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心誠
常練太極拳入道者(且不談得道),可以享受到三種?;莨麍?。
1.心靈自悟常樂之福
我們這個世界,紛繁繁復(fù);我們這個人間,紅塵滾滾;我們這個心靈,煩惱雜陳。修煉太極拳可澄清玉宇,可超凡脫俗,可常樂我心。太極拳的經(jīng)典理論以語言、文字為載體,太極拳的運作讓理論現(xiàn)實化。語言、文字是什么呢?是心靈的記錄,是思維的軌跡,是歷史的鏡子。而閱讀經(jīng)典可觸摸圣者的心靈,可觀瞻賢者的思緒,可了知能者的歷程。故讀、誦、唱、想、記、寫、練、悟都是力求靠近圣者、賢者、能者。受教莫大于親師近師。對大師言,直接親近者少,但間接親近還是有多種法門,只要心誠一些,志堅一點,可如愿以償。經(jīng)典里藏蘊無數(shù)優(yōu)良的種子,有取之不盡的“酵母菌”,可在心田里生長壯大,可在生活中“發(fā)酵”,可清理拳者的心靈,可排除訓(xùn)者的煩惱,可殺滅滋生的貪嗔癡,可掃蕩己之癡愚,去掉其“恐怖”,會讓我們變得愉悅、博大、智慧與明達(dá),佛門提倡的極樂不期而至。故必定常樂我靜,常樂我境,常樂我精,常樂我勁,常樂我進。如此這般之?;莺纹浯笠?!
2.本體強健豪壯之福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且不談過去世與未來世)污穢不堪,清濁混雜,人們一面狂熱趨利,一面大肆污染,搞得大地骯骯臟臟,空氣齷齷齪齪,文化混混濁濁。絕大多數(shù)人已無法“復(fù)歸于嬰兒”,也很難清清凈凈。多少人被病魔所困,年齡段越高,比例越大。更可悲的是不少人年紀(jì)尚輕卻已病入膏肓,竟不自知。而這些人往往是從昨日的強壯之體轉(zhuǎn)化而來,或飲食失度,或勞逸失調(diào),或游樂不限,或身心失和。還有一些人因為身體不明之因面對美境不能賞,美食不能嘗,美樂不能娛,美事不能干,美人不能語,美“藝”不能“游”,可悲與可憐地失去了人生的一大半。而練太極卻可以改變?nèi)藗兊纳眢w面貌與精神環(huán)境,防患于未然,保持并擴展強壯。這是因為太極最大特色是依圓隨機,以圓造勢,人體在圓弧中或滾動或流轉(zhuǎn),至廣大,極精微,通氣血,循經(jīng)脈,以至駕虛靈,摩空曠,乘幽深,馭寂宇,應(yīng)天地,達(dá)神明。于是訓(xùn)練太極得法,必然“養(yǎng)吾浩然之氣”,得日月之精華而壯筋骨,蒙蒼天之雨露而潤神采。于是有的袪病延年,有的青春常駐,有的延緩衰老,有的老當(dāng)益壯。還有的練成“金剛不壞”之身,銅打鐵鑄之體,頭腦活躍,智慧充盈,精力充沛,這種本體的強健豪壯之?;菟瓶裳誀?,不可言狀。
3.處人以和、處事以成之福
太極拳訓(xùn)練是一種身心運作的最佳方式,融我、天、拳為一體,求和諧、協(xié)調(diào)、平衡、整體性。它所提供的思維方式、運作神髓是根本性的,是性中之性,靈中之靈,精中之精,因此是永恒的,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心經(jīng)》)。它可以放之四海而皆準(zhǔn),諸君之處己、處人、處事必得其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對于身處紛擾的世界中想追求一些事業(yè)成功的任何人都是一大至寶。萬象不離一宗,“得其一,萬事畢”,它即是一,可以讓我們面對紛繁應(yīng)付裕如,且綽綽有余。任你事萬端,它法千萬條,任你象萬變,它能守住一。藍(lán)晟先生用“〇~十”予以巧妙概括,利于記憶,促進理解,我們不妨溫習(xí)一下:〇——無極態(tài),一目標(biāo),二陰陽,三天地人(含三合一),四相健全,五行生克,六合內(nèi)外,七星謀略,八卦八面支撐,九宮安身立命,十方空間氣勢彌漫(《認(rèn)識太極》第29頁)??偩袷潜揪呱袼瑁泻椭缕?,自在自如,生機自養(yǎng)。若達(dá)此境,任何人都可獲得成功。盡管條件有差異,能力有大小,年齡有先后,地域有優(yōu)劣,文化有高低,總可以捕捉到力所能及之佳效,我們會覺得活得美好而充實,活得快活而有價值。其果報簡直難以置信。
君若信之,即刻行之;持之恒久,必相應(yīng)之;太極三福,悟而得之。
(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