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冬玲
克雷格·諾爾斯和查茲·布倫奇利,雕塑
18世紀,英格蘭東北部泰殷威爾的城市桑德蘭煤礦資源的發(fā)現(xiàn),極大地推動了當?shù)氐墓I(yè)化進程,威爾河成為桑德蘭造船廠、煤礦和玻璃制造廠蓬勃發(fā)展的工業(yè)搖籃。1900年,桑德蘭被描述為“世界上最大的造船之鄉(xiāng)”。20世紀80年代,隨著造船廠、礦山和相關行業(yè)的關閉,威爾河畔的繁華漸漸消失在去工業(yè)化的浪潮中。多蘿西夫人大街的加油站后面是一處被叫作瞭望臺的高地,在桑德蘭人的記憶里,這里是工業(yè)繁榮時期人們觀望碼頭上來來往往船只的絕佳之地,也是等待家人歸航的眺望之所。
《眺望和等待》主題雕塑就源自這個地方的古老歷史和居民的生活經驗。金屬雕塑家克雷格·諾爾斯和作家查茲·布倫奇利在這里共同創(chuàng)作了一組鋼鐵材質的生活物品雕塑,包括望遠鏡、地圖、書籍、筆記和砂巖雕刻的地毯、提包、野餐籃、折疊小凳子、衣物等,充滿親切的年代感。作品中的地圖和作家貢獻的文字會令讀者會心一笑:“這里所有的土地都已經被測量和繪制成圖,我們也被標注其中。但它們無法標注這廣闊的、易變的、不誠實的海,還有我的心。它們無法標注我的精神。它們看到了我,是的,他們標注了我每日的行蹤,它們以為這就是上午九點在此觀望和等待著的全部的我。但是它們這么容易就被欺騙了。這是個具有欺騙性的望遠鏡,我不用它來觀望,我只是個被觀望者。”令人感動的還有金屬材質的一頁盲文,和厚厚的翻開的書一起放在砂巖雕刻的竹籃上,公共藝術對社會弱勢群體的尊重和關愛可見一斑。
(本文節(jié)選自《英國圣彼得河畔雕塑項目研究》)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