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晗
小時候,我喜歡聽爺爺講故事。爺爺口才極好,故事從他口里出來,總是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我不知道那些故事是從哪里生長出來的,有的是他的親身經(jīng)歷,有的是民間傳說,有的是家族傳奇。他小時候在退潮的海邊抓住一只大鰩魚,他青年時代販賣海鮮時見過海市蜃樓,他中年時去東北挖過人參……挖人參的老實人總有奇遇,獲得數(shù)不清的錢財,精靈鬼怪們也都有各種的性格。
一個海夜叉的故事令我難忘。海夜叉會蠱惑趕海的人,發(fā)出一種類似人的聲音:這兒厚哇,這兒厚哇!人會越走越遠(yuǎn),走入海的更里面,不知不覺掉了隊,離開人類的視線,被海夜叉用淤泥糊住了臉上每個有窟窿眼兒的地方,最終窒息而死。我不明白海夜叉為何如此,只是在寂靜的海邊,在童年每個獨自等待的時刻,耳邊常出現(xiàn)“這兒厚哇”的幻聽,那是一種孩童的恐懼,帶著隱隱的希冀,像兒時的魯迅聽了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故事一樣。
還有一個驚悚的故事,鄰村的某個窮小子,娶了個媳婦兒實際是刺猬精,總偷雞吃。有天半夜媳婦兒現(xiàn)了原形,一爪子抓掉他半個肩膀,他娘趕緊從雞窩里抓過一只老母雞,撕下一片熱乎乎的皮毛裹在兒子肩膀上……從此那個窮小子肩上就長著雞毛,夏天時還見他光膀子扛著鋤頭上山呢。我不太信,可由不得我不信,爺爺講得活靈活現(xiàn)眼神發(fā)亮,他親眼見過的呀。
也許是受爺爺影響,我也喜歡給人講故事,小學(xué)的課間,會給同學(xué)講我從書中看來的故事,各種童話和傳說,五個蘋果大鬧地球,國王長了驢耳朵……初一時,語文課上老師鼓勵大家上前講故事,我和班長輪流上臺,同桌在一邊加油起勁:你再講一個,不能輸給他!
后來學(xué)習(xí)緊張了,講故事和聽故事的都少了,覺得浪費學(xué)習(xí)時間?;仡^看時發(fā)現(xiàn),那些故事在不知不覺中滋養(yǎng)了我,鍛煉了我。把一個故事重新講出來,要重新梳理和組織語言,裁剪它的篇幅,保留有趣的部分,把事情說明白準(zhǔn)確,還要考慮聽眾的心理節(jié)奏。
爺爺?shù)墓适轮v得很精彩,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氣勢又很足,配合著眼神、手勢,別人講同樣的故事,精彩程度就要弱很多。他在世的最后幾年,大多數(shù)時候無精打采的,只有講起故事來,又像打了雞血一樣突然振奮起來,將熟稔的故事一字不落地講述出來。
如今他講的故事還在我心里。我仍清晰完整地記住一個叫《顛倒話》的段子,里面的情節(jié)全都是自相矛盾:從前的今天,有個姓王的李老頭,家里窮得一分地沒有,還有二畝瓜。光棍一個卻有四個兒子……我講給上小學(xué)孩子聽,他立即記住了,到班里講,結(jié)果全班都記住了……
民間的語言最有生命力,故事是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