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秋麗
編者按:
時間過得很快,《金山》第五期高研班學習馬上要告一個段落了。本期發(fā)表的作品,就是五期學習班同學們的成果,他們的作品和剛參加學習時的相比,可以看出明顯的進步。同學們學習非??炭?,并能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寫作,認真地進行修改,因此提高很快。他們正按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前行。展望未來,我們的前途無比光明。
娘來電話說要來看我。
“別來了,忙著呢?!蔽亿s緊攔著。
“都快兩年沒見著你了,過年也沒回來?!?/p>
唉,我是真不想讓娘來,大城市生活壓力大,工作忙,真顧不上。
那天早晨,公司有一個重要活動,必須提前準備。天剛蒙蒙亮,鬧鐘一響,五分鐘洗漱完畢,我抓起一片面包就跑。一推門,竟然發(fā)現(xiàn)門口坐著一個人。
“?。 蔽乙宦曮@叫。
來人趕緊站起來,喊著:“丫兒,嚇到你了?”是娘。
“不是說不讓你來嗎?”我不禁埋怨道。
“給你帶了你最愛吃的槐花餅子?!蹦飮肃橹?。
娘舍不得花錢,坐最慢的火車,輾轉兩天才到。她怕吵醒我,就一直坐在門口,渾身臟兮兮的,滄桑又落魄。
“我得趕緊走了,你自己弄點吃的吧?!蔽艺f著就風一樣跑了。
“把餅子拿著,早點回來——”娘還在喊著什么,我已經(jīng)飛奔到了一樓。
晚上10點,我拖著滿身疲憊回到住處。屋子收拾得整整齊齊,衣服、被罩都洗得干干凈凈。娘做好了飯菜等我,又不敢催我,只好一遍遍地熱。我吃著變了味兒的槐花餅,心里五味雜陳。娘臉上的皺紋更多了,稀稀拉拉的頭發(fā)盤在腦后,只不過還是那么長。
娘,留了一輩子長發(fā)。為我。
娘的長發(fā),又黑又亮。娘手巧,編七股辮,比歌里的小芳還好看。
娘還有一個藏寶箱。四四方方,紅漆,雕花,娘寶貝著,誰都不能碰。
有次趁她不在家,我偷偷打開箱子,一下子像進到新世界,里面都是女孩子喜歡的花花綠綠的小玩意,當然,還有娘的嫁衣。不知深淺的我,逮著機會可勁霍霍(方言:糟蹋,破壞),可把娘氣壞了,照著我的屁股蛋結結實實給了一巴掌。這是娘唯一一次打我。打那以后,我再不敢碰那箱子。
留長頭發(fā)干活不得勁,還熱,可娘說不能剪。娘說,生我時,正是最熱的三伏天??粗衽菰谒铮薜蒙蠚獠唤酉職獾奈?,娘急得上火,堵奶發(fā)燒。娘忍著痛,把頭發(fā)散開,一點一點捋平,輕手輕腳地把我抱過去。我躺在緞子面般又涼又滑的“頭發(fā)席子”上,真就止住了哭聲。等焐熱后,再將我換到旁處。不記得折騰了多少次,總算是熬過了夏天。后來竟養(yǎng)成習慣,每晚必須枕著,手還要攥著娘的頭發(fā)才睡得踏實。
我睡覺不老實,可炕滾。半夜醒了找不到娘,眼也不睜,小手四處摸索著。娘往往睡得正香,頭發(fā)猛地被薅過去,整個頭皮都被扯住,疼得眼淚直打轉,早上起來滿炕的頭發(fā)。
那次,娘去送親,按照習俗頭天晚上要住那,第二天吃過席面再回來,怕給我折騰上火,就沒帶我。眼看著天越來越黑,我咧開嘴就開始哭,任誰都哄不好。爹看我哭得直抽抽,實在沒轍,半夜12點,騎上車子徑直就去尋娘。娘回來了,我滿足地睡了,夢里還笑著。娘看著我紅腫的眼睛,哭了。
家里條件差,可娘總能變著花樣往我嘴里塞好吃的。哪怕是一塊糖,我也要嗑下一半,塞娘嘴里。我倆嘻嘻哈哈笑著,我想就這么永遠陪在娘的身邊。
后來,我考上大學,成為第一個走出大山的孩子。娘高興,滄桑的臉上閃著動人的光澤。臨開學,我像小時候那樣拽著娘的袖子撒賴不想走。沒有娘在身邊的日子,我怕。
娘說:“我的丫兒長大了,得學著自己往高處飛嘍?!蔽夷﹃锏念^發(fā),強忍著沒哭。
畢業(yè)后,我留在了大城市。不記得從什么時候起,沒有娘的頭發(fā),我也能睡得踏實。工作越來越忙,離家越來越遠。我好像忘了我從哪里來。
“丫兒,你爹自己在家,我也放心不下家里的雞鴨,明天就回去了,你照顧好自己。”娘背過身去,抹了抹眼睛。
“我太忙了,實在抽不出空陪你,年底休假回去再好好陪你待著?!蔽野蛋邓闪丝跉?。
第二天一早,我送娘到車站。娘好像變小了。娘給我錢,怕我不要,偷偷塞我包里,有零有整,皺皺巴巴一堆。
我以為日子會就這樣過下去,直到那天爹說:“丫兒,你回來一趟吧。你娘身體本來就不好,她太想你了,她那個拗性子非得逞強。”
我心下一驚,急忙訂了車票。娘的頭發(fā)更少了,露出大片頭皮,卻依然留著長發(fā)。我像小時候那樣枕著娘的頭發(fā),摸著娘瘦弱的身軀,鼻子一陣陣發(fā)酸,又怕她看見,偷偷轉身抹掉。
娘讓我去取那個箱子,那個我再也沒敢碰過的箱子,里面全都是我小時候的東西,我的胎毛、百露的小衣服、第一張獎狀,還有一個布包裹,我小心翼翼地打開,竟然是用頭發(fā)編的平安結。
“小時候天天薅掉好多頭發(fā),就想著留個念想,攢多了,就編成個平安結。娘沒啥給你的,就盼著你平安快樂?!蹦镎f。
“娘,娘!”
點評:
小說寫了當下的一個熱門話題:老一輩人對子女傾注了全部的愛,但子女并不珍惜,也很少回報。這是常見的題材,但寫得頗不平凡,小說的成功在于用了大量催人淚下的細節(jié),寫出了一個讓人讀之難忘的母親形象。女性作者細致的觀察、敏銳的捕捉、細膩的描摹,把一篇并不驚心動魄的小說,寫得如此回腸蕩氣,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