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翌歡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學生只有擁有一定的英語閱讀能力,才能順利地進行閱讀,累積英語知識。教師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從激發(fā)興趣、指導閱讀、布置任務三方面入手,闡述了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
一、結(jié)合興趣教學,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在開展小學英語知識教學時,教師需要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興趣進行結(jié)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閱讀的興趣。
例如,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喜歡“故事時間”時,可以著重開展“故事時間”教學。教師開展Weather教學時,可以先在多媒體上展示與四季有關的視頻,再向?qū)W生提問:“Which weather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歡哪種天氣?)Why?”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表達的欲望。接著,教師可以說:“Lets read some stories about the weather.”以此引導學生閱讀。在學生閱讀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講述閱讀過的內(nèi)容。學生正確講述內(nèi)容后,教師應該對學生提出表揚和鼓勵,這樣就可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之后,教師可在多媒體上展示與天氣相關的趣味故事,鼓勵學生閱讀。
二、指導學生閱讀,傳授學生閱讀技巧
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不高,很多學生無法進行高效的閱讀。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教授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例如:教師對Colors進行教學時,可先向?qū)W生提問:“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什么?”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齊讀文章,并重復問題,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再提問:“What can you learn from reading this passage?讀這篇文章你能學到什么?”“How to read fluently?如何才能流暢地閱讀文章?”以此引導學生講述閱讀新文章的過程。在傾聽學生的回答后,教師可對學生的回答和勇氣給予表揚,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和理解文章思想。教師通過具體教學,要教授學生閱讀的技巧,努力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意識和理解能力。
三、布置閱讀任務,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后,教師可向?qū)W生布置閱讀任務,并根據(jù)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他們獨自或合作完成任務,這樣就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閱讀技巧,強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We love animals進行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布置合作閱讀任務:“Read the passage fluently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nt.(流利地閱讀文章,并理解文章內(nèi)容。)”讓學生在自由組隊后開展合作閱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報告閱讀的進度,鼓勵學生一邊閱讀文章一邊講述文章內(nèi)容。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和閱讀進度,老師可適時對學生提出表揚和鼓勵。之后,教師可繼續(xù)提問:“Which anim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動物?)Which animal do you like best?(你最喜歡哪一個動物?)”并鼓勵學生在獨自閱讀后回答。最后,教師在黑板上寫出本課的重點句型,引導學生運用重點句型進行交流。這種教學方式,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技巧,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教師要在小學英語知識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和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小學英語知識教學的效率,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和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