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撥云見日作出了巨大貢獻。

三、誤入歧途的“惡之花”

如同未曾想到羅丹是一個堅定的革命者一樣,小說開篇時,我也沒有預料到惠茗的變化會那么大,會是整部小說里唯一的一朵“惡之花”。如果說惠茗是故事中最為典型的反面女性形象,那么這一形象不像很多抗戰(zhàn)題材中那種刻板化、臉譜化的女特務或者女漢奸。她是從一個溫柔賢淑的大家閨秀、豪門少奶奶,逐漸轉變成一個交際花、親日派的,而且這一轉變的發(fā)生,作者給予了極其詳細且合乎性格的交代。

惠茗自幼父母雙亡,寄養(yǎng)在姨母家中。雖說作者再三交代孟家夫婦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但從惠茗失手打碎了玉壺之后的言談可見,她其實是有著強烈的“寄人籬下”的自覺的。因此,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勢必從小都格外拘謹,生怕有所錯失而給人添麻煩,惹人嫌棄。換句話來說,她極其缺乏安全感,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被人拋棄了。她在孟家雖過著看似優(yōu)渥的大小姐一樣的生活,但事實上由于缺少安全感而時刻戰(zhàn)戰(zhàn)兢兢,在與唐、孟兩家決裂以后她曾有過一段回憶,小時候想彈鋼琴卻害怕耽誤表妹的練習;表妹不練習的時候,又害怕擾了姨母休息,所以只能遠遠望著,從未盡興而彈。這種克制和未滿足,由此可以窺斑見豹。

她仿佛一個落魄的公主,在別的國家雖然依然保留著“公主”的稱號,實際上只有她自己才明白,除了稱號她一無所有,若是做錯了什么或者收留她的國家需要舍棄什么,她認為自己會是最先被舍棄的那個。因此,她尤其敏感,卻又脆弱,同時也驕傲。故事中關于惠茗的描寫最耐人尋味的一段,是她和敏之一家去參加淳袏的父親的葬禮,作者描寫道:

在靈前服侍未來的兩位婆母,對于惠茗來講根本不算是勞煩,反而給她一種內心安定的感覺。以前在孟宅,無論孟氏夫婦怎樣對她視如己出,總離不脫“寄人籬下”這四個字,可是現(xiàn)在完全不同,這是馬上就要過門的夫家,自己未來的歸宿?!票屧谑赖臅r候,惠茗也曾暗暗擔心,害怕自己說到底是位孤女,如何才能讓這位叱咤風云的老公公接受自己?,F(xiàn)在公公離去了,婆婆顯出了柔弱無力的一面,淳袏不再是鮮衣怒馬的總理公子。惠茗心里反而放松了,她是唯一一位在葬禮上感覺到溫暖與安全的人。

這一段對于惠茗的心理描寫尤其深入與細膩,她的敏感與脆弱也展現(xiàn)無遺。假如不是淳袏后來追隨共產主義,與羅丹一起去參加革命了,惠茗應該會是一個賢妻良母。然而命運跟惠茗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與淳袏訂婚,嫁入總理府,惠茗原本以為自己找到了依靠,不用再寄人籬下。她將與淳袏的婚姻視為了自己人生的轉折,以為從此以后便是晴空萬里。所以,當淳袏離她而去以后,她的失落更為明顯,心理落差也更大,這就促使了她后面的轉變和墮落。尤其是淳袏在青島入獄后,敏之和淳祐去小院與二姨娘和惠茗商量賣房籌錢的時候,崩潰的惠茗將心里的委屈全部脫口而出:

“今天索性把話說痛快了,是你們硬生生三媒六娉把我娶到唐府,夸口說得天花亂墜,結果呢?夠了,夠了,你們自己和自己好好講清楚吧!”……惠茗哭著離開了小院,她失魂落魄地走了一段路,滿眼的行人和車輛都像漂浮的幻象。她知道自己今天這一走意味著什么,她有些慌亂,但是不后悔。多少年了,她一直像聽話的綿羊一樣寄人籬下,扮演著沒有主見的紙美人的角色。不管在親友還是在學校里同學面前,表妹總是占盡人前風光的那一個。即使敏之不開口,也總有人關注。她自己呢,永遠是那個“敏之的表姐”。嫁人后,她依然擺脫不了這種感覺,婆母和姨娘都覺得她溫柔和順,但是一旦有任何事情,卻依舊會去找敏之商議。就連她的丈夫淳袏,也只是把自己作為一尊美麗的花瓶。為什么無論是誰,面對她惠茗都可以居高臨下,都想來指揮她惠茗的生活?惠茗心思無比混亂地走著,頭腦里充斥著各種憤然不平,心里和空氣中那些并不存在的人爭吵著……

可見,她想要的東西其實不少,但卻因為缺少了父母的蔭庇,缺少了至親的呵護,所以有著黛玉般的敏感和自憐。同時,她也是優(yōu)秀的,她面容姣好,又寫得一手好字,為人細心體貼……肯定還有其他作者未曾言明的優(yōu)點,不然小說中不會再三強調她深受孟家夫婦喜歡。不過,與其說是所有人都未曾注意到惠茗,不如說是她自己太在意了,比如淳袏就被她的美麗所吸引,學校的義演也特意邀請她去寫文案和名牌。

惠茗因為此前各種失落堆積在一起,在二姨娘決定賣房子救淳袏——這個本來給予她無限希望而最終導致她徹底失望的男人的時候,所有的傷心、失落和不滿爆發(fā)了,推著她掙脫了大家閨秀、名門少婦的種種束縛,徹底與昔日的親朋好友和自我決裂。這次決裂讓她開始墮落,而墮落帶給她的歡愉讓她一步步沉淪,以至于變成了一朵交際花,一個親日派,敏之的父親才氣得將斷絕關系的聲明登載在了報刊上。敏之父親的聲明讓她陷入了被動局面,讓她好不容易開創(chuàng)的高光局面開始崩盤,這激起了她對敏之一家的連續(xù)報復,最后在泥沼中掙扎著徹底變成了一朵飄零無依的“惡之花”。

作者對于惠茗的刻畫,筆觸中充滿了同情和憐憫,尤其是在結尾時,敏之將她接出警察局的時候,她獨自揮手離去的背影,仿佛飄零的落花一樣,柔弱而無奈,卻又決絕。她是和敏之一起長大,受著同樣教育,生活在同樣環(huán)境中的女子,卻因為命運的不同,自我選擇的不同,最后分道揚鑣,幾乎從此陌路。時代將她們從同一出發(fā)點帶來,也讓她們分開,最后變成了迥然不同的個體,回應著小說標題中的“百川”二字。

此外,小說中以桃葉為代表的底層女性的成長和覺醒,也極具代表性。女性在傳統(tǒng)社會中一直是弱勢群體,她們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比如,桃葉原本在孟家做丫頭好好的,卻因為父母之命,要回到老家成親,且成親的對象從未謀面。桃葉雖然并未逃婚或者反抗,但她最初接受這個婚姻安排卻并非心甘情愿的。不過與安泰結婚以后,安泰的某些成長、轉變,桃葉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叫安泰從日本診所辭職單干、救治淳祐、當婦女委員會的主任、幫助羅丹等等。她從被動到主動,邁進了革命的大軍,逐漸醒悟,不僅自己參與斗爭,也鼓勵安泰參加革命,雙方都在革命途中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桃葉們的覺醒和成長,更能代表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普通女性的覺醒、反抗和成長。

結語

“革命歷史和戰(zhàn)爭小說,是20世紀‘紅色話語’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我們需要清理識別的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被仡櫚倌挈h史,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被記憶、傳頌,尤其是歷史中那些原本平凡、普通的人們所作出的選擇、貢獻,更容易讓讀者對他們的的際遇和命運產生共情??偨Y之前抗日神劇被觀眾吐槽的原因,再回顧當下熱播的《覺醒年代》《懸崖之上》等影視劇,可以發(fā)現(xiàn)年輕人不是不喜歡黨史和抗戰(zhàn)題材的作品,而是需要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去真誠描寫這些故事的作品。真誠是藝術作品動人心弦的根本原因。鄭欣的《百川東到?!芬哉嬲\的態(tài)度再現(xiàn)了那段歷史上的人生百態(tài),對不同階層和個體的際遇、選擇都以理解之同情的態(tài)度去加以描繪,塑造了敏之、惠茗、羅丹、桃葉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普通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形象不僅在黨史作品中有著獨一無二的位置,同時也回應著從當時啟蒙且直至當下依然不斷被人們所討論的男女平等的話題,極具現(xiàn)實意義。

注釋:

[1][2][3][4][5]鄭欣:《百川東到?!?,載《十月·長篇小說》,2021年第2期,第186頁,121頁,188頁,132—133頁,181頁。

[6]孟繁華:《“英雄文化”的現(xiàn)代焦慮》,《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景宁| 当雄县| 崇义县| 巫山县| 县级市| 天台县| 连南| 长泰县| 涞水县| 三原县| 鄱阳县| 巴南区| 栾城县| 无锡市| 仪征市| 黑河市| 凤阳县| 丰城市| 连云港市| 云霄县| 武强县| 阜新| 宜州市| 双流县| 小金县| 兴山县| 油尖旺区| 平南县| 吉林市| 积石山| 商水县| 隆德县| 肥城市| 雷波县| 介休市| 南雄市| 报价| 平乐县| 沅陵县| 平顶山市|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