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農(nóng)
四川省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效轉(zhuǎn)化為為民辦實事的動力,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在保障民生需求辦實事方面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保障民生需求辦實事,充分發(fā)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各級黨組織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論述、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充分發(fā)揮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jié)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fā)展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作用,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最突出的問題抓起、最現(xiàn)實的利益出發(fā),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各條戰(zhàn)線、各個領域的基層黨組織,在改善民生的主戰(zhàn)場,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成為群眾的“主心骨”,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保障民生需求辦實事,充分發(fā)揮了黨員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領導干部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帶頭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強化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解決一批老百姓“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最后一米”的緊迫問題。領導干部積極主動地深入群眾之中,到艱苦的地方去,到困難的地方去,到問題較多的地方去,到特殊困難群體家中去,及時掌握社情民意,把群眾的所想、所思、所盼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第一信號,把體察民情的過程變成服務群眾的過程,積極主動地為解決民生問題導航引路、精準施策、排憂解難、撐腰壯膽,做到常登民門,親近群眾,送情送暖,解憂解愁,憂民之憂,樂民之樂,急民所急,進一步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保障民生需求辦實事,充分發(fā)揮了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廣大共產(chǎn)黨員立足本職崗位建功,爭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關注身邊人身邊事,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廣大黨員在疫情防控、搶險救災、社會救助、扶危幫困等方面起到了模范帶頭作用,組織開展“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qū)”創(chuàng)建活動,結(jié)合自身實際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黨員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標準,將心比心、以心換心,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就業(yè)、教育、養(yǎng)老、醫(yī)療、住房、出行、文體等民生問題,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