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 瑋
(閩南師范大學歷史地理學院,福建漳州 363000)
閩臺地區(qū)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閩臺地區(qū)別具一格的區(qū)域文化,這些都毫無例外在民間家訓中予以體現(xiàn)。無論是中原人士的“衣冠南渡”,還是福建人墾殖臺灣,初到異地,面臨的都是不可想象的艱難,同一個家族的人們守望相助,求生存求發(fā)展,這種背井離鄉(xiāng)的苦楚使得他們更加眷戀故土,思念先人,敬宗睦族的愿景也就更加強烈。同時封建社會的士農(nóng)工商的職業(yè)定位,讓人們對子孫讀書進仕充滿了期待,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育的的日趨功利化。
從漫長的社會歷史發(fā)展來看,無論是福建社會還是臺灣社會,都是由移民社會發(fā)展而來,對移民而言,敬宗睦族既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需要,又可以給心靈帶來極大的慰藉。從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的家訓來看,閩臺兩地的人們在敬宗睦族上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重視慎終追遠。重視喪禮和祭祀是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族譜家訓的重要內(nèi)容,幾乎每一部族譜都會涉及到。漢代孔安國曾曰:“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君能行此二者,民化其德,皆歸于厚也。”宋代大儒朱熹也說:“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民德歸厚,謂下民化之,其德亦歸于厚。蓋終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謹之。遠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為,則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則其德亦歸于厚也?!??!堕L泰仙景張氏族譜》對喪制有具體而微的規(guī)定:“凡喪制當以哀為本。又宜稱家有無,不可尚浮華而忘哀痛。凡居喪,不聽音樂,不與宴會,不行慶吊,無大故不得外出。至于緦麻服,各有等。禮制輕重,皆當致慎?!睆埵弦笞訉O在服喪期間要莊嚴肅穆,披麻戴孝要有等級。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的家族對祭祀和祭奠非常重視,而且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對于先人的喪葬嚴格按照禮制度進行,在家訓中都有細致入微的規(guī)定。二是提升了族譜在家庭治理中的地位?!皣惺范鴦駪蛧?,家有譜而綱紀肅。是家之有譜,猶國之有史。萃眾史臣之力以成一史,與萃眾子孫之力以成一譜,其事雖殊,而其理則一也?!弊遄V是一個家族的精神圖騰,清晰地記錄家族的興衰榮辱。明清以來,閩臺地區(qū)修纂族譜已儼然成為了家族傳統(tǒng)?!凹易V之作關(guān)系甚大,前后序文言之悉矣,為吾后者自當寶而勿失,自茲以往又必隨世逐代明別其支派續(xù)系,而謹書之,勿使宗支失傳而獲罪于祖宗也?!饼埡8呖痈呤险J為族譜是“明別其支派續(xù)系”的重要依據(jù),對于一個家族來說“尤宜珍貴”,“乃一家之寶,務宜珍重收藏,以便考查世系,切勿輕棄,以褻祖宗,宜共凜之?!笨傃灾髑鍟r期閩臺地區(qū)對族譜的重視非同一般,這與該時期宗族勢力的重新崛起以及封建社會對民間社會的管控廢弛有著莫大的關(guān)聯(lián),客觀的來講,家族重視族譜的編修,提高族譜在家族中的地位,這對于維持家族尊長的權(quán)威,維系家族的團結(jié),繼而維護社會穩(wěn)定還是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家譜記載內(nèi)容異常豐富,除了姓氏源流、世系、家訓、藝文著述等內(nèi)容外,還有一些契約、合約、合同和官府訴訟文書以及族務志和人物志,這對于了解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民間社會的運轉(zhuǎn)持續(xù)提供了不可多得民間文獻。
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傳播知識、推動科學技術(shù)進步和保存文化的重要載體。歷代先賢對讀書的問題是相當重視,關(guān)于為什么讀書、怎么讀書等的論述不勝枚舉。在明清之際,個人提升修為、謀取仕途進步乃至于解決個人生存問題都離不開讀書,讀書成為世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身份標簽。在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各種類型的家訓中關(guān)于訓示子孫讀勤奮書和如何讀書的內(nèi)容亦不在少數(shù)?!拔峒易訉O,不讀則耕,二者人道之大要。蓋勤耕可以養(yǎng)身,勤讀可以榮身。茍不耕,倉廩虛空。設(shè)或不讀,禮義莫識。此耕讀二者,尤人所當盡也?!碑斎粡闹锌梢钥闯?,耕讀傳家的傳統(tǒng)在不少家族中的影響還是根深蒂固的,畢竟“不讀則耕,二者人道之大要”。就這則家訓而言,耕主要是為了解決倉廩不空的問題,而讀書呢,則是“勤讀可以榮身”。
趙家堡趙氏玉牒對子孫讀書的年齡、達到的標準,甚至是讀書的內(nèi)容都做了進一步的要求?!白訉O八歲入小學,十二歲出就外傳。十五入太學,當延名師教誨,必以孝弟忠信爲主,期底于道,仍延禮法之士時相親友,庶有觀感視傚。不可使親寵詞,幼學之徒流習以詭薄以壞子弟。茍遇此等人,切宜摒絕之”“子弟年十六以上,能誦記四書一經(jīng)正文,講說大義,粗知禮義之方,然后為之冠。須延道德之賓以行冠禮,使之視傚,庶可責以成人之道。”
更有較大的家族對于讀書進仕乃至有功名者都予以獎勵,甚至可以享受“請主入廟配享”的待遇。
《福建華安鄒氏族譜》稱:“重讀書:士冠四民,尊敬宜真。才能賢德,席上之珍……為榮宗顯祖,必由于詩書中義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意,此者皆于書義中出。而況人世讀書否,讀書則知禮義之所由出,不學禮不以立,不學詩無以言。蓋為人父母者,雖至貧乏,必須誨子詩書,以遺后福何也?書不負人,瓜不負藤,書多人自賢,不特求其榮宗顯祖,就我祖自天地開來,為漳郡首邑里長,出則收糧納課,必書得來,讀得去,判斷曲直,人皆稱云,真名家右族不負糧長。關(guān)要若冥目不識一字,人親之庸常,乃村夫俗子,任咀出蓮花,無足為畏。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哉。今為人伯兄等親,茲愚訓當黽勉,加功益勵,勿使終身勾陷于死亡,偷于世,空食人飯耳。宜為是勉勵?!?/p>
《福建華安鄒氏族譜》充分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首先,讀書可以明大義,可以“榮宗顯祖”;其次,即使家庭貧困也要支持子女讀書,有一個淺顯的道理就是“書不負人,瓜不負藤,書多人自賢”;再次,通過讀書,可以明事理、辨曲直,得到人們的尊敬,如果不讀書就是“空食人飯耳?!?/p>
重視子孫的讀書問題本質(zhì)上是重視子孫的教育問題,重教為根,這是閩臺地區(qū)家訓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恪守嚴謹家訓,培育優(yōu)良家風,不斷蔭澤后人,給予他們建功立業(yè)的精神動力與思想財富;而堅守家風的責任與信念,又賦予后人對綿延至今的家風和家訓不自棄的堅韌與自信。縱覽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的名門望族就不難發(fā)現(xiàn),凡家業(yè)輝煌、人才興旺者,無不擁有獨樹一幟的家風和鮮明的家訓文化特征。“子孫雖愚,詩書須讀”“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耕半讀,但以箕裘承祖澤”“有學問曰富,有廉恥曰貴”。相比萬貫家財,好讀書的家風才是對一家一族最好的饋贈。
福建省漳州市長泰縣自古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尊師重教、崇尚讀書的風氣十分濃厚。長泰對教育的重視不僅僅是當?shù)卣男袨?,民間興學助教、尊師崇文的風氣也十分濃厚。如:田頭村葉氏瞻依堂護祠碑上有這樣的記錄:“祠內(nèi)唯攻書者準住之,其余一概不準”,京元村學仔廳護祠碑里也特別說明了“或延師教誨讀書,實系正宗之事,祖先亦所樂聞?!遍L泰的許多家族的家訓也把“務耕讀”“學必勤”等求學讀書的要求擺在突出位置,以訓誡子孫和族人。
同時,閩臺一些地方還紛紛設(shè)立學田,以資助學。所謂的學田,就是指用于興學助教的公田,往往采取出租形式而獲取資金(通常以稻谷計)來供學子讀書使用。對于許多出生貧寒而有志于讀書以求進步的年輕人來講,學田的出現(xiàn)或設(shè)立,無異于雪中送炭,掃清了寒門學子求學道路上的障礙,提供了有效的物質(zhì)保障,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使得他們有機會通過努力讀書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在閩臺地區(qū)設(shè)立的學田當中,除了一些地方官員和士紳捐獻外,也有一些官員捐出自己的俸祿置買田地作為學田,學田還有一個重要來源就是官差非法占有的糧田,經(jīng)過眾議被判而充為學田。正是在這樣濃厚的重教興學氛圍的影響之下,閩臺地區(qū)文教事業(yè)日益興旺,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育成果頗為顯著,杰出生徒不斷涌現(xiàn),有力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閩臺地區(qū)的傳播,加速了閩學的形成與發(fā)展。除此之外,閩南地區(qū)的有些地方在每年元宵節(jié)前后,許多家族到祖廟祭拜祖先,會舉行點燈掛燈活動,其中會點掛“人才燈”“文化燈”等,這無疑是對于讀書求學的年輕人給予的莫大鼓舞和支持,呈現(xiàn)出一個家族向上向善的良好精神風貌。這些民俗活動的開展,既能滿足人們對年青一代能擁有美好未來的心理期許,又對年輕人起到鞭策和激勵的作用,這反映出閩臺地區(qū)崇文尚教的傳統(tǒng)薪火相傳,千年不滅。
時至今日閩臺地區(qū)的人們對于子女的讀書問題的重視程度不亞于先人,雖然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甚至有“讀書無用論”的沉渣泛起,尤其是我國現(xiàn)在每年都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大學生畢業(yè),作為讀書至少十年以上的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就業(yè)壓力增大,但是人們對堅持子孫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信心和態(tài)度是堅決的,這一點可以通過近年來閩臺地區(qū)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狀況,尤其是福建省民辦高等院校高歌猛進的勢頭中可見一斑。同時閩臺地區(qū)有的地方政府對于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褒獎,這也是當?shù)刂匾曌x書、文風濃郁的一種體現(xiàn)。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那些崇尚讀書、以書立命的優(yōu)良醇厚家風一直為世人所敬仰和稱頌,成為塑造家族子孫品行、校正價值觀念和端正行為方式的無形力量。同時對社會風氣的引領(lǐng)與示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家風在社會上的被認同深刻地影響著閩臺地區(qū)人們的治家理念和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通過讀書求知培育深厚的家國情懷,于家為孝子慈父,于社會為道德標桿,于國家為棟梁之才。
家訓作為一個家庭或是一個家族教育子孫的一種方式,其內(nèi)容除了大眾化的儒家傳統(tǒng)思想外,每個家庭或家族的家訓又有別于其他家庭或家族的家訓內(nèi)容,這部分內(nèi)容是這個家庭或家族獨特的文化基因,而這種特點又是對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民間世俗生活的一種本能反應。至明朝中后期,封建統(tǒng)治者昏庸無道,奸佞宦官把持朝政,綱紀日壞,封建官僚腐化成風,社會矛盾日益尖銳,以朱子理學為核心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對人們思想的管控和束縛逐漸式微,民間的各種思潮漸漸興起,這一切都對明清時期閩臺地區(qū)家訓的指導思想產(chǎn)生微妙的變化,一些世俗化、功利化的教育傾向開始出現(xiàn)。功利化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破壞了教育其內(nèi)在的平衡,客觀上會影響家庭教育成效,可能會把子孫培養(yǎng)成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與家訓的教育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首先,表現(xiàn)在對子孫后人設(shè)置較高的道德標桿。客觀的來講,自古以來我國的道德賢能層出不窮,他們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高度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更多的是心向往之。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種近乎以“圣人”的標準來教化子孫后人,其實際效果是不理想的。
《臺灣李氏大宗譜》云:“老祖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外字聃,楚之苦縣人也。相傳母懷之八十一歲而生,故號為老子。為周守藏史,孔子往問禮焉。后見周衰,乃西出函關(guān),隱去。著《道德經(jīng)》五千言,所言多為萬世不變之哲理,謹摘錄九則如次:一、強梁者,不得其死。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二、上德若谷,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而好問者,圣。勇而好問者,勝。三、輕諾必寡言。四、圣人安貧樂道,不以欲傷生,不以利累己,故不違義而妄取。五、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譏議人者。博辯宏達而危其身者,好發(fā)人惡者也。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七、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八、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九、以天下之目視,以天下之耳聽,以天下之心慮,以天下之利爭,故號令能究,而臣情得上聞?!?/p>
臺灣李氏以老子為祖,以《道德經(jīng)》的主要內(nèi)容作為家訓,要求后世子孫接續(xù)傳承。眾所周知,在《道德經(jīng)》中,老子用詞極其玄奧、文簡意高、思想深邃、廣博精微,短短五千言,蘊含著無比豐富的哲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道德經(jīng)》是一本老子寫給“圣人”“侯王”等在社會上占據(jù)主導地位之人覽閱的道德寶鑒。把《道德經(jīng)》作為規(guī)范子孫日常行為的家訓顯然有曲高和寡之意味,家族的孩童或是年輕人未必有像老子說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這樣的認識和理解,就很難達到教育的預期目的。
其次,重視對教化的結(jié)果的肯定,而忽視在教化過程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古人將立德、立言、立功稱之為“三不朽”,無論是達官貴族、皇親國戚,還是市井小民、山野村夫在教育后人的過程中很大程度上以此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而忽略了后人在成長過程中個人對人生、生活乃至生命的感悟,就一個人的成長而言,這種成長的感悟是極其重要的,沒有這種體會就更不會感受春風化雨、醍醐灌頂?shù)纳钜?,更不可能思考和體味人生的終極價值。
再次,放大家族和自身利益,不經(jīng)意間淡化了家國情懷的培育。明清以來,閩臺地區(qū)的家族無論是編纂族譜還是制定家訓,一個直接的目的就是光耀門楣,在這樣一種心理的推動下,對子孫后人的培養(yǎng)和教育過程中,就極有可能不斷放大個人的“小理想”與“小抱負”,而至國家與民族的前途命運于不顧,這是一種極為危險的傾向,試問“國之不存,家欲何為”?
家訓作為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它在儒家思想、理學思想等被封建王朝認可的統(tǒng)治思想的傳播與普及的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家訓的存在加快了封建王朝統(tǒng)治思想的傳播速度,實現(xiàn)了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與平民化,同時,家訓有力地調(diào)節(jié)并緩和了封建國家與民間社會之間的矛盾,客觀上有效維護了社會的穩(wěn)定,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家庭的和諧,增進了家族的內(nèi)部團結(jié),家訓的社會功能發(fā)揮得明顯而有效。從一定意義上講,明清時期的閩臺地區(qū)尚屬于移民社會的形成時期,遠離故土的人們在生存與發(fā)展的雙重壓力之下,進一步鞏固了他們慎終追遠的傳統(tǒng),科舉制的進一步完善,刺激著天下傳統(tǒng)家庭的神經(jīng),讀書進仕成為階層上升的合法手段之一,重視教育、重視讀書的傳統(tǒng)自然在社會上蔚然成風。
注釋:
[1]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58頁。
[2]朱熹:《論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頁。
[3][4]《長泰仙景張氏族譜》。
[5][6]《龍海高坑高氏家訓》。
[7]《福建漳州自汀州一脈源流分派松洲鐘家族譜》,1912年二修稿本。
[8]《福建漳浦趙家堡趙氏玉牒》,1925年五修稿本。
[9]《福建華安鄒氏族譜》,1994年稿本。
[10]《臺灣李氏大宗譜》,1976年鉛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