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恩
【中考真題】
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文題解讀】
這是一道采用裸題命制,不設定任何語境,不給出任何限制指引的命題作文。要寫好這一文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審明題意。這一命題的關鍵詞有三個:一是“那粒種子”,很明顯,這里應該取“種子”的引申義;一是“從未”,從來沒有,強調是一直成長。這里面暗含著一個鋪墊,即認為已經停止,但實際上沒有停止;第三個是“生長”,也就是要展現“種子”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凸顯其變化才符合命題意圖。
二、別致立意。這一文題立意不難,但寫出新意并不容易。關鍵是確定怎樣的“種子”生長。這顆種子,可以實指自然界中的一顆種子,也可以虛指理想信念、文化傳統(tǒng)、觀念意識等等。既可以縱寫,展現一粒種子不停生長,最終成就自己的故事,也可以橫向出發(fā),多角度展現一顆種子的成長過程??傊獙W會別致立意,由“種子”的成長,最終目的要落腳在成長感悟上,這樣立意才準確、恰當。
三、選材個性??紙鲎魑囊脍A得青睞,選材上應該下一番功夫。如同樣是寫種子生長,有同學就按照四季展現一顆種子的成長,而有的同學將種子定義為唐詩宋詞,展現“這顆種子”深植內心、提升文化素養(yǎng)的成長過程,這樣的表達更有個性,更有文化氣息,能夠顯著提升作品的張力,自然要比前者贏得更高的分值。
四、語言精彩。語言是作品的外衣。敘述生動詳實,議論簡潔有力,語言幽默詼諧,又充滿理趣,這樣才會贏得閱卷老師的好感,進而贏得高分。
【考場佳作一】
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日照一考生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滿頭銀發(fā)的姨婆在客廳里練唱,快要七十歲的她,身姿優(yōu)雅,歌聲動聽。
陽臺上,表姐拿著教鞭,對著小黑板教我們認字。表弟還小,坐在那里扭來扭去。表姐板起臉,生氣地批評他:“亮亮,快點坐好!不認真聽課不是好孩子!”表弟不服氣地說:“我們?yōu)槭裁匆犇愕???/p>
姨婆笑瞇瞇地走過來說:“因為姐姐是老師呀!小朋友就要聽老師的話!”
我和表弟爭先恐后地舉起手說:“我要當老師!我要當老師!”
姨婆笑瞇瞇地說:“好!你們都要當老師,當個真正的、最好的老師!”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在我的心里種下一粒種子。
我上幼兒園了,周圍都是陌生的小朋友,我想家了,想媽媽了,偷偷抹著眼淚。一位溫柔的阿姨走了過來,牽起我的手。她是我的第一個老師,時間過去了很多年,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她的臉,那是世界上最溫柔、最美麗的面孔。
我的小學班主任是一個胖胖的老教師,我們叫他“爺爺老師”。爺爺老師從不發(fā)火,總是笑呵呵看著我們淘氣。他喜歡叫學習好的孩子上講臺當“小老師”。每當聽課的同學起哄調皮,他總是敲敲桌子說:“大家不要吵,我們來聽小馬老師講——”“小馬老師”就是我,盡管我羞紅了臉,可是心里既得意、又快活。我不知道,那顆種子已經悄悄萌芽,抽出了嫩綠的枝條。
后來,我上了中學。媽媽在家里開了一個棋牌室,每天很多人進進出出。一個阿姨看見我回來,轉頭對媽媽說:“你家寶寶很愛學習哦,不過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我兒子大學畢業(yè)要去貴州支教,白養(yǎng)他那么大!——碰!”我皺著眉頭走開了。
周末,我去醫(yī)院看望姨婆。姨婆病了,但還是精神矍鑠,她的身邊圍滿了學生,有的已經是中年人,有的風華正茂。姨婆拉著我的手說:“崽崽,你是我家的讀書種子,一定要向這些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眼眶濕潤了,鄭重地點點頭。耳邊又回想起姨婆教我唱的歌:“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
姨婆,你在我心里種下的種子,從未停止生長,在未來的某天,它一定會枝繁葉茂,撐開一片濃蔭。
【評點】
小作者將那粒種子定位為做一名老師,并巧妙地以家人和幼兒園、小學、中學好老師的形象培植那顆種子,展現自己對老師的愛戴,內容充實,立意別致。另外,作品引用歌詞,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很好地表現了主題,深化了中心,也是文章的亮點。
【考場佳作二】
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日照一考生
云簇疏欞,霧迷高閣,風吹卻了朦朧意,殘陽斜暉,暈靄醉沉,一層層綠意漸染。那木色古樸的藥架仍是記憶里的顏色,我與爺爺在藥架旁相視一笑,了然于心,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幼時,總喜歡黏著爺爺,那種草木獨特的香氣夾雜著泥土的氣味,伴隨了我的整個童年,爺爺帶有的那種平易淡然的氣質,更是影響了我的人生。那次,我與爺爺一同翻曬藥材,意外找到了一粒種子,指尖摩挲著那種子的紋理,有些粗糙斑駁的表面割得手生疼。我跑去問爺爺,他竟意外地笑了笑,說是不多見的藥材,叫我種在藥架旁,讓我與那粒種子一同生長。
我乖乖地埋下了種子,并小心翼翼地澆了水,煞有介事地托著臉看泥土吸收水分,抬頭與爺爺的目光對上,爺爺眼里的溫柔和期待將我淹沒,我暗暗在心里做決定,定要如那粒種子一般,一直生長,不負期待。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我因要去城里讀書而離開了那個小鄉(xiāng)村,心里卻總是牽掛著爺爺和種下的那粒種子。小城的生活不比鄉(xiāng)下,城里的晚風吹得人心里燥熱。歲月如梭,我不知昔日鄉(xiāng)村里與爺爺一同生活的平淡安然是否還在,不知自己是否真的成長了,但我心里清楚地知道,我一直在做更好的自己,連同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與父母商議,我回到鄉(xiāng)下小住一段時間。車輪剛停穩(wěn),我就急不可耐地奔向那個小院。剛聞見那熟悉的香味,眼前隨之出現了有著斑駁木色的藥架,旁邊是一叢綠意。我誠然想過它會長大,卻還是吃了一驚,沒想到它竟如此茂盛。我勾起嘴角,輕輕撫著葉片,心里了然,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爺爺的身影出現在眼簾中,那股中藥味更甚從前,是令人心靜的良藥。爺爺的身軀更瘦了,背也有些彎了,但他邁著蹣跚的步子向我走來時,身上帶有的隨和、恬淡還是一如既往。爺爺笑了笑,說我像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我也笑著說,我們都像。
夜月婆娑,散下光輝,橫斜交錯間,月光也不知走了幾個輪回。我與爺爺坐在院子里,影子映照在藥架旁,我和爺爺很像,像那粒種子,從未停止生長。
【評點】
小作者以種植中醫(yī)藥種子為線索,展現親情之溫馨,表現對爺爺的愛,表達對中醫(yī)藥文化的熱愛和癡迷。內容充實,選材個性,彰顯出小作者別致的視角和立意能力。文章以中醫(yī)藥相關知識入文,中醫(yī)藥味和人物氣質貫穿始終,讓作品充盈著文化的意蘊和民族的色彩。