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巖熙
二度來此,我重遇那朱紅的宮墻,留過歲月斑駁的足跡;明黃的瓦檐,落下歷史悲歡的痕跡。像望著千萬的人一樣,高高的午門望著虔誠的我步入這位六百年故友的懷抱中,聆聽他的傾訴……
初遇:盛世之晨
噴薄的朝陽投灑在北京的平原上,我滿懷期許地邁上臺階。嶄新的宮門徐徐打開,身旁是浩浩蕩蕩的遠航大隊。“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就是那正從遠方歸來的鄭和一行。我又走上前去,遇見一位面帶強者的傲笑、君臨天下的帝王。對,他揮揮袖,便揮出一支劈波斬浪的強勁航隊,將中華的威名遠播,也使海貿(mào)繁盛,國運興隆;但,他還揮出了一片紅磚黃瓦,揮出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揮出一個永樂盛世……
我遇見了初生的他,朝氣蓬勃。
再遇:風雨前夕
午后的烈日照得我睜不開眼。宮后的煤山上崇禎的魂魄還追尋故國之思,而錚錚鐵蹄已經(jīng)踏碎了朱家山河。我俯身在漢白玉的石柱上,看著那碧波蕩漾的護城河中映照著煙柳云山,映照著沉甸甸的辮子,映照著文淵閣里浩如煙海的《四庫全書》,映照著聞所未聞的望遠鏡和蒸汽機。陽光仍舊那么明媚,可勁風把沙子吹進了我的眼睛,把“正大光明”的匾額吹得搖搖晃晃。我痛心卻又無力地看見他們關上了昔日敞開的大門,自滿自大望著頭上尚還明朗的天空……
我遇見了危機前夕的他,封閉飄搖。
痛遇:屈辱之夜
我與這座古老的都城,一起遇見了一場疾風驟雨。躲在朽爛的門板后的我無可奈何地目睹著,那昔日的繁盛如何散佚在苦難的長河里。我的淚水沒能澆滅侵略者的洋槍之火,圓明園的浩劫之火;沒能澆滅帝國主義對這座恢弘建筑和古老國度的欲望之火……我不愿遇見,但也不能不遇見這個被雷雨、黑暗和殘暴裹挾的故宮。
我遇見了屈辱中的他,危在旦夕。
期遇:黎明之前
徘徊在漫漫雨夜,痛撫被蝕刻的一磚一瓦。我遇見他們,總是匆匆而無能:他們或是愚蠢地在共和制下復辟帝制,或是兇殘地掠奪走那價值連城的國之瑰寶。曾經(jīng)一度傳來新生的號角,但曙光總被黑暗吞噬。我期待能遇見一個,不,是一群在暴風雨中誕生的勇士,能讓紅磚不再褪色,黃瓦不在破碎,祖先英靈不再哭泣。
重逢:復興今日
遇見那紅磚黃瓦,我坐在御花園里的樹陰下。和平鴿劃破藍天,還是那碧波蕩漾的護城河,映照的是像我一樣從世界各地來到這里與他相遇的游客,映照的是招展的紅旗與屹立的華表,是閱兵典禮上從他面前開過的坦克導彈,頭上飛過的飛機。紅磚黃瓦,一切如新。他見證了從鼎盛到衰落,見證了歷史上的匆匆過客。今天,他也有幸與我、與這盛世重逢——見證一場偉大的復興。
穿過最北面的神武門,背著蔥蘢的景山,一切恍若夢境,打量著這位整整六百歲的老人,一個十來歲的青年與他相見恨晚。遇見如煙往事,遇見如流水的過客,唯有他依舊矗立于此。
遇見故宮,遇見歷史;邂逅紅磚黃瓦,邂逅祖國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