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賢慧
孩童戲水圖扇面
游泳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詩經(jīng)·谷風(fēng)》中有“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的詩句,意思是遇到水深的地方就乘木筏或者乘船擺渡過去,水淺的地方就直接游過去。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人們已經(jīng)掌握了游泳這項技能。
現(xiàn)代人最初學(xué)習(xí)游泳時,都會帶上游泳圈、浮板之類的工具,借助它們的浮力使自己漂起來。古人在初學(xué)游泳時,也制作出了類似的工具。明人羅頎《物原》中記載“燧人氏以匏濟(jì)水,伏羲氏始乘桴”,這里的“匏”即葫蘆,人們浮水時將掏空的大葫蘆掛在腰間,這樣就不容易下沉。這種渡水工具被形象地稱作“腰舟”?!爸辛魇Т粔兀êJ)千金”,足見其重要性。此外,還有用羊皮縫制而成的充氣浮囊,人們將其佩在腰間,或?qū)⒍鄠€浮囊串聯(lián),人坐于其上,即可泛游于江河。
錢塘觀潮絹本設(shè)色 宋 佚名
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人們不斷革新游泳技藝,并將之演繹得出神入化?!肚f子·達(dá)生》中記載了一個民間善游者的故事,說的是孔子在呂梁山游覽時,看見一道飛瀑從百丈絕壁直瀉而下,底下的河中激流奔騰,濤聲震天,即使是“黿鼉魚鱉”也不能游動。這時,孔子看見一個男人在水中奮力翻騰,以為他是因痛苦而想自殺的人,便叫弟子趕緊順著水流去救。誰知這人竟在數(shù)百步之外浮出水面,披發(fā)高歌,一副悠游自在的模樣。在如此險惡的激流中竟能從容自如,其高超的泳技令人驚嘆。
月夜看潮圖絹本設(shè)色 22.3×22cm 宋 李嵩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除了涉足激流外,深水處也出現(xiàn)了善泅者的身影?!端疂G傳》中的浪里白條張順,傳說其水性可與魚兒媲美,他在水中快速穿梭的身影,如白條般一閃而過。書中提到他“沒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文學(xué)作品自有夸張之嫌,但潛水的本領(lǐng),古人確實早就掌握了?!肚f子·達(dá)生》曰:“若乃夫沒人,則未嘗見舟而便操之也。”“沒人”是指善于潛水的人,他們不僅能夠潛入水底捕捉魚蝦,還會深入海底尋找珍珠。明代宋應(yīng)星的《天工開物》詳細(xì)介紹了“沒人”采珠的過程,他們在正式下海前會先祭祀海神,然后在腰上系一根長繩,下海時嘴里銜一根長長的空管,以便伸出水面呼吸空氣。據(jù)說他們最深可潛到水下四五百尺處。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南方各諸侯國相繼建立了水師,游泳也成為水兵必須掌握的技能。兵書《六韜·奇兵篇》說:“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痹谒畱?zhàn)中,誰掌握了泅水的本領(lǐng),誰就搶占了先機。齊桓公為了培養(yǎng)擅長游泳的士兵,下令“能游者賜千金”,訓(xùn)練出善游泳的士兵幾萬人,打敗了越國的水師,鞏固了齊國的地位。
觀潮圖(局部) 絹本設(shè)色 97×131cm 清 袁江 故宮博物院藏
《資治通鑒》中記載,五代后梁開平元年(907年),楚將許德勛“使善游者五十人,以木枝葉覆其首,持長刀浮江而下,夜犯其營,且舉火,業(yè)軍中驚擾。德勛以大軍進(jìn)擊,大破之,追至鹿角鎮(zhèn),擒業(yè)”。由此可見,游泳在古代戰(zhàn)爭中起著重要作用。
隨著游泳技能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把這種水中技巧推廣至體育鍛煉和休閑娛樂的領(lǐng)域,創(chuàng)造了很多獨特的水上活動形式。
《晉書·周處傳》中提到“(周)處投水搏蛟”,“投水”和現(xiàn)代的跳水極為相似。這一運動在唐宋時期得到快速發(fā)展,唐代趙璘《因語錄》中就記錄了身手不凡的跳水者曹贊,他能在“百尺樁上不解衣服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
宋代的水秋千將跳水與蕩秋千相結(jié)合,對跳水者的水性和勇氣要求極高?!稏|京夢華錄》云:“一人上蹴秋千,將平架,筋斗擲身入水,謂之水秋千?!毕胍瓿蛇@個動作,跳水者需要在船上蕩起秋千,并越蕩越高,直到蕩起的高度與秋千架齊平,這時猛地松開繩子,在海面上迅速翻個筋斗,然后像箭一般扎進(jìn)水里。這是一種難度極大的跳水表演,因為秋千蕩平只在一瞬間,如果沒有適時跳離,它就會往回蕩,此時再松開繩子跳離,人容易撞到甲板。
高秋觀潮圖絹本設(shè)色 宋 許道寧 美國波士頓美術(shù)館藏
南宋時,杭州錢塘江附近流行一項驚險刺激的水上運動—弄潮。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中旬,臨安城被一股莫名的躁動與興奮籠罩著,當(dāng)一陣轟鳴聲隱約傳來,百姓傾城而出,紛紛奔向錢塘江口,駐足于沿江搭建的彩棚中,映入眼簾的則是“天下之偉觀”錢塘江大潮。
巨大的浪潮猶如玉城雪嶺遮天蔽日而來,聲如雷霆。翻卷的潮水在江中筑起高高的“城墻”,逼近岸邊時已聲如洪鐘,怒濤激瀉。眼前的景象本已令人眩目稱奇,接下來的畫面更是讓人膽戰(zhàn)心驚。
一群披散頭發(fā)、身繪龍紋的吳中少年爭先跳入潮水中,他們身上系著各色彩緞,或手持紅旗,或撐清涼小傘,溯浪而上,絲毫不懼潮水的怒吼。有人在浪尖翻騰跳躍,有人表演著“踏滾木”“水百戲”等驚險動作,贏來岸邊觀眾的陣陣喝彩。
龍舟競渡圖 絹本設(shè)色 129.5×58cm 明 鄭重 故宮博物院藏
這群人被稱作“弄潮兒”。南宋詩人辛棄疾在《摸魚兒·觀潮上葉丞相》中寫道:“悄慣得,吳兒不怕蛟龍怒,風(fēng)波平步??醇t旆驚飛,跳魚直上,蹙踏浪花舞?!北彼挝娜伺碎伱棵肯氲脚钡捏@險,在夢中也會驚醒:“弄濤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保ā毒迫印らL憶觀潮》)畢竟稍有閃失,弄潮兒就會命喪江中。
其實,弄潮活動早在唐代就有了。唐代李吉甫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記載:“每年八月十八日,數(shù)百里士女共觀舟人漁子溯濤觸浪,謂之弄潮?!痹谡憬X塘江一帶,每年潮起之時,便有一群水性極好者迎著潮水,與浪共舞。當(dāng)彪悍的弄潮兒勇立潮頭時,是最兇猛的浪與最剛烈的善泅者之間的較量。在濤聲中,他們展現(xiàn)著自己健壯的體魄與過人的膽量,也向世人展示出勇于與自然抗?fàn)幍木?。這驚心動魄的畫面,吸引著方圓百里的民眾前來觀看。一些女子甚至對弄潮兒心生愛慕,“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粉彩賽龍舟圖盤 清 故宮博物院藏
但弄潮的危險性顯而易見,勝利者會獲得豪民顯宦的財物與民眾的贊揚,名噪一時;失敗者則“精魄永淪于泉下,妻孥望哭于水濱”。故北宋治平年間,擔(dān)任臨安太守的蔡襄作《戒約弄潮文》,禁止當(dāng)?shù)剀娒衽薄4撕笈被顒与m有所減少,但禁而不絕。南宋時,每年八月十八在錢塘江校閱水師,使得弄潮興盛一時。宋亡以后,世事迥異,加之弄潮的確過于危險,因此盛況不再。
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中記錄了浙江人喜好弄潮的風(fēng)尚,“瀕江之人,好踏浪翻波”。錢塘詩人瞿佑更寫下“須臾金鼓連天震,忙殺中流踏浪兒”的詩句。后因海禁政策及錢塘江潮口變化等原因,明萬歷以后,“弄潮”便鮮見于史料記載,這一活動最終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之中。
大龍舟圖 元 王振鵬(傳)
數(shù)百年后,錢塘江畔六和塔下,每年夏秋季節(jié),來自世界各地的沖浪好手都要在此進(jìn)行沖浪比賽。他們時而站立潮頭,時而急沖直下,矯健的英姿讓人大飽眼福,風(fēng)采不減當(dāng)年的弄潮兒。
多水的自然環(huán)境不僅孕育出了水中的游泳健兒、弄潮高手,與水相關(guān)的另一項運動也悄然興起,那就是龍舟競渡。
南朝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提到“按五月五日競渡”,但“競渡”這一活動的起源其實更早。我國南方地區(qū)自古以來河流湖泊眾多,雨季時間長,因而多洪澇。使用舟船最初為古越人“以船為車,以楫為馬”的生存技能,而將龍的形象裝飾在船上,則是為了祭神,以祈求神的保佑,從而免受洪澇災(zāi)害。
龍舟競渡圖 絹本設(shè)色 35.7×283cm 元 王振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隋唐以前,民間的競渡活動并沒有固定時間,每年四月到八月之間都有龍舟比賽。到了唐代,龍舟競渡多集中于端午節(jié)前后,并成為江南地區(qū)的風(fēng)俗。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都會在盛裝打扮后,圍在岸邊柳蔭下一睹競渡者的風(fēng)采?!肮穆暼录t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三聲鑼鼓響,方舟并齊發(fā),以奪得終點處的絲緞為勝,拼的就是速度。舟中競渡者們劃動船槳劈波斬浪,越靠近終點,鼓聲越緊,場面隆重而熱烈。
到了宋代,龍舟競渡更受歡迎,規(guī)模大盛于前,從都城東京到臨安,再向江南地區(qū)發(fā)展。金明池始鑿于五代后周時期,宋太宗即位后加以擴建,擴建后池中可通大船。最初該池用以演練水軍,隨著時局的變化,金明池逐漸成為水嬉活動的場地,供朝廷與民間泛舟、競渡和表演水上百戲所用。
金明池上的競渡比賽歷來受到北宋皇家的重視,每朝都會撥出??钣靡越ㄔ齑缓酮剟罡偠蓛?yōu)勝者。每年競渡的季節(jié),皇帝都會親臨金明池,軍民共聚一堂,觀賞人群的規(guī)模極其浩大,岸邊幾乎沒有立足之地。數(shù)十艘龍船整裝待發(fā),龍頭站著一人專門揮舞旗幟,另有擊鼓者數(shù)人。待軍校(裁判員)手中紅旗一揮,龍船各鳴鑼鼓出陣,跟隨鼓點節(jié)奏急速劃向終點錦標(biāo)處。
楊侃的《皇畿賦》生動描繪了北宋的金明池爭標(biāo)賽:“鹢首萬艘而壓浪,虹橋一道而通輦…… 俄而旗影霞亂,陣形星羅,萬棹如風(fēng)而倏去,千鼓似雷而忽過……勢震動于山岳,聲沸騰于江河?!眻雒婕ち摇⒖廴诵拇簖堉蹐D 元 王振鵬(傳) 弦。
金明池爭標(biāo)圖絹本設(shè)色 28.5×28.6cm 宋 張擇端 天津博物館藏
南宋以后的龍舟競渡趨向華麗化,更加注重觀賞性和娛樂性。早在宣和年間,就出現(xiàn)了很多表演性質(zhì)的龍舟。據(jù)《夢粱錄》記載,這些龍舟一般建有兩重臺閣,每重有童子幾十人,分別扮演菩薩、大將軍等,劃槳者也都“簪大花、卷腳帽子、紅綠戲衫,執(zhí)棹行舟,戲游波中”。不過,活動仍然以角技奪標(biāo)為主旨。
明清時期,北京城里也有了賽龍舟活動。明代《帝京歲時紀(jì)勝》載:“(里二泗)前臨運河,五月朔至端陽日,于河內(nèi)斗龍舟,奪錦標(biāo),香會紛紜,游人絡(luò)繹。”清代《嘯亭續(xù)錄》也提到,乾隆初年的端午,內(nèi)侍在圓明園的福海中練習(xí)競渡的場景,“皆畫船簫鼓,飛龍鹢首,絡(luò)繹于鯨波怒浪之間。蘭橈鼓動,旌旗蕩漾,頗有江鄉(xiāng)競渡之意”。
龍舟競渡圖絹本設(shè)色 28.5×29.7cm 唐 李昭道 故宮博物院
從最開始作為生存技能,到戰(zhàn)時水上殺敵的本領(lǐng),再到帶有競技色彩的水上嬉戲,古代形形色色的水上運動為我們展現(xiàn)了先人的生存智慧、拼搏精神和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尤其是南方以吳越為代表的水上健兒,更是書寫了水上運動的新篇章。而今,“水行不避蛟龍”的大無畏精神,不斷挑戰(zhàn)自然、戰(zhàn)勝自我的競技精神,仍流傳在神州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