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七七
Q1:您是怎么與攝影結緣并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攝影師的?
A:剛開始買相機就是為了拍我家窗外的博格達峰,因為我現(xiàn)在的房子陽臺外就是新疆東天山的最高峰博格達峰,每天都能看到它日出日落時的美麗倩影。后來拍的時間久了,就開始去系統(tǒng)的學習攝影,主要的學習過程就是購買攝影書籍和網(wǎng)絡教程以及不間斷的拍攝。書籍主要包括攝影基礎理論,后期軟件技術類和攝影畫冊,網(wǎng)絡教程主要是關于一些攝影后期的教程。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職業(yè)風光攝影師,2018年底,我正式從原單位辭職,開始了我的職業(yè)攝影師之路,目前仍然在這條路上努力學習和成長。
Q2:一些人總認為風光攝影只是簡單記錄眼前的美景,您認為風光攝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攝影師該如何去表現(xiàn)?
A:就我個人而言,我認為作為藝術的攝影來講,攝影真正重要的應該是個人表達和喚起情感反應的結合,而不是技術,技術只是攝影師與讀者交流的支撐。就如同畫家羅伯特·亨利對他的學生說:“我不想看到你們的技巧有多高超,我對你們的技巧沒興趣。你們從大自然中獲得了什么?你們?yōu)槭裁串嬤@些主題?生命對你們來說是什么東西?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們從中推論出什么?你們設計了什么?你們從中得到了怎樣的興奮和快樂?你們的技巧是我最不感興趣的?!?/p>
Q3:很多著名的風光已被拍過無數(shù)遍,您覺得風光攝影要如何拍出自己的個人風光和辨識度高的照片?
A:無數(shù)人拍過,并不代表著不可以再拍,也并不代表這里再拍不出好的作品,我個人認為要想拍出自己的風光照片,就要堅持自己的內(nèi)在信念,它是一種“直覺”,讓人覺得你的作品超越了其表面的屬性。我雖然在一些被拍過無數(shù)遍的地方創(chuàng)作,但也不影響我用不同的觀點來表達自己的新嘗試,正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對任何主題有不同的想法,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不一樣,如果你覺得自己對即使最普通的事物也有著獨特的觀點,那就用攝影來滿足這種內(nèi)在的信念,而不是去模仿和追隨。這也意味著做你想做的事,拍你想拍的作品,無論作品的價值能否得到他人的即時認同,堅持下去,你的作品將會帶有你獨特的風格,而不是在追隨即時認可和贊許的過程中埋葬了自己的信念。
Q4:能否分享一下,您最難忘的、意義深刻的拍攝經(jīng)歷?
A:要說最難忘的經(jīng)歷,應該是2018年的春節(jié)前夕,也就是2019年1月初,在一個戶外論壇里看到有人說在西天山,木扎爾特冰川東側(cè)的山谷里有冰洞,為了尋找這個冰洞,自己前后去了三次,第一次沒有找到,第二次位置是找到了,但是在距離洞口兩公里的地方我下撤了,因為當時做計劃的時候沒有看地圖的等高線,結果沒有把海拔的影響算進去,進山的地方海拔1100米,而冰洞口的海拔3500米左右,加之山里積雪太厚,來回60公里的山路,有20多公里都在雪里爬,清楚的記得凌晨兩點的時候我還在雪里爬,當時背著二十幾公斤的裝備,手腳幾乎沒有了知覺,心想今晚只要能走出山里,打死我再也不進來了。但是過了三天,我又一次回到了山里,并且順利地找到了這個冰洞。
Q5:在拍攝中會遇到過哪些困難?
A:因為自己主要是拍一些戶外風光,很多時候都是徒步進山拍攝,短則五六天,長則十天半月,因此最大的困難就是每次攜帶拍攝設備和戶外裝備之間的矛盾,多帶一臺相機或者一個鏡頭,就意味著我得放棄一些生活物資,這樣就只能縮短拍攝時間;但如果多帶一些生活物資,那么就意味著我可能得少帶—只鏡頭,這樣又會擔心錯過一些拍攝機會。
其次就是,因為很多山區(qū)的氣候變化很大,一天之內(nèi)可能出現(xiàn)打雷、下雨、下雪以及下冰雹,但往往這些極端天氣之后,出片的概率會大大提高,所以山里變化無常的天氣也是拍攝過程中一個很大的困難。
Q6:作為資深攝影師,您有什么拍攝技巧能與大家—起分享嗎?
A:技巧談不上,但我可以說一下我拍攝過程中的一些感受。首先就是到了一個拍攝環(huán)境,不要直接拿著相機就開始拍,應該學會用攝影師的眼光去仔細觀察你所處的環(huán)境,去感知這個環(huán)境,有什么打動你的地方,有什么東西能夠激發(fā)你的表達欲和創(chuàng)作欲,用發(fā)現(xiàn)的眼光,攝影的眼光。看待你所處的環(huán)境,而不是用游客的眼光去觀看和記錄。
其次,我覺得拍攝過程最重要的是攝影人要富有激隋,換句話說,就是對眼前景物的一種即時情緒反應,當我面對一個場景有激情時,我就會腎上腺素爆發(fā),我就會更加專注的去觀察去感知環(huán)境,會竭盡全力去尋找一個最佳的位置拍攝,甚至為了一個絕佳的位置爬上一座大山,或者為了一個絕佳的時機等待數(shù)天,如過沒有激情,就收起背包,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