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紹南
幸福是什么?這個問題對于有些人來說難以回答,對于有些人有各種各樣的答案,大家都對幸福有著不同的定義。在我看來,幸福就是下面三件事。
幸福是在午后的陽光下,細細品味一本好書。
最好在冬日,飯飽后坐在陽臺的板凳上,背后是暖洋洋的陽光,眼前是一本散發(fā)著油墨香氣的書。我總會在這樣的場景下看書,將書本一頁頁地翻開,書中的故事也進入到我的腦海中。有時看書就像是經歷書中人物不同的人生,或跌宕起伏,或愜意美好,這為我平凡而有些機械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一本好書的故事引人入勝,我常在讀完書后再去回想書中有趣的情節(jié),在這時,我想就是整個讀書過程中最讓人感到幸福的片段了。有時也像楊絳說的“讀書就像在和作者溝通”那樣,整個人都感受到了視覺的新鮮感,這同樣讓人幸福。
幸福是在某節(jié)自習課上和同學一起討論題目。
在大家都坐在教室中時,有些人會背起書來,有些人會開始寫作業(yè),還有的人在討論題目。此時,即使班上沒有十分安靜也無妨,因為這濃厚的學習氛圍會感染每一個人。還記得有節(jié)自習課,我向同學請教一道化學題。她邊給我講解著,邊用清秀的字在一旁打著草稿。不一會兒,她就解完了這道題。我由衷地稱贊她,她接下來總會耐心地問我:“你還有沒有什么題不懂?我來教你?!比魶]有,我便會笑著說沒有了,接著和她繼續(xù)一起寫題;若有,我也不客氣地接著問。有時也會有其他同學一起參與進來討論題目。這種幸福是同學間的相互幫助中產生的友情以及得到知識的喜悅。
幸福是一家人在晚飯時,在飯桌上的閑談。
一碗碗米飯放在桌前,一盤盤好菜擺在桌上,一家五個人圍著桌子坐一圈。等到開始動筷子,就開始閑談起來。父母總是會問些我在學校中的情況,我也總是說些在學校中的趣事。其實也就是我中午在學校吃了什么,味道如何,和哪個同學一起吃之類的瑣碎小事,但是大家也都聽得津津有味。外公總是會看到一些作文題目,然后興致勃勃地講著他的想法,并且他總是在此之后問問我的想法。外婆的話不多,她大多時候只是在一旁聽著,偶爾叫大家吃菜。這就是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雖然普通,但的確讓人感到幸福。
我的幸福,便是這三件事。這些事都不十分大,也許是每天都會經歷的。但是,我的幸福與快樂都是從這一件一件小事積累而來。這事足矣,足矣讓我滿懷幸福去眺望美好的未來,足矣讓我滿懷著幸福去擁抱明天。
(指導教師:邱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