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君:親愛的素粉,你是否曾在作文里寫自己普普通通的真實經(jīng)歷,寫出來卻被老師批評泯然眾人?你是否疑惑過,難道不作驚人之語就不能作文嗎?本文作者滿堂研讀了蘇童的作品,發(fā)現(xiàn)蘇童不諱言那些大家都熟悉的事物,相反,他將大眾都有的經(jīng)歷融入自己的獨特回憶,用兩條腿走路,寫出了令人過目不忘的作品。一起來學習這樣的寫法。
“我捏著鼻子喝了幾天,痛苦之中想出一個好辦法——以上學為由逃避喝藥,”蘇童在《九歲的病榻》中寫道,他因病休學半年,生病的感覺一天壞于一天,“母親端著藥碗站在門邊,她只是用一種嚴厲的目光望著我,我從中讀到的是令人警醒的內(nèi)容,你想死?你不想死就回來給我喝藥。于是我又回去了。一個九歲的孩子同樣地恐懼死亡,現(xiàn)在想來讓我在九歲時就開始怕死,命運之神似乎太殘酷了一點,是對我的調(diào)侃還是救贖?我至今沒有悟透?!?/p>
對死亡的恐懼太真實了,他問道:“是對我的調(diào)侃還是救贖呢?”可以是調(diào)侃,可以是救贖,也可以兩都是。但這都不是童年能感悟的,都是成年后的事情。那么,他成為作家后,真的沒有悟透嗎?如果沒有悟透,他為什么選擇這兩個詞語來說事?
蘇童說過一種寫作方法:“應該寫自己熟悉的,在成長的浪水里反復洗滌而沒有被沖刷得不見蹤影的那些?!?/p>
你要是寫作很久了,是否發(fā)現(xiàn)了童年生活是一些作家寫作的最大秘密?蘇童的一些作品利用了自己童年的感受——內(nèi)心的孤獨、病痛的壓抑演變?yōu)樽髌分袑λ劳觥⒈┝Φ鹊呢撁婷鑼?。但正是憑著童年意識的過濾和凈化、純真和敏感,他的文字不那么冷,也不齷齪,讀起來有南方雨季的一片潮濕,有江南水鄉(xiāng)的一份詩意。
如果是你,要不要逃避童年痛苦的經(jīng)歷呢?我想,蘇童的寫作經(jīng)驗,比如要從自己的經(jīng)歷寫起,要好好利用個人的成長記憶,對很多寫作者會有啟發(fā)。
用蘇童的話說,“童年生活其實一直在我們身上延續(xù),甚至成長”。熱愛也好,憎恨也好,一個寫作者一生的行囊中,最重那部分也許就是他童年的記憶。無論這記憶是灰暗還是明亮,我們必須背負它,并珍惜它。
現(xiàn)在說到重點,請你注意:寫作能提升寫作者的境界。于是,寫作不僅是作者對以往經(jīng)歷的描述,還是對未來生活的塑造。我們說文學有一個特別意義,就是對寫作者的救贖,讓他通過寫作抵達新層面的思想和情感,從而進入不同于以往的生活。
下面說一個操作方法:你要寫個人的經(jīng)歷,也要寫大眾的經(jīng)歷。首要的一點:你的經(jīng)歷和大眾的經(jīng)歷,都應該是真實的。
蘇童回憶說,1979年,他十六歲,想要歌頌一條河流。他沒見過長江、黃河,只見過他家后窗外一條黑不溜秋的河。他在河邊常??匆娨粚δ概赣H瘦瘦小小,女兒黑黑壯壯。她們打撈河底的磚頭賣錢。他當然不能寫這些。他要把這條河寫得充滿詩情畫意,就寫了“美麗的少女坐在船上”。這是他第一次虛構,把丑的變成美的,改寫成浪漫的抒情散文。
這個例子見于蘇童《文學的另一面就是夢》,寫的是他十五六歲的事情。但這種編造個人或大眾經(jīng)歷的事情,在初學者那里,在名作家那里,都很容易發(fā)生。其實這一百年里,大部分作家都這樣寫作,沒有自己或大眾的真實經(jīng)歷,沒有將文字從臆想中的世界拉回現(xiàn)實。
再說一個正面的例子,也是蘇童的。我讀到他的散文《河流的秘密》時發(fā)現(xiàn),這一次,蘇童回到了現(xiàn)實角度,重寫他家后窗外的小河。許多城市的外圍都有這樣一條河流,許多寫作者都看見和描述了它們:河水減少,顏色灰暗,漸漸被垃圾填埋。這里我們還要注意,蘇童寫的這條河流,怎樣寫出與眾人不一樣的感受。
他寫道:“我記得在夏季河水相對潔凈的季節(jié)里,我曾經(jīng)和所有河邊居民一樣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睜開眼睛的情境,我看見了河水的內(nèi)部,看見一片模糊的天空一樣的大水。與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會沖擊你的眼睛,讓你的眼睛有一種刺痛的感覺。這是河流的立場之一,它偏愛魚類的眼睛,卻憎恨人的眼睛?!?/p>
在他獨特的感受里,有母親親歷的一個故事。
“有一年冬天河水結了冰,我母親急于趕到河對岸的工廠去,她趕時間,就冒失地把冰河當了渡橋。我母親說她在冰上走了沒幾步就后悔了,冰層很脆很薄,她聽見腳下發(fā)出危險的碎冰聲,她畏縮了,可是退回去更危險,于是我母親一邊祈求著河水一邊向河對岸走。你猜怎么著,她順利地過了河!對我來說這是天方夜譚的故事,我不相信這個故事。我問我母親她當時是怎么祈求河水的,她笑著說,能怎么祈求?我求河水,讓我過去,讓我過去,河水就讓我過去了!”
河水聽見了母親的祈求嗎?是母親對河水的尊重讓她走過了冰河?這些蘇童來說都不能肯定,只是說這個故事完全有可能是真實的。也許河流偏偏與自以為是的人較量,對尊重它的人報以寬容。“請想一想,對于同一條河流,我母親做了多么神奇多么瑰麗的描述!河水的心靈漂浮在水中,無論你編織出什么樣的網(wǎng),也無法打撈河水的心靈,這是關于河水最大的秘密?!?/p>
河流題材的散文,與個人生活有關,也與大眾生活有關。要獲得打動人心的力度,就要把握和描述大眾的感受。
這個感受必須真實。
“請容許我用河流這么莊重的詞匯來命名南方多見的一條瘦小的河,”蘇童寫道,它夢想著與長江、黃河的相見,路途遙遠,抱恨終生,因此它看上去不僅瘦小而且憂郁,“河岸上堆積了人們快速生產(chǎn)發(fā)展的房屋、工廠、碼頭、垃圾站,這一切使河流有一種牢騷滿腹自暴自棄的表情……一條壓抑的河流,一條被玷污了的河流,一條患了思鄉(xiāng)病的河流?!?/p>
寫大眾的感受,一是至少要真實,二是要立足于正常智商的平均線之上。
蘇童寫到洪水來時的情形:“河邊的居民們在夏季帶著倉皇之色談論著水患,說洪水在一夜大雨之后奪門而入,哪些人家的家具已經(jīng)浮在水中了,哪些街道上的汽車像船一樣,在水中拋錨了。他們埋怨洪水破壞了他們的生活,他們沒有意識到與水共眠或許該是他們正常生活的一部分?!?/p>
還有這段:“河流在洪水季節(jié)中獲得了尊嚴,它每隔幾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勢告訴人們,河流是不可輕侮的……它告訴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縛的,你不可攔截不可筑壩,你必須讓我奔騰而下?!?/p>
讀著讀著,我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有的作家只會寫個人經(jīng)歷,有的作家只會寫大眾經(jīng)歷,像人只用左腿或只用右腿走路。好作家是用兩條腿走路的,他們能從自己的經(jīng)歷中走出來,進入人們共有的生活經(jīng)歷。
而且,個人經(jīng)歷與大眾經(jīng)歷息息相關,有斬不斷的聯(lián)系。
(摘自《中國青年作家報》202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