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煙臺市文物保護利用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為工作方針,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中共普查登錄可移動文物10.9萬件(套),目前全市擁有館藏三級以上文物12364件(套),其中一級文物84件(套)、二級文物1681件(套)、三級文物10599件(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市共普查登錄不可移動文物4962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6處,登記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170處。
近年,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通過強化組織領(lǐng)導(dǎo)、制度保障、規(guī)劃指導(dǎo)、資金投入,形成文物工作合力。市縣兩級均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員會,定期開展文物保護工作全面和重點巡查。先后出臺印發(fā)了《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歷史街區(qū)與文物建筑保護管理工作的決議》《煙臺市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實施方案》等文件,加強全市文物保護和管理工作,傳承優(yōu)秀歷史文化遺產(chǎn)。編制《煙臺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總體規(guī)劃和朝陽街、奇山所等10余個專項規(guī)劃。
“十三五”以來,煙臺對上爭取文保專項資金2.17億元,實施了煙臺山建筑群、蓬萊閣等43項重點文保單位修繕工程。去年以來,多方籌集資金近3億元,對朝陽街、奇山所160處文物建筑進行修繕,提升了文物展示水平和社會教化作用。
完善文物保護體系。建立了“縣、鎮(zhèn)、村或單位三級責(zé)任、四級保護”的文物保護網(wǎng)絡(luò)體系。同時,組織專家對有“癥狀”的文物逐一“問診”,制定保護方案。加強可移動文物保護,建設(shè)國有、非國有博物館、紀念館37處。
強化考古勘探研究。煙臺博物館作為全省唯一一家具有考古調(diào)查、勘探和發(fā)掘資質(zhì)的市級博物館,2019年以來,考古勘探面積達310萬平方米。近三年來,先后完成孫家遺址等4處遺址考古發(fā)掘工作,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時期水井遺址等遺址遺跡447處,岳石文化時期文物500余件。同時,煙臺市博物館聯(lián)合日本九州大學(xué)和山東大學(xué)對煙臺開發(fā)區(qū)大仲家遺址出土的陶片及石器進行考古學(xué)研究,將煙臺水稻種植歷史提前了1000年,引發(fā)學(xué)術(shù)界廣泛關(guān)注。
確保全市文物安全。堅持文物安全工作“兩納入”: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測評;納入歷史文化名城、名鎮(zhèn)、名村、街區(qū)審查、評估。同時,扎實開展文物安全百日攻堅集中行動,確保安全隱患排查到底、整治到位。
建立博物館活化展示平臺。近年,依托煙臺市博物館聯(lián)盟,每年開展各類文物展覽、公教活動2000余場,接待觀眾逾百萬人。作為國家一級館的煙臺博物館,成功打造了“煙臺歷史文化講堂”“青少年趣味課堂”等活動品牌,每年持續(xù)開展“國寶進校園”等活動。2020年,市博物館兩個展覽入選了第五屆全省十大精品展覽。
發(fā)展文保類旅游景區(qū)。全市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0處作為旅游景區(qū)對外開放。其中,蓬萊閣及蓬萊水城、煙臺山近代建筑群等4A級以上景區(qū)4處,是體驗煙臺仙道、開埠、葡萄酒、膠東民俗等地域文化的代表性景區(qū)。為積極做好文物資源“活化”傳承,先后與央視《百家講壇》等欄目合作,推出了系列文物專題片,在傳承和發(fā)展中彰顯獨特魅力。
推出特色旅游線路。為適應(yīng)文旅融合新需求,依托眾多文物保護單位,策劃推出了支前主題等紅色旅游系列,以及工業(yè)、鄉(xiāng)村、研學(xué)等多業(yè)態(tài)的旅游線路產(chǎn)品。推出以朝陽街、奇山所為中心的5條主題線路,迅速成為市民就地過年的新地標、新時尚、新體驗,每天接待市民、游客達8萬人次。
針對文物保護意識、文物保護人才培養(yǎng)、文物保護活化利用方面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完善文物保護體系、加強隊伍建設(shè)。圍繞建黨100周年,實施革命文物保護集中連片利用、紅色文化宣傳展示專項行動等7大工程,打造膠東革命歷史資源高地、精神高地、推廣高地。
—— 摘自《煙臺日報》(2021年6月18月)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Union of Museums in Yantai, Yantai launches over 2,000 exhibitions of all kinds of cultural relics and public teaching activities annually attended by more than 1 million people and successfully forged activity brands such as “Lectures on Yantai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Fun Class for Juveniles.” It develops scenic areas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 Among the 22 national key units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 throughout the city, 10 units are open to the public as scenic ar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