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立權、譚君等
曾經(jīng),不少家長在校外培訓的“內(nèi)卷”中身心俱疲,如今“雙減”政策落地,他們心中的焦慮、壓力能否隨之化解?除了期待“雙減”帶來實效之外,還有哪些新的擔憂?
我們近日采訪了幾位家長,記錄他們在這一大變革之下的心路歷程、應對之策。
周女士(孩子準三年級):我女兒現(xiàn)在8 歲半,開學上三年級。我們所在的學校是素質(zhì)教育典范學校,她平時下午4 點就放學了,還是比較輕松的。前段時間“雙減”政策出臺,其實對我來說不會特別有壓力,但生活還是有改變。
她現(xiàn)在報的學科類的課外補習是英語和數(shù)學兩個,其他還有鋼琴、寫字等興趣班。我們這邊的“媽媽圈”流傳了一個說法:一二年級可以不學,但是三年級是一定要學的。所以二年級上學期就開始搶學位了。
我們暑假的課還沒有上,這個時候又面臨“雙減”政策,培訓機構(gòu)的資質(zhì)不符合要求,所以我們家附近的這個校區(qū)可能就要關門。
我最近連著兩天接到課外班老師的電話,“雙減”政策出臺后,所有的課外班都要改到工作日上課。先是英語要改到周一,數(shù)學還沒開始上,但也只能改到周一。
其實我對于孩子的學習不是太激進,我比較清楚我想要養(yǎng)育的方向,我對她也沒有過多的期望,不要求她必須要上什么樣的學校。今年“小升初”是有改變的,以前還可以想辦法擇校,現(xiàn)在會很難很難。我們所在的學區(qū)劃片的是我們這邊很一般的初中。我前段時間想,如果孩子真上了這個學校,我是能接受的。另外我覺得,一個人不是說必須得上一個什么樣的名校才能夠有所成就,還是要靠培養(yǎng)。我希望她能夠有一個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同時理解學習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應該有自己的目標,對于學習,平穩(wěn)知足就可以了。
但大家都說三年級是個分水嶺,一二年級看不出來成績差異,從三年級開始會拉出差距。我的孩子目前沒有經(jīng)歷過三年級,我也不敢說這個理論是不是真的。有時候放學去接孩子,會看到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我聽見媽媽們在聊補習班,當時就覺得我太佛系了。因為有的孩子一周可能只有周日半天休息的時間,周一到周六每天都有課。其實我家孩子一二年級的課程安排是很舒服的,孩子這兩年是一個很放松的狀態(tài),家長也會感覺輕松一些。
我的想法也很現(xiàn)實,“雙減”給了我“躺平”的理由,卻沒有給我“躺平”的勇氣。因為前路不明朗,我不知道今天真的不跟了,我的孩子將來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tài)、我會不會后悔?每個父母不可能拿孩子的未來做賭注,但凡我有一點點能力可以讓她不掉隊,我一定會使全力。我還是會“隨大流”,周圍人帶著我往前跑,因為每個人都是這樣。
王女士(孩子準初二):我家孩子是今年九月升初二。暑假給他補了數(shù)學、物理、英語。我們在報每門課前,都會征求孩子的意見。由于暑期時間比較充裕,他也是樂意上的,并且都是網(wǎng)課,不用浪費路途時間。
在我了解的情況里,補課屬于普遍情況,不論成績好壞。像暑期補課,我家這種三門屬于起步吧,一般都是語數(shù)外+物理。雖然現(xiàn)在政策要求給學生減負,但我擔心負擔是否真的能減少。因為有升學壓力,一些家長或許還會想著法子補課。比如現(xiàn)在線上課程只能在周一到周五上,周末只能看課程回放,那學生照樣補課啊,大不了看回放;比如線下課,現(xiàn)在可能更多會選擇一對一或者上門家教。如果需求存在,壓力和負擔不一定會改變,只是補課形式會改變。
原本暑期的物理課是在8 月17 號到27 號的,但是8 月下旬不可以有補課,所以這十次課就調(diào)到了8 月6 號到12 號上完,很多人時間可能就跟不上了。如果時間不合適的話,機構(gòu)是全額退費的。我覺得這(雙減)是個大改革,還是實踐來驗證吧。
李先生(孩子準初三):我兒子在一家公辦中學讀重點班,這個暑假之后就上初三了。一想到孩子的成績,我整夜整夜睡不著。我們兩口子都沒讀過什么書,學歷低,所以我盡量要讓孩子有個好點的出路,將來不要為生活苦惱。
現(xiàn)在“雙減”,限制校外培訓。但孩子處于初三,正是查漏補缺、復習鞏固的階段,作為家長心里放不下。你說補了有多大的作用呢,不好說,你說沒作用嗎,肯定有作用。
校外培訓這么多年,花了不少錢,習慣了他們那套體系?!半p減”政策若能真正落地,當然好。
首先外培的補課費,真的榨干了我們這種家長。這種(補課)經(jīng)濟壓力,也影響了我的心情,影響了親子關系。其次,外培整體上來講,是有點超前,教育培訓機構(gòu)的模式是有點拔苗助長的感覺。大部分孩子,知識基礎重要些。我們是普通的孩子,當時在培訓機構(gòu)上了一個高階班,感覺有點不對頭了,就轉(zhuǎn)到基礎班去了?,F(xiàn)在回過頭看,如果孩子可以從頭來過,不為了考民辦,真正要讀公辦,我們肯定不會去學奧數(shù),把他閱讀做扎實一點,專注力提高一點。當時學了奧數(shù),沒花那么多時間在閱讀上,不然現(xiàn)在語文和英語要輕松好多。
離培訓機構(gòu)近的孩子更方便補課?,F(xiàn)在的政策是寒暑假和周末不能補,周一到周五還是可以補,那幾個大培訓機構(gòu)都集中在名校附近,對于名校那些孩子上培訓班就方便多了。對于我們這些離得遠的初中來說,取消周末補課,基本就不能補了。因為時間根本來不及。
學校教育如何與政策銜接?這么多年,我們已經(jīng)習慣培訓機構(gòu)的體系,也習慣了他們的老師,老師也基本上對每個孩子都抓得比較緊,一個班人數(shù)不會超過20 個人,甚至有個老師,因為幾個家長說在某個地方上課方便,就額外為8 個孩子開了一個班。我是寧愿麻煩外面的老師,也不愿意麻煩學校老師。學校老師也有自己的孩子,好不容易有自己的周末,不忍心打擾。
總之,對于“雙減”政策,我們還是持觀望態(tài)度。我們也想“不過于注重分數(shù),注重健全成熟的人格”,如果整個教育環(huán)境輕松一點,注重這些方面,家長也就會更關注這些方面。
白先生(孩子三年級):我家孩子三年級,補了數(shù)學、語文、英語三門課。課外培訓主要是想讓她提高成績,學??荚嚂r,數(shù)學分A 卷和B 卷,但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是不包括B 卷上的題目的,如果不去外面上培訓班,就做不了B 卷的題。結(jié)果就是,補完課的小朋友可能能考九十多分,沒補課的可能就六七十分。
我們讀的是公立小學,一般來說一個班都是50個孩子以上,有兩個班主任。一個正班主任和一個副班主任要管50 多個孩子,難度挺大的,所以老師管不了這么細。
之前我們家英語和數(shù)學都上過網(wǎng)課,但效果不好,沒有面對面教授的效果好。說實話,在我看來,其實孩子在補數(shù)學,師資和教學質(zhì)量都一般。但補課肯定是會對孩子的成績有幫助的,因為學和不學,差距很大的?,F(xiàn)在二、三年級B 卷考試都考多元一次方程,我印象里這是我們初中學的內(nèi)容。雖然補幾門課每家的情況不同,但是基本上都會去補數(shù)學。
我家孩子以前是周末去上課外培訓,“雙減”政策后,現(xiàn)在周末不能上了,所以調(diào)課到周一和周五晚上,基本上是下午六點之后。在公立學校正常三四點就放學了,但學校要求每個孩子盡量參加“延時”服務。在我印象中,“延時”從一年級就開始了,會“延時”到五點半。在這個時間段,老師不會上課,就是帶著孩子在學校做作業(yè)、讀讀書。
雖然課外培訓時間調(diào)整到了周一到周五晚上,但在我看來,還是得讓孩子去上培訓班。除非是從根本上解決,比如在考綱、考題上做出一些改變,那可能就沒人去上培訓班了。如果英語在五年級的時候不考語法,語文在四年級的時候不考作文,那估計也沒人上培訓班了。
現(xiàn)在孩子周末不補課了,時間空出來以后,我們可能會為她學跳舞或者繪畫什么的,看她對什么感興趣,想報些興趣班培養(yǎng)她的興趣。
肖先生(教培機構(gòu)負責人):我是2019 年進入教育培訓行業(yè)的,當時朋友們都建議我,讓我選擇學科類的教育培訓方向。但是在國外長達14 年的留學和工作生活經(jīng)歷,讓我非常認可綜合素質(zhì)教育中對品格塑造、興趣拓展、自信心及抗挫折能力的重視。
我認為,綜合素質(zhì)教育能夠真正地培養(yǎng)孩子的主觀能動性,這也是教育的初衷和目標。因此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非學科類教育培訓方向。
但是本地的教育市場中,家長對于素質(zhì)類培訓的剛需度并不是那么強,因此我們的學生目前主要集中在小學一年級到四年級,分為初級班和中級班兩類。
很多人覺得“雙減”政策對于非學科類培訓機構(gòu)來說是一個春天,這確實是有道理的。因為政策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減負,加上對學科類教育培訓機構(gòu)的新要求、新限制,家長就可能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非學科類培訓方面。
但是我認為,這也并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春天。因為市場的原因,學科類教育培訓行業(yè)的頭部機構(gòu)數(shù)量不少,而且發(fā)展相對成熟?!半p減”政策出臺之后,這些機構(gòu)已在著手轉(zhuǎn)型,可能將目光投向非學科類教育培訓。這些頭部機構(gòu)的整體資源、市場推廣及經(jīng)營能力都非常有優(yōu)勢,所以之后非學科類教育培訓行業(yè)的競爭應該會更加激烈。
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也確實會給家長帶來比較大的焦慮,學生和家長之后會如何選擇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
我家也有兩個孩子,一個五年級,一個二年級。除了參加小記者社會實踐、鋼琴、舞蹈等素質(zhì)類的培訓以外,我的大孩子還報了線上數(shù)學課。因為“雙減”政策,數(shù)學課的時間安排從周末調(diào)整到了周中的晚上。因為我個人的工作原因,周末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不過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還是不錯的,所以也沒有要請家教的想法。
我比較認可的學習方式就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并且善于總結(jié)歸納學習方法,除此之外,我更愿意幫助孩子接受素質(zhì)類的培訓,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并且給孩子多一些自主選擇的空間。
黃女士(高校老師、二胎媽媽):我是一名大學教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兒子5 周歲,女兒1周歲。
去年上半年,兒子還在讀幼兒園中班。我在網(wǎng)上看到了試用學前課,就給孩子買來試試。網(wǎng)課一周兩回,有不同的課程時間可以選擇,每次半小時,大概二十幾個同學一起上?!半p減”政策中明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不得開展面向?qū)W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8 月14 日,我收到培訓機構(gòu)發(fā)來停課通知。我和兒子解釋說:“國家覺得你這個小朋友太小了,最好不要這么辛苦。”
網(wǎng)課停了以后,孩子一周有六個晚上都是空閑的,那我們家長也要抽出自己的時間去陪孩子了。之前我常在晚上的時候?qū)懻撐?、做課件,現(xiàn)在孩子停課了,我的晚間安排也要調(diào)整。
我知道國家政策中還提到延長課后服務時間、上傳優(yōu)質(zhì)網(wǎng)課資源等等,是否有效,還要看后續(xù)怎么實施,推出怎樣的配套措施。
李先生(孩子6 歲半):孩子今年9 月上小學,之前培訓花費每年在8 萬元左右。報課的目的主要是打發(fā)時間以及順便學點東西。身邊補課的特別多,大多同學都有3-10 個班。這嚴重影響家長自己的判斷,非常容易制造焦慮。
“雙減”政策落地,作為家長感覺非常好,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力度,真正做到“雙減”,因為“卷”得很累,想休息一下了,以及想存點錢生二胎。身邊的家長目前有的課繼續(xù)在上,但新報課或者續(xù)報的很少了,都持觀望態(tài)度,我不擔心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課堂上的內(nèi)容吸收得好,考試良好是沒有問題的。
能不能真正減負,我也在觀望,看看政策的執(zhí)行力度究竟會如何。焦慮是家長心里的火苗,機構(gòu)起到了添柴的作用吧。瘋狂培訓的原因呢,我個人來講,是作為媽媽,希望孩子以后能夠至少不會太差,跟同齡人在一起上學玩耍能有自信。但其實也很迷茫,從自己的生活閱歷來看,瘋狂“內(nèi)卷”長大的孩子,好像更讓人擔心,如身體健康、性格、團隊意識、親子關系等方面。
接下來會不會繼續(xù)“補課”,我傾向于順勢而為,但也會觀察其他家庭,另外也等9 月份開學以后,看看孩子的學習能力、對小學生活的接受情況綜合來判斷,也不排除補課的可能。
肖女士(孩子初三):我會選擇給孩子報一些弱勢科目的校外培訓,一科一學期下來幾千塊錢?,F(xiàn)在“內(nèi)卷”很嚴重,有的家長花在這上面的費用,一年好幾萬的也有。人人都在補課,如果你不補,就感覺自己的孩子吃虧了。很多家長其實是過度消費的,最后越來越嚴重。即便是小孩自己,也會焦慮,回家就說,“班上誰誰又報了什么班?!?/p>
此外,校外培訓機構(gòu)很多都是采取“預付費”的形式,如果培訓機構(gòu)倒閉了,那我們的錢能不能拿回來呢?這是個問題。目前我家里孩子線上課暫時還在上著,線下報了“1 對1”的課程,還沒有開課,不知道后續(xù)會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